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用控温毯在PICU发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医院PICU收治的50例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温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医用控温毯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6 h后两组的生命体征及家属负性情绪。结果干预6 h后,两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 h后,两组家属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控温毯应用于PICU发热患儿,有利于患儿生命体征恢复至正常水平,且可改善患儿家属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恢复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6月-2020年7月收治的黄疸患儿100例,按照选用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5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5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比护理满意度、胆红素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8.00%)和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82.00%)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16.00%)和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2.00%)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83.05±12.61)umol/L和黄疸消退时间(3.17±0.29)d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便转黄时间、睡眠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依从性96.00%、80.00%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儿干预前和观察组患儿干预前的舒适性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干预后和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的舒适性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黄疸患儿具有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效果,且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降低了皮疹、呕吐、体温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信息支持对重症肺炎婴幼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入住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重症肺炎婴幼儿家属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模式,干预组采用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信息支持,两组患儿家属均干预至患儿转出PICU。采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MUIS-FM)、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在干预前后评估两组患儿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情况及心理弹性。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和干预组患儿家属MUIS-FM、SAS评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UIS-FM、SAS评分更低(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心理弹性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更高(P<0.5)。结论 对PICU重症肺炎婴幼患儿家属使用以微信平台为基础的信息支持能够降低患儿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程度,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分析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5年01月至2016年01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本院护理科室人员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患儿憋喘缓解时间、患儿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患儿家属护理后的SAS为(35.77±2.14)分、SDS评分为(39.97±1.21)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37±0.67)d、患儿憋喘缓解时间(2.19±0.98)d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在小儿肺炎患者中可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缓解患儿家属的不良心理状态,加快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缓解患儿憋喘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联合早期高压氧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天津市北辰医院收治的96例HIE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联合48 h后高压氧舱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联合早期(48 h内)高压氧舱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智力发育指数(MDI)评分、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MDI、PD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联合早期高压氧舱干预HIE可促进患儿发育,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人性化综合护理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2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人性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综合护理应用于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恶心呕吐护理干预方法在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期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儿童血液科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62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组患儿采用恶心呕吐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化疗期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化疗期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化疗期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在化疗期采用恶心呕吐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可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娜真 《医疗装备》2022,(22):146-148
目的 探讨负压吸引器联合细节护理在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细节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负压吸引器干预,比较两组干预1周后的干预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复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吸引器联合细节护理在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且可缩短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提高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柔性管理模式对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家属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3月—10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住院的抑郁障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采用柔性管理模式,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采用自制的治疗依从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家属焦虑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得分小于对照组(8.53±0.93 VS 12.52±0.87 t=22.375,P<0.05);且患儿家属的焦虑自评得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观察组低于对照组(32.5±8.1VS 42.8±6.2 t=7.235,P<0.05);护理满意度水平高于对照组(94.5%VS 74.1%2=7.235,P<0.05)。结论 柔性管理模式可提高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降低家属焦虑水平,同时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推拿对小儿腹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将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推拿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患儿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全身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推拿在小儿腹泻患儿护理中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儿腹泻症状以及发热、腹痛等其他全身性症状,有利于促进患儿病情尽快好转,缩短其住院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1.
唐秀霞 《现代养生》2022,(14):1167-1169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接受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给予优质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8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心理状态、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憋喘缓解时间更短,观察组患儿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评分更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更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炎接受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时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可加快症状缓解,稳定患儿的情绪状态,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更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及对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就诊的5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在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以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实施针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面瘫(portmann)评分及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portman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应用针灸护理能有效提升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周围性面瘫评分和不良情绪,对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本院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为A组、B组,2组患者各30例,A组予以传统护理,B组予以整体护理,并观察2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焦虑自评量量表(SAS)评分、焦虑自评量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B组患者的FBG为(6.52±1.02)mmol/L,2hPG为(9.35±1.39)mmol/L,SAS评分为(37.24±4.97)分,SDS评分为(36.28±4.27)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55±6.98)分,均优于A组,P<0.05.结论: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迅速平稳患者机体内血糖水平,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探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有效急救护理方法,为制订临床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及护理干预满意率。结果 两组抢救成功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3 7,P<0.05)。观察组酸中毒纠正时间以及尿酮体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满意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7 9,P<0.05)。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效果较好,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快及满意率...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5,(11):1521-152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PICU(儿科重症监护室)病房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74例PICU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儿分成观察组(常规护理)37例和对照组各37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院内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降低患儿院内感染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同伴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同伴教育干预。观察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SAS及SDS评分较干预前下降,SF-36各项评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伴教育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肺啰音、发热、咳嗽)消失时间、家属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肺啰音、发热、咳嗽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8.11%)明显低于对照组(21.62%)(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可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加快患儿康复,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7,(12):1769-1770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肺炎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憋喘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各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能明显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儿病情康复,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78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应用整体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哮喘治疗总有效率;哮喘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家长满意评分;干预前后患儿圣乔治呼吸问卷积分、哮喘测试量表积分.结果:观察组哮喘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哮喘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家长满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圣乔治呼吸问卷积分、哮喘测试量表积分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圣乔治呼吸问卷积分、哮喘测试量表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哮喘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确切,可加速症状消退,缩短病程,改善呼吸状况,提升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王燕华  张小燕 《医疗装备》2023,(23):117-120
目的 探讨气囊背心排痰仪联合个体化护理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95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气囊背心排痰仪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两组均护理至出院,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住院时间、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儿童早期预警系统评分量表(PEWS)评分及气道分级评分情况、焦虑及抑郁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计数(PL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EWS评分及气道分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I及MAS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实施气囊背心排痰仪联合个体化护理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恢复,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