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5年7月至2008年8月我院BPH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PKRP组(144例)和TURP组(152例),比较两组术后最大尿流率(Qm ax)、剩余尿量(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等指标。结果PKRP组与TURP组各组手术前后IPSS、QOL、PVR、QM 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两组IPSS、QO l、PVR、QM 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RP组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较TURP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RP与TURP治疗BPH疗效相近,平均手术时间相近,但PKRP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较TURP明显减少,手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大体积BP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行HoLEP,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IPSS、PVR、Qmax、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膀胱持续冲洗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治疗组IPSS、PVR低于对照组,Qmax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与TURP相比,HoLEP治疗大体积BPH具有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IPSS及PVR低、Qmax高、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主要优缺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86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PKRP组90例,TURP组9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包膜穿孔、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PKR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包膜穿孔发生率、术后1个月内继发性出血发生率、术后2个月内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65.3±12.8)min、(213.6±78.2)ml、5.6%(5/90)、2.2%(2/90)和21.1%(19/90),TURP组分别为(83.6±17.5)min、(397.4±142.7)ml、17.7%(17/96)、11.5%(11/96)和36.5%(35/9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KRP组术后IPSS、QOL、Qmax、PVR分别为(4.7±1.3)分、(1.1±0.4)分、(18.7±5.6)ml/s、(8.9±2.5)ml;TURP组分别为(5.3±1.0)分、(1.2±0.5)分、(20.4±4.3)ml/s、(11.2±3.2)ml;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RP与TURP比较,治疗BPH疗效相近,但PKRP安全性更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等明显减少,是治疗BPH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左建 《医疗装备》2023,(7):80-83
目的 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尿道功能及前列腺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医院收治的老年BPH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试验组行PKRP治疗,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踪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前1 d、术后1 d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水平,以及术前、术后6个月的尿道功能[最大尿流量(Qmax)、残余尿量(RUV)]、前列腺症状[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IPSS)评估]、性功能[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项问卷(IIEF-5)评估],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两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血红蛋白水平均降低,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ERP)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同时与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治疗前列腺增的疗效作比较。[方法]64例BPH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ERP)和对照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两组,每组32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腺体切除量、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低血钠、尿失禁、继发出血及尿道狭窄;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PUV。[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少、腺体切除量、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低血钠的发生率(37.5%)明显高于观察组(9.34%)(P﹤0.05)。两组术后IPSS、QOL、Qmax、PUV均较术前IPSS、QOL、Qmax、PUV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BPH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PKRP与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0例BPH患者随机均分成PKRP组和TURP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3个月,PKRP组同TURP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IPSS、QOL、Qmax、PVR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RP与TURP治疗BPH疗效相近,但PKRP比TURP并发症更少,恢复更快,更安全,是经尿道治疗BPH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周栋 《临床医学工程》2013,20(2):211-212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TURP组和PKRP组各36例,分别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和传统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IPSS、QOL、Qmax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6个月后IPSS、QOL评分均显著降低,且PKRP组显著低于TURP组,Qmax较术前均显著升高,且PKRP组显著高于TURP组,P<0.05;PKRP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冲洗时间均显著短于TURP组,术后血红蛋白PKR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TURP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44%,显著高于对照组8.33%,P<0.05,主要并发症状有包膜穿孔、继发性出血、尿道狭窄等。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P)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术中冲洗液吸收量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6年4月重庆市某医院收治的110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UEP组和TURP组,每组55例。2组患者利用等离子电切镜分别进行TUEP和TURP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除组织质量及术中冲洗液吸收量。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切除组织质量以及手术开始10,20,30min时冲洗液吸收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EP与TURP治疗BPH术中冲洗液吸收量无明显差异,TUEP术中仍有大量冲洗液被吸收,易导致TUR综合征的发生,临床医生需警惕。  相似文献   

9.
朱华 《中国卫生产业》2012,(12):145-145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PKRP)对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TURP组和PKRP组,各45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总体住院时间、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剩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I)比较差异.结果 TURP、PKRP组在平均住院时间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KRP组与TURP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组术后主观症状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好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TURP)术后早期排尿状况的改善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行TURP术,试验组术后服用特拉唑嗪(2mg/d,服用30 d),对照组未服用.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0天的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剩余尿量(BRU)及IPS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Qmax、BRU、IPS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早期应用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干预治疗,对改善术后早期排尿状况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并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P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TPKRP治疗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1例中老年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TPKEP组67例,TPKRP组5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的前列腺组织重量、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3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 TPKE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TPK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除前列腺重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IPSS评分、PVR、Qmax均优于同组术前,但两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PKEP和TPKRP都是治疗BPH患者的有效方法,但TPKEP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疗效和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保留膀胱颈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PKE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治疗,试验组采用PKERP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切除前列腺质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尿道功能[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性功能[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射精功能评分表(CIPE)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勃起功能障碍、尿道损伤、暂时性尿失禁、继发性出血)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质量、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IIEF-5评分、CIP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IPSS评分、残余尿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207例 BPH 患者行 TURP 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随访表明,残余尿量(RUV)、最大尿留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结论:TURP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 BPH 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年龄≥70岁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结果本组20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后IPSS、QOL、Qmax、PVR均明显得到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是一种安全性高、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尤其适合于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将60例TURP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周的排尿情况(如IPSS、QOL、Qmax、PVR)、近期并发症(如继发性出血、尿潴留、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4周IPSS、QOL、Qmax、PVR分别为(5.4±0.8,5.8±1.0)、(3.5±0.7,3.9±0.8)、(20.7±4.2,18.4±3.7)、(35.2±10.5,42.5±12.3),继发性出血、尿潴留、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10%,16.7%)、(6.7%,10%)、(3.3%,13.3%),满意度分别为93.3%、63.3%。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排尿情况,减少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并改善心、脑、肺功能,控制血压、血糖。两组患者均常规硬脊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电切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均给予生理盐水冲洗膀胱,持续导尿。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导尿时间、前列腺切除重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前及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stic symptom score,IPSS)、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 volume,PRV)。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导尿时间、前列腺切除重量[(56.3±6.7)min、(103.3±12.2)ml、(7.5±3.2)d、(5.2±3.4)d、(30.2±8.6)g]与对照组[(69.6±7.2)min、(132.7±10.8)ml、(10.3±3.9)d、(7.1±2.9)d、(44.7±7.9)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15.0%,对照组4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IPSS、QOL、Qmax、PRV[(6.8±5.4)、(1.9±1.4)分、(20.2±4.9)ml/s、(16.3±4.6)ml]与术前[(24.9±4.1)、(5.7±1.6)分、(6.9±2.4)ml/s、(122.3±15.7)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IPSS、QOL、Qmax、PRV[(6.4±5.6)、(1.8±0.9)分、(21.5±5.2)ml/s、(15.9±5.3)ml]与术前[(25.2±3.9)、(5.6±1.5)分、(6.7±2.5)ml/s、(124.2±15.2)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前后IPSS、QOL、Qmax、PRV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比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但术中仍应严格操作,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尿道2μm铥激光前列腺剜除术(Tm LEP)、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3种术式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围术期指标及尿动力学指标。方法 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15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Tm LEP组(55例)、PKEP组(53例)和TURP组(50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问卷评分(IPSS-Qo L),比较3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3组患者手术前后尿动力学指标[膀胱最大容量(MCC)、最大逼尿肌压(MDP)、膀胱顺应性(BC)、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比较3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Tm LEP组、PKEP组和TURP组术后IPSS、IPSS-Qo L评分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m LEP组、PKEP组术后IPSS、IPSS-Qo L评分显著低于TURP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m LEP组和PKEP组术后IPSS、IPSS-Qo L评分比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尿道狭窄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经典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IPSS评分、Qmax水平,以及术后勃起功能障碍、逆行射精、尿道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膀胱冲洗时间、平均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IP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Qma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尿道狭窄发生率低,对患者性功能影响与经典术式相似,在改善患者IPSS评分和Qmax水平上更具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效果。方法入选的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观察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效果。结果 PKRP术后IPSS、QOL、MFR、RUV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变化。且PKRP术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对前列腺增生(hyperplasia of prostate,BPH)患者尿动力学、膀胱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惠安新惠兴老年病医院收治的210例确诊为BPH且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105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研究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尿动力学、膀胱功能、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 d,研究组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 urine volume,PVR)低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Qmax)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 d,研究组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皮质醇(cortisol,Co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 d,研究组膀胱最大储尿量、膀胱顺应性(bladder compliance,B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能有效改善尿动力学、膀胱功能,降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