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用约氏疟原虫(P.y.)裂殖体、裂殖子、全虫等抗原和淆虫免疫小鼠,制备多种免疫血清。小鼠体内被动转移上述血清发现只有活虫感染或经氯喹治疗恢复后的小鼠血清可以使受者获得保护,并可在体外抑制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实验表明氯喹治疗血清中起保护作用的成分是抗体。血清中的其它因子和可能残存的氯喹没有显示控制疟原虫感染的作用。用同位素标记、免疫沉淀、SDS-PAGE和自显影技术发现氯喹治疗血清和其它几种免疫血清沉淀的抗原有明显差异。氯喹治疗血清可以特异识别245、210、190、156和130KD抗原,因此这些特异抗体很可能是氯喹治疗血清中对约氏疟原虫感染有阻断作用的成分。  相似文献   

2.
裂殖子提取液已成功地作为猴和鼠的免疫原,另外,已发现与裂殖子表面组分起反应的抗体能阻碍诺氏疟原虫裂殖子侵入红细胞或在体外抑制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发育。这表明在抵抗疟原虫的保护性免疫中有裂殖子表面抗原的参与。作者为了解夏氏疟原虫裂殖子膜的抗原成分,通过碘标记技术,用~(125)I标记夏氏疟原虫活裂殖子表面膜蛋白及总的裂殖子蛋白,然后与正常或免疫鼠血清反应,反应前后均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裂殖子表面抗原MSA-l和MSA-2是编码裂殖子表面抗原的多基因家簇.有大量的保守区和可变区.这个基因被认为与恶性疟原虫的入侵,保护性免疫和免疫逃避有关.研究表明该基因在高疟区、低疟区及在不同的疟疾季节性传播中表现出多态性1-3.为了解在云南不同疟疾流行区的恶性疟原虫中该基因的多态性特征,以便对云南省疟疾有深入的认识.进行了探索性调查.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7株单克隆抗体(McAb)、疟疾流行区人免疫血清和BALB/c小鼠免疫血清对恶性疟原虫海南株(FCC-1/HN)无性红细胞内期的保护性抗原进行了初步鉴定。 实验结果表明,McAbs 93A3和94B5主要识别125,83和55KD的~35S-蛋氨酸代谢标记的多肽,而94C3则主要识别183和55KD的多肽。针对培养上清抗原的McAb 21E3只能识别125KD的~35S-蛋氨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恶性疟原虫与食蟹猴疟原虫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于1983年对五个不同类型疟区人群进行单次横向调查,同时以寄生虫学调查作对照。用平均每视野(10×40)含149.5个裂殖体的食蟹猴疟原虫抗原片与含124.4个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裂殖体的抗原片同时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疟疾抗体。血清学测定的结果与血检相一致,而恶性疟原虫抗原与食蟹猴疟原虫抗原测出的抗体阳性率与GMRT,分别与该地恶性疟与间日疟流行水平和传播强度呈正相关。表明在恶性疟与间日疟混合流行地区,可以使用此两种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了解恶性疟与间日疟的流行状况。  相似文献   

6.
有几种恶性疟原虫无性期抗原在保护性免疫方面发挥作用,其中之一是96kDa的裂殖体抗原。在喀麦隆,对恶性疟具有免疫能力的成年人血清经免疫沉淀试验分析,发现对96kDa的裂殖体抗原呈高度反应,而儿童的血清很少或不发生反应。1990年,本文作者在  相似文献   

7.
针对疟原虫表面抗原的抗体能够阻止脊椎动物宿主的疟原虫感染向蚊传播,这类抗体的作用可能在于阻止雌、雄配子受精。目前,人们已证实几种人恶性疟原虫配子表面抗原为一些传播阻断性单克隆抗体的靶抗原。其中,人恶性疟原虫配子表面48和45kDa对蛋白质——Pfs48/45即为疟疾传播阻断性抗体所针对的靶抗原之一。作者对靶抗原Pfs48/45表位进行了研究,以双位点免疫放射法检测代表靶抗原Pfs48/45表位特性的多肽,证实靶抗原Pfs48/45表位具有三个非  相似文献   

8.
旋毛虫肌幼虫三种抗原的免疫印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酶联免疫印迹分析旋毛虫肌幼虫的表面抗原、S_3 抗原和虫体粗抗原,结果显示上述三种抗原的多肽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同源感染兔血清反应,显示表面抗原有4个免疫反应区带,分子量范围在 102~44KD之间。S_3 抗原和虫体粗抗原分别有 8和10个主要区带,分子量范围在 73~16 KD之间。与异源感染兔血清反应,显示上述抗原的低分子量多肽有较强的特异性。家兔感染旋毛虫后,血清抗体对表面抗原的识别,在不同感染时期具有相同的反应图谱,而对其他两种抗原的识别则具有阶段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已有报道阻断疟原虫在蚊胃内发育的McAb可与配子体和合子表面三种不同分子量的多肽靶抗原起反应。这些多肽抗原分子量分别为260K、59K、53K(恶性疟原虫),和240K、56K、54K(鸡疟原虫)。单克隆抗体IID_3B_3,IID_3E_3能免疫沉淀240K、56K和54K多肽,IID_4仅能免疫沉淀56K/54K多肽。McAbIIC_5B_(10)能免疫沉淀260K、59K和53K。作者为了弄清以复合物形式存在的三种多肽的性质,采用凝胶渗透层析和化学交联在不改变多肽性质的条件下对这三种多肽在细胞表面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作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疟疾病人和在流行区居民的抗体。收集恶性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50~100%为滋养体和裂殖体)和游离的原虫,经洗涤、离心超声等处理后,获得抗原。有些试验中用~(35)S-蛋氨酸代谢标记培养中的恶性疟原虫抗原进行试验,另以正常人体红细胞溶血后的细胞膜制备红细胞抗原与疟原虫抗原平行进行试验。抗IgG、抗IgM免疫球蛋白碱性磷酸酶  相似文献   

11.
用LR White树脂低温包埋感染人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的红细胞,用保护性单克隆抗体F6-D3和F6-C2并结合蛋白A-胶体金探针免疫标记恶性疟原虫红内期185kDa和82/41kDa蛋白。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F6-D3识别的185kDa蛋白定位于游离的和细胞内的裂殖子表面以及未成熟裂殖体的细胞质、质膜及带虫泡膜。而单克隆抗体F6-C2识别的81/41kDa蛋白则定位于未成熟裂殖体及成熟殖子的棒状体中。从超微结构上表明185kDa和82/41kDa保护性抗原分别为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的裂殖子表面抗原和裂殖子棒状体抗原。  相似文献   

12.
用海南省恶性疟原虫Fcc7801/HN作为抗原,制备的抗恶性疟原虫单克隆抗体C6株具有明显的抑制体外恶性疟原虫生长的作用,并且与恶性疟原虫Fcc-1/HN,Fcc7802/HN,Fcc8703/JS和伯氏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有较广泛的交叉免疫荧光反应。用免疫电镜观察,此株单克隆抗体能识别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抗原,用免疫印迹法测得该抗原分子量为71kDa,此抗原有可能成为疟疾疫苗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13.
虽然恶性疟原虫疫苗抗原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已制备出许多恶性疟原虫期特异性抗原[1],但间日疟原虫的研究因不能体外培养而受限制。本文将主要描述至今已特征化了的两种间日疟原虫候选疫苗抗原:环子孢子蛋白和裂殖子表面抗原-1。为了资料的完整性和选择性,本...  相似文献   

14.
裂殖子表面抗原MSA 1和MSA 2是编码裂殖子表面抗原的多基因家簇 ,有大量的保守区和可变区。这个基因被认为与恶性疟原虫的入侵 ,保护性免疫和免疫逃避有关。研究表明该基因在高疟区、低疟区及在不同的疟疾季节性传播中表现出多态性[1-3 ] 。为了解在云南不同疟疾流行区的恶性疟原虫中该基因的多态性特征 ,以便对云南省疟疾有深入的认识 ,进行了探索性调查。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DNA快速提取试剂盒 ,DNA扩增试剂盒和Taq酶等试剂购自上海复华生物技术公司。引物由北京赛百盛公司合成。热盖式基因扩增仪和PAC3…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用同位素标记、分子杂交、免疫沉淀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等多种实验手段,研究了存在于Wellcomo(Lagos)株的恶性疟原虫裂殖子的成对体中一个分子量为140,000的蛋白质,描述了该蛋白质的制备,纯化,鉴定及部分特性。作者从被寄生的红细胞的抽提物中通过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方法提纯了该蛋白质。发现该蛋白质是在裂殖子的裂殖生殖阶段被合成的,抗恶性疟原虫的单克隆抗体61.3识  相似文献   

16.
培养恶性疟原虫培基的上清与不同稀释度的环状体感染红细胞表面抗原(RESA)抗体阳性的10份云南恶性疟患者血样共育,取上清进行RESA-IFA。结果显示,所有血样的RESA抗体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培基经加热处理后,并不影响其抑制活性。表明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培基中存在可溶性RESA,且对热稳定。用不同程度的裂殖子可溶性抗原和O型红细胞影抗原与RESA抗体阳性的血样共育,再进行RESA-IFA。裂殖子抗原在浓度为3.1μg/ml时产生完全抑制。相反,O型红细胞影抗原在浓度比裂殖子抗原高约30倍时,才产生抑制。表明RESA源于裂殖子。  相似文献   

17.
以往的研究已经表明分子量为80KD_a的多肽(kp)和恶性疟原虫在感染的红细胞膜上形成小节有关。并且还发现kp和鹇疟原虫的富组氨酸的蛋白质(HRP)具有共同抗原决定因素。现作者用短周期标记法对kp的合成和代谢作进一步研究。作者用~3H-组氨酸分别标记体外培养的有节恶性疟原虫(K~+)和无节恶性疟原虫(K~-),用冻融法破细胞,离出上清与用鹇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质免疫所得抗血清制得免疫沉淀物。将所得离心沉淀与免疫沉淀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2小时标记时,K~+及K~-疟原虫红细胞均出现一分子  相似文献   

18.
作者用山梨醇同步培养法加入[~(32)S]蛋氨酸进行标记,研究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各阶段多肽合成的特异性,结果表明有些多肽为各生长阶段所共有的,而另一些则为某些生长阶段所特有。将成熟的滋养体和裂殖体及裂殖子比较,至少有6个多肽是不同的,在同种疟原虫克隆化株与未克隆化株中,未见明显差别。但在猿猴及啮齿类动物疟原虫之间比较时,猿猴疟原虫的分子量为250,000的  相似文献   

19.
在肯尼亚高原地区恶性疟常随季节的变化而呈季节性流行。恶性疟原虫肝细胞期抗原-1(LSA-1)是肝细胞期疟原虫表达在裂殖体表面的一个约200 kDa的多肽分子,其N端和C端非重复区编码的氨基酸残基数为14-24的多肽能诱生IL-10、TNF-α、IFN-γ和CTL的应答。研究表明,在流行区人群中,如其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产生对LSA-1应答的细胞因子,则再感染率下降。该文报道该地区儿童和成人的细胞因子的季节性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将放射性同位素代谢标记和表面标记的恶性疟原虫抗原用多价免疫血清进行免疫沉淀,然后用 SDS—PAGE 和放射自显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感染次数的儿童和成人免疫血清对恶性疟靶抗原具有不同的识别能力。多次感染的成人免疫血清能有效地识别分子量为200、140、125、100、83、74、67、45、35阳27kD 的靶抗原,初次感染的成人免疫血清(?)选择性地识别分子量为200、100、83、74、45和27kD 的几种靶抗原。而初次感染的儿童免疫血清只能很弱地与45kD 的抗原发生反应。表明分子量为200、100、83、74、45阳27kD 的抗原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反应性,这些抗原在恶性疟感染过程中很可能起着诱导保护性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