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红光和红外线辅助伤口治疗的照射时间与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近年来已有关于物理干预辅助治疗伤口以减轻疼痛与促进愈合的研究,但尚缺乏不同光源物理干预治疗的时间与效果研究。文中旨在比较红光(red light,RL)照射与远红外线(far infrared ray,FIR)照射2种物理干预辅助伤口治疗的效果及有效作用时间。方法将90例伤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3组伤口的处理方法除物理干预方法与时间外均相同,分别为RL治疗20 min(RL20组)、FIR治疗10 min(FIR组)和RL治疗10 min(RL10组)。治疗前后7、14、21和28 d分别测量伤口温度、疼痛计分、伤口面积并计算每组伤口的缩小率和治愈率,记录愈合时间。结果 3组伤口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P>0.05),平均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1,P>0.05)。治疗28 d后伤口缩小率均>50%,提升伤口温度1~2℃。3组伤口患者治疗前后第7-28天疼痛计分减少均≥6分,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L20组治疗第28天伤口面积明显缩小(P<0.01),FIR组第14、28天伤口缩小明显(P<0.05)。RL10组第21、28天缩小明显(P<0.05)。结论 RL与FIR辅助伤口治疗效果相当,但RL治疗具有照射均匀、穿透深度深、操作方便、安全性强等优点;照射10 min和20 min的效果相近。建议RL辅助治疗伤口每次10 min、连续14 d为宜。FIR治疗以热辐射效应为主,照射时间10 min/次、疗程根据伤口可延长14 d以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输氧冲洗治疗骨科术后感染性伤口的临床效果,为研究骨科及相关外科术后感染性伤口方面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骨科术后感染性伤口患者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例。对照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生理盐水冲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联合输氧冲洗治疗,2组分别于术前、术后5~10 d使用无菌伤口测量尺测量并计算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伤口体积缩小率、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细菌清除率,之后视创面情况决定二期手术或重新填入(更换)敷料继续封闭引流,直至愈合。结果 干预5~10 d后,实验组肉芽组织覆盖率、体积缩小率、细菌清除率[(93.03±4.05)%、(42.92±9.20)%、(95.93±4.19)%]均高于对照组[(74.73±5.08)%、(35.18±9.46)%、(87.20±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535、-2.193、-6.796;均P<0.05);实验组治疗愈合率为85.71%(12/14),高于对照组的78.57%(11/14),差异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TIME原则的伤口床准备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VSD处理,观察组在TIME原则下进行伤口床准备后行VSD处理。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伤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干预4周后,观察组渗液pH低于对照组,伤口温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2周后,两组伤口面积、深度小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伤口面积、深度小于干预前与干预2周后,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TIME原则的伤口床准备结合VSD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伤口愈合效果,提高伤口愈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对慢性伤口采取负压伤口治疗技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到我科接受治疗的72例慢性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36例.对照组实行基础治疗处理,观察组则采用VSD材料等进行持续负压封闭技术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温度、伤口渗液pH值、伤口缩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治疗相比,在慢性伤口治疗中采取持续负压封闭技术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有效提升治愈率,同等时间下更为显著地缩小伤口面积,加快伤口愈合速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改良伤口负压吸引技术在老年患者慢性伤口居家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老年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清创换药术,研究组给予改良伤口负压吸引技术与居家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91%(47/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为95.83%(4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慢性伤口家居护理中采用改良伤口负压吸引技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的伤口愈合,提高治疗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朱彩丹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0):1168-1171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ACR)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3-6月浙江省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58例,检测其血液生化及随机尿蛋白、肌酐等指标,将随机ACR水平30 mg/mmol作为界点,<30 mg/mmol为低危组(n=25),≥30 mg/mmol为高危组(n=33)。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孕期并发症情况、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29±6)岁比(30±5)岁〕、体质指数〔(27.2±4.3)kg/m2比(29.6±5.8)kg/m2〕、产次〔(1.4±0.7)次比(1.5±0.6)次〕及正规产检率〔68.0%(17/25)比63.6%(21/33)〕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患者收缩压〔(163±17)mm Hg比(152±16)mm Hg〕、舒张压〔(115±10)mm Hg比(100±9)mm Hg〕、24 h尿蛋白定量〔(2.72±2.37)g比(0.18±0.08)g〕均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较低危组有较高趋势,其中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升高〔60.6%(20/33)比0〕,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减低〔(2 106±962)g比(3 096±781)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高危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发病孕周〔(32.1±4.2)周比(35.8±3.1)周〕及终止孕周〔(35.8±3.9)周比(37.3±2.7)周〕早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机ACR≥30 mg/mmol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较<30 mg/mmol者有较差的妊娠结局,ACR监测对早期诊治干预妊娠期高血压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海马体积及其神经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及同期于医院接受健康检查的非糖尿病患者。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测评认知功能,选择T2DM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T2DM-MCI组)25例,T2DM认知功能正常患者(T2DM-NC组)35例,糖耐量正常并认知功能正常对照者(NGT-NC组)25例进行比较研究。对受试者行磁共振海马成像及磁共振波谱采集,并计算海马体积,波谱分析海马内物质。结果 T2DM-MCI组MoCA量表评分〔(23.0±1.2)分〕与T2DM-NC组〔(27.9±1.3)分〕、NGT-NC组〔(28.1±1.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0.524,P<0.05)。T2DM-MCI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延迟回忆维度评分与T2DM-NC组、NGT-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MCI组双侧海马体积〔左(2.42±0.31)cm3、右(2.44±0.35)cm3〕均小于T2DM-NC组〔左(3.09±0.28)cm3、右(3.03±0.24)cm3〕、NGT-NC组〔左(3.22±0.23)cm3、右(3.13±0.29)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NC组与NGT-NC组比较,双侧海马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MCI组双侧N-乙酸天门冬氨酸/肌酐(NAA/Cr)〔左(0.9±0.3)、右(0.9±0.2)〕低于T2DM-NC组〔左(1.1±0.3)、右(1.1±0.2)〕、NGT-NC组〔左(1.7±0.2)、右(1.8±0.2)〕,T2DM-NC组双侧NAA/Cr低于NGT-NC组(P<0.05)。T2DM-MCI组〔左(1.0±0.2)、右(1.1±0.2)〕、T2DM-NC组〔左(1.1±0.3)、右(1.1±0.3)〕及NGT-NC组〔左(1.0±0.2)、右(1.0±0.2)〕双侧胆碱复合物(CHO)/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MCI组双侧肌醇(MI)/Cr〔左(0.9±0.3)、右(1.1±0.2)〕高于T2DM-NC组〔左(0.7±0.2)、右(0.9±0.2)〕、NGT-NC组〔左(0.4±0.1)、右(0.4±0.2)〕,T2DM-NC组双侧MI/Cr高于NGT-NC组(P<0.05)。MoCA量表评分与左侧及右侧海马体积呈正相关(r=0.858、0.537,P<0.05)。结论 T2DM-MCI患者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延迟回忆均受到损害;T2DM认知功能障碍与海马体积缩小相关;NAA降低及MI的升高可能是导致海马体积缩小的物质基础;海马体积测定及磁共振波谱在T2DM-MCI诊断及疾病监测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伤口造口皮肤黏膜分离联合伤口处理对患者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肠造口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造口护理及伤口处理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伤口愈合上,观察组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为14.3%,对照组为38.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口造口皮肤黏膜分离联合伤口处理的护理方法有利于患者的伤口愈合,临床效果好,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蔡洁  陈莉莉  祁静 《海南医学》2014,(23):3566-3567
目的观察派瑞松联合泡沫银敷料治疗合并创伤性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慢性伤口的疗效。方法将28例合并有创伤性湿疹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两组均常规做创面细菌培养,给予抗过敏、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静脉滴注,对照组湿疹样皮炎处予以3%硼酸溶液加庆大霉素8万U持续湿敷。试验组对创面外的湿疹样皮炎处涂薄层派瑞松软膏,再将自粘性泡沫银敷料覆盖整个原发创面与皮炎处。治疗4周后观察创伤性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疗效、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和伤口疗效。结果试验组创伤性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5.6±3.7)d、(19.2±4.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92.1±6.4)%、(85.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伤口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派瑞松联合泡沫银敷料治疗合并创伤性湿疹的慢性伤口,创伤性湿疹疗效较好,伤口愈合率有所提高,愈合时间缩短,疗效有所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与无RA的冠心病患者在传统风险因素、病变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评价RA对心肌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住院的冠心病合并RA患者50例为研究组,及同期在该院住院的年龄、性别匹配的无RA冠心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传统心血管风险因素、冠状动脉受累程度及心肌梗死发生等方面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RA对心肌梗死发生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体质指数(BMI)水平〔(25.0±2.9)kg/m2比(26.3±2.9)kg/m2〕、血脂异常率〔60%(30/50)比80%(40/5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高血压〔66%(33/50)比64%(32/50)〕、糖尿病〔40%(20/50)比36%(18/50)〕的患病率及吸烟率〔44%(22/50)比44%(22/50)〕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GENSINI评分〔40.0(44.0)分比32.0(52.0)分〕较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34%(17/50)比6%(3/5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A是发生心肌梗死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 与无RA的冠心病患者相比,冠心病合并RA患者血脂异常率及BMI水平较低;RA增加心肌梗死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背景 创伤后洗浴是保持皮肤清洁的重要手段,但如何洗浴一直存有争议,有研究报道术后温水淋浴不增加伤口感染率,居家洗浴是否可行尚缺乏证据支持。目的 多中心调查创伤伤口患者居家洗浴及伤口感染的现况,分析居家洗浴与伤口感染的相关性以及伤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选择适宜的洗浴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9月纳入13所医院伤口护理门诊创伤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创伤伤口患者居家洗浴与伤口感染现况的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创伤伤口资料、创伤后洗浴及伤口感染资料等。通过问卷星链接或二维码自愿完成在线问卷的匿名填写及提交。分别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居家洗浴和伤口感染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到949份问卷,剔除2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947份,有效率为99.8%。(1)基本资料:男460例,女487例;年龄18~100岁,平均年龄(50.2±17.9)岁。创伤持续时间(42.7±66.7)d,全皮层损伤和部分皮层损伤分别占55.8%(528/947)和44.2%(419/947);致伤原因中以利器切割伤和跌倒外伤为主,分别占43.4%(411/947)和27.8%(263/947)。(2)伤后居家洗浴现况:伤后从未洗浴者占28.0%(265/947),带伤居家洗浴者占72.0%(682/947);洗浴方式以温水擦浴为主,占76.7%(523/682),包裹和敞开伤口温水淋浴分别占18.3%(125/682)和5.0%(34/682);洗浴以1次/周最多,占38.4%(262/682),其次为2次/周37.4%(255/682)和3次/周24.2%(165/682)。(3)伤口感染现况:伤口总感染率为36.0%(341/947),带伤居家洗浴者伤口感染率为24.6%(168/682),伤后从未洗浴者伤口感染率为65.3%(173/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900,P<0.001);其中温水擦浴、包裹和开放伤口温水淋浴者伤口感染率分别为25.8%(135/523)、20.0%(25/125)和23.5%(8/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60,P=0.395);居家洗浴频次1次/周者、2次/周者和3次/周者伤口感染率分别为32.8%(86/262)、22.4%(57/255)和15.2%(25/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73,P<0.001)。(4)伤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以伤口是否感染分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伤口感染组居家洗浴情况、洗浴频次、抗生素治疗情况、创伤持续时间、致伤原因、创伤深度、创伤部位比例与无伤口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家洗浴情况〔OR=0.30,95%CI(0.20,0.44),P<0.001〕、洗浴频次〔OR=0.60,95%CI(0.39,0.93),P=0.023〕、抗生素治疗情况〔OR=1.67,95%CI(1.20,2.33),P=0.002〕、创伤持续时间〔OR=1.64,95%CI(1.19,2.76),P=0.003〕和创伤部位〔OR=5.69,95%CI(2.72,11.90),P<0.001〕是伤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居家洗浴和增加洗浴频次不增加伤口感染率,是可行的皮肤清洗方法。抗生素治疗、创伤持续时间超过30 d和腰臀部及四肢伤口可能增加伤口感染风险,患者可根据自理能力和伤口疼痛、伤口异味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洗浴方式和频次。  相似文献   

12.
背景 失眠可分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和早醒等,目前药物治疗失眠存在局限性,尚缺乏对不同类型失眠的针对性治疗,对失眠分型治疗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 探讨低剂量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治疗早醒性失眠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时间为2016年10月—2018年1月。将4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1组、低剂量(2.5 mg/kg佐匹克隆)组、高剂量(5.0 mg/kg佐匹克隆)30 min组、高剂量60 min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戊巴比妥钠延长实验,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时间,为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的制备奠定基础。将佐匹克隆与羧甲基淀粉钠、乳糖、5%聚维酮K30(PVPK30)、硬脂酸镁混匀后压片;将山嵛酸甘油酯、乳糖、5%PVPK30、硬脂酸镁混匀后得到包衣颗粒,将片芯置于包衣颗粒中央,压片制得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将6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2组、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组(2.5 mg/kg佐匹克隆)、佐匹克隆溶液组(5.0 mg/kg佐匹克隆),每组20只大鼠,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结果 对照1组〔(126.3±18.6)min〕、低剂量组〔(175.3±18.1) min〕、 高剂量30 min组〔(151.8±19.2)min〕和高剂量60 min组〔(181.5±15.6) min〕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651,P<0.01);其中,低剂量组与高剂量30 min组、60 min组大鼠睡眠时间长于对照1组,高剂量30 min组大鼠睡眠时间短于低剂量组,高剂量60 min组大鼠睡眠时间长于高剂量30 min组(P<0.05)。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组〔(188.3±25.0) min〕、佐匹克隆溶液组〔(194.0±28.1) min〕与对照2组〔(130.2±25.6) min〕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400,P<0.05),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组、佐匹克隆溶液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2组(P<0.05)。结论 通过制备低剂量(2.5 mg/kg)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喂食实验大鼠,使之在大鼠入睡后释药,能达到高剂量(5.0 mg/kg)佐匹克隆睡前60 min灌胃延长大鼠睡眠时间的效果,显现了以低剂量佐匹克隆延迟控释片针对性治疗成人早醒性失眠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背景 随着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我国肥胖人群数目增长迅速,超重、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三高”疾病等慢性病的重要诱因,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降低体质量可以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柔性辟谷可以显著降低肥胖人群的体质量,从而改善由于肥胖引起的相关疾病。目的 研究柔性辟谷对中心性肥胖人群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身体围度、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指标的影响,评价该技术在改善肥胖和相关症状中的效果。方法 2017年1-3月依托山东省威海市妇幼保健院心血管内科面向社会招募中心性肥胖志愿者32名,3人中途退出,最终纳入志愿者29名,进行柔性辟谷1周,每天一日三餐均以1袋柔性辟谷饮料(10 g/袋)代餐,分别于干预前、后测量并记录志愿者体质量、BMI、身体围度、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志愿者干预后体质量〔(92.2±24.2)kg与(98.8±25.4)kg〕、BMI〔(31.3±6.6)kg/m2与(33.6±6.6)kg/m2〕、腰围〔(95.9±17.1)cm与(101.9±18.5)cm〕、上臂围〔(33.1±3.9)cm与(35.2±4.3)cm〕、大腿围〔(60.8±6.2)cm与(63.8±6.1)cm〕、胸围〔(104.3±10.8)cm与(108.7±12.0)cm〕、臀围〔(108.8±9.9)cm与(113.0±10.4)cm〕、腰臀比〔(0.88±0.08)与(0.90±0.08)〕、收缩压〔(123±16)mm Hg与(129±19)mm Hg〕、舒张压〔(85±13)mm Hg与(89±12)mm Hg〕、同型半胱氨酸水平〔(9.58±3.38)μmol/L与(11.64±3.54)μmol/L〕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柔性辟谷对降低体质量、减少腰围、下调血压具有促进作用,可用于中心性肥胖人群肥胖和相关症状的辅助改善。  相似文献   

14.
陈庸  魏杨辉  黄耀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0):2502-2505
目的 观察自制绷带在乳腺癌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6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甲乳外科同一组临床医生施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普通弹力绷带包扎30例(A组)和自制绷带包扎30例(B组)。观察两组术后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甲级愈合、平均拔管时间、日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舒适度。结果 A组皮瓣坏死8例(26.7%),皮下积液9例(30.0%),甲级愈合22例(73.3%);B组皮瓣坏死2例(6.7%),皮下积液2例(6.7%),甲级愈合28例(93.3%)。A组皮瓣坏死、皮下积液发生率均高于B组,甲级愈合率低于B组(χ2=4.32,P=0.038;χ2=5.46,P=0.020;χ2=4.32,P=0.038)。A组腋窝平均拔管时间、胸前平均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长于B组,日引流量多于B组(P<0.001)。A组注射止痛药物10例(33.3%),呼吸受限8例(26.7%),被动体位9例(30.0%);B组注射止痛药物3例(10.0%),呼吸受限2例(6.7%),被动体位2例(6.7%)。A组注射止痛药物、呼吸受限、被动体位发生率均高于B组(χ2=4.81,P=0.028;χ2=4.32,P=0.038;χ2=5.46,P=0.020)。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自制绷带可减少皮下积液发生,降低皮瓣坏死率,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缩短拔管时间,减少日引流量,节约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 摘要 ] 目的 观察负压伤口疗法(NPWT)联合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在烧伤植皮创面床术前准备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6年3月—2019年8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深度烧伤创面的患者107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和患者意愿分为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治疗组36例、单纯NPWT治疗组36例、联合治疗组35例。入院后患者创面均常规清洁消毒,尽量去除创面坏死组织及渗出物。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治疗组患者创面外敷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涂布单层纱布行半暴露治疗,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直至肉芽组织基本覆盖创面床。单纯NPWT治疗组患者采用持续式负压吸引模式,负压值为-16.6kPa,持续负压治疗13~15天。联合治疗组患者创面外敷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涂布单层纱布后联合持续式负压吸引,治疗9~10天。单纯NPWT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负压引流堵塞情况则及时更换负压材料。于清创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学培养,统计细菌清除情况;记录3组患者植皮创面床术前准备时间、更换负压材料次数或者换药次数。之后3组患者均行植皮手术,记录3组患者创面移植皮片成活率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对数据行χ2检验、方差分析。 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植皮创面床术前准备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分别为(9.7±1.2)、(23.1±1.8)d,均明显短于单纯NPWT组的(13.9±1.1)、(27.8±2.0)d和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组的(21.3±2.4)、(37.1±3.7)d,P值均小于0.01。联合治疗组患者更换负压材料次数明显少于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组患者换药次数及单纯NPWT组患者更换负压材料次数(P值均小于0.01)。联合治疗组患者移植皮片成活率为(90.0±2.9)%,明显高于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组的(84.2±4.2)%,P <0.01,与单纯NPWT组(90.9±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清创前,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组、单纯NPWT组、联合治疗组患者分别有36、36、35处创面检出细菌;治疗后,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组、单纯NPWT组、联合治疗组患者分别有18、5、5处创面检出细菌。单纯NPWT组、联合治疗组患者创面细菌清除效果明显优于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组(P值均小于0.01),联合治疗组患者创面细菌清除效果与单纯NPWT组相近(P >0.05)。 结论 NPWT联合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可快速清除深度烧伤创面坏死组织和细菌,负压引流堵塞发生率低,缩短植皮创面床术前准备时间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临床疗效优于单纯NPWT或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治疗,是一种较佳的准备植皮创面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痔瘘洗剂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痔瘘洗剂对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改善创面症状的作用。方法:将65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术后予痔瘘洗剂和PP粉熏洗伤口,观察术后平均伤口愈合时间和用药7d后44面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用药7d后伤口症状显著改善(P〈0.05)。结论:痔瘘洗剂术后熏洗具有促进肛瘘患者术后伤口愈合和改善创面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无菌纳米创伤贴对外科伤口愈合的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使用无菌纳米创伤贴,对照组使用普通市售纱布,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伤口愈合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菌纳米创伤贴可有效用于外科手术伤口的包扎及换药护理,促进伤口愈合,安全性好,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8.
张敏 《中外医疗》2014,(29):29-30
目的探讨外用冻干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艾夫吉夫)在烧伤及愈合不良创面的疗效,探讨在组织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自2007年1月—2014年3月期间共收治II-III度烧伤病例189例(总面积10%以下176例),根据创伤部位、程度、面积等选取有可比性的合适病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同一个病人烫伤创面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创面消毒、冲洗处理后,予艾夫吉夫创面喷洒或者填塞,创面加优拓覆盖处理,对照组则不使用艾夫吉夫,单纯用优拓覆盖,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情况和时间。结果实验组创面分泌物少,辅料较对照组干燥,分泌物浸透纱布的层数为对照组的70%,创面相对较平坦,愈合时间提前(浅II度2 d,深II度或III度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艾夫吉夫可以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bFGF与远红外线结合治疗对烧伤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烧伤患者(共有创面71个)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3例(共有创面36个),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22例(共有创面35个),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使用bFGF结合远红外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7d、14 d、21 d的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治疗7d、14 d、21 d的创口愈合率、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愈合时间明显较短,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各项评分均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FGF结合远红外线治疗有利于提高伤口愈合率及临床总有效率,使愈合时间显著缩短,降低瘢痕评分,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赵栋  王文良  张玲  董辉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5):4405-4407
目的 探讨应用氨甲环酸(TXA)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6—12月行单侧TKA,术中及术后不使用TXA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2例(常规组),以及2016年3—9月行单侧TKA,术中及术后多途径应用TXA的膝骨关节炎患者46例(TXA组)为研究对象。常规组术中及术后不使用TXA;TXA组切皮前10 min静脉滴注1 g TXA ,缝合完成后自引流管注入1 g TXA,术后6、12、24 h分别静脉滴注1 g TXA。记录两组显性出血量、隐性出血量、输血率、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 TXA组显性出血量、隐性出血量分别为(224±59)、(486±69)ml,均低于常规组的(361±70)、(633±79)ml(P<0.05)。TXA组输血率为6.5%(3/46),低于常规组的46.2%(24/52)(P<0.05)。TXA组、常规组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4.3%(2/46)、7.7%(4/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骨关节炎患者局部联合静脉应用TXA可减少TKA术中及术后出血量,降低输血率,且不增加下肢DVT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