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弓形虫B1基因特定序列,对1726例孕妇外周血作弓形虫检测。结果: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示片段长度为194bp,经Southernblot杂交鉴定其系靶序列,孕妇外周血弓形虫检出阳性率为1.04%。提示:B1基因扩增是诊断弓形虫病的有效方法。孕妇弓形虫感染状况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一种简易基因水平鉴定HBV亚型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HBVS基因513bp的PCR扩增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MspI和BamHI消化,adr亚型基片段,用MspI可交其切割成为两个分别为320bp和193bp的片段,ayw亚型可被MspI消化切割成为326bp和187bp的两个片段,ayw的HBV的扩增产物,也可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切割成295bp和218bp两条片段,adw亚型S基因无MspI的酶切位点,不被切割,adw,adr亚型HBV的S基  相似文献   

3.
山东蒙阴县恙虫病立克次体的PCR检测和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采用恙虫病立克次体表面蛋白56KDa基因编码区构建的群、型特异引物,PCR检测14份恙虫病患者血提取的DNA模板,扩增后均见有317~332bp片段的扩增带。与血清学检测比较,PCR具有敏感、早期诊断的意义。群引物扩增的阳性产物再经PCR分型,结果证明山东蒙阴地区存在Kawasaki型Rt。  相似文献   

4.
在产毒素大肠杆菌(ETEC)肠毒素基因内设计合成三对引物,建立了三对引物同时PCR检测ETEC的方法,一次PCR即可扩增出627bp(LTh)、240bp(STIa)和169bp(STIb)三种肠毒素基因片段,可同时分型检测出LTh、STIa、STIb、LTh-STIa、LTh-STIb五种基因型的ETEC,与非ETEC对照菌无交叉反应,最小检出量为10cfu,显示了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将建立的方法用于山东省六县市623例大肠杆菌致泻标本的检测,阳性率为40.3%,并能鉴别ETEC的基因型,为ETEC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5.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用于诊断肺结核病的临床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结核杆菌特异的420bpDNA片段靶基因诊断结核病,并以培养法和涂片法作比较。共检测145份肺结核病的痰标本,阳性91份,阳性率达62.76%,而培养法和涂片法阳性率仅分别为38.62%和13.1%。但在56份阳性标本中,有5份培养法和涂片法均为阳性的痰标本,而聚合酶链反应为阴性,假阴性率8.92%。42份健康人痰标本未见阳性扩增。  相似文献   

6.
微波照射食肉对旋毛虫杀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华  牛安欧 《冶金防痨》1997,7(4):299-300
用微波不同时间照射含旋毛虫的肉片及肌腿饲喂小白鼠,30d后剖检,结果肉片组照射0.5min,肌腿组照射0.5、1、2min不能杀死旋毛虫幼虫,提示安全正确的使用家用微波炉,防止旋毛虫病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muscle larvae soluble antigen,MLSAg)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抗旋毛虫感染作用,确定MLSAg滴鼻免疫适宜剂量。方法C57BL/6J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5,10,20,30ugMLSAg溶于20ul生理盐水滴鼻免疫小鼠2次,间隔2周;对照组用0.9%NaCl20ul滴鼻。末次免疫后7d,用旋毛虫肌幼虫150条/只灌胃攻击全部小鼠,观察健康状况,记录体重。攻击后28d,检测血清和肠液IgG、IgA。计数舌肌、咬肌、膈肌及后肢肌肉的虫荷。结果攻击后对照组小鼠体重逐渐减轻,而4个免疫组小鼠体重仍呈增高趋势。5,10,20和30ug组小鼠血清IgG水平分别为1.255,1.281,1.394和1.441;血清IgA水平分别为1.108,1.282,1.262和1.326,均高于对照组(1.158,1.035)。肠液IgA水平分别为1.974,2.026,2.057和2.015明显高于对照组(1.785);10,20和30ug组小鼠肌肉虫荷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5ug组(P〈0.05)。结论不同剂量MLSAg滴鼻免疫小鼠均可诱导抗旋毛虫感染,滴鼻免疫剂量以20ug为佳。  相似文献   

8.
自然感染条件下的旋毛幼虫在犬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牡丹江市自然感染条件下的旋毛虫幼虫在犬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犬旋毛虫在其体内寄生较多的肌肉是腓肠肌,咬肌和舌肌,而膈肌,前腿肌,后腿肌虫体含量较少,这与人工感染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在用压片法检查旋毛虫病时,应视动物种类而取幼虫较多的部位。  相似文献   

9.
在产毒素大肠杆菌肠毒素基因内设计合成三对引物,建立了三对引物同时PCR检测ETEC的方法,一次PCR即可扩增出627bp(LTh)、240bp(ST Ia)和169bp(ST Ib)三种肠毒素基因片段,可同时分型检测出LTh,ST Ia、ST Ib、LTh-ST Ia、LTh-ST Ib五种基因型的ETEC,与非ETEC对照菌无交叉反应,最小检出量为10cfu,显示了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将建立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建立高效、特异的检测食品中绦虫、弓形虫和旋毛虫的方法。方法:本文选用弓形虫B1基因、旋毛虫SB2基因、绦虫12SrDNA上的可变区设计引物及探针,点样于玻片制成基因芯片。寄生虫DNA经过引物扩增后与芯片上的探针杂交,然后通过扫描图象对结果进行判断。对基因芯片检测的特异性、灵敏性进行了评价,并对模拟污染样本进行了检测,以验证所建立的方法。结果:设计的引物能够扩增三种寄生虫,而且探针的特异性很高。本体系的基因芯片杂交检测敏感度约为15 ng/m l。以食品中旋毛虫为例,可以检测出1条旋毛虫/200 mg。实际检测模拟污染的样本的正确率达到100%。结论:成功制备了检测弓形虫、旋毛虫和绦虫的基因芯片,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旋毛虫病的免疫预防研究许汴利,高广汉,崔兆麟,常江,马云祥,马师,李能发,张玉林,刘中伦,石鼎禄本实验观察了旋毛虫各则虫体抗原对家猪的免疫保护作用。将采用贝氏分离法收集的旋毛虫成虫、人工消化法收集的肌肉期幼虫和体外培养旋毛虫成虫收集的新生幼虫(NBL...  相似文献   

12.
王佑春  庄辉 《中国公共卫生》1997,13(10):586-587
采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nPCR)法,用5′端引物对我国部分不同地区HGVRNA阳性的血清进行扩增,扩增产物为391bp,将其纯化后连接到pGEMTEasy质粒上,然后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表明,5′非编码区可分为两部分,靠近5′端为保守区,靠近核心区50bp为高度变异区,而靠近5′非编码区的部分核心区的序列也较为保守。5株中国南方HGV的5′端基因序列与美国报道的GBVC和HGV的同源性分别在83.4%~89.1%和85.7%~90.3%,而5株之间的同源性超过91.4%,显示中国的HGV不同于美国报道的GBVC和HGV,而且在中国流行的HGV之间的基因序列较为保守。  相似文献   

13.
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军团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技术,建立了扩增嗜肺军团菌巨噬细胞感染增强因子(mip)基因序列的方法。对14株标准军团菌和5株标准大肠埃希氏菌等进行检测。结果仅嗜肺军团菌扩增出649bp特异性片段,扩增灵敏度为100CFU/ml。对17份人血标本进行检测,表明军团菌nest-ed-PCR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血清学检测和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14.
在一九七○年以前旋毛虫新生幼虫的收集不易,因此有关新生幼虫阶段的研究资料很少,自Dennis于一九七○年发明大量收集旋毛虫新生幼虫的方法以来,有关研究才有了进展,现将有旋毛虫新生幼虫阶段的研究现状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军团菌16SrRNA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建立了16SrRNA基因检测军团菌的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扩增参考菌株染色体DNA(L.Pneumophila1~14、L.bozemanni、L.dumofi、L.longbeachae、L.micdadei、L.jordanis),均可检出出386bp的基因片段,敏感性为103cfu/ml(平均值);而扩增9株非军团菌均为阴性。对模拟血标本的检测,其敏感性可达102cfu/ml。应用本检测系统检测了24例临床标本,包括19份血、5份胸水,阳性率为70.8%(17/24)。与血清学检测和临床诊断治疗结果相符合。上述结果表明该方法敏感、特异、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6.
flaB-PCR在钩端螺旋体病检测中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flaB-PCR对组织标本中钩端螺旋体检测的可行性,为钩端螺旋体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技术手段。方法 根据黄疸出血型钩体赖株高度保守序列flaB设计一对引物,用PCR方法对实验动物标本及疫区动物标本中的钩端螺旋体DNA进行flaB基因片断扩增,扩增产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结果 该引物可特异性扩增钩端螺旋体DNA,而对本实验所用其它细菌均不扩增。肾组织中含10条钩端螺旋体经flaB-PCR扩增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目测到扩增产物。26份人工感染钩端螺旋体的动物脏器标本,flaB-PCR扩增阳性10份,阳性率38.46%;细菌分离阳性2份,阳性率7.69%。2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3,P〈0.01)。疫区70份蛙肾标本。分离细菌8株,阳性检出率11.43%;flaB-PCR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阳性14份,阳性检出率20%。细菌分离阳性的标本flaB-PCR均为阳性。结论 flaB-PCR灵敏、特异、快速,是钩端螺旋体检测的有效方法,可用于钩体病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多重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快速检测脑脊液标本中常见的病原菌。方法:通过对病原菌16S rRNA基因保守区和变异区的序列分析,设计通过引物及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的特异性引物,分别作为外、内侧引物,对脑脊液标本中不同细菌的DNA进行多重半套式PCR扩增;同时与常规细菌培养法作比较,并检测了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外侧扩增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经扩增后均有长约1032bp的片段产生;内侧扩增两种细菌除1032bp的产物外,革兰阳性菌另有一336bp的特异性产物,革兰阴性菌另有一127bp的特异性产物。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出8cfu/ml的大肠埃希菌;62份脑脊液标本扩增结果与培养法相比,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没值分别为93.8%、5.7%、88.2%、97.8%。结论:多重半套式PCR方法能特异、敏感、快速地检测出脑脊液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8.
犬旋毛虫在其心肌内的寄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牡丹江市自然感染条件下的犬旋毛虫幼虫在其心肌内的寄生情况,结果在9只犬的心肌内均未发现肌型旋毛虫寄生,而它们舌肌的每克肌幼虫数(LPG)在4.6~23.5之间。  相似文献   

19.
军团菌5SrRNA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5SrRNA基因检测军团菌的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扩增参考菌株的染色体DNA(L.Pneumophila1~14、L.boze-manni、L.dumoffii、L.longbeachae、L.micdadei、L.jordanis),均可检出104bp的基因片段,敏感性为8.52*10^2cfu/ml(平均值);而扩增9株非军团菌均为阴性。对模拟血标本的检测,其敏感性可达10^3cfu/ml。检  相似文献   

20.
旋毛虫病是山毛首目、毛形科的旋毛虫的幼虫和成虫引起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其成虫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的小肠内,称为肠旋毛虫;幼虫寄生在同一动物的横纹肌中,呈灶状分布,称为肌旋毛虫。成熟的肌旋毛虫,具有感染人畜的能力。人感染旋毛虫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