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松动基牙放置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松动度1度以内的基牙放置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后的牙周状况。方法:选择12例共16颗松动基牙,制作了12副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后12个月复查。观察内容包括基牙牙龈状况、基牙松动度、基牙牙周袋深度及根周齿槽骨吸收情况。结果:松动基牙中9颗(56.3%)牙周状况不变,6颗(56.3%)牙周状况明显改善,1颗(6.3%)牙周状况恶化。10颗(62.5%)出现龈炎。结论:选择松动度1度以内的天然牙作磁性覆盖义齿基牙,可显著改善基牙牙周状况;基牙牙周状况的改善与覆盖义齿支持形式无关,而与基牙本身状况相关;牙周维护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邱子劲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0):1357-1358
目的:观察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后晚期牙周炎患者基牙的牙周状况。方法:行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缺失牙的10例晚期牙周炎患者,共选用了28颗基牙。检查并记录修复前、修复后1年、2年所有基牙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和松动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后,基牙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有所增加,但牙槽骨高度不变,基牙的松动度降低。结论:晚期牙周炎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可减缓牙槽骨的吸收。  相似文献   

3.
武峰  罗晓晋  赵彬  李罡  吕婧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7):1147-1149
目的:探讨圆锥形套筒冠固位体对基牙牙周组织及牙周四类细菌生长的影响。方法:对18例同侧5,6缺失,4,7作为基牙采用圆锥形套筒冠修复患者,记录了修复后即刻,修复后1个月,修复后3个月,修复后6个月四个时段,基牙4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牙龈出血指数(GBI)、探诊深度(PD)的变化情况;采用产黑菌、放线菌、具核梭杆菌及链球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对龈下菌斑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计数。同时以同颌对侧同名牙为对照。结果:发现圆锥形套筒冠固位体基牙牙周各指标四个时段纵向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横向与同颌对侧同名牙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圆锥形套筒冠固位体对基牙牙周影响较小,修复后六个月内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健康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磁性附着体在牙周病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使用效果及基牙牙周情况和牙槽骨的吸收情况.方法 选择15例牙周病牙列缺损患者,单颌余留牙2~4个,余留牙齿松动Ⅰ°~Ⅱ°,牙槽骨吸收达根长的1/3~1/2,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和牙周治疗后截冠,制作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观察2年.结果 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稳定性好,固位力强,咀嚼效率高,美观、异物感较小,基牙牙槽骨未见明显吸收,原来松动的基牙松动度好转,患者满意.结论 磁性附着体在牙周病修复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固位及稳定作用,且能改善基牙的牙周状况及松动度,保存牙槽骨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研究拔牙后即刻临时固定桥修复后基牙牙周组织情况及对永久修复体的影响.方法:选择25例患者,予常规牙周洁治后,基牙牙体预备(龈上边缘)取印模,拔牙,纱团压迫止血,此时制作即可固定桥,40分钟后即可戴临时固定桥,Relyx Temp NE 临时粘结剂(3M ESPE)粘固,2~3月后再次牙体预备(龈下边缘)永久固定桥修复.并重新制作临床时固定桥.观察、研究即刻临时固定桥修复后基牙牙周组织情况及对永久修复体的影响.结果:即刻临时固定桥对拔牙创面具有保护作用,利于自洁和愈合.即刻临时固定桥,因是龈上设计,故对基牙牙周组织不产生不利影响,不影响永久固定桥修复.结论:拔牙后即刻临时固定桥(采用龈上边缘设计)修复,对基牙牙周组织及永久修复体无不利影响,是满足患者的舒适、美观和功能的理想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频电刀龈成形术后烤瓷冠修复的牙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烤瓷冠修复前行高频电刀龈成形术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收集需行高频电刀龈成形术后再作烤瓷冠修复的患者91例135颗牙,修复后1年复查牙周情况,分析患者术后1年牙龈成形效果、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齿动度.结果:龈成形术后烤瓷冠修复1年5.9%患者出现牙龈增生或退缩;牙龈指数轻度上升,有显著性差异;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齿动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高频电刀龈成形术对其后烤瓷冠修复基牙牙龈成形效果良好,对基牙牙周健康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良修复体对基牙牙周组织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不良修复体对基牙及牙周组织的损害。方法:选择口内有粗糙的锤造冠桥和自凝树脂修复牙缺失和牙间隙患者224例638颗牙,进行修复体和基牙及牙周牙床情况检查。如修复体边缘锤造冠桥密合程度,粘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牙缺失和牙间隙用自凝树脂修复导致基牙损害和牙床炎症占91%。结论:粗糙的锤造冠桥和自凝树脂修复牙缺失和牙间隙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8.
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修复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修复的效果。方法:采用MagfitEX600磁性附着体做全口覆盖义齿修复15例,对义齿的固位、使用及基牙健康等份况进行随访现察,对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初步探讨。结果:15例采用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固位较佳,使用效果好,基牙无龋坏,2例龈缘炎症,其中1例基牙牙槽骨较修复首略有吸收,但牙齿松动度未见明显改变,经对症处理后,问题均得以解除。结论: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是修复牙列缺失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Mini-SG~ F附着体在游离端义齿修复中对基牙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纵向观察Mini-SG~ F附着体修复游离端缺失前后第一基牙、第二基牙牙周病常用指标及牙槽骨吸收情况的变化。结果Mini-SG~ F附着体在修复前、修复后6月内义齿稳定、固位良好,第一、第二基牙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槽骨吸收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修复前基牙的松动度在进行联冠修复后明显降低。结论Mini-SG~ F附着体在游离端义齿修复中对基牙牙周健康无明显不利影响,基牙的联冠修复形式有利于基牙的健康和稳定。  相似文献   

10.
陈桂军 《广西医学》2006,28(7):1037-1038
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用于全口覆盖义齿和可摘局部覆盖义齿的修复的效果.方法24例患者采用46个Magfit磁性附着体做全口覆盖义齿修复,对义齿的固位、使用及基牙健康等情况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对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初步探讨.结果24例采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的固位力,稳定性及咀嚼功能良好,基牙健康无龋坏.结论磁性附着体能显著提高义齿的固位力及咀嚼效率,缩短义齿的适应期,保护基牙的健康,美观效果好,是修复牙列缺失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一敏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6):53-54,57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球帽附着体和传统卡环固位体在老年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老年牙列缺损患者60例,其中20例患者下颌40颗基牙安装磁性附着体(磁性组),20例患者40颗基牙安装球帽附着体(球帽组),另外20例患者40颗基牙采用传统卡环固位修复(卡环组),治疗后随访观察三组患者修复的满意度,测量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结果磁性组在美观、固位、舒适度和咀嚼等方面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卡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指数和基牙松动度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磁性组、球帽组牙周袋深度与卡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牙槽骨高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老年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固定效果较好,患者舒适度明显优于球帽及传统卡环固定,可以减少牙槽骨吸收,保证牙周健康,基牙稳定,进而提高义齿的使用寿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隐形义齿固位体对基牙牙周健康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比隐形义齿(弹性义齿)以及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不同固位体--弹性塑胶卡环、锻丝卡环,铸造卡环--对患者基牙牙周的影响,观察隐形义齿固位体是否会对基牙牙周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方法:收集255例临床单颗第一磨牙缺失的患者,分别采用胶链可摘局部义齿、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隐形义齿修复.测定修复后1个月及1年基牙牙周健康变化.结果:戴用隐形义齿与其他两类金属卡环,长时期后,基牙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齿松动度、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隐形义齿修复局部牙列缺损相对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对基牙牙周健康无明显不良影响,是一种良好的临床修复体.  相似文献   

13.
下颌固定义齿桥基牙数目对支持骨组织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基牙固定义齿在牙周组织受损条件下,桥基牙数目与支持骨组织内应力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通过改变基牙数目与牙槽骨的支持高度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牙槽骨高度降低的条件下,基牙牙槽骨组织应力值增大;固定义齿修复后,支持骨组织应力值下降;随着基牙数目的增多,支持骨组织应力值降低,但与基牙数目的增多不成比例;与垂直向载荷相比,斜向载荷易导致支持组织应力集中,应力分布规律有明显的改变。结论下颌后牙固定桥的应力分布与基牙数量在一定程度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李新  马科院 《河北医学》2013,19(3):379-381
目的:比较磁性附着体与传统卡环固位体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远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科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为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对照组为传统卡环固位修复。随访3年并比较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及客观牙周检查指标。结果:①观察组患者主观满意度包括咀嚼功能、美观性、固位情况、舒适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磁性附着体对于患者的主观改善效果更为明显。②观察组患者牙龈指数、松动度、牙周袋深度以及牙槽骨高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患者全口义齿修复中能更好的提供舒适性、咀嚼功能等主观感受,对于维持牙周组织健康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卡环固位体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活动义齿在牙周病修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牙周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活动义齿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固定义齿对患者进行治疗。记录分析修复前后两组患者的前后基牙出血指数,并对两组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率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种修复方式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前后基牙出血指数均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修复后的前后基牙出血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41,P〈0.001)。实验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8039, P〈0.01)。结论:活动义齿在牙周病修复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游离端半精密附着体义齿的支持骨表面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双侧游离缺失活动义齿使用不同类型的半精密附着体时周围支持骨组织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法 ,在人体下颌骨标本上测量基牙联冠数目分别为 1,2 ,3单位的冠内及冠外半精密附着体式双侧游离缺失活动 固定联合修复体的表面应力值 ,并做统计分析。【结果】基牙数目从 1个增至 2个 ,支持骨组织应力分布明显变均匀 ,但基牙数目从 2个增至 3个时 ,应力值的改变无显著差异 ;冠内附着体在基牙周围牙槽骨上产生的总体应力较大 ,而冠外附着体在缺牙区牙槽嵴和近缺隙侧基牙远中颈部牙槽嵴上产生的应力较大。【结论】在设计游离端附着体义齿时 ,基牙联冠不宜跨度过大 ;附着体类型的选择应根据缺牙区牙槽嵴及远中基牙牙体、牙周条件酌情而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固定夹板义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例牙周病患者经牙周综合治疗病情稳定后进行固定夹板义齿修复,共制作固定夹板义齿24件,基牙共计120颗,其中松动牙71颗;比较分析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修复前,修复后6、12个月基牙松动度、牙龈指数、牙周袋、牙槽骨高度、牙周膜宽度和硬骨板的丧失,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例牙周病患者经修复治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牙松动度减低,牙龈指数改善,牙周袋变浅,X线片显示基牙的牙周膜和硬骨板清晰完整,牙槽骨边缘高度未再见降低,骨密度明显增加,随访问答结果 显示,患者的咀嚼功能显著提高,患者对义齿比较满意.结论 固定夹板义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吉红星 《吉林医学》2013,34(14):2654-2655
目的:探究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用于临床治疗牙周病的疗效,并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120例患有牙周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以活动义齿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以固定义齿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牙出血指数,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两组的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组修复治疗后的出血指数是(1.01±0.35),明显比对照组出血指数(1.46±0.68)低(P<0.05);治疗组的满意度为96.7%,明显比对照组的63.3%高(P<0.05)。结论:采用活动义齿进行牙周病的修复治疗临床疗效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杨永红 《吉林医学》2012,33(36):7846-7847
目的:探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对牙列缺损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80例,均采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治疗。结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治疗后同时基牙松动度有了明显改善(P<0.05)。修复后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等指标都有了明显改变(P<0.05)。结论: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列缺损固位可靠,稳定良好,能显著提高咀嚼效率,而且能改善基牙牙周组织健康,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维诺  谭娟 《医学综述》2013,(20):3799-3801
目的 探究并分析基牙类型及义齿支持形式对套筒冠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采取套筒冠义齿修复的患者60例,调查其基牙状况、类型及义齿支持形式,观察不同基牙类型及义齿支持形式对套筒冠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 修复1个月、6个月、1年后,牙龈指数较修复前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探诊深度、碱性磷酸酶活性、牙周袋深度显著低于修复前,且修复1年后的变化最显著(P<0.05);残根残冠组修复后基牙龋损、牙折的发生率分别为8.33%、16.66%,显著高于牙周炎和少数余留牙患者(P<0.05);双侧末端游离者牙折及基托折裂的发生率分别为31.11%、12.05%,显著高于非末端游离及单侧末端游离者(P<0.05).结论 套筒冠义齿对牙列缺损的修复效果较好,且不同牙基类型、不同义齿支持形式修复后的效果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