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皮肤透析法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给予护肝药(谷胱甘肽、门冬氨酸钾镁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张仲景内服汗法治疗黄疸的代表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基础上加味,采用汽疗仪进行皮肤透析,对照组加用S-腺苷蛋氨酸。结果观察组在改善乏力、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皮肤透析法采用透皮给药方式可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并且能够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淤胆型肝炎属中医黄疸范畴,是急性黄疸性肝炎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以胆红素明显增高、肝脏肿大、皮肤瘙痒、粪色变浅为特征。近年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病例选自1998 ̄2005年住院和门诊淤胆型肝炎100例,诊断依据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为同期住院、门诊病人,并且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如下标准: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较轻,常伴有肝脏明显肿大、皮肤瘙痒、粪便灰白,肝功能检查血…  相似文献   

3.
姜宏伟  叶虹 《临床医学》2006,26(1):54-55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甜素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急性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用复方甘草甜素)与对照组(用复方丹参、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疗程21天,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退黄总有效率为93.3%,平均降血清总胆红素幅度为(211.8±127.4)μmol/L,对改善皮肤瘙痒疗效显著,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以上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复方甘草甜素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4.
我们自2001年2月至2003年5月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胆型肝炎32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用山莨菪碱(654—2)治疗重度淤胆性肝炎,防止其加重或发展为肝硬化。方法将获选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654—2,余治疗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654—2治疗重度淤胆性肝炎疗效明显,可以迅速稳定病情,黄疸消退快,减少肝硬化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中药汤剂加减治疗病毒性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病毒性淤胆型肝炎患者按随机列表法分为中西药联合治疗的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4周为1个疗程。2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利湿退黄汤加减。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ALT、AST、γ-GT、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而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P<0.01),显示观察组对肝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u=2.03,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联合利湿退黄汤加减治疗病毒性淤胆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7.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淤胆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路  王青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6):1729-1730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前列地尔10μ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菌栀黄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2~6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保肝药物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满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淤胆型肝炎64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淤胆型肝炎患者6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侧,对照组用内科综合保肝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4例(12.5%),有效13例(40.6%),无效15例(46.9%),总有效率53.1%;治疗组显效15例(46.9%),有效8例(25.0%),无效9例(28.1%),总有效率71.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3.22,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淤胆型肝炎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淤胆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重症淤胆型肝炎在临床上较常见,黄疸深且顽固,治疗较棘手.近5年来,受汪承柏教授凉血活血、重用赤芍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1]的启发,笔者结合中医传统针灸原理及现代医学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应用丹参注射液注射于血海、膈俞、肝俞、胆俞、曲泉等穴位凉血活血利胆,配合西药保肝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巯甲丙脯酸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研究:附26例临床资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明珍  邱德贵 《华西医学》1995,10(2):163-164
本文用巯甲脯酸(CTP)治疗淤胆型肝炎(淤胆肝)13例,与对照组13例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CPT治疗淤胆肝有良好效果。退黄时间及降酶时间均较激素为短,而没有激素明显的副作用,并可突然停药用不引起病情反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方法:62例研究对象分为2组,治疗组32例服用赤茵糖浆配合甘草酸二胺胶囊、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照组单用甘草酸二胺胶囊、熊去氧胆酸治疗.2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2组肝功能指标TBIL、DBIL、AKP、rGT下降水平比较,2组黄疸持续时间比较,2组综合疗效比较,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乙型肝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4-245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CMV感染引起的淤胆型肝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更昔洛韦抗病毒、保肝、退黄和补充维生素K等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片口服治疗。观察组TBIL、DBIL、ALT、GGT、TBA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熊去氧胆酸治疗CMV感染引起的婴儿淤胆型肝炎有利于降酶、退黄,促进肝功能恢复,有减轻肝脏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酚妥拉明、甘利欣联合治疗慢性重度淤胆型肝炎的降黄疗效。方法 将我院同期慢性重量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用酚妥拉明、甘利欣联合治疗),对照组82例(用复方丹参、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清胆红素降低显著,总有效率81.36%,与对且经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酚妥拉明、甘利欣联合治疗慢性重度淤胆型肝炎。  相似文献   

15.
<正>淤胆型肝炎是因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和(或)毛细胆管胆汁分泌障碍,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胆汁流阻滞为特征的综合征。淤胆型肝炎黄疸深,病程长,部分病例退黄较困难,西医常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但激素应用有多种禁忌证,长期应用可出现  相似文献   

16.
<正>严重多发伤是指在事故发生时,同一致伤因素可使人体2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造成较严重损伤[1]。严重多发伤患者通过早期的损失控制外科处理及复苏治疗后,仍可能出现继发器官功能障碍而导致死亡。严重多发伤后患者在没有直接肝胆损伤及胆道梗阻的情况下,可出现氨基转移酶升高为主的肝细胞性黄疸,但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淤胆型肝炎极为少见,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2-3]。本科室于2013年7月收治  相似文献   

17.
陆关珍  沈轶群  杨丽 《护理研究》2002,16(8):439-440
为了解穴位电刺激治疗淤胆型肝炎的效果 ,运用传统中医经络学理论与现代电疗技术相结合 ,对 3 0例淤胆型肝炎病人进行穴位电刺激 ,并与传统治疗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治疗前、治疗 15d、3 0d病人客观指标及治疗前后自觉症状。结果 :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及胆汁酸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 5 )。提示 :电刺激治疗淤胆型肝炎可促进黄疸消退、皮肤瘙痒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8.
2000年西安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将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划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1]。淤胆型肝炎又称胆汁淤积型肝炎或胆小管型肝炎,占黄疸型肝炎的2%~8%,是因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或毛细胆管胆汁分泌障碍,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胆汁流阻滞为特征的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有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浅,肝脏肿大及肝内梗阻性黄疸,目前对于淤胆型肝炎尚缺乏特效治疗。现将1例中期妊娠合并淤胆型肝炎病人引产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淤胆型肝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和(或)毛细胆管胆汁分泌障碍,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胆汁淤阻为特征的综合征[1]。其病程长,黄疸深,医疗费用高,且现代医学缺乏特效治疗[2]。笔者近4年多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病例来源于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住院患者95例,全部病例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分会修订淤胆型肝炎诊断标准[3]。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16~68岁,平均42.1岁,黄疸持续时间1~3月,总胆红素(TBiL)128.4~420.8μmol/L,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