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护理疗效。方法 86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专人护理,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和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疗效确切,通过专人护理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死亡率,帮助患者改善血气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 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是否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双水平无创Bi PAP呼吸机治疗,将54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气分析结果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等指标。结果经治疗,观察组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的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无创呼吸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在临床操作中表现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3.
黄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3,(20):119-120
目的探讨BiPAP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共60例,上述患者随机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止咳类药物、祛痰类药物以及其他对症处理等,对照组患者给予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组患者给予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8h后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变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H值、PaO2和PaCO2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1例患者行气管插管,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中10例行气管插管,发生率为33.3%;观察组气管插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2~10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记录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4.4%,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PaCO2、PaO2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采用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患者静脉滴注纳洛酮+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RR、HR明显下降,氧分压(Pa O2)明显上升,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明显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纳洛酮与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鼎 《中国实用医药》2014,(34):127-12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辅以无创呼吸机的疗效。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对比12 h后两组患者血气、呼吸频率、心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的Pa O2、Pa CO2和Sa O2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改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后可辅以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2013年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插管率、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指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结果对照组住院时间、插管率和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对照组氧分压低于实验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插管率为15.00%,而实验组插管率为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较好,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无创正压通气同时给予纳洛酮。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8h后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48h后pH值、PaO2、PaCO2与对照组显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临床症状,降低气管插管率,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100例,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采用常规护理,无专人护理;实验组患者100例,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采用常规护理同时指定专人护理,一些时日后,比较两组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结果一些时日后,实验组治疗后其动脉血Pa O2、Pa CO2、p H值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病程(26.11±4.6)d明显长于实验组(21.00±3.7)d,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75%)明显低于实验组(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是最严重的呼吸内科疾病之一,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时,辅以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动脉血Pa O2、Pa CO2、p H值,缩短康复、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和pH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83.74±5.28)mm Hg(1mm Hg=0.133 kPa)、SaO2(95.35±5.91)%和pH值(7.15±1.32)均高于对照组的(72.52±4.54)mm Hg、(82.13±5.04)%、(6.72±0.33),PaCO2(44.95±10.2)mm Hg低于对照组的(59.60±12.7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127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65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及疗效。结果治疗后2 h,实验组酸碱度(pH)(7.38±0.04)大于对照组的(7.30±0.05),氧分压(PaO2)为(79.54±9.81)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对照组的(62.92±7.88)mm 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36.03±1.88)mm Hg低于对照组的(43.71±1.09)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简单、有效、易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对呼吸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12月某院收治的66例呼吸衰竭合并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和观察组(无创呼吸机BiPAP治疗)各33例,比较两组血气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氧分压(PaO 2)、血氧饱和度(SaO 2)均上升,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均下降,且观察组变化较大;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高、丙二醛(MDA)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Bipap模式可调节呼吸衰竭合并COPD患者动脉血气,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有创与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有创通气治疗,并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照组采用无创通气治疗,选用大小合适的四头式无创呼吸机专用口鼻面罩。结果两组患者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均能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入院的COPD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3次/d,2h/次,连续5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呼吸、心率及临床预后。结果两组治疗5d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治疗后呼吸、心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PaCO2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气管插管率为9.09%(3/33),对照组为28.13%(9/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能明显纠正患者血气交换障碍,降低气管插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回顾性方法比较无创正压通气与有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选取本院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1例,比较无创正压通气与有创通气治疗的血气和呼吸频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通气治疗12h和通气治疗结束后,在呼吸频率、pH值、PaO2、PaCO2等指标与入院时比较均有改善(P〈0.05);通气治疗12h和结束后无创组和有创组在呼吸频率、pH值、PaO2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通气治疗结束后在Pa-CO2方面存在差异(P〈0.05)。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较低,无创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小于有创组患者。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明显,且使用方便,患者易接受,还可缩短治疗时间,使部分患者能免于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1年4月治疗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试验组,进行NIPPV治疗。选择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R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显著好于对照组。试验组有2例中转有创通气治疗,气管插管率为3.3%;有1例出现气促症状,2例出现咽喉干燥症状,1例出现腹胀。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对照组有3例出现气促症状,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8例行气管插管,插管率为13.3%。试验组患者的气管插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气管插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5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1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及GCS评分及治疗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贺刚  刘代顺  陈代刚  胡诗礼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8):1138-1139,1141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分析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RICU)40例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分别接受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序贯组)与传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血气分析结果、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例数、死亡例数、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序贯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血气分析结果相仿(P>0.05);发生VAP分别为1例和6例(P<0.05),死亡分别为1例和2例(P>0.05),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5.9±2.2)d和(14.1±3.6)d(P<0.01),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2.2±6.2)d和(14.1±3.6)d(P<0.05),再插管例数分别为1例和2例(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15±7)d和(19±4)d(P<0.05).再插管率和死亡率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结论 对于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实施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可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是救活COPD合并严重Ⅱ型呼吸衰竭值得提倡的机械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52例COPD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继续按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序贯组:立即拔出气管插管,改用无创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例数、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等。结果两组间有创机械通气的时间和总的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VAP的发生率序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重症呼吸衰竭可明显缩短机械通气,降低VAP发病率,缩短住院时间,是临床有效脱机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