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深圳市龙岗区突发性职业中毒监测预警系统。方法收集分析本市龙岗区职业病资料,调查3 617家企业,根据国家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标准对本辖区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的化学和粉尘因素进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和研究职业中毒事件发生特征、影响因素,采用风险评估方法从早期发现职业中毒隐患。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突发性职业病危害监测和中毒预警系统并试运行近2年,期间年职业病发病人数20人,少于1995—2009年的年平均发病人数30人;职业病发病呈现散发状态,急性职业病发病明显减少,运行期间没有发生重大职业中毒事故,也无职业中毒死亡人员。结论本市龙岗区职业病危害监测和中毒预警系统的建立和运用,能有效预防、控制和减轻职业危害和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建立农村职业中毒控制快速响应网络的有效性。资料:来源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职业中毒响应的要求,象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中毒调查资料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实践。结果:建立农村职业中毒控制快速响应网络,提高和改善了应急处置能力和条件,加快了中毒事件报告、处置响应速度,对中毒人员的现场医学急救和医院救治及时有效,中毒的监督监测、预警及健康教育效果明显。讨论:分析农村职业中毒控制快速响应体系建立的有效性,中毒快速响应的及时性和规范性,基层实施现场医学救治和医院专业治疗结合的重要性,预防性措施是防止中毒发生和减轻中毒危害的基础。结论:建立农村职业中毒控制快速响应网络可行、有效,且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合肥市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现况;探讨提高职业卫生信息监测质量,减少职业病及相关疾病漏报的方法。方法按照《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规范(试行)》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方案》要求,采取组织培训、以行政文件规范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等方式,采用市、县区疾病控制中心和各级医疗机构多层次的综合考核管理措施,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协同控制职业卫生信息监测质量。结果提高了职业病和农药中毒的报告率和报告质量。结论多层次的综合考核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职业卫生信息监测报告质量,有利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4.
从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的“一案三制”和中毒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两方面介绍我国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体系和工作进展。我国已初步建成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的“一案三制”的基本框架,中毒控制与卫生应急围绕处置规范化、网络服务模式、信息化建设、培训演练等方面开展了多项研究和工作,已初步建成在卫生行政机构统筹管理下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的中毒预防与救治、国家与地方联动的中毒救治网络,推动了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我国突发中毒事件的卫生应急面临挑战,亟需加强中毒卫生应急信息化、升级改造中毒救治基地、建立中毒卫生应急技术研究中心、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及化工园区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5.
建立完善应对突发职业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形成统一指挥、职责分明、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突发职业中毒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处置突发职业中毒事件的能力,是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检验各地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处置突发职业中毒事件的实际能力,帮助各辖区卫生监督机构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救援人员应急指挥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于2004—2005年对辖区5个卫生监督所开展了突发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演练考核,并对应急处置能力作出总体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的现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全省111家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单位总体情况、中毒处置队伍、物资储备、监测预警报告、应急处置、检测能力以及培训和演练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111家疾控机构中,96家(占86.5%)建立了突发中毒应急队伍,43家(占38.7%)建立了突发中毒事件相关专家库,但92家(占82.9%)不清楚所辖区域内剧毒危险化学品生产、存储地区分布情况;90家(占81.1%)设立了独立的应急物资储备场所,仅2家(占1.8%)储备有解毒药物;103家(占92.8%)具有一般毒物检测能力;32家(占28.8%)配备了职业中毒现场快速检测设备。111家疾控机构都能接报中毒事件,其中24家(占21.6%)建立了突发中毒风险评估制度。[结论]全省疾控机构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发展迅速,中毒应急救援体系初步形成,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急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医疗卫生机构在突发职业中毒卫生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广汉市卫生局组织的一次突发职业中毒卫生应急演练活动进行总结。医疗卫生机构在突发职业中毒应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应急预案指导性不强、应急物资储备不足、部门间沟通协调不够、应急队伍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等。对此提出了各个针对性的措施,以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在突发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09—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资料,了解我国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分布特征,为职业中毒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对事件级别分布、地区分布、时间分布、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死亡构成和病死率等方面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9—2013年19个省市累计上报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138起,年均事件数28起;较大级别事件所占比重最高;累计发病和死亡人数分别为1121人和170人,事件总病死率为15.2%;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结论我国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危害仍较为严重,需提高对急性职业中毒危害因子的监测强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满足全国突发中毒事件技能竞赛的需求,考察省级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方法以突发中毒事件的特征为基础建立突发中毒事件桌面推演案例,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研制开发了突发中毒事件桌面推演系统。结果该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通过网络进行试题的收发,各省参赛队伍通过互联网进行中毒技能竞赛桌面推演环节。结论中毒桌面推演系统是中毒卫生应急演练和计算机的结合,为提高中毒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校验应急预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中毒事件的卫生应急能力现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全市16家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总体情况、应急队伍、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物资、应急检测方面的状况。结果 16家疾控机构均建立应急处置队伍,部分应急处置队伍人员配置不足,文化程度、专业职称结构有待优化。75%的机构开展突发中毒事件信息监测和报告工作,但并未形成高效、系统、有序的监测预警机制。各机构在应急处置工作中,对中毒现场控制指导和实施方面的重点环节工作有待完善。各机构应急预案及方案建设工作开展不足。个体防护装备方面,部分防护装备配备较少,平均配备率为66.0%。现场毒物快速检测设备及实验室检测仪器平均配备率为20.0%、45.8%,应急物资匮乏。应急检测能力水平各异,部分机构尚未掌握基本检测技能。各机构应急演练开展情况欠佳。结论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突发职业中毒事件卫生应急能力尚存在诸多不足,在人员队伍建设、物资储备、检测能力等方面需采取相应措施,全面提高卫生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1.
长沙铁路片区职业病危害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波  张佩元 《职业与健康》2012,28(9):1056-1057
目的了解长沙铁路片区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和职业病危害控制重点,为铁路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询问及查阅档案的方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沙铁路片有区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机构设置、应急配备的占100%,职业病危害控制、监测、防护、建档率均77.0%;共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点122个,主要为粉尘、物理因素(噪声和高温)、毒物3大类,总监测122个点,合格率为70.9%。粉尘对作业工人的危害性最为突出,检测点数多(39.3%),接尘人数多(65.0%);总涉及接触人员8 006人,总健康监护率为93.9%。结论长沙铁路片区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机构、应急设置健全,职业病危害控制,监测、防护、建档工作有待加强。粉尘、噪声、毒物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预防控制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发生化学中毒突发事故时,能够快速、准确、简便、实用的对事故进行危害评估,提出相应的医学应急救援方案,指导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救援工作。方法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提供系统计算机模块,调查收集云浮市存放、使用危险化学源资料,形成危险化学源概况模块,建立开放的计算机评估平台。结果该系统包括发生事故危害评估及应急方案、预测化学事故危害并制定应急预案、档案管理、职业病危害评价等功能模块,并建立化学品毒性数据库,便于对化学事故危害评估和提供应急救援措施。结论该系统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可以对云浮市发生的突发化学中毒事故进行定量危害评估,提出相应的医学应急救援预案、毒物应急救援方法措施,为相关部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故现场应急救援的决策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钢丝绳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为控制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某钢丝绳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收集有关数据和资料,结合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粉尘、毒物、高温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合绳捻股车间捻股机、合绳机岗位噪声强度检测结果超标率100%,拉丝车间噪声检测合格率16.7%。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不够完善。结论该公司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企业,劳动者有发生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职业性化学性灼伤、职业性噪声聋的风险,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某铝粉加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探讨风险评估法中预先危险分析法在预评价过程中的应用,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害因素的相应方法 和措施.方法 采用预先危险分析法对该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拟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评价.结果 该项目在预先危险分析结果 显示生产系统评价单元的危险等级为2级,公用辅助生产系统的危险等...  相似文献   

15.
钟英华 《职业与健康》2012,28(16):1957-1960
目的调查并分析地下矿山职业危害因素现状及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职业危害预防控制体系建议。方法于2012年4月7—10日,以安徽省某煤矿企业为例,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该矿山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不良气象条件。粉尘测试总计采集60个样品,其中49个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样品合格率81.7%。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设测试点7个,合格率71.4%。2个作业场所噪声超标,合格率75.0%。结论矿山企业存在诸多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需要从矿山企业与职业病危害整体层面,建立完善职业危害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某硫酸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探讨适用于职业病危害分析与控制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方法对硫酸生产企业进行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识别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健康监护分析其危害程度。运用HACCP原理找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提出预防控制技术并验证其效果。结果硫酸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化学毒物、电焊烟尘、噪声、高温、工频电磁场和微波等,其中化学毒物主要包括硫、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及硫酸、五氧化二钒、氨、盐酸、氢氧化钠、二氧化氯、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检测结果除了发现转化器、一吸塔底及顶出口和装车台三氧化硫及其硫酸短时间接触浓度(分别为7.8、9.6、2.2和3.8 mg/m3)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针对危害情况,从工程防护、个人防护、管理防护三方面提出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实施监控。经验证,可有效控制硫酸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结论 HACCP可以运用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析与控制中,为预防、控制和监督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识别、确定广州地区存在的可能引起重大化学危害(含职业危害)事故的毒物谱库,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行动提供技术依据。方法⒈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研究分析包括从安监部门登记的化学品资料中识别出广州地区存在的重大化学(含职业危害)危害源,筛选与其相关的中毒控制与应急医疗技术资料数据;⒉应用计算机技术编制成数据库文本和应用软件。结果⒈制成广州地区重大化学(含职业危害)危害源的中毒控制与应急医疗技术预案库文件文本与应用软件;⒉建立广州地区化救技术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有关化学品的毒性、化学事故预防控制及应急处置、应急医疗技术预案信息。结论该中毒控制与应急医疗技术预案库,可作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行动的技术依托,使政府部门启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从技术预案库快速查询到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行动所需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方法通过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职业卫生基础理论、有关法律法规提出解决对策。结果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存在着资料检索和调查分析流于简单、评价人员缺乏工程分析专业知识、个体采样不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不深入、应急救援和职业卫生管理调查不规范及结论和建议部分空泛、不具体,企业无法参照执行等问题。结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应更加具体和规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深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职业病危害进行预测,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方法以广东省某深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类比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法、经验法等方法分析预测深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职业病危害,并探讨深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职业病危害防护的工艺、工程、个人防护、职业卫生管理等措施。结果深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电焊烟尘、其他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以及苯系物等,其中噪声超标率为46.7%,电焊烟尘CTWA超标率为56.3%,其他粉尘超标率为37.5%;锰及其无机化合物CTWA超标率达53.8%。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岗位为焊工、打磨工、油漆工和切割工,关键控制措施包括工艺措施、工程措施、个人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结论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严重,尘肺、噪声聋、振动病以及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苯系物中毒风险较高,深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应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