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甘肃最具影响的医家之一刘一明先生传略及其辑录的五部医学著作《眼科启蒙》《经验奇方》《经验杂方》《杂疫证治》《痧胀全书》做了概括性论述。  相似文献   

2.
<针灸经验方>是现存较早的朝鲜针灸专著,由朝鲜太医许任于1644年编著成书.其书在继承<内经>、<千金方>、<铜人经>、<奇效良方>、<神应经>、<东医宝鉴>等古代典籍的基础上,糅合了个人见解和经验,对朝鲜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许任在自序中说:"将平素闻见,粗加编次,先著察病之要,并论转换之机,发明补泻之法,校正取穴之讹,又著杂论若干,且记试效要穴及当药,合为一卷."李景B247在跋文中说:"今此方文,乃其得乎耳、存乎心而试诸手者也.微者显之,烦者约之,讹者正之,凡疾病之源委,治疗之要妙,一开卷而便了然於目前,可谓简而易,略而详矣."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施今墨对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景山 《山西中医》2008,24(3):31-34
对药的学术渊源,上溯<神农本草经>之"七情和合"论,始见于<内经>中的半夏秫米汤;据统计,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载有对药147对;药对专著,相传有<雷公药对>等,惜已亡佚.施今墨对药,有源于经方者,有来自时方者,有施氏独创者,整理编写成书,填补了对药配伍专辑的空白,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施今墨对药具有协同为用、互制其短、相互为用3个方面的功效.据其组成法则与配伍应用可分为相辅相成、相反相成、固护胃气诸类.中介药物临证恰当应用,可沟通寒热格拒而取效.  相似文献   

4.
<眼科金镜>是清末时期刘耀先先生所编纂的一部中医眼科专著.笔者通过研读与分析认为:此书虽然是在承袭<原机启微>、<审视瑶函>的内容基础上加以编辑,但书中临证遣方用药仍不失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并且在内障眼病的章节中多有体现,本文加以试析且归纳五点:①细观病情转归的差别;②切记补中勿忘祛邪;③斟酌补泻寒热多寡;④辨证为纲灵活用药;⑤明辨同性药物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医宗金鉴>一书是由清代乾隆皇帝钦定编纂的一部国家级大型综合论著,于公元1742年刊行,其中<眼科心法要诀>[1](以下简称<要诀>)的内容主要参照了<秘传眼科龙木论>[2](以下简称<龙木论>)的编目及内容进行了编写和论述.<龙木论>)成书于唐代,为医家集前人眼科著述而成,是著名的眼科专著.尤其对于眼科病症的手术治疗有大量篇幅的论述,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眼科手术的专著.但<要诀>这部论著,无论其学术专业性还是内容的丰富性,尤其在手术治疗方面都与<龙木论>有极大的差异,现择要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氏<经验方>见于<宋志>:"陈氏<经验方>五卷,不知名."宋·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陈氏经验方>五卷,右书林陈先生集,李文懿公璧为之序."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经验方>五卷,陈氏,<宋志>五卷,佚."[1]从该书的著录情况来看,该书作者姓陈,名不详.因有李璧作序,其生活年代应在南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脉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医心方>、<金匮玉函经>诸书的考查,提出传世本<伤寒论>的"白虎加人参汤"很可能是"白虎汤"之误,如此似更接近仲景著作的原貌.从隋唐时期开始,医家们在实践中产生了新的经验,即在白虎汤中加入人参命名为白虎加人参汤而沿用至今;虽然白虎汤与白虎加人参汤在应用时无实质区别,但清代医家舒驰远"或加人参,或不加参,当视其元气如何"的论述仍有参考意义.近年来学者们所谓据<伤寒论>叫大症不是白虎汤主证而应为白虎加人参汤所上的观点,实不足为训.  相似文献   

8.
杨金萍 《中医杂志》2005,46(10):785-787
<小儿药证直诀>(以下简称<直诀>)一书,主要反映了钱乙的儿科学治疗思想及经验.钱乙"为方博达,不名一师",不但善于化裁古方,而且创制了许多经验有效之方.<直诀>中某些方之命名,不仅颇具深意,且通俗易懂,容易掌握.其方之命名方式有多种,最具特色之命名,是以五脏五色补泻相配,体现脏腑辨证及脏腑补泻原则.兹对其方之命名规律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化瘀法治疗消渴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即有消渴证的记载,临床表现提到"消谷善饮",<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说:"渴而多饮,小便量多有脂似麸麦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传统医学认为消渴病的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真正明确提出消渴与血瘀有密切关系的是近代医家唐容川,在其<血证论>论到:"瘀血发渴者,以津液之生,其根出于肾水,有瘀血者,水津因不能随气上布."  相似文献   

10.
功法源流 六字诀现存文献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梁代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中.陶弘景是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中医学家.<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记载:"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呬以解极."同时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这些记载即后世"六字诀"或"六字气诀"的起源.  相似文献   

11.
<本经疏证>:"<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用甘草者,至百二十方.非甘草之主病多,乃方必合甘草,始能曲当病情也."综观甘草在不同方剂中所起的作用,可以看出其应用之广,确实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孙松生  孙梅生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644-1644,1649
孙朝宗中医主任医师,现年70岁,为山东省卫生厅、人事厅指定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人,其有<经方方法论>、<经方临证录>、<奇经八脉证治方论>等著作.现将其急症治验三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訾明杰 《北京中医药》2005,24(6):349-350
作为东汉医学著作典范之<伤寒论>[1],撷<灵枢>、<素问>之精华,采百家之古训,将伤寒与杂病共论、汤液与针灸并施,辨证灵活准确,用药精巧恰当,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清代医家沈金鳌云:"仲景一百一十三方,方方皆活;三百九十七法,法法皆通."在这"法法皆通"中亦包括了针灸疗法.针灸治病的原则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就提出:"凡用针者,虚者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  相似文献   

14.
治水泻赤白痢方原出章回小说<镜花缘>.当代名医章次公以其寒温并用,而又甚合理法,有荡涤积垢、导滞散结、止痛安中之效,故临证加减化裁以治痢疾,其效颇佳,遂名之"通痢散".后朱良春著<汤头歌诀详解>亦录此方(书中更名为痢泻散),用治诸般泄泻及痢疾.  相似文献   

15.
桂枝汤出自汉代医家张仲景<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其病机为卫强营弱.方剂组成:桂枝3两、芍药3两、炙甘草2两、生姜3两、大枣12枚.<伤寒论>中有20条原文运用了桂枝汤,113方中使用桂枝的就有43方,属桂枝汤变化而成的有29方,可见应用范围之广.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下列诸证,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王琳 《北京中医药》2009,28(2):104-107
在对<圣惠方>分步骤进行证候提取、证候名称形成、证候名称统一的基础上,以现代脾脏相关证候为比较对象,从证候名称角度总结了<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特点.发现一些现代层次较高的证候,在<圣惠方>中被作为具体证候;现代虚证多有气、血、阴、阳、精之分,而<圣惠方>虚证可直指"脾"、"脾胃"、"脾肺"、"心脾"、"脾肾";且只有"气虚",无"血、阴、阳、精"之虚;<圣惠方>有相对较多的"脾气不和"、"脾胃不和"、"脾胃气不和"证;<圣惠方>一些证候相关概念辨析不清;<圣惠方>实证、热证比例明显大于现代;在<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实证中,外邪直接相犯者比例较大;<圣惠方>认为证候虚多兼寒、实多兼热等.认为<圣惠方>脾脏相关证候的上述特点,应是源于宋初辨证论治学说发展的初步性.  相似文献   

17.
<中医人物词典>、<中国历代医家传录>两部辞书均将"高文庄"、"高若讷"分列两条,认为其为二人.本文根据<宋史>"高若讷,字敏之,……谥文庄"的记载,并对相关史料进行分析,确认高文庄,高若讷当为一人.此外,<中国历代医家传录>所载"高敏",亦是指高若讷,"高敏"为"高敏之"之误.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医著之一,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伤寒论>的方剂,古人誉之为"经方",其组成药精味简,力专效宏,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故备受古今中外临床医家的推崇.熟练掌握经方的组成、功效及主治证候,是学习<伤寒论>的主要任务之一.现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伤寒论>方剂的掌握技巧.  相似文献   

19.
补中益气汤治疗五官科疾病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是金元时期李东垣根据<内经>"损者益之"、"劳者温之"所创,有补脾胃、益气升阳、举陷及"甘温除大热"之功,临床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血虚损所生之"大热"与下陷之病变.笔者用该方治疗五官科病症,异病同治,疗效满意,现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古代中医对眩晕病证的机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内经>中有目眩、眩仆、眩冒、掉眩、眩转等不同称谓,且在证候病机方面有丰富的记载.如<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徇蒙招尤,目瞑、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内经>关于眩晕的论述为后世医家辨证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汉代张仲景虽未立眩晕专篇,但有多处对眩晕证治进行了阐述,如<伤寒论>中有"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金匮要略>中有"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等.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有所补充与发挥,<千金要方>中专立"风眩"门,<全生指迷方>中述及眩晕有"发则欲呕,心下温温"、"目瞑不能开"等症,<严氏济生方>则谓"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目眩运转,如在舟车之上".可见古人所论述的眩晕病证是以头昏眼花,视物旋转,如坐舟车,甚至站立不稳,倒仆于地为主要症候的一类病证,常伴有耳鸣、疲乏无力、恶心、呕吐等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