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项生群  徐群  汤蓓蕾 《浙江医学》2018,(13):1478-1479,148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复合0.1%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分娩镇痛的100例足月初产妇,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A组:0.25滋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B组:0.5滋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C组:0.75滋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D组:1滋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观察并比较4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产程时间、失血量、脐动脉pH、脐动脉PaO2、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4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产程时间、失血量、脐动脉pH及P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宫颈口≤2cm时,4组产妇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宫颈口>2cm时,A组产妇VAS评分高于D组(P<0.05),而B、C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产妇均未发生低血压、过度镇静、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胎心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A、B组均无运动神经阻滞发生,C组发生1例,D组发生2例。结论0.5滋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良好,浓度相对适宜。  相似文献   

2.
颜伟  黄新华  邱萍 《浙江医学》2018,(1):90-91,10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给药在二次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择期单胎足月妊娠二次剖宫产产妇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30例。选L2~L3间隙硬膜外穿刺并置管,D组患者硬膜外注射0.75%罗哌卡因15ml和右美托咪定0.5滋g/kg混合液,共17ml。R组患者硬膜外注射0.75%罗哌卡因15ml和0.9%氯化钠溶液2ml共17ml。记录两组产妇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感觉阻滞时间、Ramsay评分,记录给药30min后Bromage评分,记录两组产妇术中牵拉反应程度,不良反应及术后恶心、呕吐、寒战、神经系统症状,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结果与R组比较D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缩短、最高阻滞平面升高,感觉阻滞时间延长,牵拉反应较轻,寒战发生例数明显减少(均P<0.05)。D组产妇Ramsay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产妇Bromage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可用于二次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并能取得更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宏博  吴艳琴  金资源  李军 《浙江医学》2018,40(16):1819-182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行腹腔镜卵巢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卵巢切除术患者180例,术毕均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45例,Con组(0.375%罗哌卡因+0.9%氯化钠)、Dex0.5组(0.375%罗哌卡因+0.5滋g/kg右美托咪定)、Dex1.0组(0.375%罗哌卡因+1.0滋g/kg右美托咪定)及Dex1.5组(0.375%罗哌卡因+1.5滋g/kg右美托咪定)。术后均复合使用羟考酮静脉镇痛泵。以维持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3分为标准,记录术后4、6、8、12、24、48h的羟考酮消耗量及相应时点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on组、Dex0.5组相比,Dex1.0组与Dex1.5组术后24h与48h的累积羟考酮消耗量均显著减少(均P<0.05);4组患者各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on组及Dex1.0组相比,Dex1.5组术后口干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与罗哌卡因联合使用的右美托咪定剂量为1.0、1.5滋g/kg时可显著增强TAP阻滞用于腹腔镜卵巢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且1滋g/kg剂量所致术后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4.
潘雪琳  唐勇  李妮娟   《四川医学》2021,42(9):932-936
目的通过观察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模式和持续硬膜外输注模式,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适宜硬膜外输注模式。方法选择要求行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组(PIEB组)和持续性硬膜外输注组(CEI组),每组各60例。宫口开至2~3 cm时,实施持续性硬膜外镇痛,并连接相应自控镇痛泵。PIEB组:首次剂量10 ml,脉冲剂量8 ml/h; CEI组:首次剂量10 ml,持续背景剂量8 ml/h。镇痛泵配置均为:(0.8 mg/ml罗哌卡因+0.4μg/ml右美托咪定)150 ml,两组均设置PCEA剂量8 ml,锁定时间20 min。观察镇痛镇静效果、产程、分娩方式、脐动脉血气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两组分娩镇痛后都取得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PIEB组宫口开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CEI组((印)P(正)<0.05),且PCEA使用率明显低于CEI组((印)P(正)<0.05);产程时长、分娩方式、用药总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两组胎儿脐动脉血气pH、BE值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结论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模式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是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的适宜输注模式,镇痛效果更好,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混合罗哌卡因用于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式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时发热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104例,随机数表法分为0.1%罗哌卡因混合0.5μg/mL右美托咪定组(RD组,n=52)和0.1%罗哌卡因混合1μg/mL芬太尼组(RF组,n=52)。两组患者均接受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式分娩镇痛。记录分娩镇痛前(T0)、给予负荷量后30 min(T1)、1 h(T2)、2 h(T3)、4 h(T4)、6 h(T5)、宫口开全时(T6)、胎儿娩出后2 h(T7)8个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鼓膜温度。记录爆发痛、不良反应和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于T0和T7时点抽取患者非输液侧静脉血,检测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RD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RF组(5.9 min vs. 8.7 min);RD组T2~T6时点的VAS评分分别低于RF组(P<0.05);RD组爆发痛的发生率低于RF组(4.1%vs. 20.0%)(P<0.05)。RD组患者...  相似文献   

6.
金耀君  赵璇 《上海医学》2015,(2):110-114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前臂或手部手术的患者120例被随机分入4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阻滞麻醉,罗哌卡因组和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静脉组患者4支神经各注射0.5%罗哌卡因7mL,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局部组患者4支神经各注射0.5%罗哌卡因和50μg右美托咪定混合液7mL,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00局部组患者4支神经各注射0.5%罗哌卡因和100μg右美托咪定混合液7mL。罗哌卡因组、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局部组、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00局部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静脉输注0.9%氯化钠溶液40mL/h,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静脉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50μg(稀释至20mL,40 mL/h)。在麻醉前(T0)和麻醉后15 min(T1)、30 min(T2)、45 min(T3)、60min(T4)各时间点,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镇静评分,以及4组患者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时间、镇痛持续时间。结果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局部组和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00局部组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罗哌卡因组(P值均<0.05),运动阻滞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罗哌卡因组(P值均<0.0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静脉组与罗哌卡因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00局部组在T2、T3、T4时间点的HR和MAP分别显著低于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局部组和罗哌卡因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静脉组在T3和T4时间点的HR和MAP分别显著低于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50局部组和罗哌卡因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时,罗哌卡因局部复合50μg右美托咪定可以缩短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并延长运动阻滞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且对血压和HR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右美托咪定作为局部麻醉剂辅助剂在正常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疗效。方法 66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以0.125%(8 mL)布比卡因,右美托咪定组接受等量布比卡因加右美托咪定50μg。随后两组持续输注布比卡因0.125%(以8 mL/h的速率),并在宫颈完全扩张时停止输注,记录两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改良Bromage量表评估产妇运动阻滞程度;镇静评分评估相同时间间隔的镇静水平,李克特量表评估产后满意度。记录两组硬膜外导管安装前、安装后5、15、30、45、60和120 min心率和动脉血压,记录新生儿1、5 min两个时点的Apgar评分。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镇痛作用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镇痛持续时间、镇静评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从15、30、45、60和120 min各时点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从15、30、45、60 min时点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6):112-115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足月妊娠产妇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入住我院分娩的足月妊娠产妇,共200例,按照自愿、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试验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硬膜外镇痛使用5 m L右美托咪定(0.5μg/kg)和10 m L 0.1%罗哌卡因,对照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硬膜外镇痛使用5 m L芬太尼(1 g/kg)和10 m L 0.1%罗哌卡因。测量和记录两组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前(T_0)、分娩镇痛后30 min(T_1)、胎儿娩出时(T_2)和胎儿娩出后10 min(T_3)时刻的血压、心率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分娩镇痛前(T_0)、分娩镇痛后30 min(T_1)时刻的Ramsay镇静评分和胎心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前(T_0)、分娩镇痛后30 min(T_1)、胎儿娩出时(T_2)和胎儿娩出后10 min(T_3)时刻的血压、心率和分娩前的胎心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前(T_0)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镇痛后30 min(T_1)时刻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在足月妊娠产妇分娩中比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具有更优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晚期癌痛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systems,IDDS)植入手术中镇静、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IDDS手术的晚期癌痛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组(Dex组,n=20)和单用芬太尼组(Fen组,n=20)。Dex组在手术开始前10 min内共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5 μg/kg,后以0.2~0.5 μg/(kg·h)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至术毕。Fen组泵入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术前5 min均静注芬太尼1 μg/kg。术中依据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间断静注芬太尼。记录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15 min(T2)、30 min(T3)、45 min(T4)、60 min(T5)、75 min(T6)、90 min(T7),术毕(T8),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15 min(T9),入PACU 30 min(T10)等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VAS评分以及Ramsay镇静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患者完全恢复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等。结果:与Fen组相比,Dex组MAP在T2、T3时降低,HR在T2~T8时减慢,SpO2在T2~T8时升高,VAS评分在T3~T5、T7~T10均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在T1~T10均升高(P < 0.05)。与Fen组相比,Dex组芬太尼用量减少,患者满意度评分升高(P <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能安全地用于晚期癌痛行IDDS手术的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并能节省芬太尼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硬膜外镇痛麻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R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分别接受硬膜外注射15mL 0.5%罗哌卡因+1mL生理盐水和15mL 0.5%罗哌卡因+50μg右美托咪定用1mL生理盐水稀释.记录麻醉充分的时间(T1);麻醉维持时间(T2);感觉平面退至S2的时间(T3);以及镇痛时间(T4).同时记录T1至T3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感觉平面恢复到S2的时间D组为(458±35)min,R组为(244±30)min.D组镇痛时间(患者首次要求注射镇痛药的时间)显著延长:D组为(476±25)min,R组为(254±34)min.与R组(6.9±2.3)分相比,D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4.5±1.3)分更低.结论硬膜外注射右美托咪定能延长罗哌卡因的麻醉阻滞时间.  相似文献   

11.
杨程  闫诺  杨宜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4):548-550,553
目的:观察0.125%左旋布比卡因(LBUP)、0.125%盐酸罗哌卡因(ROP)、1.8%氯普鲁卡因(CH)用于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75例下腹部手术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LBUP组(L组)、ROP组(R组)、CH组3组,每组25例,L组0.125%左旋布比卡因、R组0.125%罗哌卡因、CH组1.8%氯普鲁卡因,各组均加入40μg舒芬太尼,采用PCEA,设置为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2mL/h)+PCA剂量(2mL/次),时间10min,镇痛时间48h。观察并比较3组PCEA期间4、8、12、24、48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布氏(BCS)舒适评分、Ramsay镇静评分、Prince-Henry评分、Bromage评分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中硬膜外用药剂量、术中辅助用药剂量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镇痛效果均满意,VAS、BCS、Ramsay、Prince-Henry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术后4、8hBromage评分达到0级者分别为32%、44%,明显低于R(60%、60%)、CH组(52%、52%)(P<0.05~0.01),术后12h后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组镇痛效果相似,但盐酸罗哌卡因、氯普鲁卡因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较快,更利于术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200例初产妇随机均分为0.12%布比卡因+0.02mg/mL布托啡诺组(A组)和0.12%布比卡因+2μg/mL芬太尼组(B组)。比较两组镇痛效果、Bromage评分、产程时间及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在镇痛后30、60min视觉模拟评分低于镇痛前,镇痛效果明显,但两组间30、60min相比较视觉模拟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Bromage评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比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好,产妇和新生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左旋布比卡因联合羟考酮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84例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羟考酮组(0.1 %左旋布比卡因+0.2 mg/mL羟考酮)和芬太尼组(0.1 %左旋布比卡因+2 μg/mL芬太尼),每组42例。比较两组产妇各时间点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镇痛起效时间及首次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脐血血气分析。结果:两组产妇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显著低于镇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起效时间羟考酮组显著短于芬太尼组,首次PCEA给药时间羟考酮组显著长于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Bromage评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脐血血气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联合羟考酮能加快硬膜外镇痛起效时间,显著延长镇痛时间,不影响产程,也不增加母婴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和对母婴的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P组和C组。P组经硬膜外注入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5μg/mL混合液5 mL观察5~10 min,确认导管在硬膜外腔后,再注入上述混合液10 mL为负荷剂量,连接自控镇痛泵。C组为未实施镇痛组。两组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SpO2、胎心率、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不良反应及并发症。P组检测镇痛前后而C组则监测入产室及其后1 h产妇静脉血。新生儿娩出后抽取脐静脉血检测一氧化氮(NO)及皮质醇的浓度。P组进行镇痛程度及运动阻滞程度评分。结果实施无痛分娩产妇疼痛缓解,镇痛前后一般生命体征均维持平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镇痛前后与C组相应时点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或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P组分娩后NO无明显变化,皮质醇浓度降低(P<0.05);C组NO下降(P<0.05),皮质醇浓度升高(P<0.05)。结论用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PCEA用于无痛分娩,安全有效,降低皮质醇浓度,延缓母婴NO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辅助硬膜外神经阻滞无痛分娩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单胎足月产妇40例,随机分为两组。C组(n=20):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局麻药(0.125%罗哌卡因与芬太尼1.5μg/mL)10mL后实施PCEA,单次剂量4mL,锁定时间15min,背景剂量4mL/h;D组(n=20):常规硬膜外阻滞外辅助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2μg/(kg·h)。监测ECG、RR、BP、SpO2,视觉模拟评分评估镇痛效果并观察记录产程进展、新生儿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第一、二产程组间VAS评分D组优于C组(P〈0.05),各组新生儿各时点Apag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二产程C组的时间延长(P〈0.05);产妇的生命体征、宫缩及胎心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可以优化传统无痛分娩模式,减少PCEA用药量,产妇在分娩时更加舒适。  相似文献   

16.
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联合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初产妇ASA1~2级要求分娩镇痛者,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30例,罗哌卡因组(R组)30例,另随机选择不予镇痛自然分娩初产妇为对照组(D组)30例,观察镇痛效果VAS评分、运动阻滞程度(改良Brimage法)、生命体征、胎心率、产后出血量、Apgar评分、产程、分娩方式。结果生命体征平稳,胎心率、产后出血量、Apgar评分、产程比较无显著差异并(P>0.05)。L与R组镇痛效果确切,应用前后及与D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L与R组运动阻滞程度无显著差并(P>0.05)。3组剖宫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应用于联合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在程序化间断硬膜外给药(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 PIEB)复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PCEA)模式下,低浓度和超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科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76例ASA Ⅰ~Ⅱ级、足月单胎头位、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L组(38例):使用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 μg /mL;UL组(38例):使用0.06%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 μg /mL。再配对选择76例未行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C组。两镇痛组产妇宫口开至2~3 cm行硬膜外置管,镇痛平面控制在T8以下,VAS评分控制在4分以下。镇痛开始30 min后连接脉冲式镇痛泵,设置为每隔1 h注射药液8 mL,PCEA 6 mL,锁定时间10 min。观察各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镇痛效果等。 结果 UL组第二产程与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L组第二产程比C组明显延长(P<0.05)。两镇痛组间疼痛评分及满意度无明显差异,但UL组局麻药用量少于L组(P<0.05)。3组产妇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和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差异。 结论 与0.1%罗哌卡因相比,在 PIEB+PCEA模式下,0.06%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依然能提供比较满意的镇痛效果,对产科结局的干扰更小,临床上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县乡两级医院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足月单胎头位妊娠初产妇150例,随机分成A组(舒芬太尼),B组(芬太尼),C组(无镇痛),每组50例。A、B两组产妇进入活跃期宫口开至3cm左右时给予分娩镇痛。给药模式:采用负荷量一持续背景量-PCA给药模式。C组为空白对照组,不给予分娩镇痛,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指标:生命体征,镇痛观察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3组测定宫口开至3cm时的VAS为基础值,A、B组PCEA后5rain、15rain、30min、60min及官口开全时和胎儿娩出时VAS;C组予相应时段监测。运动阻滞程度利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评定。记录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催产素用量;新生儿娩出后1min、5minApgar评分;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结果:镇痛后3组VAS在PCEA15min、30min、60min及宫口开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CEA5minA、B两组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运动功能:A组48例(38%)Bromage评分6分,B组49例(39.2%)Bromage评分6分,余下3例评分5分,不能下床活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比较,新生儿娩出后1min、5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县乡两级医院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地佐辛和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持续硬膜外输注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经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手术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舒芬太尼50pg十0.178%甲磺酸罗哌卡因100ml;B组:地佐辛10mg+0.178%甲磺酸罗哌卡因100ml。手术结束前15rain给予PCEA负荷量,PCEA持续背景剂量为2ml/h,自控剂量为0.5ml,锁定15min。对2组切口痛及内脏痛视觉模拟评分(vist]alanaloguescale,VAS)评分、Ramsay评分、Bromage评级、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两组对切口痛的镇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O.05),但B组对内脏痛的镇痛作用强于A组(P〈0.05);两组Bromage评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Ramsay评分B组高于A组(P〈().05);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5)。结论10mg地佐辛复合0.1780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龚辉  闫建军  李公社  张平  宰妙琴 《医学争鸣》2004,25(19):1800-1801
目的:比较10 g/L氯普鲁卡因与1.25 g/L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ASAⅠ~Ⅱ级的初产妇48例分为氯普鲁卡因和罗哌卡因两组(n=24),在宫口开至2~3 cm时给予镇痛液配方为10 g/L氯普鲁卡因 0.03 g/L芬太尼或1.25 g/L罗哌卡因 0.03 g/L芬太尼的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至第二产程开始时停止.观察并记录镇痛前、给予硬膜外负荷量后5 min,30 min,宫口开全时的疼痛评分(VAS)和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以及各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氯普鲁卡因组的疼痛评分较罗哌卡因组在给负荷量后5 min低(P<0.01),其余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无差异.两组的运动神经阻滞评分、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普鲁卡因10 g/L与1.25 g/L罗哌卡因的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