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观察单用重复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及联合应用两者对帕金森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依据帕金森症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筛选了12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 A、B两组分别采用单纯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和单纯生物反馈治疗,C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混合治疗。临床疗效采用改良Webster量表和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量表( MDRSPD)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定。同时进行睡眠呼吸监测(血氧、脑电、呼吸、肢动、眼动、心电、肌电、翻身运动),出院前日(第14天前后),复查HAMA及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以及UPDRS出院2个月后复诊时,对上述指数进行复查,并完善数据库。结果 C组治疗后40例患者运动功能症状改善效果显著, UPDRS评分降低19.51%,其治疗前得分(38.45±17.33)分,治疗后为(30.95±17.00)分。 HAMD 总分降低27.98%,其治疗前得分(12.15±7.62)分,治疗后为(8.75±7.31)分。躯体化、阻滞的因子和睡眠障碍得分低于治疗前;HAMA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而A、B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帕金森病运动与非运动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纯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抑郁症状,对帕金森患者的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诊断为帕金森病且有运动障碍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药物治疗组)、B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组)、C组(药物治疗+经颅磁组)和D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经颅磁组)共四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帕金森病常规治疗,A组为单独接受药物治疗,B组进行药物治疗联合运动疗法康复治疗,C组进行药物治疗联合经颅磁治疗,D组进行药物治疗、经颅磁治疗以及运动疗法康复治疗。采用ADL量表、Berg平衡量表、修订的Ashworth量表评定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D组治疗效果均优于A组、B组、C组(P<0.05或P<0.01)。结论 经颅磁刺激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帕金森病运动障碍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具有极大帮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失眠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8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UPDRS得分均明显较入组时改善,观察组患者UPDRS得分和PSQ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1,P>0.05)。结论: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失眠是一项无创性的物理治疗措施,该方案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安全可靠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功能障碍和抑郁情绪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评分、UPDR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MMS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作为一项无创性物理治疗帕金森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梗塞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miulation,rTMS)在脑梗塞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例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功能训练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给予10次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诱发电位(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和简易的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MEP、CMCT及F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MEP、CMCT及F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rTMS有利于脑梗塞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经颅磁刺激在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中的效果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Jin X  Wu X  Wang J  Huang B  Wang Q  Zhang T  Niu Z  Zhang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8):534-537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 (TMS)在促进脑梗死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在基本治疗相同的情况下 ,将TMS康复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分组比较 ,观察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 ,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经TMS治疗后的康复组 6 3例 (有效率 90 5 % )明显优于对照组 6 0例 (有效率6 8 3% ) ;TMS康复治疗对 75岁以下患者有效 (P <0 0 0 1) ,对 75岁以上患者疗效趋向不显著 (P >0 0 5 ) ;发病 3个月内组经TMS治疗后的FMA评分为 5 9 0± 2 2 8,发病 3个月后进行TMS康复治疗组治疗后的FMA评分为 4 5 4± 14 8,发病 3个月内尽早康复治疗优于发病 3个月后进行TMS康复治疗组。结论 TMS康复运动功能疗效肯定 ,且其康复疗效受年龄影响 ,尽早TMS治疗有益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变性疾病,其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随着病程进展逐渐衰退,部分患者对多巴胺治疗不能耐受[1].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近来用于神经康复治疗的一种技术,不仅可以检测PD患者运动皮层兴奋性,而且可以调节运动皮层的兴奋性,从而改善PD患者的运动功能[2].TMS作为一种无创、无痛、安全的脑刺激手段,已广泛应用于PD的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8.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大脑刺激技术,已较为广泛的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及部分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加速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常规经颅磁刺激基础上,将每日使用频率提高,该文将从加速经颅磁刺激对常见脑疾病的干预研究以及与常规方案疗效的对比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 92 例中晚期PD合并抑郁患者随机采用普拉克索(对照组)或rTMS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观察组)12 周。采用汉密尔顿抑 郁量表(HAMD)、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39)评估抑郁程度、睡眠和生活质量,酶联免 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 12 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PDQ-39 评分、炎症因子(IL-6、 IL-1β、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D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 或 0.05)。结论 rTMS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中晚期 PD合并抑郁可减轻抑郁程度,提高睡眠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鄢陵县中心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7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口服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高频rTMS治疗,均治疗8周。采用认知功能智力状态简易评价量表(MMSE)和生活质量量表(GQOIL)分别评估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变化,并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及GQOI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MMSE及GQOI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口服联合高频rTMS治疗帕金森病可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PD)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PD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重复经颅磁刺激辅助治疗。2组患者治疗4周后进行效果评估,观察患者运动功能、非运动症状、精神状态、生活质量等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UPDRS评分中行为和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运动能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MORSPD评分中语速及流利速度、起坐及走路姿势、写字及动手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MS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QOL-C30评分中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基础上再给予PD患者重复经颅磁刺激辅助治疗,可能有效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加减地黄饮子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收治的68例帕金森病步态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常规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包括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左旋多巴等.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嗓音训练对帕金森病(PD)患者嗓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7月在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和老年医学科进行治疗的帕金森病嗓音障碍患者30例,按照Excel RAND函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抗PD药物治疗和常规嗓音训练,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运动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 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于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就诊的抑郁症患者300 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rTMS 组 和联合组,各150 例。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疗效。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测定 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1β、IL-6 及TNF-α 水平。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HAMD 评 分低于rTMS 组(P <0.05),两组治疗后HAMD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rTMS 组 (P <0.05)。联合组治疗后WCST 随机错误数、WCST 持续错误数及WCST 总错误数均高于rTMS 组(P <0.05), WCST 完成分类数低于rTMS 组(P <0.05)。两组治疗后WCST 随机错误数、WCST 持续错误数及WCST 总 错误数均高于治疗前(P <0.05),WCST 完成分类数低于治疗前(P <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6 及TNF-α 水平低于rTMS 组(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6 及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 结论 rTMS 联合运动疗法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44例急性脑梗死伴偏瘫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低频刺激组和对照组。低频治疗组接受10次1 Hz rTMS治疗,患者在rTMS治疗后均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在治疗前、第10天、第40天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功能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评分(FMA)。结果治疗前两组间NIHSS、BI、FMA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的临床功能评分(NIHSS、BI、FMA)在治疗后第10天和40天时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后第10天和第40天时两组间的NIHSS、BI、F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低频刺激组的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低频rTMS对急性期脑梗死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其效果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入rTM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rTMS组加经颅磁刺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诱发电位(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中风量表(NIHSS)、Fugl-Meyer评分(FMA)、Barthel指数(BI)。结果:治疗后两组MEP、CMCT、NIHSS、FMA、BI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rTMS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rTMS可以提高运动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缩短患者中枢运动传导时间;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8):70-72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的研究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60例帕金森病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并积极进行功能训练,实验组同时联合TMS治疗,1次/d,每次20 min,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周。治疗后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UPDR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UPDRS总分、精神行为情绪(UPDRS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UPDRSⅡ)和运动功能(UPDRSⅢ)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UPDRS总分、精神行为情绪(UPDRS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UPDRSⅡ)和运动功能(UPDRSⅢ)各项评分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帕金森病的研究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波幅的变化(amplitude of 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 amp)。方法:实验分两组,健康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2组:①实验组(PD模型组)28只,②对照组(生理盐水组)12只,选取右侧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c)与中脑腹侧背盖(ventra tegmental area,VTA)为手术靶点,实验组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制模前、制模后1周、3周分别行双下肢运动诱发电位波幅检查。结果统计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术后1周,实验组大鼠左下肢MEP amp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自身左右侧TMS-MEP比较,左下肢波幅较右下肢增加(P<0.05);制模前、术后1周、术后3周实验组大鼠左下肢MEP amp进行性增加(P<0.01),实验组大鼠右下肢波幅三个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左侧及右侧下肢波幅三个时间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D模型大鼠损毁侧皮层兴奋性增加,PD模型大鼠病情越重、病程越长,波幅增加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经颅磁刺激模式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患者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54例脑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假刺激)、高频重复经颅磁治疗(rTMS)组(常规康复治疗+10 Hz rTMS)、间歇性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治疗(iTBS)组(常规康复治疗+iTBS),1次/d、6 d/周、持续3周;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评定3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下肢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PT)及其比值(F/E),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LE)、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运动、平衡功能及下肢伸膝肌群痉挛情况,采用磁刺激仪评定3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诱发电位(MEP)皮质潜伏期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患侧下肢膝关节屈伸肌PT、F/E、FMA-LE评分、BBS评分、MAS评分、MEP皮质潜伏期和CMCT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rTMS组和iTBS组患者患侧下肢膝关节屈伸肌PT、F/E、FMA-LE评分、BBS评分升高(...  相似文献   

20.
陈进  倪朝民 《安徽医学》2010,31(2):173-177
经颅磁刺激是指利用时变磁场作用于大脑皮质产生感应电流来改变皮质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从而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的一项生物刺激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是指在某一特定皮质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的过程。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不同程度五羟色胺功能降低及局部脑血流减低有关,兴奋性/抑制性氨基酸失衡可导致抑郁行为的发生。通常认为大脑皮质前额叶背外侧区参与情绪的产生和调节,在理论上通过改善患者的前额叶背外侧区功能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已显示出初步疗效,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有必要深入探索重复经颅磁刺激作用机制和引起的生物学效应及分子水平的变化,使其治疗抑郁症得到进一步完善,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虽然诸多证据表明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是安全的,但随着其在治疗上的应用,安全性能又成为应用这门技术时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