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盐酸苯达莫司汀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合成盐酸苯达莫司汀。方法:以2,4-二硝基氯苯为起始原料,经取代、还原、酰化、环合、还原、取代、水解、成盐等9步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目标化合物的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均与文献报道相吻合,总收率为33.5%。结论:本路线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宗在伟  杜有国  陈磊  杨建楠 《海峡药学》2011,23(11):227-229
目的合成盐酸苯达莫司汀。方法以2,4-二硝基氯苯为起始原料,经取代、还原、酰化、环合、还原、取代、氯化、成盐等9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确证。结论本方法简化了操作步骤,优化了反应条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收率,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进盐酸苯达莫司汀的合成工艺,以提高产品纯度。方法以[1-甲基-2-(4’-丁酸乙酯基)-5-硝基]-1H-苯并咪唑为起始原料,经氢化还原、取代、水解和成盐等反应制得盐酸苯达莫司汀。结果优化后的制备工艺成本低,操作简便,可获得高纯度的盐酸苯达莫司汀。结论新工艺产率达到62%,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抗肿瘤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王晓坤 《齐鲁药事》2009,28(9):573-574
盐酸苯达莫司汀(Bendamustine hydrochloride)由美国Cephalon公司研制开发,商品名为Treanda。该药为注射剂,于2008年3月由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leukaemia,CLL)。  相似文献   

6.
盐酸苯达莫司汀作为新一代抗癌药物,对多种癌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临床应用表明,本品单独治疗或联合用药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乳腺癌等,疗效确切,明显降低复发率与死亡率,而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文中对其药理作用、临床研究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卡培他滨 (capecitabine)是一个新的口服氟嘧啶氨基甲酸酯 ,口服给药 (12 5 0mg·m- 2 )后快速而广泛地经胃肠组织吸收 ,并在肿瘤组织中经过三步代谢转化为具有细胞毒性的氟尿嘧啶 (5 FU)。卡培他滨口服给药后的药物达峰时间 (tmax)为 2h ,血浆达峰浓度 (cmax)为 3~ 4mg·L- 1,消除半衰期 (t1/2 )较短(0 .5 5~ 0 .89h) ,在尿和粪中的回收率约为 10 0 %。5 FU的血浆浓度很低 ,cmax为 0 .2 2~ 0 .31mg·L- 1,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为 0 .4 61~ 0 .698mg·h·L- 1,表观分布t1/2 与…  相似文献   

8.
苯二氨Zhuo类药的临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杜超  卓秋琪  罗舟  刘相男  李伟 《河北医药》2021,43(12):1883-1888
苯达莫司汀是具有烷基化和抗代谢双重作用的细胞毒性药物,独特的杂环结构赋予其独特的抗肿瘤活性,且在目前所知的多种血液学和实体瘤中均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该药在国内尚未广泛推广与应用.因此,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对苯达莫司汀的药理机制及药动学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苯达莫司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盐酸苯达莫司汀是由Merckle公司开发的烷化抗肿瘤药物,目前正处于Ⅲ期临床。现对其合成路线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苯达莫司汀发表的有关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病例报道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Wiley Onli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有关苯达莫司汀上市后ADR的病例报道,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基本情况、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累及器官/系统、处理及转归等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共收集27例病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62.11±9.47)岁。ADR多发生在用药3个周期内,累及7个系统/器官,其中以皮肤及皮下组织与血液系统最为常见(37.04%、33.33%)。结论 苯达莫司汀皮肤及血液系统ADR发生率较高,用药过程应密切监测。此外要特别关注苯达莫司汀长期给药及罕见ADR的监护。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成为许多国家人群在70岁之前死亡的第1或第2大原因。目前,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仍然是化学治疗成功的主要障碍。新药开发经济成本高、耗时长且安全性难以保证,这就使得药物的重新定位可能成为了一种替代性治疗策略。阿苯达唑是一种已知的广谱和低毒性抗寄生虫药物,被证实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对阿苯达唑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能够实现药物的重新定位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陈磊  叶东  杨建楠  陈林  孙强 《中国药师》2013,(2):251-252
目的:改进盐酸苯达莫司汀的合成方法。方法:以5-硝基-1-甲基-2-苯并咪唑丁酸乙酯为原料,经还原、取代、氯化、成盐等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确证。结论:本方法简化了操作步骤,优化了反应条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收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盐酸苯达莫司汀的合成.方法 以5-硝基-1-甲基-2-苯并咪唑丁酸乙酯(BD-a)为起始原料,经还原、取代、氯代、水解成盐制备得目标产物盐酸苯达莫司汀,共三步反应.结果 该工艺对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中提供的反应条件及终产物的纯化方法等各方面工艺参数作了相当程度的优化更新,终产物粗品的总收率61.5%.结论 本研究获得了一种清洁、操作简单、适于工业化,盐酸苯达莫司汀收率较高和纯度高的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15.
陈祥峰  杨奇珍  魏佳 《中国药房》2012,(13):1201-1203
目的:制备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冻干赋形剂甘露醇的不同用量为因素,以制剂的成形性等为指标筛选处方;确立制剂的制备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含量;根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相关要求考察制剂的鉴别、酸度、水分、有关物质和主药含量等质量控制指标。结果:选用2.25%甘露醇为辅料,制备时不采用脱炭工艺;成品各质量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相关要求。结论:所确定的制剂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所得产品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苯达莫司汀及Y一羟基化苯达莫司汀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1m01.L-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一乙腈(68:32,v/v);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28nm,发射波长420nm。结果高、中、低3种浓度的苯达莫司汀(16000、5000、500gg.L。)和Y一羟基化苯达莫司汀(800、250、25Pg.L-1)平均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6.5%、100.3%、103.3%和98.7%、100.1%、101.3%;绝对回收。率分别为54.1%、54.1%、55.6%和62.3%、643%、68.5%;日内、日间差RSD均低于5%(n=5);最低定量限分别为200μg.L-1和10/ag.L-1;线性范围分别为200-20000μg.L-1“和10-1000μg.L-1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中同时测定苯达莫司汀及y-羟基化苯达莫司汀浓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美吡达与环丙沙星联合应用时环丙沙星对美吡达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大鼠24只分为联合用药组 (环丙沙星 美吡达 )及单独用药组 (美吡达 ),治疗9d后分别测定两组美吡达血药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及血糖。结果两组大鼠美吡达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均符合一房室模型。且联合用药组美吡达血药浓度显著升高 ,清除率下降50 %(P<0.05) ,吸收半衰期延长63.7 %(P<0.05),单独应用美吡达治疗后血糖为5.978mmol·L -1,联合应用环丙沙星治疗后血糖为5.301mmol·L-1;两组降糖效果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环丙沙星对美吡达的吸收药代动力学有影响 ,美吡达联合应用环丙沙星降糖效果比单独应用美吡达时强。故同时给药时应注意调整美吡达的用药剂量以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路宽  覃亮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3):12-13
阿苯达唑在临床上作为一种广谱的抗寄生虫药物使用已有近30年。20世纪90年代末期,阿苯达唑的抗肿瘤研究开始逐渐引起药物研究者的关注,其抗微管聚合的作用机制已经得到证实。同时1H-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酯作为合成阿苯达唑的前体化合物在体外与体内均也表现出抗肿瘤作用。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潜在的抗肿瘤作用,给药物研究者将其作为抗肿瘤先导化合物进行改造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阿苯达唑及其代谢物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0.
抗肿瘤药物时辰药动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体生理机能及物质代谢方面的变化均呈一定的节律性.生物节律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生物节律是极其广泛的,就人类而言,从系统、器官、组织水平到单个细胞,乃至各种亚显微结构都有生物节律.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生化过程、治疗作用、不良反应等皆随时间推移而呈节律性变化,由此产生了时间药理学和时间治疗学,因此运用药动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对提高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