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普鲁卡因、司可林混合液用于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气管内插管行机械呼吸 ,麻醉诱导用硫贲妥钠、安定、司可林 ,麻醉维持为 1%普鲁卡因、0 0 6 %司可林混合液 ,辅以芬氟合剂镇痛。结果  2 1例病人 ,2 2次手术全部顺利完成 ,术毕 2 1例次在 1h左右拔除气管导管 ,1例带管回病房 ,1例术后 2h出现呼吸困难 ,重新气管插管 ,1例术后 3天因分泌物清除不及时而窒息死亡。结论 普鲁卡因司可林混合液是胸腺切除术的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普鲁卡因配伍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观察研究地塞米松对全麻术后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 70例臂丛神经修复、背阔肌皮瓣修复和胸脐皮瓣修复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1%普鲁卡因、0.1%氯胺酮和0.1%司可林混合液静脉滴注和复合氨氟醚气管内吸入,B组在A组静脉用药的基础上静注地塞米松0.15mg·kg~(-1)。两组均选用气管内插管静吸互补全麻,比较术后镇痛时间的作用效果。结果 术后镇痛时间B组显著长于A组(P<0.01)。结论 地塞米松有增强普鲁卡因全麻术后镇痛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一些麻醉工作者发现哌替啶与芬太尼联合用于静脉复合麻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为了便于临床应用,现将两药联合作用的可行性作了对比研究。1 资料与方法 选择169例成人患者,男96例,女73例,ASA分级Ⅰ-Ⅱ级,肝肾功能正常,行静脉复合全麻+气管插管,采用双盲法分3组后分别用药。 A、单用哌替啶组,52例,2%硫妥5~15ml安定10mg哌替啶80~150mg单次或分次,司可林快速诱导后插管,用0.8%普鲁卡因,0.1%司可林维持静滴至手术结束拔管。B、单用芬太尼组,62例,2%硫妥5~15ml安…  相似文献   

4.
嗜铬细胞瘤病人当精神刺激、身体活动、刺激挤压肿瘤时均可引起血压骤升、心动过速、心率紊乱。肿瘤切除后又可引起低血压 ,麻醉处理比较困难。我们采用普混液 -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行 2例嗜铬细胞瘤手术的体会如下。1 一般资料男性 1例 4 8岁 ,女性 1例 5 9岁 ,均采用 2 %普鲁卡因、0 .0 4 %司可林、0 .0 2 %杜冷丁复合液静滴 ,气管内吸入异氟醚。2 麻醉经过2 .1 诱导 :行安定芬太尼、硫喷妥钠 -司可林快速诱导器官插管。2 .2 麻醉维持 :采用普鲁卡因、司可林、杜冷丁静脉复合、间断吸入异氟醚。2 .3 麻醉中循环功能的维护 :患者麻醉前…  相似文献   

5.
气管插管后全麻一般采用普鲁卡因复合液(1~2%普鲁卡因内含0.05%杜冷丁,0.1%司可林)静滴,安全性大、简便、苏醒快,并发症少,已广泛应用于胸、腹、脑等大手术。本文对150例全麻手术病人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0年3月~1994年10月共行150例气管插管后全麻。男108例、女42例,年龄5~75岁。其中胸内脏器疾病10例,胸部损伤开胸探查21例,严重颅脑损伤66例,其它复合伤53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围术期的处理及静脉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16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术前进行综合性抗休克治疗,迅速有效的扩容,进行胸腔闭式引流,麻醉选用静脉复合麻醉,气管插管的诱导中,4例行快速诱导,其余行慢诱导,加咽喉部及气管上段用的卡因喷雾,术中以普鲁卡因,司可林复合液维持,辅以芬太尼等镇痛剂。术中监测血氧和度、尿量,心电图,中心静脉压等。结果:16例病人术中1例血压下降3kPa,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围术期的处理及静脉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16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术前进行综合性抗休克治疗,迅速有效的扩容,进行胸腔闭式引流,麻醉选用静脉复合麻醉,气管插管的诱导中,4例行快速诱导,其余行慢诱导,加咽喉部及气管上段用的卡因喷雾,术中以普鲁卡因、司可林复合液维持,辅以芬太尼等镇痛剂。术中监测血氧饱和度、尿量,心电图,中心静脉压等。结果:16例病人术中1例血压下降3kPa,动脉血氧饱和度、尿量在正常范围。1例术后3天死亡。结论:自发性食管破裂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静脉点滴普鲁卡因复合全麻可并发高铁血红蛋白(MHb)血症[1]应用此种麻醉,我们遇到6例MHb血症,现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32~65岁。手术种类有胃、胆道及脾肾静脉吻合术等。术前病情ASAⅠ~Ⅱ级,均选用气管插管,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以安定0.2~0.4mg/kg,芬太尼4~8μg/kg和琥珀胆碱100mg静脉诱导,气管插管,维持麻醉用2%普鲁卡因+0.08%琥珀胆碱(内含芬太尼80μg/100ml)复合液持续滴注,术中行纯氧机械通气,潮气量8~10ml/kg,呼吸比1:2,频率15次/min左右。除血压、脉搏外,术中连续…  相似文献   

9.
盐酸普鲁卡因延长Q-T间期的探讨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刘晓玲,王红宇,齐志芬山西毛纺织厂卫生所李佩香1991年3至5月,我们采用美国产麦克8000/T型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对19例胆囊切除病人在盐酸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下行短围术期监测,以探讨Q-T间期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变化与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冠心病组6例,全部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非冠心病组13例,均无器质性心脏病。年龄50~78岁,平均58.7岁。观测时间:选择术前4小时,术中滴注普鲁卡因后15分、30分、1小时和术后4小时。麻醉方法:常规术前准备,快速诱导麻醉后明视下气管插管,呼吸机或人工气囊维持通气。静滴1%盐酸普鲁卡因+司可林+芬太尼维持麻醉,用药量视手术时间而定,一般在150~400ml。统计方法:所有数据为均数±标准差(X±S),单位为妙。检验水准X=0.05。(Q-T间期均经校正即为Q-Tc间期。19例术前4小时与术中静滴普鲁卡因15分、30分、60分Q-Tc间期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术中15分、30分、60分的Q-Tc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术前和术中30分Q一Tc间期比较采用t检验  相似文献   

10.
全麻术后超过2h意识仍不恢复,即视为苏醒延迟。现报告我科近年来所遇12例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病人出现术后苏醒延迟,并对其原因做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 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38~73岁,平均57岁。其中贲门癌5例,食道癌3例,右下肺癌1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例,阻塞性黄疸1例,脾破裂伴失血性休克1例。4例有高血压病史,1例有糖尿病史。全部病例,术前常规检查无严重心肺疾患和神经系统疾患。麻醉方式采用气管插管,1%普鲁卡因复合液(每500ml复合液含普鲁卡因5g,芬太尼0.5mg,琥珀胆碱500mg)静脉点滴维持麻醉,辅以1%~2%的安氟醚吸入、机械控制呼吸。麻醉时间在3~6h。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重症肌无力(MG)患者施行胸腺瘤切除术的围麻醉期处理。方法:对我院近年38例施行MG胸腺瘤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SAI。Ⅲ级,择期经胸骨正中劈开行胸腺切除手术,MG分型:I级12例,IIa级7例,Ⅱb级9例,Ⅲ级3例。麻醉诱导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注射阿曲库铵,麻醉维持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异氟醚吸人,不再追加肌松药。所有患者术后均带气管插管回监护病房,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38例患者术后死亡2例(占5.3%),发生MG危象6例(占15.8%,6,38例)。术前危象预测积分≥12分的27例患者中,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为(308.4±183.7)h,显著高于危象预测积分〈12分者的(56.2±47.5)h,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MG患者术后需要呼吸支持的发生率随临床分级增加而增高;术中尽可能避免肌松药物的使用,术后正确掌握拔除气管导管的时机,对保证MG患者胸腺切除手术安全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对重症肌无力(MG)胸腺切除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46例,ASAⅠ或Ⅱ级。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2%利多卡因2~3ml进行气管内表面麻醉后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结果异丙酚复合异丙酚用于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的麻醉是较理想的麻醉用药。结论异丙酚复合异丙酚对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维持方法。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 ,12岁 ,体重 39kg,上颌窦癌局部切除术后 10个月复发 ,欲行上颌骨部分切除术。术前患者一般情况尚可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 ,ASA分级 级。入手术室后接 DA-TEX监测仪持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及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术前 15 m in肌肉注射哌替啶 2 5 mg、氟哌啶1.2 5 mg、阿托品 0 .3m g,以芬太尼 0 .0 5 mg、异丙酚 70 m g、司可林 5 0 mg静脉注射快诱导 ,1%普鲁卡因加 0 .1%司可林及安氟醚静吸复合全麻维持麻醉 ,OHMEDA麻醉机控制呼吸。麻醉平稳、血压 12 0 / 80 mm Hg、心率 84次 / min、血氧饱和度 99%、…  相似文献   

14.
普鲁卡因静脉麻醉可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虽有文献报道,但在我院尚属首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45岁,体重45kg。因“假性胰腺囊肿”并“胆总管结石”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麻醉前常规给O_2去N_2,在咪唑安定15mg,氟哌啶5mg,芬太尼0.1mg,司可林100mg,r-OH2500mg诱导下行气管插管。纯氧机械控制呼吸。用2%普鲁卡因250ml加芬太尼0.2mg及万可松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8岁,体重21kg。因头痛伴有呕吐一年,加重二个月入院,经CT证实为“四脑室膜瘤,梗阻性脑积水”。术前血压12/8kpa,Hb109g/L,心率80次/min。拟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后正中开颅四脑室肿瘤切除术。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25mg,鲁米那0.05g。术中心电监护。麻醉诱导:安定6mg、芬太尼0.05mg,硫喷妥钠150mg,司可林40mg静注后,经口插管,顺利。10 5/am手术开始,血压18.5/11kpa,心率80  相似文献   

16.
张刚  吕佳 《东南国防医药》2005,7(4):308-308
患者男,70岁,因肺癌在全麻下行右下肺叶切除术。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手术室后静脉注射咪唑安定3mg.异丙酚100mg,司可林100mg,快速诱导插管。术中行机械通气,静脉间断注射阿曲可林25mg,芬太尼0.1mg.吸人安氟谜1%维持麻醉。因处夏天,故使用冷空调,温度22℃,风向正对医生与患者。手术共约4小时,结束时用冷盐水冲洗胸腔,术中输库血800ml,贺斯及平衡液3000ml。手术结束后,发现患者全身发凉,肌肉僵硬,有轻微自主呼吸,静注氟吗西尼0.2mg,佳苏仑100mg催醒.无效。术后1小时患者未醒,呼吸8次/分,心率60次/分,血压100/60mmHg,角膜反射和对光发射未恢复,测鼻温为31℃。当时手术室温度为22℃.SPO2为98%,潮气  相似文献   

17.
心停跳后各器官病理变化剧烈,涉及学科广泛,其抢救措施必然是综合性的。本文仅麻醉抢救经过有待改进的问题与经验小结如下。患者男,12岁,因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手术,麻醉以氯胺酮50mg加司可林50mg诱导插管。插管后又给氯胺酮50mg,用普鲁卡因杜冷丁液(26滴/分)维持麻醉,1小时5分后麻醉浅,静注安定5mg,血压脉率平稳,又35分后术者行口腔操作时病人有咬指反应,立即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86例全麻下剖宫产术的麻醉,为临床麻醉提供经验。方法:86例ASA I-II级择期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孕妇,用硫喷妥钠和司可林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吸入O2/N2O和氟烷,剖出新生儿后加用吗啡和Alloferin维持麻醉,术毕患者清醒后拔管送恢复室。结果:86例剖宫产术均顺利完成,母婴安全。结论:全麻对剖宫产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危急重病腹部手术使用合静脉全麻术,提高麻醉效果,减少麻碎并发症发生。方法 将63例经复合静脉麻醉方法,诱导以安定2.5%SP司可林成芬太尼、2.5%Sp、司可林,术中用2%普鲁失因,氯胺酮、安定或5%葡萄糖液500mL、氯胺酮、安定维持。结果 手术顺利完成,术中生命体征平稳,63例中除了3例用多器官功能衰竭手术后第一天死亡外,其余无明显麻酸并发症发生。结论 急危重病腹部手术使用复合静脉全麻比选择局麻或连硬外麻醉效果好,病人舒适,是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王某,女,门岁,原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1982年有“中风”史。因突然头痛、呕吐、尿失禁、意识障碍24小时于1993年11月2日ZI时入院。入院时意识源眈,头颅CT发现小脑区出血并破人第四脑室,诊断为高血压性小脑出血,当晚22时40分在全麻(气管插管十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麻醉用药:术前苯巴比妥钠及东英等碱,术中用常规剂量氨氟醚、司可林、芬太尼及1%普鲁卡因。手术清除右侧小脑半球血肿25ml,次日晨1/J‘时50分手术结束。术后病人能遵令睁、闭眼及自主活动肢体,生命体征稳定,为便于吸痰等呼吸道管理而留置气管导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