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47-50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干预对射血分数保存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HFPEF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干预组加用运动康复干预,干预时间18周。分别在干预前后评估并比较两组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心肺功能的差异。结果干预18周后,两组6 min步行实验距离与MLWHFQ评分均较前改善(P0.05或P0.01),且干预组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干预18周后,两组肺功能peak VO_2、VE/VCO_2slop、VO_2AT、W、S与心功能LVEDD、LVEF均较前改善(P0.05或P0.01),且干预组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结论运动康复干预射血分数保存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及心肺功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对血浆BNP水平的影响。方法患者均为NYHA分级为Ⅱ-Ⅲ级的非瓣膜性心脏病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照指南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采用美国博适Triage检测仪测量患者的血浆BNP的水平含量,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结果加用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值得医师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参麦治疗肺心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吸氧、扩张支气管、袪痰、控制感染、强心、利尿等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与参麦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68.7%,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参麦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可起到降低肺动脉压、纠正心力衰竭等作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82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小剂量倍他乐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总有效率71.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小剂量倍他乐克可提高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魏海文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9,7(11):67-68
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参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参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08例、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10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0.7%(98/108)单硝酸异山梨酯主要不良反应有头胀痛、心悸、体位性低血压;但经减慢滴速及平卧位后可缓解,不影响后续治疗。而参麦尚未见有不良反应。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参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明显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优20例(64.52%),良9例(29.03%),差2例(6.45%),优良率93.55%;对照组:优9例(29.03%),良15例(48.39%),差7例(22.58%),优良率77.42%。两组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6,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与射血分数异常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的心力衰竭患者中EF>50%和EF<50%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00例心力衰竭患者中,左室射血分数正常(EF>50%者180例),占60.0%与EF<50%(120例,占40%)的患者相比,患者年龄更大,女性、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更多,左室相对室壁厚度更大。结论收缩功能正常在中度以上的心力衰竭患者中颇为常见,住院期间病死率与EF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相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和LVEF<50%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76例心力衰竭患者中LVEF正常(≥50%)者80例(45.45%),与LVEF降低(<50%)组对比,LVEF正常心力衰竭组中左心室室壁厚度较大,应用钙离子拮抗剂者较多。两组间心功能、住院期间病死率、再住院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很常见,病死率、再住院率与LVEF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相似,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采取抽样的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2005~2010年1240例心力衰竭患者,筛选出572例分为LVEF≥50%组及LVEF〈50%组。结果LVEF≥50%与LVEF〈50%的患者相比,HFPEF患者年龄更大,女性及高血压更多;陈旧性心梗、扩张性心肌病、房颤及急性心力衰竭比例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HFPEF存在收缩功能减低,不完全等同于舒张功能下降的心力衰竭(DHF)。早期干预对延缓及阻止HFPEF的发生进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静脉点滴 5 -单硝酸异山梨醇酯 (IS - 5 -MN)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5 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应用IS - 5 -MN持续滴注 ,平均维持量 14 2 .86± 38.85 μg/min ,观察心衰体征、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个体最大维持量时和疗程结束后血压、心率及副作用。结果 5 6例患者中 5 2例心功能分级有改善(有效率 92 .9% ) ,体位、肺部湿罗音、下肢水肿、肝脏肿大的体征改善率分别为 85 .7%、5 7.1%、5 1.8%和 5 3.6 % ,用药前收缩压为 15 8.6± 2 5 .9mmHg(1mmHg =0 .1333kPa)、舒张压为 88.6± 12 .4mmHg ,达个体最大维持量时和疗程结束后降至 12 8.6± 16 .8mmHg、78.5± 5 .9mmHg ,12 6 .7± 18.0mmHg、76 .3± 7.1mmHg。心率由 10 8.2± 10 .2次下降至 83.0± 8.9次、84 .3± 9.5次 (P <0 .0 5 )。其中 3例患者轻微头痛。结论静滴IS - 5 -MN对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吸烟是发生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既往研究证实吸烟是HFpEF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然而,在HFpEF患者中,吸烟与心力衰竭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检验。目的 探讨吸烟与HFpEF患者心力衰竭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201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心血管内科、全科医学科诊断的HFpEF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线资料、既往病史、药物治疗数据等信息。根据吸烟状况分为目前吸烟、既往吸烟和从未吸烟三组,并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检验分析需要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未校准的累积发病率、生存概率,并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不同吸烟状况患者发生需要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死亡和心源性死亡风险。结果 最终入组1 717例HFpEF患者,年龄58~87岁,平均年龄(72.2±10.3)岁,目前吸烟116例(6.7%)、既往吸烟872例(50.8%)、从未吸烟729例(42.5%)。中位随访时间为2.9年,387例(22.5%)患者出现需要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374例(21.8%)死亡,218例(12.7%)心源性死亡。不同吸烟状况HFpEF患者需要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未校准的累积发病率、生存概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03、0.04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吸烟是HFpEF患者发生需要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HR=1.680,95%CI(1.083,2.606)〕、死亡〔HR=1.820,95%CI(1.195,2.773)〕、心源性死亡〔HR=1.850,95%CI(1.092,3.133)〕的影响因素(P<0.005)。结论 目前吸烟与HFpEF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增加有关,尤其是需要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戒烟策略可能有助于降低HFpEF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中去脂体重指数(fat free mass index,FFMI)及各临床指标的不同,明确在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中FFMI与各临床指标的关系,并探索FFMI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72例心力衰竭患者依据心脏彩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LVEF<45%)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LVEF≥45%),并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体检中心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比较两种类型心力衰竭FFMI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结果 FFMI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力衰竭患者FFMI与LVEF呈正相关(r=0.371,P<0.01);FFMI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呈负相关(OR=0.7,95% CI:0.562~0.872);受试者工作曲线显示当FFMI值取18.78kg/m2时,其诊断心力衰竭的效率最高,敏感度为69.1%,特异性为80.0%;而当FFMI值取17.51kg/m2时,其诊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效率最高,敏感度为55.6%,特异性为78.1%。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FFMI越低,其心力衰竭类型为HF-rEF的可能性越大。FFMI对临床诊断心力衰竭及辨别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及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背景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自发性疾病,很难根治。对中重度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医疗管理,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有效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的人群健康服务模式是社区医疗管理。目的 探讨中重度慢性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在社区医疗管理下的诊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和急诊科诊治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为Ⅱ~Ⅳ级的中重度HF-REF患者115例,根据患者意愿分组,同意回到社区与社区医生签约患者52例(社区组),无法回到社区和不愿意接受社区医生签约患者63例(区外组)。社区组医护学习《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并在技术层面和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急诊科专科医生对本疾病的诊治达成一致,进行社区医疗管理模式。区外组患者如有医疗问题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治。两组患者出院后第6、12个月时本项目组成员对其进行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症状加重、体征加重、药量增加、饮食减少、运动减少、社会活动减少、情感改变(烦躁/淡漠)、睡眠减少〕,“金三角”药物服药依从性及心衰不良事件(合并症增加、急性心衰再发、再次住院、手术、全因死亡)。“金三角”药物:是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合用,本研究主要观察这三个药物的服药依从性。结果 随访第6个月,社区组症状加重率、饮食减少率低于区外组(P<0.05);随访第12个月,社区组症状加重率、社会活动减少率、睡眠减少率低于区外组(P<0.05)。随访第6、12个月,社区组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服药依从性高于区外组(P<0.05);随访第12个月,社区组急性心衰再发率低于区外组(P<0.05)。结论 社区医疗管理模式可以减缓中重度HF-REF疾病的进展,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心力衰竭作为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发病率约占所有心力衰竭的50%,但其临床诊断率低,合并症多,住院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在降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方面效果显著,已被作为指南的Ⅰ类推荐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在HFpEF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就ARNI在HFpEF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最新证据进行综述,阐述了ARNI在HFpEF患者中改善心、肾功能和逆转心室重构方面的优势,以期为HFpEF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9.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心力衰竭(HF)的一种常见类型,由于其病理生理机制不同,以往将针对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 的治疗方法应用于 HFpEF 患者的疗效并不理想,以致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抑郁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明显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抑郁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自伤、自杀行为。随着对HFpEF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抑郁已成为HFpEF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且两者的相互作用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目前有关HFpEF合并抑郁的研究表明,部分药物可改善此类患者短期症状及临床预后。本文通过总结、归纳HFpEF合并抑郁的共病机制、研究现况及相关治疗的最新进展,发现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他汀类药物在治疗HF及精神心理领域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能改善HFpEF患者心功能及其预后,还具有抗抑郁的效果,能为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60岁的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逐年增加,营养状况与老年患者健康状况息息相关,但有关老年HF患者营养状况对预后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合并冠心病的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营养状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2019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西区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HFpEFⅡ~Ⅳ级合并冠心病患者379例,收集患者病例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随访患者出院1年内因HF再入院和HF全因死亡情况。以营养控制状态(CONUT)评分、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GNRI)和预后营养指数(PNI)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将患者分为无营养不良风险组(CONUT评分0~1分,n=42)、低营养不良风险组(CONUT评分2~4分,n=181)、中高营养不良风险组(CONUT评分5~12分,n=156),比较三组间临床资料和预后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1年内因HF再入院和1年内HF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ONUT评分、GNRI、PNI对患者1年内因HF再入院和1年内HF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