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NF-κBp65、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owerVision TM)二步法对56例宫颈鳞癌和25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NF—κBp65、HIF-1α蛋白检测。结果宫颈鳞癌组织NF—κBp65、HIF-1α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正常宫颈组织(P〈0.01)。NF—κBp65的蛋白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分级及有无淋巴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HIF-1α的蛋白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NF—κBp65和HIF-1α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39,P〈0.01)。结论联合检测NF—κBp65和HIF-1α蛋白表达对诊断宫颈鳞癌的意义优于单纯检测NF—κBp65或HIF-1α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乙酰肝素酶(HPA)在宫颈鳞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鳞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HIF-1α及HPA蛋白的表达.结果 HIF-1α及HPA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并随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的进展阳性表达率呈上升趋势;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宫颈鳞癌中HIF-1α及HPA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5). HIF-1α及HPA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正相关(r=0.596.P<0.05),结论 HIF-1α及HPA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宫颈鳞癌的浸润及转移有关,二者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丹酚酸B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核因子-кB p65(NF-кB p65)核转移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评价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丹酚酸B低剂量组和丹酚酸B高剂量组.假手术组(8只):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0.5cm处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8只):结扎0.5 h后再灌注;丹酚酸B高、低剂量组(各8只):于结扎后分别静滴相应剂量的丹酚酸B溶液,其余各组静滴等量生理盐水.4 h后取心肌标本,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m blot)检测NF-кB p65蛋白在心肌细胞核中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心肌组织中TNF-α表达水平,生化法检测心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 ①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NF-кB p65在心肌细胞核中的表达增加(P<0.01),心肌组织中TNF-α表达及MPO活性升高(P<0.01).②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丹酚酸B高、低剂量组NF-кB p65在心肌细胞核中的表达减少、心肌组织中TNF-α表达及MPO活性降低(P<0.05或P<0.01);丹酚酸B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减少更显著(P<0.01).结论 丹酚酸B可以使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NF-кB p65核转移受到有效抑制,TNF-α表达明显降低,减少中性细胞浸润,从而起到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hosphoinositide-3-kinase regulatory subunit 1, PIK3R1)及其编码蛋白p85α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38例宫颈鳞癌组织和39例良性宫颈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鳞癌宫颈和良性宫颈的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85α蛋白的表达;分析宫颈鳞癌组织中p85α的表达与各临床参数的相关性;选取19例宫颈鳞癌组织和19例良性宫颈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PIK3R1和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gene of 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 PTEN)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与良性宫颈组织相比,p85α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P<0.01);病理分期越高,p85α的表达越低(P<0.01),有远处转移的肿瘤组织中p85α的表达较无远处转移的肿瘤组织表达低(P<0.05)。与良性宫颈组织相比,PIK3R1和PTE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相关分析表明,PIK3R1和PTEN在宫颈鳞癌中表达呈中度相关(r=0.567,P=0.011)。 结论: PIK3R1及编码蛋白p85α在宫颈鳞癌中表达均下调,二者在宫颈鳞癌中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萍  肖宏  胡雅君 《广西医学》2014,(11):1514-1516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宫颈20例(对照组),CIN 64例(CINⅠ26例,CINⅡ/Ⅲ38例),宫颈鳞癌45例(宫颈鳞癌组)宫颈组织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CINⅠ组、CINⅡ/Ⅲ组、宫颈鳞癌组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0%(3/20)、34.62%(9/26)、47.37%(18/38)、66.67%(30/45);CINⅡ/Ⅲ组、宫颈鳞癌组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INⅠ组NF-κBp65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患者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年龄等临床病理因素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NF-κB p65蛋白异常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HIF-1α、VEGF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ctor,VEGF)的基因产物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86例宫颈鳞癌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HIF-1α在86例宫颈鳞癌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8%(48/86)和0%(0/10),差异有显著性(P<0.01)。宫颈鳞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宫颈鳞癌的肿块大小、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坏死密切相关。VEGF蛋白在86例宫颈鳞癌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6%(53/86)和0%(0/10),差异有显著性(P<0.01)。宫颈鳞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宫颈鳞癌的肿块大小、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坏死呈正相关。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和术后5年生存率均无关。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HIF-1α与VEGF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0.636,P<0.01)。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HIF-1α基因表达显著增高,还可能诱导VEGF的过表达并与宫颈鳞癌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NF-кB活性、ICAM-1蛋白表达变化及NF-кB对其调控作用.方法 取健康雄性BABC/L小鼠20只,采用5%DSS溶液结肠炎小鼠模型和0.9%盐水溶液(NS)为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和NF-кB p65表达水平,凝胶滞留迁移试验(EMSA)测定NF-к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 DSS组较NS组NF-кB DNA结合活性显著升高,具统计学意义(P<0.01),NF-кB p65成份主要表达于粘膜下层的炎症细胞及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出现核移位现象,正常对照组仅少数细胞表达p65,ICAM-1.相关性分析提示NF-кB活性与ICAM-1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DSS诱导结肠炎小鼠结肠粘膜的NF-кB明显活化,可能上调了ICAM-1基因的表达,参与肠道炎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因子κ8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ten,PTEN)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喉鳞癌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NFκB p65和PTEN的表达.结果:喉鳞癌中NFκB p65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NFκB p65的表达水平与喉鳞癌的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喉鳞癌中PTEN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PTEN的表达水平与喉鳞癌的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 NFκB p65和PTEN蛋白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临床分型及不同病理分级的喉鳞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NFκB p65和PTEN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_s=-0.580,P<0.01).结论:NFκBp65的高表达及PTEN的缺失表达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有可能成为判断喉鳞癌侵袭能力及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核转录因子κB p65在子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在人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32例人宫颈鳞状细胞癌为实验组,慢性宫颈炎及正常宫颈组织各3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 p65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32例宫颈癌组织中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8.7.%,慢性宫颈炎组织中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66%,而30例正常组织中无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NF-κB活化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NF-κB p65可能成为人宫颈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Eag1钾离子通道、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不同病变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40例慢性宫颈炎、40例CIN和100例宫颈癌组织中Eag1、HIF-1α及VEGF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癌组织内Eag1、HIF-1α与VEGF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和慢性炎症组(P<0.01);非角化型宫颈鳞癌组织中Eag1、HIF-1α与VEGF的表达高于角化型宫颈鳞癌(均为P<0.05);Ⅱb期及以上期宫颈癌组织中Eag1、HIF-1α与VEGF表达高于Ⅰa期(均为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三者的表达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均为P<0.05);放疗前三者的表达高于放疗后(均为P<0.05);Eag1、HIF-1α与VEGF三种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表达呈正相关(均为P<0.05)。结论:Eag1、HIF-1α和VEGF的表达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宫颈鳞癌进展密切相关,是宫颈鳞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研究NF-кB p65表达量在心肌梗死中的变化.方法:对大鼠进行心肌梗死造模,而后运用半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检测梗死心肌组织中p65表达量的变化.结果:造模成功,且在手术组中,p65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P<0.05).结论:NF-кB p65的表达量与心肌梗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核因子-кBp65(NF-кBp65)和乙酰肝素酶(HPA)在大肠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大肠癌、23例大肠管状腺瘤及26例正常肠黏膜组织中NF-кBp65和HPA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大肠管状腺瘤和正常肠黏膜组织中NF-кBp65和HPA的阳性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大肠癌、大肠管状腺瘤与正常肠黏膜NF-кBp65和HPA阳性率间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不同浸润深度组,大肠癌组织NF-кBp65和HPA的阳性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7);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癌组织NF-кBp65和HPA阳性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NF-кBp65和HP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9,P<0.01)。结论NF-кBp65和HPA是大肠癌浸润、转移的重要因子,NF-кBp65可能通过上调HPA的表达来促进大肠癌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3.
陈柏坤  卓佳  薛向阳  张丽芳 《浙江医学》2005,27(11):811-813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和抑癌基因p53在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分别检测76例宫颈鳞癌组织、4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54例癌旁组织NF-κBp65、抑癌基因p53的表达.结果NF-κBp65、抑癌基因p53在宫颈鳞癌、CIN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3%(58/76)、57.9%(44/76);33.3%(14/42)、28.6%(12/42);22.2%(12/54)、14.8%(8/54).NF-κBp65、抑癌基因p5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程度和表达率均显著高于CIN组织和癌旁组织(x2分别为42.312,26.832,均P<0.01);NF-κBp65与抑癌基因p5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9,P<0.05).NF-κBp65、抑癌基因p53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病理分级无关(r=0.147,P>0.05).结论提示NF-κBp65、抑癌基因p53的异常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核转录因子-кB表达增强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鳞痛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技术检测46例食管鳞癌组织和46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HIF-1α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2者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癌细胞胞质/核内,阳性率为41.3%(19/46),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 mRNA的表达水平(1.17±0.25)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0.35±0.12)(t=13.942,P<0.001).46例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mRNA高表达(高于癌组织中的平均水平)者为24例(52.2%).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 mRNA表达水平与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呈正关联(rp=0.474,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χ2=6.624,P=0.010)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7.404,P=0.007),HIF-1α mRNA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χ2=0.321,P=0.571)、淋巴结转移(χ2=0.708,P=0.400)、浸润深度(χ2=2.333,P=0.127)及临床分期(χ2=0.067,P=0.800)均无关.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对临床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卵巢上皮性肿瘤中NF-кB与Survivin的表达及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核因子кB(NFкB)与Survivin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04例卵巢上皮肿瘤中NF-кBp65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NFкBp6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4%,40%和0%.恶性肿瘤中NF-кBp65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5).NF-кBp65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恶性卵巢肿瘤中NFкBp65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Survivin在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5%和61%,显著高于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率(P均<0.05),Survivin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NF-кB表达与Survivin表达密切相关(P<0.05).结论:NFкB与Survivin是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发生与转移的有效指标,两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NF-κB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与胆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6例胆管癌和37例良性病变肝外胆管组织中NF-κBp65、cyclinD1、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NF-κBp65、cyclinD1、VEGF在胆管癌和良性病变肝外胆管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F-κBp65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块部位无关(P>0.05),而与组织分化、有无淋巴转移和神经浸润有关(P<0.01).NF-κBp65与cyclinD1、VEGF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0.683,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NF-κBp65在胆管癌中高表达,并通过上调cyclinD1及VEGF的表达,促进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p65在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在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诊断性刮宫术和子宫内膜活检患者的组织标本116例,其中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35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5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种组织中TLR4和NF-κB p65的表达,并分析TLR4、NF-κB P65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TLR4和NF-κB p65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中TLR4和NF-κB p65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TLR4、NF-κB p65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样癌的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TLR4和NF-κB p65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HIF-1α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5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75例宫颈鳞癌组织中HIF-1α及VEGF-C的表达,采用VEGFR-3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组织标本中的淋巴管并测定微淋巴管密度(LMVD),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IF-1α及VEGF-C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宫颈及CIN(P〈0.05);微淋巴管主要集中在癌周组织,LMVD的高低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IF-1α的表达水平与VEGF-C表达水平及癌周组织LMVD呈正相关(r=0.269,P〈0.05;r=0.407,P〈0.05),VEGF-C的表达与癌周组织LMVD呈正相关(r=0.431,P〈0.05)。结论:HIF-1α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HIF-1α可能通过上调VEGF-C的表达影响微淋巴管的形成,从而参与宫颈癌的淋巴道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