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1994年AbumiK 等^[1]和JeanneretB等^[2]。分别报道应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以来,它以其独特的三柱稳定优势,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由于相关解剖结构复杂,毗邻有重要血管神经,技术难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
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具有其他颈椎固定方法无法比拟的三维稳定性。自1994年Abumi等。报道应用颈椎椎弓根钉技术治疗颈椎损伤以来,新型内固定器械和置钉技术不断改进,国内外相关报道也逐渐增加。但由于颈椎椎弓根的解剖特点及其复杂的毗邻关系,许多学者认为经颈椎椎弓根置钉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因此临床推广受到了限制。自2000年9月至2008年9月,笔者采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不稳患者5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以其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逐渐成为脊柱外科的重要手段。以该项技术为基础,与其他微创技术相结合,越来越多的脊柱相关疾病可实现微创治疗。文章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浅谈下颈椎椎弓根钉固定系统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或椎体滑脱手术的护理配合技术,以确保手术达到满意效果.方法:对58例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进行手术护理分析,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手术体位、无菌要求等方面.结果:5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手术时间平均时间3 h,无术后感染,无压伤、过多异常出血、异物遗留体腔,无内固定物脱出.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难点是防止压伤、神经损伤、手术感染、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及防止眼损伤等.手术护理对保证患者安全和提高手术成功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42例,按Frankd分级评定脊髓神经功能,应用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评定骨折椎体矫形状况及稳定性。结果:1例跳跃性骨折1个锣帽脱落,余椎弓根螺钉及钉棒位置良好。Cobb角由术前的250~450恢复至术后的20~150,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由术前的25%~46%恢复至术后的80%~100%。2例脊髓神经功能A级无恢复外,余均有1~2级的恢复。结论: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够有效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及脊柱的序列,矫正术前的后凸畸形,能够恢复脊柱的稳定性。能够改善截瘫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保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管减压、植骨手术治疗的17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枢椎骨折4例,其中1例为陈旧性骨折,其他13例为下颈椎骨折脱位,6例伴有小关节突交锁及后柱骨折,17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结果:经1~20个月随访,术后颈椎骨折复位及骨愈合良好,未发生内固定钉棒松动、断离等不良并发症,患者的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1例患者在手术操作显露时发生静脉丛出血,经处置后血止,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可实现三柱固定,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同时可进行椎管减压及植骨,在治疗颈椎骨折及脱位损伤有良好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在治疗齿状突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例均于颅骨牵引复位后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9例均随访,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8个月。其中7例骨性愈合,2例仍在随访中,无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是一种牢固、有效,最大限度保留患者颈部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a,优良率达97%,植骨椎体间骨性融合率100%。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可使不稳节段即刻稳定,骨性融合率高,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时36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a。优良率达97%,植骨椎体间骨性融合率100%。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可使不稳节段即刻稳定,骨性融合率高,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3节段以上脊柱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4年铜仁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3例3节段以上腰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手术时长、失血量、治疗前后椎间隙高度及椎间隙高度丢失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Cobb角等。结果:经CT复查结果显示,患者治疗情况良好,脊髓受压情况解除,未有明显椎管狭窄,后凸畸形及内固定物松动、断棒、断钉及弯曲现象产生。患者治疗前后椎间隙高度及椎间隙高度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在治疗后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3节段以上脊柱损伤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附加伤椎经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方法:2009年10月-2012年05月选择4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予附加伤椎固定的6钉固定方法,将椎弓根钉置于伤椎上下正常椎体及伤椎未骨折部分,并行撑开复位固定。比较术前、术后的伤椎压缩百分比、后凸Cobb角、椎管狭窄率,观察术后腰痛和腰椎活动情况。结果:4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80min,平均120min。术中出血500-800ml,平均650ml。术后所有患者骨折均得到良好复位,术前的伤椎压缩百分比、后凸Cobb角和椎管狭窄率分别为(41.8±9.5)%、(21.3±5.2)°、(47.5±12.8)%,术后分别为(4.2±4.7)%、(3.3±3.7)°、(6.1±4.9)%,术前、术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随访9-24个月,平均18个月,4-6月伤椎基本骨性愈合,9-12个月复查X线片无明显矫正角度丢失,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5)。38例术前脊髓神经损伤患者中,29例术后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9例术后神经功能无变化。随访期内无腰背部顽固性疼痛、内固定失败、断钉等并发症。结论:附加伤椎经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可重建骨折脊柱的即刻稳定性,近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我院从1990年5月~1996年4月采用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就资料较完整的106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6例中男85例.女21例,年龄18~65岁,平均32.5岁。损伤部位:K1114例,K1227例,L144例,L220例,L37例,L43例,L51例。骨折类型按Denks分型:骨折脱位13例,爆裂骨折62例.压缩型骨折31例。神经损伤依Frankel分级:A级17例.B级8例.C级33例,D级26例,E级22例。受伤原因:直接砸伤22例,坠落伤35例,车祸49例.合并其它伤26例。Djck组用例,Skeeffee组25例。有神经症状或虽无症状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和脱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组病例共应用Dick、RF、AF、GF、SF、FJ、RSS、USS等方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和脱位58例。结果:本组回访35例,术后椎间隙及椎体前高度基本恢复、腰痛明显好转;神经症状者逐渐控制,截瘫指数明显下降。结论:椎弓根螺钉系列内固定对脊柱前、中、后柱均有明显的复位及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椎管减压,椎板横突间植骨融合和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在治疗腰椎滑脱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6例腰椎滑脱病人,男8例,女18例,平均年龄52.4岁。临床表现下腰椎痛5例,合并下肢痛13例。单纯下肢痛8例,其中11例有间歇性跛行。滑脱程度按Meyerding分类:Ⅰ度3例,Ⅱ度21例,Ⅲ度2例。滑脱部位:L3 1例,L4 12例,L5 13例。术后平均随访28月。比较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和滑脱复位程度。结果26例中,症状完全缓解者24例,临床满意率92.1%。滑脱完全复位率Ⅰ度100%。Ⅱ度91.6%,部分复位(80%)1例。26例中无一例发生神经系统及其他并发症。无椎弓根螺钉松动和脱落现象。结论在腰椎滑脱治疗中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加椎管减压,椎板横突间植骨,手术固定牢靠,复位满意,植骨融合率高,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腰椎滑脱为骨科常见病之一,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但劳损可引起峡部不连椎弓的异常活动,缺陷处的纤维组织被牵拉,而发生腰痛。虽然大多数腰椎滑脱患者经保守治疗可缓解,但仍有20%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无效,需行手术治疗。我  相似文献   

18.
胸腰段骨折约占脊柱骨折的1/2,相当一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随着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广泛应用,后路短节段固定逐渐成为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靠方法。对单椎体骨折常用的术式为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但往往出现术中复位欠佳、后凸复发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近年来,为改善手术效果,在伤椎置入椎弓根螺钉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道下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将符合行腰椎椎间融合术手术指征的72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37例和开放组35例,微创组行通道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腰椎融合术,开放组行后路切开直视下椎弓根螺钉腰椎融合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差异。结果手术时间:微创组(180.23±14.32)min,开放组(221.64±16.37)min;术中出血量:微创组(408.13±75.30)m L,开放组(914.29±62.43)m L;术后住院时间:微创组(7.33±2.34)天,开放组(13.32±4.85)天。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ODI评分:微创组(11.23±3.25)分,开放组(15.85±6.83)分;JOA评分:微创组(25.65±5.78)分,开放组(22.39±8.57)分;VAS评分:微创组(2.33±0.41)分,开放组(3.12±0.71)分。2组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通道下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行腰椎椎间融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20.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等高能创伤的增多,胸腰段椎体骨折病人也逐渐增多,该骨折常破坏脊柱的前柱、中柱、甚至后柱,导致脊柱不稳、椎体压缩、椎管变形、脊柱后凸畸形和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损伤。此种损伤手术采用前路或者后路尚有分歧。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6年7月使用后路GSS-Ⅱ(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eneral spine system GSS)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4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