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通过收集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哈萨克族患者病历192例,并记录患者的病程、吸烟史、性别、是否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是否有血脂紊乱等一般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不同性别之间夜间收缩压平均值具有统计学差异,且男性夜间收缩压平均值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夜间收缩压升高且具有心脑系统损害为主的特点。高血压控制率越低,靶器官损害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背景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目前慢性病管理服务已经基本覆盖老龄化人口,研究中青年居民慢性病流行病学趋势及多病共存的现状将为确定下一步慢性病管理服务重点提供依据。目的 了解上海社区中青年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多病共存情况,为中青年的社区慢性病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上海某社区医院信息系统(HIS)年龄18~50岁患者的诊疗数据,分析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和多病共存病种组合。结果 34 720例18~50岁中青年患者中,8 922例(25.70%)有1种慢性病,3 134例(9.03%)有2种慢性病,3 484例(10.03%)有≥3种慢性病,6 618例(19.06%)患者存在多病共存。不同性别、年龄、签约与否社区中青年慢性病多病共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多病共存比例高于女性,年龄越大慢性病多病共存比例越高,签约者高于未签约者(P<0.05)。患病率排名前5位的疾病分别为高血压、关节脊椎疾病、胃十二指肠炎症、功能性肠疾患、脑血管病。2种疾病组合多是“高血压”“糖尿病”“关节脊椎疾病”“胃十二指肠炎症”的两两组合,3种及以上的病种组合多为“肝胆疾病”与其他疾病的组合。结论 上海社区中青年人群的慢性病多病共存情况不容忽视,病种组合明显区别于老年人群,呈现中青年特异性,需要社区家庭医生提供针对性的慢性病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1997年至2005年本科142例内分泌性高血压患者的病因及其性别和年龄分布。结果显示,本科同期高血压住院患者中,内分泌性高血压占3.06%(142/4642)。142例内分泌性高血压病因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所占比例最高,为58.45%(83/142),嗜铬细胞瘤次之,占35.92%(51/142)。内分泌性高血压中男性多于女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中青年人多于老年人;嗜铬细胞瘤中女性高于男性,均P〈0.05。提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内分泌性高血压病因中最常见,对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应注意筛查内分泌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4.
背景 血脂异常、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不健康饮食及身体活动不足等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并用于进行10年风险评估。而上述4项行为因素以及3项生理和生化指标维持理想状态可明显降低人群ASCVD的发生。目的 分析门诊就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SCVD的危险因素水平、危险分层以及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综合反应ASCVD发病风险。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35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 45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询问和现场测量、血液生化检查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采用武阳丰教授建立的国人10年ASCVD风险评估预测模型(以下简称预测方法)及《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提供的方法(以下简称指南方法)对ASCVD发病风险进行评估及危险分层,理想的心血管健康定义采用美国心脏协会(AHA)的建议(包括7项理想的健康因素和行为)。计算Kappa值,评估两种方法对ASCVD危险分层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55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两种工具判断的ASCVD不同危险人群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8,P=0.005),预测模型方法判断ASCVD为高危的比例高于指南方法初评的结果(χ2=4.219,P=0.04)。<55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两种工具判断的ASCVD不同危险人群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350,P<0.001);预测模型方法评估以低危为主(76.3%),高危的比例仅为6.6%,指南方法初评高危比例达到29.5%。对中危患者进行余生风险评估,66例患者(13.0%)调整为高危,最终高危患者比例达到34.5%。预测模型方法判断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的患者,指南方法同样评估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的比例分别为51.9%、44.5%和56.0%,一致率为50.8%,经内部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261(u=17.010,P<0.001)。仅2.4%患者具有5项健康行为和因素,70.4%具有2~3项健康行为和因素。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吸烟/戒烟比例、理想体质指数(BMI)比例、 空腹血糖(FPG)<5.6 mmol/L、血压<120/80 mm Hg比例高于男性,总胆固醇(TC)<5.2 mmol/L比例低于男性;不同性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理想身体活动比例、心血管健康指标数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1项、≥2项、≥3项、≥4项心血管健康指标的比例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3.980,P<0.001;χ2=34.946,P<0.001;χ2=107.419,P<0.001;χ2=37.488,P<0.001)。结论 两种评估方法的内部一致性较差;对于<5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指南判定高危的比例也超过1/3,和≥55岁高危比例相近,有高估此人群ASCVD危险的可能;5项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约70%患者具有2~3项健康行为和因素。加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干预危险因素的控制,改善心血管健康可能是降低ASCVD危险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80岁及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脂特点以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包括STEMI和non-STEMI)患者(大于80岁)201人,其中男性组106例,平均年龄为(83.11±3.11)岁,女性组95例,平均年龄为(82.54±2.16)岁,依据冠状动脉造影进行Gensini评分,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病史、血脂水平及病变严重程度。结果:老老年女性ACS患者的LDL(3.12±1.01 vs 2.71±1.03)、HDL(1.22±0.65 vs 1.00±0.30)、TC(4.75±1.37 vs 4.14±1.07)、TG(1.37±0.61 vs 1.00±0.42)均高于男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老年男性ACS患者吸烟史(32.08% vs 17.89%),饮酒史(22.64% vs 0.03%)比率高于女性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老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高血压及糖尿病患病率未见显著差异(P=0.178,P=0.499),冠脉造影Gensini评分结果显示老老年ACS患者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并无显著差异(P=0.412)。结论:老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并无明显差异,而血脂紊乱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患者血脂更为理想,对老老年冠心病的降血脂治疗需要依据患者性别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患者不同性别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并对比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EECP)治疗不同性别老年HFpEF患者的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EECP治疗并明确诊断为HFpEF的老年患者(≥65岁)200例,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88例)和女性组(112例), 记录入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年龄、BMI、吸烟史、既往史等)、检验检查资料[NYHA心功能分级、肾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BNP等],并对比不同性别老年HFpEF患者行EECP治疗时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老年HFpEF女性组患者人数明显多于男性组(56% vs. 44%),且患病年龄、BMI、LVEF大于男性组(均P < 0.05),NYHA心功能分级女性组患者Ⅲ级和Ⅳ级多于男性组。老年HFpEF男性组患者吸烟史人数多于女性组(P < 0.05),NYHA心功能分级男性组患者Ⅰ级和Ⅱ级多于女性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肥胖、房颤、高血压、LVEF等因素与女性组患者相关性较强(均P < 0.05);吸烟史、高脂血症等因素与男性组患者相关性较强(均P < 0.05)。不同性别HFpEF患者EECP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5% vs. 9.82%,P > 0.05)。  结论  老年HFpEF患者一般资料及合并症存在性别差异,且老年女性HFpEF患者临床特点独特,但EECP针对不同性别老年HFpEF患者安全性相近。   相似文献   

7.
吕晓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5):1908-1909,1914
目的研究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该科收治的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349例,分析其年龄、性别与发病的关系,研究不同性别及老年、非老年患者常见并发症、合并症的差异。结果349例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男性高发年龄为40~60岁,占男性患者的70.5%,女性高发年龄为50~70岁,占女性患者的71.6%;50岁以上女性患者构成比明显高于男性(80.3%:60.8%,P〈0.01);并发原发性肝癌与合并酒精性肝病者男性多于女性(分别为12.6%、4.2%,P〈0.05);老年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构成比女性高于男性(分别为24.0%、14.2%,P〈0.05);合并酒精性肝病者老年低于非老年患者(分别为4.2%、12.3%,P〈0.05);合并心脑血管病、2型糖尿病和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者老年明显多于非老年(分别为13.5%、1.2%,P〈0.001;18.8%、7.9%,P〈0.01;18.8%、5.1%,P〈0.001)。结论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高发年龄、原发性肝细胞癌和酒精性肝病的发生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老年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重叠感染的发病率与非老年相比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体质特征,为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列入社区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并参加健康体检的高血压患者647例,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标准进行中医体质分析,并对不同性别、体重指数等因素与体质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中偏颇体质(68.38%)明显高于平和体质(31.62%),偏颇体质以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阳虚质为主;高血压患者痰湿质所占比例显示男性高于女性;阳虚质所占比例显示女性高于男性(P<0.05)。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偏颇体质特点是以痰湿质、阴虚质为主,男性与女性比较,痰湿质与阳虚质的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通过了解其体质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提高中医药干预在防治老年高血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南宁市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家庭自我血压监测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82例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血压监测认知与依从性量表、高血压治疗态度与信念量表、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家庭自我血压监测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282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血压监测认知与依从性评分等级为"好"者分别占23.40%、21.6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压监测频率、血压计、高血压治疗态度与信念、高血压治疗依从性是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监测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南宁市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家庭血压监测认知与依从性水平较低;血压监测频率、是否备有血压计、高血压治疗态度与信念、高血压治疗依从性是影响自我血压监测依从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了解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状况。方法选取2012 年1 月-2015 年2 月桐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和病房收治的283 例初诊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2010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中MS 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MS 组和非MS 组,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组患者的MS 及其他组分的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患者发生MS 的影响因素。结果190 例(67.1%)糖尿病患者患有MS,其中女性MS 的患病率为75.6%,高于男性患者的63.2%( p<0.05)。青年、中年、老年患者MS 的患病率分别为51.4%、 67.0%和77.1%,其中女性患者中各年龄组的患病率分别为41.7%、75.9%和95.0%,3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和女性患者中年龄越大,血压升高的发生率越高( p<0.05)。文化程度和吸烟是青年患者发生MS 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性别是中年患者发生MS 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性别和生活方式是老年患者发生MS 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结论超过2/3 的糖尿病患者患有MS,女性糖尿病患者的MS 患病率高于男性,MS 和血压升高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均呈升高趋势,吸烟可能增加青年患者MS 患病风险,而体育锻炼可降低老年患者的MS 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背景 随着我国老年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该群体面临的健康和就诊问题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和关注热点。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流动人口的常见病症患病情况、就诊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6 478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收集老年流动人口个人及家庭特征、流动特征、公共服务利用情况、个人健康状况4个方面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流动人口常见病症患病及就医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 6 478个有效样本中,健康自评结果显示,“健康”和“基本健康”的老年流动人口5 264人(81.2%),而实际患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比例为35.0%(2 270/6 478)。4 112人(63.5%)表示在1年之内出现过常见病症的症状,其中,仅有1 624人(39.5%)去医院就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同住家庭成员数、流动范围、流入地区、参加健康教育情况、参加医疗保险情况、自评健康情况及慢性病患病情况是老年流动人口是否患有常见病症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流入地区、参加健康教育情况及自评健康情况是老年流动人口常见病症就诊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流动人口对自身健康的评价偏高,而就医主动性整体较差。老年流动人口常见病症的患病率和就诊情况受多维度因素影响。建议重点加强老年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力度,优化异地就医政策,关注老年流动人口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有效改善老年流动人口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杨勇  李硕  王溪  郭艺玮  马勇  石学峰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3):1615-1620
背景 作为全球第二大常见致死病因,脑卒中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患者的卫生服务利用状况会影响其医疗费用的支出,但目前关于我国城镇脑卒中患者住院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的研究较少。目的 了解我国城镇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服务利用情况,并探讨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降低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加强患者经济保护、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利用调查数据库”(2010-2015年),于2018年10月采用机械抽样法在数据库中抽取城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 485例,收集其基本情况和住院服务利用情况(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基本情况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服务利用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我国城镇脑卒中患者的年均住院次数为1(0)次,次均住院天数为11.0(6.0)d,次均住院费用为6 070.06(8 289.87)元。不同性别、年龄、险种类型、卒中类型、医院级别、地区、城市类别的患者,年均住院次数、次均住院天数、次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险种类型、卒中类型、医院级别、地区、城市类别、次均住院天数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其中男性患者住院费用较女性高1.8%,年龄每增长1岁患者住院费用上升0.07%,职工医疗保险患者住院费用较居民医疗保险患者高20.1%,卒中类型为入脑前动脉未特指的闭塞或狭窄引起的脑梗死(I63.2)、大脑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脑梗死(I63.3)患者住院费用分别较脑梗死(I63)患者高40.8%、38.8%,二级、三级医院就诊患者住院费用分别较基层医院就诊患者高72.1%、121.1%,东部地区患者住院费用分别较中部、西部地区高23.5%、34.0%(P<0.05);住院次数也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住院次数每增加1次患者住院费用上升57.7%(P<0.05)。结论 不同特征脑卒中患者的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存在差异,住院费用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通过提高医院诊疗技术、缩短住院天数、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等方式来实现费用控制,降低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13.
背景 高尿酸血症(HUA)与多种慢性病密切相关,是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东社区人口老龄化严重,但尚不清楚该社区老年人群HUA的流行状况。目的 调查上海市高东社区老年人群HUA的流行现状及可能危险因素,为HUA及相关慢性病的防治和社区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高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3-5月开展的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档案信息收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分析HUA患病率以及人群分布,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HUA的影响因素。结果 8 600名老年体检人群的HUA粗患病率和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1.76%(男性24.15%,女性19.66%)和24.10%(男性24.21%,女性20.58%);男性HUA粗患病率高于女性(χ2=25.312,P<0.001);60~69岁年龄组,男性HUA粗患病率高于女性(χ2=51.121,P<0.001);70~79岁及≥80岁年龄组,不同性别HUA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及不同性别HUA粗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P<0.001)。HUA组和非HUA组社区老年体检人群性别、年龄、退休前职业、文化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运动情况、高血压、中心性肥胖、肥胖、CKD、冠心病、高脂血症、痛风患病率、白细胞计数、总蛋白、血清清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27,95%CI(1.11,1.45)〕、年龄〔OR=1.01,95%CI(1.00,1.02)〕、饮酒情况〔经常饮酒对比从不饮酒OR=1.43,95%CI(1.19,1.70)〕、运动情况〔经常运动对比不运动OR=0.84,95%CI(0.73,0.98)〕、高血压〔OR=1.47,95%CI(1.30,1.66)〕、糖尿病〔是,血糖控制不佳对比否OR=0.76,95%CI(0.65,0.88)〕、中心性肥胖〔OR=1.29,95%CI(1.13,1.48)〕、肥胖〔OR=1.43,95%CI(1.23,1.66)〕、CKD〔OR=4.59,95%CI(3.91,5.38)〕、痛风〔OR=5.07,95%CI(3.54,7.28)〕、白细胞计数〔OR=1.08,95%CI(1.04,1.11)〕、总蛋白〔OR=1.04,95%CI(1.03,1.06)〕、血清清蛋白〔OR=1.03,95%CI(1.01,1.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OR=1.01,95%CI(1.00,1.01)〕与社区老年体检人群HUA患病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上海市高东社区老年体检人群HUA患病率较高,且与许多不良临床指标有关联,需加强社区居民HUA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背景 积极老龄化提倡老年人应保持身心健康、实现自我价值,是衡量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严峻,亟须调查分析农村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水平,为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目的 调查河南省农村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抽签法,于2018年11月-2019年1月,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下辖5个乡镇中随机抽取2个镇,每个镇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农村版积极老龄化问卷,农村版积极老龄化问卷由研究者基于课题组前期汉化积极老龄化量表(AAS)修订形成。共发放问卷670份,回收有效问卷62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3%。结果 农村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总得分为70.00(30.00)分,自理能力维度条目均分最高,为3.00(1.71)分,建立经济保障维度条目均分最低,为1.00(1.00)分。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居住情况、个人月收入、睡眠质量、每周锻炼次数、家属对社会参与的支持、是否仍参与劳动、所在村里有无健身活动设施与积极老龄化总得分具有相关性(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情况、个人月收入、睡眠质量、每周锻炼次数、家属对社会参与的支持、所在村有无健身活动设施是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农村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相较于城市老年人还处于较低水平,针对本研究所得出的积极老龄化影响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对高龄农村老年人进行积极老龄化宣教、为贫困老年人提供互助支持、宣传开放包容的老年婚恋观、鼓励老年人自主决策、为老年人创造文体活动条件、普及宣传健康作息习惯、重视家庭支持的力量等,从而为农村老年人赋权增能,帮助其实现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15.
背景 河南省政府已在本省内对全面推动分级诊疗政策做出部署,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实水平将直接决定新医改的效果,准确了解当前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现状将有助于政策的推进。目的 了解河南省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度,并进一步探索居民分级诊疗制度认知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根据调查员家庭所在地,以河南省14个地级市的管辖地区为调查地,选择≥16岁、交流水平良好并愿意配合调查的居民为调查对象。于2017年11月-2018年3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有:居民基本情况,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度,关于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建议,获取医疗政策信息的途径。共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137份,有效回收率为94.75%。结果 对于分级诊疗制度,1 137例居民中,41例(3.61%)选择“很了解”,141例(12.40%)选择“比较了解”,181例(15.92%)选择“一般了解”,542例(47.67%)选择“很少了解”,232例(20.40%)选择“没听说过”。其中不同文化程度、户口类型、医保类型居民分级诊疗制度认知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和医保类型是居民对分级诊疗制度了解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居民获取医疗政策信息的途径主要为广播电视(59.19%,673/1 137)。结论 河南省居民对于分级诊疗制度的认识不足。建议进一步加强分级诊疗政策的宣传,可针对不同情况居民进行个性化宣传,以达到最大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背景 目前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被临床糖尿病治疗策略忽略,且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逆转痴呆的病程,因此,积极寻找痴呆的危险因素,从防治的角度预防痴呆的发生是改变目前在痴呆诊治中被动局面的一种有效方法。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患者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2月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完成老年健康综合评估的住院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依据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糖尿病组。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住院老年患者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共发放问卷610份,回收有效问卷606份,有效回收率99.3%。纳入研究的606例患者中,正常组428例,平均年龄(71.4±7.6)岁;男性180例(42.1%),女性248例(57.9%)。糖尿病组178例,平均年龄(72.3±6.4)岁;男性82例(46.7%),女性96例(53.9%)。两组患者MMSE、CDR、ADL评分及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与住院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在住院老年患者中,糖尿病和认知功能障碍关系密切,临床上应关注两者共同的危险因素及影响因素,应注意筛查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及时发现认知功能障碍并进行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17.
背景 目前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总体实施效果较好,但实施效果仍然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合理评价实施效果及找出影响实施效果的因素,是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前提和基础。目的 评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项目规划的合理性,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在天津市和平区抽取居民代表及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工作人员共26人。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于2017年4月采取焦点访谈法收集资料,并运用扎根理论编码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访谈形成53个综合开放式编码并汇聚为16个主轴编码和4个核心编码,即项目先导、项目牵引、实施保障和项目结果,前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共同作用于项目结果。项目结果包括受认可项目、存在问题项目、医务人员满意度、居民满意度4个主轴编码。“需求导向性-供需一致”(21次)、 “服务运行模式-团队模式”(3次)、“管理经验-妇儿时间久根基深”(5次)及“经费管理-计件拨付经费较充足”(5次)为老年人管理及妇儿管理效果良好的主要原因;“需求导向性-供需一致”和“项目考核机制”则是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及肺结核患者管理项目的实施障碍因素;“项目考核机制-指标量化要求高”(26次)、“经费管理-经费相对足实际不足”(22次)、“服务运行模式-医疗公共卫生两张皮”(10次)及“项目规划”(9次)是影响医务人员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政策解读”(7次)、“医疗满意度”(7次)、“设备准确性”(5次)及“医务人员技术水平”(4次)是影响居民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项目先导、项目牵引、实施保障3个环节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落实的前提和保障。有关部门应以需求为导向优化项目设置,以效果指标为牵引优化项目考核,以政策落实为支撑确保项目实施,克服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源条件在保障目标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的困难,推进和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8.
背景 低出生体重儿多存在慢性宫内缺氧现象,其围生期病死率高,且远期体格发育落后、神经发育异常风险高。目前我国缺乏针对该方向的多中心大样本的调查研究。目的 分析河北省低出生体重儿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河北省妇幼监测信息管理系统2013-2017年在河北省7个省市级医院和15个县级医院,共22个监测点住院分娩的37周及以上孕周的孕产妇资料,调查指标包括孕产妇年龄、出生年份、出生季节、出生医院城乡及等级分布、产检次数、孕次、产次、胎儿性别、孕产妇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心脏病、合并肾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过期妊娠等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因素。结果 250 304例足月新生儿中,低出生体重儿3 482例,发生率为1.39%;不同年龄孕产妇、不同出生年份、不同出生季节、不同出生地区、不同生产医院城乡及等级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生育年龄≥40岁孕产妇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最高(1.65%),30~34岁最低(1.29%);2015年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最高(1.56%),2017年最低(1.29%);春季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最高(1.47%),秋季最低(1.29%);沧州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最高(1.82%),邢台最低(0.82%);省市级医院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1.71%)高于乡镇级医院(1.13%);三级医院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最高(1.94%),一级医院最低(0.98%)。低出生体重儿组孕产妇年龄分布、产检次数、孕次、产次、胎儿性别、妊娠期高血压比例、合并心脏病比例、合并肾病比例、胎盘早剥比例、前置胎盘比例、过期妊娠比例与非低出生体重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文化程度、妊娠期糖尿病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产妇文化程度低、产检次数少、胎儿为女性、省市级医院生产、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心脏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是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因素(P<0.05),多孕次、妊娠期糖尿病、过期妊娠是低出生体重儿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发病率有明显的时间、地区、人群差异,对不同地区及人群采取个性化预防措施,适时孕育、规范产检,尽早发现潜在的高危因素,及时预防和治疗,减少低出生体重儿发生。  相似文献   

19.
刘葳  于德华  金花  唐岚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3):1592-1598
背景 多病共存指同时患有2种或以上慢性病,是老年人群高发临床情况,尤为突出的是多重用药问题。多重用药带来了潜在不合理用药(PIM),是影响疾病预后的危险因素。对多重用药的评估、管理、优化是多病共存临床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可能是改善多病共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医疗费用的途径。目的 回顾性分析社区老年多病共存患者多重用药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社区健康管理系统获得目前本社区2016年6月-2018年6月签约的≥65岁患者的基本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系统分类统计,按照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的定义,获取签约老年人中的多病共存患者。在老年多病共存人群中,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400例患者进行多重用药(≥5种)情况调查,应用Beers标准及老年人处方筛查工具/老年人处方遗漏筛查工具(STOPP/START)标准,对所收集资料存在的PIM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社区多病共存患者占≥65岁老年患者总数的81.01%(10 908/13 465),多病共存的主要组合类型为:高血压+冠心病(22.0%)、高血压+糖尿病(15.8%)、冠心病+糖尿病(16.2%)。所调查的400份问卷,有效回收360份,其中271例患者存在多重用药情况,多重用药率为75.3%,平均用药种数5.7种,最多服用10种药物,服用的药物以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治疗药物为主。应用STOPP/START标准检出80例(22.2%)存在PIM,共计95项;检出18例(5.0%)存在21项潜在的遗漏用药;Beers标准检出57例(15.8%)存在PIM,共计72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处方主要获得方式是PIM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多病共存在≥65岁老年人中患病率高,社区老年多病共存患者多重用药比例高,同时很大一部分存在不合理用药状况,高龄、未按期进行药物随访和评估、单科化的治疗模式可能是造成多重用药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作为管理多病共存主体的全科医生,应掌握不合理用药评估原则,改善多病共存多重用药的不合理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