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表型.方法:对13例胃间叶源性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行CD34、CD117、Desmin、SMA、S-100、NSE等标记和分类,研究胃间叶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结果:13例胃间叶源性肿瘤中,9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3例神经鞘瘤,1例难以分类.结论:胃间叶源性肿瘤中以GIST最为多见,神经源性肿瘤次之,而真正的平滑肌(肉)瘤非常少见,采用联合标记物检测,在胃间叶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1 病例介绍 1.1 例1,女性,42岁。因反复咳嗽、咳血丝痰半年(住院号:62439),伴左胸背持续性隐痛、气短、胸闷,于1996年10月3日住院;无咯血、声嘶、发热。患者曾在当地医院以“左胸腔积液”予胸腔穿刺抽液、抗感染等治疗,但疗效欠佳。体格检查:体温36.2℃,P86次/min,R20次/min。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下肺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实音,呼吸音消失。腹壁柔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未扪及包块,无移动性……  相似文献   

3.
高福平  魏谨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7):1457-1458
目的:探讨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例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学表型进行观察、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例1为-47岁女性,症状主要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四月,病理确诊为阑尾交界性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瘤.例2为-66岁女性,症状主要为右下腹痛一天,病理确诊为阑尾高分化黏液性囊腺癌.结论:阑尾黏液性肿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容易误诊,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4.
乳腺叶状肿瘤18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复诊明确结果的18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位年龄40.8岁。根据肿瘤生长方式,进行乳腺叶状肿瘤分级,良性13例,交界性4例,恶性1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VIM均表达在肿瘤间质细胞(++),SMA亦表达间质细胞(+),p53及Ki-67定位于细胞核,阳性表达于恶性叶状肿瘤(+)。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病理学形态分为三类,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免疫组织化学对恶性叶状肿瘤有一定表达。治疗上首选手术,不主张作单纯的肿物摘除术,往往由于切缘较近而导致较高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阑尾黏液性肿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阑尾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点及随访结果。结果 6例患者中男女各3例,年龄41~71岁。无典型临床表现,术前一般不能做出准确诊断。阑尾增粗、腹盆腔黏液及卵巢黏液性肿瘤,为阑尾黏液性肿瘤的重要诊断依据。肿瘤性上皮和(或)黏液累及范围与阑尾黏液性肿瘤病理诊断及预后有关;卵巢及腹盆腔病灶继发于阑尾黏液性肿瘤,有赖于免疫组化CK20+、CK7-、MUC-1-、MUC-2+、CEA+、CDX-2+、ER-支持。结论阑尾明显增粗,且有黏液、黏液性腹腔积液及双侧卵巢黏液性肿瘤时,应高度怀疑阑尾黏液性肿瘤。肿瘤性上皮侵犯深度、范围,对判断肿瘤良恶性最为重要。免疫组化结果对确定卵巢、腹膜病灶的来源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为不常见的独特性梭形细胞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鉴别诊断、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收集12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2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为40.2(29-70)岁,多发生于胸腔、腹腔,其中1例为恶性SFT。镜下肿瘤细胞多为梭形细胞,少细胞区和多细胞区相间,两者间隔以瘢痕样透明变性粗胶原纤,可见分枝状的血管外皮瘤样区。免疫表型:梭形细胞Vimentin、CD34和CD99弥漫强阳性,不同程度表达Bcl-2、SMA、EMA、Desmin、S-100。结论:SFT属于中间生物学行为的肿瘤,可复发或转移。少数SFT虽然具有实体富于细胞纤维肉瘤样模式,但其生物学行为仍然相对良性。一些组织学良性的SFT在术后10年也可复发和转移,“去分化SFT”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自纤维胃镜在我国开展以来 ,提高了对胃肿瘤的术前诊断水平 ,部分病例做到早期发现 ,及时治疗。本文就我院近9年接收经来胃镜检查诊断的453例胃癌标本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院1989年~1997年共接收胃镜诊断胃肿瘤标本453例 ,男性352例 ,女性101例 ,男女之比为3.5∶1 ;本组年龄最大者89岁 ,最小者24岁 ,平均年龄为56.5岁。其中病理诊断胃癌的262例 ,中~重度不典型增生63例 ,诊断胃炎、慢性溃疡的128例 ,若将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视为早期癌 ,则胃镜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7.7 %。标本常规固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钙化性腱膜纤维瘤(CAF)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2例CAF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治疗与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CFA好发于青少年手掌和足底。肿瘤多< 3 cm,界不清;切面呈灰白色,质硬。镜下可见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散在分布的钙化小灶及软骨小岛。免疫组化:vimentin(+),SMA(+),CD68(+),CD99(+)。结论:CAF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其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且还需与腱鞘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肿瘤样钙盐沉着症、掌跖纤维瘤病、婴儿型纤维瘤病、婴儿纤维性错构瘤、软组织软骨瘤、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鉴别。  相似文献   

10.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SF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对6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进行研究.结果本组6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6.9岁,发病部位:左耳后皮下1例,左眼眶内1例,前纵隔1例,右侧腰部皮下1例,胸膜2例;4例患者为局部无痛性肿块,2例肿物巨大有局部压迫症状,术前诊断不明确.病理形态特征:肿瘤主要由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卵圆形细胞组成,可见束状、交错排列,局部有血管外皮瘤样形态,神经纤维瘤样形态,间质胶原化,细胞无异形,核分裂少或无(<4/10HPF);可见组织学不典型区域,表现细胞异形,核分裂>4个/10HPF,伴出血坏死.免疫组化:Vimentin、CD34、bcl-2、CD99强阳性,CK阴性,随访5例1个月~28个月无复发.结论 SFT是一种少见肿瘤,可发生在胸膜及身体其它部位,有较独特的病理形态,免疫组化Vimentin、CD34、bcl-2阳性,CK阴性,有助于诊断,生物学行为不肯定,需随访.  相似文献   

11.
自纤维胃镜在我国开展以来,提高了对胃肿瘤的术前诊断水平,部分病例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本文就我院近9年接收经来胃镜检查诊断的453例胃癌标本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胸膜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extrapleural solitary fibrous tumor,ESFT)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44例ESFT病例行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良性35例,恶性9例。ESFT组织学形态多样,典型者见梭形细胞呈无模式(patternless)排列,伴有粗大瘢痕样的胶原及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CD34、Bcl-2、CD99、SMA阳性率分别为100%、93%、79%、67%和6%,Desmin、S-100、CD117、Calretinin及EMA均为阴性。随访33例,3例局部复发,无死亡及远处转移。结论: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型有助于ESFT诊断及鉴别诊断。对ESFT患者有必要进行术后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4.
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较少见,是一种小圆形细胞性恶性肿瘤.近年来研究表明,它与骨组织的尤文肉瘤(ES)有许多相似之处,多数学者认为二者是同一肿瘤的两个不同阶段,故将其称为ES/pPNET家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眼眶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malignant solitary fibrous tumor,MSF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眼眶MSF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组织学变化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肿瘤细胞弥漫分布,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呈束状、波浪状、席纹状等不规则排列,其中散在畸形或多核瘤巨细胞,核分裂像易见;间质血管丰富,主要为薄壁分枝状鹿角样小血管,局部包膜侵犯.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D34、Bcl-2和Vimentin,CD68、S-100、SMA、CD117、F8、Melan A、HMB45、CD31均阴性.结论 发生于眼眶的MSFT是1种非常罕见的肿瘤,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均无特征性,明确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为一少见炎性疾病,其临床、大体、镜下表现可与肾细胞癌相似,易导致误诊。本病虽少见,但亦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转移性小肠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与预后有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转移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手术方式及预后。结果 转移性小肠肿瘤常见于恶性肿瘤晚期广泛转移者,好发年龄50岁左右,多见于回肠,可单发,也可多发,其治疗多为姑息性肠切除手术,预后不良。结论 育龄妇女无典型胃十二指肠溃疡或肝硬变病史,意外地出现消化道出血时,在临床鉴别诊断中要想到绒癌转移;对恶性肿瘤晚期或手术后病人,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症状者,应警惕转移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