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5,(11):1483-1484
目的探讨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观察组行改良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的感染/睾丸萎缩、切口积血/积液、阴囊水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止痛药物应用率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具有并发症较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王洋 《医疗装备》2023,(17):69-71
目的 探讨水分离技术在小儿腹股沟疝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62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两组均采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挑边穿刺针针头分离技术,试验组术中实施水分离技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直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皮下出血、睾丸萎缩、切口感染、阴囊肿胀、线结反应)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长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腹股沟疝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实施水分离技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患儿康复,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36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患儿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切开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阴囊肿胀、腹胀、感染、对侧隐性疝发现状况)及术后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儿,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现的并发症现象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对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等临床指标,且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现象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王永红 《工企医刊》2015,(1):1197-1198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本人自2010年1月-2014年7月在外地三甲医院学习交流期间所接触的160例小儿腹股沟疝病例资料,82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78例行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术等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平均出血量均比传统开放手术组减少(P<0.05),术后并发症中阴囊水肿、切口感染及术后复发率都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手术快捷安全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疝针在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惠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0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改良疝针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改良疝针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效果明显,手术安全性较高,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出血量,从而缓解了痛苦,促进了患者快速康复,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经脐单孔法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为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福建省霞浦县医院治疗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实施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参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可以改善患儿的手术指标,降低患儿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且患儿半年、1年复发率可以得到明显降低,故而临床对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时,可以根据患儿病情需要,优先考虑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腹疝囊内口旷置腹膜外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经腹疝囊内口旷置腹膜外术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经腹股沟区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等手术指标,同时比较2组患儿的术后恢复自主活动时间、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自主活动时间及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疝囊内口旷置腹膜外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操作简单,创伤较小且手术指标明显优于传统经腹股区沟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30例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腹股沟疝患儿均治愈,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0~15 min,失血量2~3 ml。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临床效果好,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几乎所有小儿腹股沟疝都是斜疝,经腹股沟区疝囊高位结扎术(传统手术)被认为是治疗小儿疝的基本方法,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医院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但腹腔镜下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手术在降低疝复发率方面无明显改善,存在1.5%田左右的复发率。我院自2003年1月开始开展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加自体组织修补治疗小儿疝,并与传统手术进行对比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建华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2):2396-2397
[目的]比较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缺点。[方法]总结8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手术治疗情况,分析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手术方式与腹腔镜的治疗特点。[结果]8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前诊断明确,36例行传统术式,44例行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术式切口和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无需缝线,术后无瘢痕。[结论]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果研究。方法对16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进行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术后对其随访观察,时间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8年。结果复发2例,治愈率为98.8%。结论本术式损伤小,术后当天小儿就可以下床活动,效果可靠,复发率低,成功率高、费用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联合覆盖脐内侧襞术式用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7月天津市儿童医院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联合覆盖脐内侧襞治疗腹股沟斜疝患儿120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 12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式手术,术中发现对侧隐匿疝17例,手术时间平均21.5min(10~5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ml(0.5~1.5ml),平均出院时间为3.5d(2~4d),术后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2~12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联合覆盖脐内侧襞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为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月来某院进行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50例为观察组,同期行传统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50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血肿,切口疼痛,切口异物感,尿潴留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手术时间,术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切口感染,切口血肿,切口疼痛,切口异物感,尿潴留,复发等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较传统手术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进一步探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102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实施治疗手术的方法不同,将患儿分成两组,分别是研究组和对照组,针对实施不同手术后的相关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单侧手术及双侧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儿在愈合率和复发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扎布袋口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扎布袋口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286例小儿腹股沟疝,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采用本术式治疗的小儿腹股沟疝患儿无一例复发,几乎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扎布袋口式”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某院57例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腹股沟平行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全部治愈。无切口感染、复发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1年,无1例复发。结论: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疤痕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当前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开展深入分析,判断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小儿疝气患者100例设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出50例设置为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其余50例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生活质量量表结果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手术时间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切口长度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疝气患者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取得了更为理想临床结局,有一定临床价值,可以纠正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降低其并发症的可能性,增强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充分发挥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445-1446
目的探讨急诊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患儿8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及实验组各40例。给予常规组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给予实验组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情况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VAS评分。结果实验组的出血量、离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24 h及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创伤小,出血量少,患儿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工程》2019,(5):573-574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双钩疝针经皮腹膜外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A组采用双孔腹腔镜单钩疝针治疗, B组采用单孔腹腔镜双钩疝针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复发情况、并发症及术后美观满意度。结果 B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A组(P均<0.05)。B组患儿及家属的术后美观满意度高于A组(P <0.05)。结论采用单孔腹腔镜双钩疝针治疗腹股沟疝患儿,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术后美观满意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改良型疝钩针在小儿单孔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疝内环结扎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济南军区总医院自2016年1至9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60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儿均行单乳腹腔镜下经皮腹膜外内环结扎术,常规腹腔探查后,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型双钩疝针法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单钩疝针法手术,对比两组患儿围手术期指标、切口甲级以下愈合发生率、阴囊或阴唇血肿发生率、随访12个月复发率及对侧疝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切口长度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通气时间早、下地活动时间早、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6、4.97、5 62、4.98、5.51、4.78,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切口甲级以下愈合发生率、阴囊或唇血肿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随访12个月复发率及对侧疝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14、4.88、5.32、4.75、5.25,均P<0.05).结论 单孔腹腔镜下行改良型疝钩针经皮腹膜外疝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膜外疝优势明显,相较于常规单钩疝针法手术具有对身体组织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