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声压级(40~80 dB)次声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阈及脊髓小胶质细胞的影响。 方法将SD大鼠制成L5脊神经结扎病理性疼痛模型,并将其分成次声组及对照组,次声组大鼠给予低声压级次声治疗,对照组大鼠未给予次声治疗,比较次声组及对照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点热刺激撤足潜伏期、L5脊髓小胶质细胞OX-42蛋白的变化情况。 结果在次声治疗中期(即次声治疗12~14 d期间),发现次声组大鼠热刺激撤足潜伏期明显大于对照组水平(P<0.05),在次声治疗早期(即次声治疗2~10 d期间)及后期(即次声治疗16~28 d期间)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另外在次声治疗14 d时,发现次声组L5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程度明显弱于对照组(P<0.05),在次声治疗7 d、21 d及28 d时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低声压级(40~80 dB)次声能提高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阈,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抑制L5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和频率的次声作用对大鼠十二指肠黏膜生长抑素(SS)及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 Hz-90 dB组、8 Hz-130 dB组及16 Hz-130 dB组,每组35只。各次声作用组大鼠按设计要求分别暴露于相应频率和强度的次声环境中,每天2 h;对照组大鼠于同一时间内亦置入次声舱中,每天2 h,但未给予次声作用。各组分别于次声作用后第1,7,14,21及28 天时各随机取出7只大鼠进行标本制备,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十二指肠黏膜中SS、CCK的含量。 结果各次声作用组与对照组比较,次声作用第1天时各组SS、CCK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rt;0.05),作用第7,14,21及28天时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以第14天时尤为显著,与第7,21及28天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1及28天时,各组SS、CCK水平均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除次声作用第1天外,8 Hz-130 dB组十二指肠黏膜SS、CCK含量在第7,14,21及28天时均明显高于8 Hz-90 dB组,16 Hz-130 dB组十二指肠黏膜SS、CCK含量在第7,14,21及28天时均明显高于8 Hz-130 dB组。 结论8 Hz-90 dB,8 Hz-130 dB或16 Hz-130 dB 次声作用均可引起大鼠十二指肠黏膜SS及CCK水平升高,其影响程度与次声作用强度、频率及作用时间等密切相关,大鼠经次声多次作用后可产生一定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16 Hz,90 dB和16 Hz,130 dB次声对小鼠海马区白介素-6(IL-6)表达及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含量(GFAP)的影响,从而探讨次声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自我保护功能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BALB/C小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90 dB次声作用组(20只)、130 dB次声作用组(20只)及对照组(20只)。将90 dB次声作用组、130 dB次声作用组小鼠分别置于次声压力舱内2 h,期间分别给予90 dB或130 dB的次声刺激,对照组小鼠也于同期置入次声压力舱内,但期间不给予次声刺激。于次声作用1,7,14,21及28 d时观察各组小鼠海马区IL-6及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情况。 结果对照组小鼠海马区有一定强度IL-6表达;各次声作用组小鼠海马区IL-6在次声作用7,14及21 d时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并于次声作用14 d时达到峰值;进一步分析后发现,90 dB次声作用组IL-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130 dB次声作用组(P<0.05)。各次声作用组小鼠海马区GFAP表达水平在次声作用7,14及21 d时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并于次声作用14 d时达到峰值;90 dB次声作用组小鼠海马区GFA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130 dB次声作用组(P<0.05)。 结论次声刺激能显著促进小鼠海马区神经元IL-6表达,提高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GFAP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次声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健康志愿者18人(n=18)空腹抽血并分离其淋巴细胞,按照实验处理方法分为次声组(次声处理,n=18)、对照组(处理同次声组但次声治疗仪处于关闭状态,n=18)、空白组(淋巴细胞分离后一直置于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内培养,n=18);实验处理15,30,60,90,120min,每时间段依次取样后放入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内进行培养。培养24,48h,检测相关指标,包括台盼蓝染色法、噻唑蓝染色法(MTT法)、流式细胞术以及扫描电镜的检测。结果分离后的淋巴细胞存活率达到95%以上,采用MTT法检测的结果显示,实验处理后培养24,48h,次声组的OD值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次声组OD值随处理时间呈依次增大趋势,而对照组这种趋势不明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各次声处理组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凋亡细胞以及其他各类细胞的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下结果显示:次声处理作用120min且培养48h的细胞大小、形状、表面微绒毛疏密程度与空白组差异不大;而对照组细胞却有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异形细胞增加等变化。结论本研究采用的次声治疗剂量对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细胞活性可能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对其凋亡率影响不大;次声处理可能会引起细胞膜的超微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声压级次声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大鼠模型,以Infrasound 8TM次声治疗仪产生的次声作为处理因素。将32只大鼠随机假手术组(n=8)、造模组(n=8)、次声组(n=16),次声组按每天作用时间分为20 min组及120 min组,每组8只。动态观察(2 h、1 d、3 d和7 d)各组神经功能状态。7 d后大鼠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缺血侧大脑皮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变化。 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次声120 min组神经症状改善明显(P<0.05)。次声120 min组缺血侧大脑皮质IGF-1表达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低声压级次声(120 min/d,7 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加IGF-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踏转轮运动训练对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所致学习能力损害及海马ZnT3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出生后6 d的SD大鼠随机分为惊厥组和对照组。惊厥组每日吸入三氟乙醚诱导惊厥发作1次,每次持续30 min,连续6 d;对照组给予同样操作,但期间不吸入三氟乙醚。2组大鼠分别于出生后29~35 d及61~67 d进行Y迷宫学习训练,检测其学习、记忆功能。期间2组大鼠于出生后51~56 d进行踏转轮训练,每天1次,每次30 min,连续6 d。最后于出生后78 d时将各组大鼠处死行脑组织切片,检测ZnT3在海马中的表达。 结果①学习能力测试:惊厥组大鼠第1次Y-迷宫辨别学习达标的电刺激次数为(60.0±14.1)次,与对照组[(37.5±17.2)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惊厥组Y-迷宫辨别学习达标的电刺激次数为(27.5±14.1)次,与对照组[(21.0±11.0)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2组大鼠第2次学习能力成绩均较第1次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记忆能力测试:惊厥组与对照组2次测试结果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③ZnT3原位杂交检测:2组大鼠ZnT3 mRNA在海马各区均有明显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但惊厥组大鼠齿状回ZnT3 mRNA灰度值与CA3区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动训练能显著改善新生期反复长程惊厥对大鼠学习能力的损害,并能有效调节海马区ZnT3的异常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频率为8 Hz,声压级分别为90,100和130 dB的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90,100和130 dB次声作用组(次声频率均为8 Hz),每组12只。将各次声作用组大鼠暴露于8 Hz、不同声压级次声环境中,次声每天作用2 h;对照组大鼠同期也置于次声舱内,但期间不给予次声干预。于实验进行4周后,将各组大鼠处死取脑,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中BDNF蛋白含量变化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BDNF mRNA在海马分布中的变化。 结果各次声作用组大鼠海马中BDNF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随着次声声压级提高,BDNF水平下降幅度逐渐加重。原位杂交结果显示BDNF mRNA在大鼠海马各区域中均有分布,各次声作用组大鼠海马BDNF mRNA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其中以齿状回部位的下降幅度最为显著。 结论实验大鼠经频率为8 Hz,声压级为90,100或130 dB的次声作用后,其海马(尤其是齿状回区)BDNF含量减少,BDNF mRNA表达水平下降,这可能是次声作用引起机体学习记忆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是否参与脊髓损伤引起的骨骼肌萎缩过程,观察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骨骼肌萎缩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将7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脊髓横断7 d组 (简称横断7 d组)、横断15 d组、横断30 d组以及脊髓横断5 d训练2 d组(简称训练2 d组)、训练10 d组、训练25 d组。对照组未给予特殊处理,余6组行T8~10水平脊髓完全横断,各训练组大鼠于脊髓横断5 d后进行减重平板步行训练。采用TUNEL方法检测比目鱼肌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肌纤维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实验大鼠脊髓横断后,其比目鱼肌TUNEL阳性细胞核数量较对照组及相应时间点训练组均明显增多(P<0.05~0.001);电镜观察发现,随着脊髓横断时间延长,萎缩肌纤维数量逐渐增多,肌节与肌丝排列紊乱加重,细胞核形态不规则,毛细血管管腔狭窄;经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后上述改变有所改善。 结论细胞凋亡参与脊髓损伤后引发的骨骼肌萎缩过程;减重平板步行训练能够抑制肌细胞凋亡、缓解肌萎缩,改善肌肉血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刺激对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运载体4(GLUT4)转位及相关信号蛋白的影响,探讨电刺激诱导的骨骼肌收缩促进OLETF大鼠骨骼肌细胞GLUT4转位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 方法取20只OLETF大鼠,分离趾长伸肌,按照抑制剂和电刺激干预的不同分为6组,每组6~8个骨骼肌样本,用Western Blot法测定骨骼肌中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PKB/Akt)、腺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表达和活性变化,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GLUT4在细胞膜及细胞内膜的分布。 结果①电刺激诱导OLETF大鼠骨骼肌收缩后,其细胞膜上GLUT4的分布明显增加。②与无电刺激组相比,电刺激组OLETF大鼠骨骼肌细胞Akt、AMPK蛋白活性明显增加(P<0.01);而ERK蛋白活性无明显改变(P&rt;0.05)。③抑制AMPK信号通路后,电刺激组OLETF大鼠骨骼肌细胞Akt蛋白活性较无电刺激组明显增加(P<0.01);抑制PI3K信号通路后,电刺激组OLETF大鼠骨骼肌细胞AMPK蛋白活性较无电刺激组明显增加(P<0.01)。 结论电刺激诱导的骨骼肌收缩可促进GLUT4转位至细胞膜,这一过程是通过AMPK和/或PI3K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仅抑制其中一条信号转导通路不能阻止GLUT4的转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下低频电刺激诱导外周血干细胞增殖并向施万细胞(SC)分化的可能机制。 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外周血干细胞,将传至第3代的SD大鼠外周血干细胞分为低频电刺激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组、联合应用组、对照组。4组细胞均采用含2%胎牛血清的达尔伯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MEM)进行培养,加入SC上清液后,低频电刺激组给予1 h持续低频电刺激,ERK组在DMEM中加入浓度为50 mmol/L的抑制剂PD98059,联合应用组在ERK组基础上给予1 h持续低频电刺激,对照组不行特殊干预处理。诱导前、后,利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4组细胞在570 nm处的吸光度A值,并采用Western blot法对诱导后各组细胞的增殖周期蛋白D1(cyclin D1)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干预前,各组外周血干细胞的A750值无明显差异(P&rt;0.05);干预后,低频电刺激组、ERK组、联合应用组、对照组A750值分别为(1.051±0.058)、(0.363±0.343)、(0.894±0.343)、(0.758±0.047),除ERK组外,其它各组A750值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各组A750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低频电刺激组S-100、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P75的表达率均高于其它各组(P<0.05),ERK组各蛋白表达率则均低于其它各组(P<0.05),联合应用组S-100、GFAP及P75的蛋白表达率介于低频电刺激组与ERK组之间,高于ERK组,低于低频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各组组间ERK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与对照组比较,低频电刺激组和联合应用组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cyclin D1及CDK4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P<0.05),ERK组则较低(P<0.05);与联合应用组比较,低频电刺激组p-ERK1/2、cyclin D1及CDK4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5),ERK组较低(P<0.05)。 结论体外培养条件下,低频电刺激可促进SD大鼠外周血干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向SC分化,且ERK信号传导通路是促进SC增殖分化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