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处方:生南星一个,白芨二錢,大生草烏一个,殭蚕七个,四味共研細末,用生鱔魚血(俗称黄鱔)調成膏狀卽名天仙膏。2.用法:口歪向左側敷右側,口歪向右側敷左側,再用白紙一張貼上,保护药膏不被擦去。这样五至七天,恢复如常,卽可洗去,倘末复原,再用  相似文献   

2.
我們在1963年共遇到神經性皮炎患者5例,其中男3人,女2人。年龄在30~50岁之間。病程为3年的2例,余3例分別为2月、2年、10年。患处均在頸部,病損大小自3×4至19×6.5厘米不等。曾用过外用药、封閉或其他理疗等治疗无效或愈后又复发。我們采用針灸治疗后,一般3~5次,多至20次,均获治愈,近期效果滿意,茲将治法簡介如下: 1.針法:①用毫針刺通里(双),針入1~1.5寸,針尖透向心包經,用泻法,不留針。②用梅花針扣打皮肤損害边緣,逐漸向中心移动,刺激量以輕度出血为  相似文献   

3.
“甲狀腺腫”北方人叫“大脖子”,我們这里叫“脹炮張”,祖国医学文献上的“瘿”,就是这个病的命名。它产生的原因,中国医学大辞典云:“此証因外感六邪荣衛气血之凝郁;或內伤七情怒气湿痰之停滞;或山嵐水气偏胜,致气血凝聚而成,多生于肩项等处,色紅突出,皮寬而不急,  相似文献   

4.
我用针刺治疗湿疹患者19例,效果良好。其中17例均在一个疗程内治癒(隔日针刺一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停针3~5天),1例为一个半疗程,1例为三个疗程。今介绍治法如下: 治疗方法:1.主穴:针曲池、环跳及阳陵泉,中等刺激;梅花针脊柱两侧,轻叩至皮肤发红。2.局部取  相似文献   

5.
骨结核为结核菌侵犯在骨的慢性疾患,常呈现结核性骨膜炎、结核性骨髓炎,初则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流脓形成瘘孔,影响运动机能,威胁身体健康。几年来,在发扬祖国文化遗产,推广针灸疗法,挖掘新的疗效的号召下;我们用扎针和艾灸的机械的和物理的刺激疗法试治了骨结核,在我们几年来的临床治疗中,确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在特选择典型的骨结核病例四则,报导出来,以供参考。病例一:姓名潘迺明,年龄25岁,性别男,取业大车夫,住所沈阳市大东区兴民街连生胡同十一号。主诉:我是赶大车的,1953年5月挖土时没加小心锹把把左手触了一下,当时我并没放在心上,以后手背  相似文献   

6.
一、序言神经衰弱为一种慢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任何疗法在短的时间内很难迅速治愈。它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精神过劳、起居失常、睡眠不足,或环境不适,营养不良等所引起。一般常见的症状,是头疼、头胀、眩晕、失眠、记忆减退、多梦、眼花、耳鸣、心悸亢进、胸背疼、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性欲减退、遗精、早泄等。根据以上症状的产生,依照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基本理论,我们重点的来学习分析:1.神经衰弱最严重痛苦的症状是失眠,因患者到了睡眠时候,由於大脑皮质中的内抑止机能减弱,而发生了兴奋性机能亢进,失却了抑  相似文献   

7.
本人于1963年10月8日,应西医眼科的要求,单独用針灸治疗视神經萎縮症一例,在治疗中配合西医检查,经针灸十四次,双目失明恢复,視力左1.5,右1.4.今介紹如下: (一)关于祖国医学对视神經萎縮症的認識 西医所称視神經萎縮症,从症状上来看,很似中医眼科里的青盲症。《巢氏諸病源候論》說:  相似文献   

8.
尿潴留、排尿困难,在临床上是较常見的症狀。祖国医学概称为“癃閉”。近年来各地医药杂志关于其治疗方法发表不少。本文初步搜集59例(其中尿潴留46例,排尿困难13例),茲不揣冒昧地簡述我們的体会,以供同道們参考。一、病因分析本文59例,多数在产后发現,少部分是在腹部手朮及枯痔后发現的(各种原因引致尿潴留或排尿困难例数見表2)。这些病例大都由于反射性的尿括約肌痙攣而致小便不通或排尿困难的。此外虽然有見于巴比妥中毒及敗血症  相似文献   

9.
爵床土名:大鴨草(泰州)、小青草(南通)。学名:Justicia proeumbens Linn,属爵床科。产地及分布:本省南北各地均有分布,生长于矿野草地上和路旁阴湿处。植物及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平臥或斜生。叶对生,卵园形至長椭圓形,先端渐尖,基部呈楔形,全緣。穗状花序,頂生,圆柱状,苞片和萼綠色,线状披針形,被粗毛;花冠粉紅色、紅色或紫紅色。蒴果有被毛。花期秋冬季。春夏两季均可采收。  相似文献   

10.
例一,王乃芳,女,17岁。射阳县通洋中学学生。于58年5月7日上午入院。患者自訴:在三日前,脘次作剧烈陣痛,痛甚則嘔吐,夾有蛔虫三条。經当地医院注射及內服鎮痛剂无效,特来门診治疗。已往史:数年来,腹部时觉疼痛,有时大便帶下蛔虫。  相似文献   

11.
“面口合谷收”现象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斌 《中国针灸》1998,18(10):636-637
针灸古籍文献中,最被人熟记的莫过于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面口合谷收”提示了合谷穴在治疗面颊部及口腔周围疾病方面的特异性作用。笔者近来遇两例中风偏瘫患者,针刺治疗过程中的某些现象可以支持这一理论。病例1蔡××,男,45岁。1996年7月4日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昏迷而入院抢救治疗。7月27日头颅CT检查示:右脑基底节区大面积梗塞。1996年12月26日因脑血管病后遗症接受针灸治疗。当时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肌力左下肢Ⅳ级左上肢Ⅳ级,但左手指腕关节活动较差,尤其是左拇指无明显自主屈伸活动。并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笔者采用导引結合針灸、推拿治疗許多急慢性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特別是对頑固性胃下垂症的治疗,效果更較显著。現将胃下垂症的治疗經驗及体会介紹如下,以供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引言“破伤风”主要是由于受伤几天后,忽然全身发生痉攀的一种病症。虞博医学正传记载此病谓:“因事击破皮肉,往往视为寻常,殊不知风邪乘虚而之,渐而变为恶候”。王肯堂证治准绳谓:“……疮眼不合,而风邪入之,为破伤风之候”;对其预防则谓:“头上有伤,或打破,或刀伤,或压碎骨,用药敷贴缚之。凡继缚之际,要于密室无风之所,勿风入疮口,恐成破仿风之患,切记切记”。由此则知,当时古人对预防传染,免以细菌侵入之重要性,是如何的重视;这也说明了中医对破伤风,在很早年代中,就有了明确观点与防治准强;所言“风邪入之”正是我  相似文献   

14.
(一)病名:历代文献所称之“阴脫”、“下脫”、“阴痂子”等病名,均系指本病而言;在产后出現的,則呼之为“子宮下”、“子宮不收”、“兒腸落”;至于“阴(疒颓)”、“阴挺”、“阴菌”等候,当亦概括本病在內。 (二)病因:本病之主因,約有下列兩点:①努責或劳力太过。宋、陈无擇說:“妇人趣产,劳力、  相似文献   

15.
关於针刺手法问题,在现代所刊行的各种针灸书籍中,对它的叙述都很简略,只着重叙述轻、重的刺激,很少谈到其他手法。操作手法,在针术治疗中是重要的一环,古代针灸学家对於手法是很重视的,并强调它的重要性,很细致的研究创造出了很多理论。在临床操作中,最基本的就是补泻问题,补泻的种类和手法是很多的,理论也很复杂,如对患者性别、施术时间、针刺方向等,都有很大的关系。虽然补泻手法很多,总之可分下列两种形式:一种是从理论上阐明,用一种特殊形式来说明补泻操作和治病的理论,如捻转补泻(针捻转方向)、迎随补泻(针刺的方向)、呼吸补泻(下针  相似文献   

16.
痹病为祖国医学病名。在《内经》中,对本病的病因、症状与针刺法都有较多的记载。其中除《灵枢》之《周痹篇》与《素问·痹论》为专述痹病的记载外,其余还散见其它各篇中。我们研究痹病的辨证论治及针灸疗法,必须以《内经》的理论为根据,结合历代针灸医家之实践经验来进行。兹将个人研究《内经》治疗痹证的心得体会,结合临床实践的经验,介绍如下。一、痹病的原因、症候及类别用针灸治疗痹病,首先要认识其致病原因,根据其表现症候,作出明确的诊断,方能在治疗中有的放矢,从而达到预期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面口合谷收"是医疗实践过程中对合谷治疗口面部疾病功效的高度总结。笔者查阅相关文献,从中医经络辨证角度出发,结合现代医学对其生理机制的研究,探讨支撑其证治规律的理论实质;同时对临床运用合谷穴治疗口面部疾病的报道进行举案归纳,浅析"面口合谷收"的理论基础与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8.
自从“毒蛇咬伤治疗經驗介紹”一文于中医杂誌今年五月号發表后,接着即陆續收到湖南、江西、柳州等地的读者来信,对笔者的治疗方法和药品的鑑別等等,提出了許多宝貴的意見和疑問,总括起来,約为下列三点: 1.蛇东莞和节节花兩种药物,究竟用叶昵?还是  相似文献   

19.
感染性荨麻疹一般认为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因素所至,由生物体产生抗原引起的一种免疫反应。[1-2]主要表现为发病较急、全身泛发性红斑、风团,并伴有高热、血常规白细胞升高等症状。我科在临床中使用自拟银花汤结合抗过敏西医治疗取得了很好疗效,并对本病命名有不同的看法而商榷。现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热敏灸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抗炎、抗感染、止血药物治疗,并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肛缘水肿、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肛缘水肿消失时间、肛缘疼痛消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第1、3、5、7日,治疗组肛缘水肿、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肛缘水肿消失时间、肛缘疼痛消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敏灸可以显著减轻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疼痛症状,缩短病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