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树春  吴取 《九江医学》2000,15(4):206-207
目的:比较布比卡因+氟哌利多分别与咪唑安定或曲马多组合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副反应。方法:将60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用药为布比卡因130mg+氟哌利多5mg;B组用药为布比卡因130mg+咪唑安定5mg氟哌利多5mg;C组用药为布比卡因130mg+曲马多300mg+氟哌利多5mg。术后观察镇痛效果(Keel疼痛描述四分法-Verbal rating VRS)及副反应。结果:B、C组镇痛效果优于A组,B、C组之间无明显差别,镇痛期间3组病人均无呼吸抑制,3组病人的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的发生率均很低,且相互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布比卡因+氟哌利多联合应用咪唑安定或曲马多是硬膜外术后镇痛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霞  刘振德 《广西医学》2000,22(5):979-981
目的:研究静脉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在术后病人自控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98例术后病人按日期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经静脉注射芬太尼-咪唑安定溶液(A组)、芬太尼-氟哌喧溶液(B组)、芬太尼溶液(C组)进行病人自控镇痛48小时。记录镇痛后4h、8h、12h、24h、36h、48h各时间点的疼痛及镇静评分,监测HR、RR、SBP、DBP及SpO2,记录不良反应并计算各病例芬太尼用量。结果:A组与B、C组比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心肌酶学和过氧化物代谢的动态观察,比较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静脉麻醉对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顿抑的影响。方法将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P)组、咪唑安定(M)组和对照(C)组,P组或M组麻醉诱导维持为异丙酚或咪唑安定、芬太尼;C组麻醉诱导和维持为安定和芬太尼,分别于术前、主动脉开放30,60min和24h测定血清心肌酶学指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在主动脉开放30min时,M组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均明显低于C组(P<0.05);P组和M组乳酸脱氢酶(LDH)在60min时均低于C组(P<0.05);在24hP组和M组LDH、HBDH和CK-MB均低于C组;M组和P组SOD分别于30,60min明显高于C组(P<0.05),P组MDA于30min和24h均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麻醉可降低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酶的释放,降低过氧化代谢,表明两者可对抗心肌顿抑。  相似文献   

4.
50例成年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A组给药,异丙酚-琥珀胆碱。B组:芬太尼-异丙酚-琥珀胆碱。C组:异丙酚-芬太尼-琥珀胆碱。各组均于静脉注射完毕后2min时行气管插管,分别于诱导前,注射完异丙酚后1min,2min,气管插管即刻及气管插管后,观察并记录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计算收缩压与心率的乘积以间间接反映心肌耗氧量。  相似文献   

5.
异丙酚、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全麻诱导对眼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单次诱导剂量的异丙酚、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对眼压的影响,并进行对比。方法 选择45例择期外科手术的病例随机分为3组(n=15),于插管前测基础状态的眼压值(IOP),并监测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诱导用药为:静注安定10mg,氟芬合剂1单位;A组;异丙酚1.0~2.0mg.kg^-1,B组,咪唑安定0.1~2.0mg.kg^-1,插管后接麻醉机,吸入异氟醚。分别在插管瞬间、插管后5mi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给予小剂量氟芬合刑预防琥珀胆碱所致肌纤维成束收缩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神经肌肉功能异常的择期腹部手术病人150例。随机分成5组,每组30例。5组病人均依次静注氟芬合剂(氟哌啶0.1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mg/kg、琥珀胆碱1mg/kg。氟芬合剂与琥珀胆碱间隔时间Ⅰ~Ⅴ组分别为1、2、3、4、5min,静注琥珀胆碱前先静注丙泊酚,静注琥珀胆碱后仔细观察有无肌纤维成束收缩及其程度。结果:静注氟芬合剂后,各组肌纤维成束收缩都有不同程度减轻,但Ⅲ、Ⅵ、Ⅴ组效果最好。经统计学处理Ⅲ、Ⅵ、Ⅴ组与Ⅰ、Ⅱ组比P<0.005,差异具有非常显性。Ⅲ、Ⅵ、Ⅴ组间比P>0.05,差异无显性。结论:小剂量氯芬合剂与琥珀胆碱两药注射的时间间隔以3min为宜。  相似文献   

7.
咪唑安定在局麻手术病人行清醒镇静的剂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静注或肌注不同小剂量咪唑安定在局麻手术的镇静效果,安全性及其适宜剂量。方法:45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术前静注咪唑安定0.02mg/kg(A组),0;03mg/kg(B组),肌注0.03mg/kg(C组)。分别记录用药前,用药后,1,3,5,10,15,20,30,60分钟的BP,HR,RR,SpO2焦虑及镇静状态。结果:3组用药后均有抗焦虑作用;镇静作用B组强于A,C组;医生评价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不同方法抑制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 ,气管拔管可对咽、喉、气管部感受器产生强烈刺激 ,而诱发严重的心血管系统副作用。本文在进行拔管前静注曲马多或异丙酚以抑制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择期全麻手术病人 90例 ,男 5 8例 ,女 32例。年龄 2 8~76岁。ASAⅠ~Ⅱ级 ,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 0 5mg。诱导 :咪唑安定 0 2mg/kg ,异丙酚 2mg/kg ,琥珀胆碱 2mg/kg ,芬太尼0 1mg ,肌松完善后行气管插管接麻醉机控制呼吸 ,麻醉维持药用 2 %普鲁卡因 + 0 1%琥珀胆碱复合液静滴间断吸入安氟醚。术毕待自主呼吸恢…  相似文献   

9.
目的选用起效和苏醒快的静脉麻醉药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麻醉。方法本组800例选用咪唑安定、氟芬合剂、异丙酚、乙酰琥珀胆碱、1%普鲁卡因复合液,用于LC诱导和维持,气管插管全麻。结果本组624例(78%)患者术毕3—5min自然苏醒,176例(22%)患者静注少量氟马西尼,盐酸多纱普仑催醒后5—10min清醒拔管。结论选用恰当的静脉麻醉药,用于LC麻醉,能满足手术要求,且术毕清醒迅速完全。  相似文献   

10.
不同浓度局麻药行颈丛阻滞对通气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局麻药行颈丛阻滞对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级标准(ASA)为Ⅰ级择期甲状腺手术病人,随机分A、B两组,A组用20%利多卡因、0.5%布比卡因,1:20万肾上腺素混合液;B组用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1:20万肾上腺素混合液。分别在阻滞前、阻滞后15min、用杜-氟合剂1u后分别5min分别记录潮气量(VT)、肺活量(VC)、呼吸频率(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A组:阻滞15min后,VC显著下降,R显著增状,VT、SPO2变化不明显,用合剂后,VT、SPO2显著下降;B组:相对应的VT、VC、SPO2均显著下降,但与A组相比,其下降幅度较小,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双侧颈丛阻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膈肌麻痹,降低局麻药浓度可减轻膈肌麻痹程度和病人缺氧状况  相似文献   

11.
咪唑安定在瓣膜置换术麻醉诱导期间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咪唑安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静注0.2mg/kg咪唑安定进行诱导,局麻下插Swan-Ganz导管到肺动脉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用热稀释法测CO。结果: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和右室每搏功(RVSW)在给药后10min明显下降,对左室每搏功(LVS  相似文献   

1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道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血T淋巴细胞亚群(T-LS)的变化。方法:将经多导睡眠图检查确诊的OSAS患者按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30次/h分为A组(44例),AHI〉30次/h分为B组(47例)。正常对照组为C组(10例)。测定3组患者血T-LS。结果:A,B两组的CD^+2,CD^+4,CD^+8 ,CD^+4/CD^+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  相似文献   

13.
高龄病人 ,特别是合并有严重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病人 ,全麻诱导、放置喉镜和气管插管可引起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造成严重意外和并发症 ,甚至引起死亡。为提高高龄危重病人全麻诱导的安全性 ,我们采用诱导前静注芬太尼 +维库溴铵 ,诱导时静注依托咪酯 +琥珀胆碱或咪唑安定 +琥珀胆碱 2种不同的诱导方法 ,观察、对比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ASAⅡ~Ⅲ级胸腹部手术 4 6例 ,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2 3例。 1组为依托咪酯组 ,2组为咪唑安定组。 2组间年龄、性别、合并症及ASA分级无显著差别 (P >0 0 5 )。术前常…  相似文献   

14.
咪唑安定是广泛用于气管插管全麻诱导的药物。本文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和司可林进行全麻诱导,观察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了解咪唑安定对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的抑制作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ASAⅠ~Ⅱ择期手术病人,男17例,女13例。分成两年龄组:A组(<50岁组),15例,年龄27~48岁,平均34-93±10-91岁;体重35~71kg,平均55-33±11-50kg。B组(≥50岁组),15例,年龄50~65岁,平均55-10±5-70岁;体重44~64kg,平均53…  相似文献   

15.
喉癌病人36例,男34例,女2例,年龄56~76岁,平均64岁.术前心电图均有病理性改变,其中23例伴有高血压.采用硫喷妥钠和琥珀胆碱快速诱导麻醉12例,安定和Y-羟基丁酸钠慢速诱导麻醉24例,麻醉维持均用1%普鲁卡因持续静滴,并间断用氟芬合剂静脉复合麻醉.结果表明,32例麻醉效果满意,3例麻醉诱导中血压急剧下降,1例死亡.对麻醉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何静  王若松 《广东医学》1998,19(9):688-689
目的:观察七氟醚、异氟醚与笑气吸入麻醉时脑电双频指数(BI)与95%边缘频率(SEF)的变化。方法:选择非心脑疾患的择期手术病人,ASAⅠ ̄Ⅱ组,28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麻醉维持时吸入七氟醚(第1组,n=7),七氟酡复合笑气(第2组,n=9),异氟醚(第3组,n=6),异氟醚复合笑气(第4组,n=6)。观察HI、SEF与MAC之间的相关情况及切皮时的反应。结果:麻醉的不同联合会BI与MAC有良  相似文献   

17.
吴励文  郑慧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18(7):729-729,734
腹盆腔手术200例行硬膜外阻滞,局部药为2%利多卡因10ml+0.3%地卡因10ml+1:20万U肾上腺素,麻醉平面出现后,随机分组,异丙酚组100例,术前5min静滴异丙酚稀释(5%GS4份+异丙酚1份),负荷量为10mg/kg,维持量2 ̄4mg/kg。氟芬合剂组100例,术前5min静注氟芬合剂2 ̄3ml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均能满足手术要求,术中P、R、MBP、SPO2、ETCO2等指标两组无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例 1,女 ,11岁 ,体重 2 3kg ,Ⅱ腭裂 ,ASAⅠ级 ,拟在全麻下行腭裂修补术。患儿一般情况良好 ,BP15 / 9kPa,P 12 0次 /分。化验 :WBC 8.1× 10 9/L ,RBC 4.4× 10 12 /L ,Hb130 g/L ;肝肾功能正常 ;电解质 :K 4.0mmol/L ,Na 145mmol/L ,Cl 10 5mmol/L。麻醉诱导 :盐酸氯胺酮 5 0mg ,氯化琥珀胆碱 5 0mg ,顺利插入气管内导管 ,呼吸机控制呼吸。麻醉维持 :用 2 %普鲁卡因复合液 (琥珀胆碱浓度 0 .0 8% ,盐酸杜冷丁浓度 0 .0 4% )维持 ,用SPACELABE多功能监护仪监测EC…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切除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36例MG病人诱导给予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和琥珀胆碱,经鼻腔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前期7例采用阿曲库铵和异氟醚;后期29例采用N2O和异氟醚。比较两者的延迟拔管率。结果麻醉维持前期采用阿曲库铵和异氟醚的7例患者,术后均带气管导管回监护室,其中4例行呼吸支持36 h,3例行呼吸支持2~7 d,延迟拔管率为100%。后期采用N2O和异氟醚的29例患者中24例在手术室内成功拔管,术后无需呼吸支持,拔管率为82.8%;5例术后需行呼吸支持,时间12 h~7 d,延迟拔管率为17.2%。两者术后延迟拔管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G患者行胸腺切除术,术中吸入N2O+O2和异氟醚是一种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咪唑安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静注02mg/kg咪唑安定进行诱导,局麻下插SwanGanz导管到肺动脉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用热稀释法测CO。结果: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和右室每搏功(RVSW)在给药后10min明显下降,对左室每搏功(LVSW)、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心率(HR)无明显影响,气管插管和劈胸骨时,SP、DP、MAP上升到给药前值,但CO、CI、每搏量(SV)、mPAP、PAWP仍有显著差异,术毕SP、DP、MAP、CO、CI、mPAP和PAWP均明显低于诱导前值。结论:咪唑安定对心功能差的患者有一定的心肌抑制作用,但尚平稳,且能降低mPAP、PAWP,故尚能安全地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诱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