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叶景熙  燕小勇  辜勇 《华西医学》2007,22(3):473-473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后延期性脑积水的预防。方法:在脑室持续引流及尿激酶的基础上,向腰蛛网膜下腔注入尿激酶。结果:11例无延期脑积水,占85%;2例为延期脑积水,占15%。结论:在脑室持续引流尿激酶灌注的基础上,向腰蛛网膜下腔注入尿激酶。能降低延期脑积水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预防重型脑室内出血后延期脑积水的疗效。方法 将52例重型脑室内出血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4例)双侧侧脑室持续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的基础上,向腰蛛网膜下腔注入尿激酶及生理盐水;B组(28例)治疗采用双侧侧脑室持续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比较两组延期性脑积水发生的比例。结果 A组发生延期脑积水6例(25%),B组为21例(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2.94,P〈0.01)。结论 对重型脑室内出血患者在脑室持续引流及尿激酶灌注的基础上,向腰蛛网膜下腔注入尿激酶及生理盐水。能降低延期性脑积水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侵袭手术清除脑室系统积血的方法,以恢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途径,挽救生命和防止延期性脑积水形成。方法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于双侧侧脑室额角置脑室外引流管,随后行腰蛛网膜下腔置管。发病6h后,可分别向侧脑室和腰蛛网膜下腔注入生理盐水5ml+尿激酶20000u,每日各1次;脑脊液循环径路通畅后,再向腰蛛网膜下腔注入生理盐水10ml+尿激酶20000U,2h后,再向腰蛛网膜下腔持续滴注生理盐水100ml+庆大霉素220000U,18-22滴/min,将血性脑脊液从脑室系统逆向冲出体外。结果本组32例,均在38-92h出现脑脊液循环途径通畅现象;拔管时间为6-9d。经2-8个月的随访,24例无脑积水发生,占75%,无神经系统感染现象。结论微侵袭手术及时清除脑室系统的血和血性脑脊液,恢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途径,可以明显降低脑室内积血后脑积水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齐建发 《华西医学》2009,(10):2726-2727
目的:评价应用颅内血肿碎吸针侧脑室穿刺及腰穿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脑室出血患者用侧脑室穿刺及腰穿持续外引流,交替注入尿激酶进行液化血肿,交替引流脑脊液循环通畅后,在不同密闭的装置中进行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脑室积血3d内基本消失7例,5d内8例,7d内1例,死亡3例(16.3%)。存活患者无脑积水发生。结论:侧脑室穿刺并腰椎穿刺引流可以明显降低脑室铸型出血的死亡率,迅速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加快脑脊液循环正常化,减少了脑积水等并发症,该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重症脑室出血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症脑室出血的综合治疗方法,以期降低其死亡率。方法:收集重症脑室出血患者(GCS评分<7分)17例,早期采用双侧脑室交替或同时引流和尿激酶灌注,并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以及改善脑微循环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疗。结果:17例中,存活12例(70.59%),其中1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5例死亡(29.41%)。结论:尽早疏通脑室梗阻,改善脑脊液循环与脑微循环是重症脑室出血救治成功的关键,采用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等综合措施治疗重症脑室出血,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能显著提高其预后。  相似文献   

6.
钻孔脑室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块,有利于脑室引流,解除中脑水管阻塞及其以下积血,防止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及蛛网膜下腔粘连。有利于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在脑室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52例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尿激酶灌注,同时给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或反复腰穿置换脑脊液;对照组24例,采用延长脑室外引流时间及尿激酶灌注治疗。结果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加脑脊液置换术提高了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存活率,减少了颅内感染和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联合应用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方法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以降低死亡率。方法:选择脑室出血46例,其原发出血灶血肿量严格限制在30 mL以下,全部病人均采用双侧侧脑室双腔管引流,尿激酶脑室灌注及间断腰穿放液。结果:死亡11例,死亡率23.9%,明显低于内科治疗80%的死亡率。结论:双腔管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脑室灌注和间断腰穿放液等为目前治疗脑室出血的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全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脑室灌注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治疗原发性全脑室出血38例.结果 38例血肿清除32例(84.2%),死亡6例(15.8%).术后2例(5.26%)发生脑积水.结论 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脑室灌注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术为目前治疗全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脑脊液漏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腰大池持续引流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脑脊液漏效果明显。结论:行腰大池持续引流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脑脊液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大剂量尿激酶配合地塞米松在脑室出血中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诊断的52例脑室出血病人行脑室穿刺引流术后采用大剂量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脑室内灌注.结果:随访3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37例(71%),中残IO例(19%),重残2例(4%),死亡3例(6%).生存患者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情况:ADL1者14例,ADL2者21例,ADL3者12例,ADLA者2例.结论:脑室出血病人早期行脑室穿刺引流术后采用大剂量尿激酶灌注脑室内,可加快脑室内血凝块的溶解速度和清除时间,联合地塞米松(5mg)灌注脑室内,可减少迟发性脑积水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52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作为治疗组,行双侧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脑脊液置换,每天2次向脑室内注入尿激酶2~4万U,夹管2h后开放引流血性脑脊液。术后每2~3d复查头部CT,脑室内积血基本清除后拔管。将以往单侧脑室引流的4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术后72h,治疗组意识转清率升高;术后第7天,治疗组血肿清除率提高,血肿引流时间缩短。4周后根据GOS评分,治疗组优良16例,轻残26例,重残6例,死亡4例;对照组优良7例,轻残18例,重残11例,死亡9例,以优良和轻残视为有效,治疗组有效率80.8%,对照组有效率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方法是一种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脑室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早期行双侧脑室钻孔加椎管内持续置管引流及尿激酶灌注冲洗的护理。方法将112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6例患者在出血6h内行双侧脑室钻孔引流术,术后第2天开始行腰穿术椎管内置管持续引流置换脑脊液,以及尿激酶脑室引流管灌注冲洗,加强监护,进行体位和引流管护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与对照组56例患者做一样的术后治疗,每天要做一次腰穿,术后不置管对比。结果实验组治疗及时,腰穿次数减少4~6次,医护的工作量和患者的经济负担、并发症与对照组比均具有可比性,P<0.01。结论早期双侧脑室钻孔引流,腰穿加置管引流,加强护理,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和经济负担,减少医护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降低继发性脑室出血(Secondary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SIH)病人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 针对29例SIH病人头颅CT的不同表现,有针对性地采用开颅超早基血肿清除术加脑室尿激酶反复冲洗持续外引流术,或单纯脑室尿激酶反复冲洗持续外引流术进行治疗。结果 存活19人,死亡10人,死亡率为34.48%。存活病人三个月随访结果为:良好6人、中残8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人脑室的疗效。方法对近5年来收治的42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脑室外引流加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脑室外引流术结合腰穿引流术。结果根据GOS量表评分,治疗组优良率45%,高于对照组的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室血肿清除时间治疗组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加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治疗,可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脑室持续外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前瞻性研究脑室持续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病人(26例)行颅骨钻孔侧脑室内置管持续外引流3d,对照组(30例)为内科保守治疗的病人。结果 治疗组无一例死亡,对照组死亡4例(13%)。治疗组脑积水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为3.8%,对照组脑积水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13%和2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室待续外引流可应用于临床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剂量尿激酶治疗脑室铸型血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3例符合标准的双侧脑室铸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加脑室内注入1万U尿激酶治疗,治疗组32例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加脑室内注入10万U尿激酶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1.25%、血肿完全清除时间(4.6±2.1)天;对照组有效率54.84%,血肿完全清除时间(7.7±2.3)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肺部感染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侧脑室引流加大剂量尿激酶早期脑室内注入治疗方法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可在影像学严密监测下用于脑室铸型血肿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