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目的 探究桡动脉入路与股动脉入路在脑血管介入诊疗的对比。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我院行脑血管介入诊疗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采用桡动脉入路,对照组采用股动脉入路,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穿刺至置鞘时间、手术时间、X线辐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72h主要终点事件、并发症。结果 两组均全部穿刺成功、造影成功,但研究组穿刺至置鞘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X线辐射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终点事件(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P> 0.05)。结论 桡动脉入路在脑血管介入优于股动脉入路,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与经股动脉对比,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选取同期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125例,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62例)和股动脉组(63例),对比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手术时间长于股动脉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成功率高,安全可行,并发症少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观察经桡动脉入路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病人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连续607例STEMI住院病人分别接受经桡动脉入路(n=273)或经股动脉入路(n=334)途径行PCI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表明,两组PCI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97.07%比95.81%,P>0.05);经桡动脉入路组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迷走反射发生率显著低于经股动脉入路组。结论:行PCI治疗的STEMI病人经桡动脉入路途径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与经股动脉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两种入路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本院循环内科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高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经桡动脉途径入路者归为桡动脉组,经股动脉途径入路者归为股动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动脉组导管插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均短于桡动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股动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两种入路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的疗效相当,但仅桡动脉途径安全性更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3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根据不同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分组,将经股动脉入路的患者纳入参照组(65例),将经桡动脉入路的患者纳入研究组(66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及X线暴露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成功率为96.97%(64/66),参照组手术成功率为95.38%(62/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4,P=0.636)。研究组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参照组的18.46%(x2=6.255,P=0.012)。研究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73%,低于参照组的43.08%(x2=6.150,P=0.013)。结论:老年患者经桡动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选取同期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85例,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41例)和股动脉组(44例),对比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长于股动脉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安全可行,并发症少且轻微,可以作为脑血管造影的选择入路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来观察急性心梗患者经桡动脉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我院诊断明确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83例(男性64例),均为血液动力学稳定、桡动脉波动良好、Allen's试验阳性患者,随机分组.经桡动脉介入组为38例,经股动脉介入组为49例.结果:PCI总成功率为100%,桡动脉组插管成功率为94.7%(36/38),股动脉组插管成功率为100%(49/49),p>0.05,无统计学意义.罪犯血管最终开通率(TIMI3级)桡动脉组为86.8%(33/36)其中2例因导管不能到位改为股动脉入径.股动脉组为91.8%(45/49),p>0.05,无统计学意义.建立动脉通路时间和整个手术时间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桡动脉组为45.7±20.3min,股动脉组为48.5±16.3min.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出血并发症桡动脉组为0,股动脉组为11%(5/4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血流稳定的AMI患者,两种介入途径的PCI治疗时程和效果相似,但桡动脉组并发症明显减少,更有利于治疗安全,可作为AMI患者行急诊PCI的常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8月疑诊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300例,随机分成经桡动脉组与经股动脉组。比较其穿刺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住院天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桡动脉组的穿刺成功率、平均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98.44%和(5.33±3.94)min,经股动脉组为l00%和(4.76±3.59)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21.58±4.03)min和(18.36±4.6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部血肿发生率分别为0和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动脉痉挛发生率为2.60%,经股动脉组无动脉痉挛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的术后住院天数为(3.18±1.37)d,<经股动脉组(5.76±3.02)d,(P<0.05)。结论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具有创伤小、易于压迫止血、无需卧床、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缩短的优点,可作为有适应证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穿刺部位的出血状况。方法:随机选取近年来择期进行造影术的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病例共240例,分成经桡动脉造影术组和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组,每组各120例,比较两组造影术后的穿刺部位的出血率,穿刺的成功率,以及X线曝光时间和手术进行的时间等情况。结果:经桡动脉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01±1.36d,远低于经股动脉组4.02±2.1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中,经桡动脉组除了动脉痉挛的发生率较高,穿刺部位血肿、局部瘀斑、假性动脉瘤、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经股动脉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具有创伤小,易于压迫止血,可作为冠状动脉造影术的首选路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28例经桡动脉和124例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作对比分析.结果 经桡动脉手术操作时间较长,手术成功率较股动脉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桡动脉较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止血时间短,肢体制动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前臂疼痛,血管动脉痉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潴留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动脉闭塞等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创伤小,术后无需严格卧床休息,止血容易,并发症少等优点,操作成功率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刘朋  郭秋娥  李建鹏 《安徽医药》2019,40(5):504-506
目的 评价超声显影线定位法辅助桡动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需要行动脉测压的择期手术患者16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1例采用触摸法定位行桡动脉穿刺置管,观察组82例于超声辅助下定位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比较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穿刺置管平均时间,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02%vs 75.31%;89.02%vs 6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穿刺、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100.00%vs 92.59%;100.00%vs 8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穿刺置管时间、总穿刺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5.44±2.09)min vs(24.48±4.31)min;(22.36±3.17)min vs(33.72±4.2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穿刺部位均无明显血肿、渗血、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显影线定位法辅助桡动脉穿刺置管可提高穿刺置管准确性和成功率,缩短诊疗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272例,其中136例经桡动脉途径、136例经股动脉途径行PCI,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等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造影时间、手术时间、穿刺成功率、造影剂使用量、曝光时间、PCI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桡动脉组穿刺时间和手术途径更换例数明显高于股动脉组,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经和经股动脉途径行PCI临床疗效相似,但经桡动脉途径行PCI外周血管并发症及卧床相关并发症少,具有止血方便、患者活动不受限制、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506例,按股动脉途径或桡动脉途径分为两组,比较手术操作时间、加压包扎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11.2±3.4)min和(10.8±3.6)min;加压包扎时间分别为(2.52±1.28)min和(20.34±6.11)min,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7.9%和10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1.2%和10.8%。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具有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无体位限制、患者痛苦小,特别对于心功能不全、支架术后复查患者是一种理想的冠状动脉造影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左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463例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完全随机分入左桡动脉入路组(231例)和右桡动脉入路组(232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对比剂用量、单导管技术成功率、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左桡动脉入路组手术成功率98.3%(227/231),右桡动脉入路组手术成功率97.4%(226/23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对比剂用量、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单导管技术成功率等均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左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有着与右桡动脉入路相似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左桡动脉入路单导管技术完全可行,并且在头臂干迂曲患者中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两种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分别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的血管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桡动脉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股动脉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PCI治疗能够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选择的途径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股动脉两种不同的穿刺路径行冠脉介入(PCI)治疗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方法选择本院心内科收治的7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穿刺路径的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对照组(36例)经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与舒适度相关各指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PCI治疗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较经股动脉途径穿刺要少,患者舒适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不同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护理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经股动脉及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舒适程度,为减少并发症发牛和提高舒适度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经股动脉及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病人各200例,术后对病人心理、穿刺局部、外周血管并发症的预防等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桡动脉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7.5%,股动脉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7%,差异有显著性(P<0.05);桡动脉组病人舒适度等相关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P<0.01).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较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并发症少、安全、护理方便、病人舒适程度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PCI)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2005年8月至2006年3月在我院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10例,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对比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冠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血管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