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2005~2007年门诊药房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的使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病毒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2007年门诊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的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患者使用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的销售数量、金额、DDDs、患者使用率等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正逐渐被医生及患者所接受。我院抗乙型肝炎病毒药应用基本合理,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用药依从性高的核苷(酸)类似物在临床应用中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两大类即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和核苷(酸)类似物,临床一直致力于寻找最佳治疗方案以期提高抗病毒疗效。本文主要综述两类药物的优势与局限,探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CHB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最根本的治疗方法,目前公认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IFN)类和核苷(酸)类似物.自1998年拉米夫定在全球上市以来,迄今已有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和替比夫定(LdT)共4种核苷(酸)类似物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用于抗HBV治疗.相对于干扰素,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具有方便有效的优点,但该类药物只有长期治疗才有望实现持久应答,使得HBV产生耐药性的风险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4.
任贻军  张宏琳  邹俊 《中国药房》2009,(23):1823-1825
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我国的高发传染病,全国约有1.2亿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其中25%进入慢性肝病阶段,即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目前,在我国临床上应用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α-干扰素;另一类是核苷或核苷酸类似物。新一代抗HBV核苷酸类似物药物恩替卡韦(ETV)具有抗病毒作用强、副作用小、临床耐药发生率低的优点,被认为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非核苷类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美国FDA批准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分为两类:免疫调节剂和核苷类似物。但免疫调节剂的副作用和核苷类似物耐药性病毒株的出现使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而,非核苷类抗HBV药物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按照不同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对此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梁陈方 《中国药房》2009,(16):1264-1266
恩替卡韦(Entecavir,ETV)于2005年上市并应用于临床,是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继批准拉米夫定(Lamivudine,LVD)和阿德福韦(Adefovir,ADV)后第3个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它是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多聚酶强抑制剂,能同时抑制病毒DNA复制的启动和延伸阶段,具有很强的抗病毒作用,且安全性好,耐药发生率低,是目前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代表药物,临床应用研究日趋深入。现就近年来ETV抗HBV及治疗CHB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吴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287-288
<正>病毒性肝炎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1]。HBV进入肝细胞后形成环状闭合DNA(cccDNA),是HBV前基因组RNA复制的原始模板,其在体内虽含量很少但是半衰期长,现有的抗病毒药对其效果很小,很难从体内清除。核苷(酸)类似物的引进,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国内已批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核苷类似物有4种,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此  相似文献   

8.
王峰  汪宇  陆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3,(18):226-227
目的分析我院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核苷类似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计算机管理软件检索2009至2011年口服抗HBV核苷类似物的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HBV核苷类似物的销售金额呈快速增长之势;用药频度排序前三位的品种为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及恩替卡韦;恩替卡韦的用药频度增幅最大。结论核苷类似物已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首选药物,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HBV感染后易进展为肝硬化,核苷(酸)类似物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重要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本文综述核苷(酸)类似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0.
全球约有3.5亿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我国约1.3亿,其中1/4为慢性乙型肝炎,易发展为肝硬化、肝癌.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尤其是d干扰素(IFNα)和核苷(酸)类似物药物的开发与应用.使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有了较大进步,但其疗效还不理想。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在高发地区它的流行性可达10%,在美国也有125万人被感染。在出现核苷类似物以前,α干扰素一度是惟一治疗途径,干扰素治疗需要严格选择病人。拉米夫定是研究最多的一种核苷类药物,对大多数病人来说,拉米夫定会都会产生对HBV DNA的抑制,但长期用拉米夫定会产生在DNA聚合酶的YMDD区域有碱基对取代的特异性拉米夫定耐药病毒。新的核苷类似物和免疫调节治疗正在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抗HBV核苷类似物的临床应用,如何组织和开展核苷类似物HBV耐药性监测计划并指导各级医院和国家的抗HBV耐药监测的规范和管理,正确认识核苷类似物的耐药性,这些问题已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研究HBV耐药性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可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慢性乙型肝炎(CHB)长期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储存库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HBV-脱氧核糖核酸(DNA)低于检测下限>1年、长期服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初始为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的CHB患者各2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纳入后0(基线)、6、12、18个月采集血清标本,通过分析血清中HBV-核糖核酸(RNA)的含量和准种,确定HBV储存库的活动水平和变化规律,分析HBV-RNA评价病毒储存库的意义。结果 对患者0(基线)、6、12、18个月进行HBV、前基因组(pgRNA)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定量结果发现, HBV、pgRNA和HBsAg不服从正态分布, CHB患者长期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过程中, HBV水平出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对HBV-RNA定量后与对应时期的各病毒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 HBV-RNA与pgRNA、HBsAg呈正相关(r=0.64、0.96, P<0.01)。结论 CHB长期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过程中HBVRNA水平出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且与HBsAg呈现出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干扰素抗HBV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扰素(IFN)抗HBV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在病变发展至肝硬化或者肝细胞癌之前,消除或抑制病毒复制.由于核苷类似物使用的局限性,使得应用IFN治疗乙型肝炎再次受到重视.本文对已上市和仍处于研究阶段的IFN的抗病毒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炎、肝硬化、肝癌、肝功能衰竭的主要的推动因素。目前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途径有多种,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治疗乙型肝炎的关键;核苷(酸)类似物及干扰素抗病毒效果明确。依据我国CHB防治指南(2010版)所提出的尽量避免单药序贯治疗,发现耐药要迅速给予联合用药。对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如符合以下条件,则应进行标  相似文献   

16.
恩替卡韦     
李英  刘宪华 《齐鲁药事》2007,26(1):60-61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首要目标是清除或持久性抑制乙肝病毒(HBV)在体内的复制,从而减轻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病变,减少和阻止肝硬化及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抑制HBV复制的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大类。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10余年里,口服核苷(酸)类似物的应用使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取得很大进展。长期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主要缺陷是乙型肝炎病毒(HBV)耐药性的产生,后者可致所获得的疗效丢失,有时可导致肝炎活动、甚至死亡。本文主要介绍HBV耐药的发生机制、相关定义、发生率、处理及预防策略等。  相似文献   

18.
抗病毒治疗已被公认为治疗乙型肝炎的重要措施,但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核苷(酸)类似物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中应用的安全性尚有许多争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核苷(酸)类似物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中应用的文献,为HBV感染的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的抗病毒治疗和母婴阻断提供更多证据。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导致肝癌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HBV的流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目前用于治疗HBV感染的药物主要为干扰素和核苷类DNA聚合酶抑制剂,但干扰素的低应答率,核苷类药物的耐药性及停药后反弹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寻找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抗HBV药物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以核衣壳为靶点的新型抗HBV药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这种新作用机制药物的发现对于延缓甚至阻止耐药病毒株的出现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燕 《中国药业》2014,(1):46-47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核苷类抗病毒药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门诊核苷类抗病毒药的销售数量、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核苷类抗病毒药的销售数量、金额、DDDs均呈逐年增长趋势。结论医院核苷类抗病毒药应用基本合理,符合用药特点,但用药时应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使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