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前房深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6例(82眼),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8例(41眼)。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眼压、前房深度、房角结构及视力。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眼压小于对照组,前房深度、视力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角完全开放率78.05%(32/41)高于对照组51.22%(2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应用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可有效改善眼压、前房深度、房角结构,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该院眼科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28例(12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64眼),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照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开放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视力提高,眼压降低,中央前房深度加深(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前房角开放程度相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前房角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确切,术后眼压控制良好,视力改善,中央前房深度增加,前房角形态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06-2010-06于沧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跟合并白内障患者33例(39眼),男15例(18眼),女18例(21眼),年龄59~83(75.63±3.05)岁.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医师完成,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于术前术后观察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角、周边前房深度变化,并分析术后并发症.随访6~12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术眼眼压较术前显著降低,周边前房深度明显增加,29只眼(74%)房角完全开放,36只眼(92.31%)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结论 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有效减低眼压,提高视力,开放房角,是安全按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69-370
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患32例作为观察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病患34例作为对照组。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及术后7d行眼前段相干光断层扫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术后前房深度和晶状体位置的参数。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的中央前房深度与晶状体矢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前与术后的前房宽度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对照组术前与术后的前房宽度差异不显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的中央前房深度与晶状体矢高差异显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的前房宽度差异不显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的中央前房深度、前房宽度与晶状体矢高差异不显著(P>0.05)。滤过术后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患的前房深度仍比正常人浅,晶状体位置较前,在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深度加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727例(939眼)在我院行抗青光眼手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患者25例(30眼)作为观察组,未发生恶性青光眼患者702例(909眼)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青光眼类型、术前眼压、前房深度、相对晶状体位置、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房角结构及手术方式等临床指标。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青光眼类型、术前眼压、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及房角结构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症、LOWE系数及手术方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774,95%CI 1.765~7.341,P=0.004)、眼轴长度(OR=2.684,95%CI 1.363~6.953,P=0.005)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年龄较轻、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持续高眼压、房角完全关闭、前房较浅、晶体较薄及眼轴较短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容易发生恶性青光眼,尤其是年龄较轻和眼轴较短的患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行晶状体乳化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8月-2006年10月诊治闭角型青光眼26例(31眼),其中25眼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眼为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行巩膜隧道切口晶状体乳化、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1~14个月(平均10.2个月)。结果:术后平均眼压(12.20±3.40)mmHg比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19.50±4.26)mmHg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37±0.62)mm增加到术后(2.55±0.54)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单眼患病,给予25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分析25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实际深度、房角粘连闭合角度分别为(0.23±0.13)°、(36.75±12.48)mm Hg、(1.36±0.25)mm、(286.34±38.56)°,治疗后,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实际深度、房角粘连闭合角度分别为(0.74±0.08)°、(11.27±8.58)mm Hg、(3.56±0.69)mm、(57.17±27.14)°,明显好于治疗前,统计学存在比较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显著,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视力,降低了眼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86例(98眼),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52眼)和对照组43例(46眼)。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独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视力、眼压及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指标[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OD_(500))、小梁虹膜角(TIA)、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水平,以及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视力、眼压及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视力均较术前升高,眼压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ACD、AOD_(500)、TCPD较术前延长,TIA较术前增大;观察组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改善房角结构,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应作为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8例(62眼),依据眼压控制、房角粘连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眼压≤30mmHg、房角粘连≤180°者35例(3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房角分离组);眼压〉30mmHg、房角粘连〉180°者23例(24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变化。结果2组术后6个月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P〈0.01);房角分离组术后1d、小梁切除组术后1、7d以及2组术后1、3、6个月眼压均低于术前(P〈0.01)。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根据患者眼压、房角粘连情况,采用合适的手术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2例16眼,均伴有晶状体混浊,矫正视力<0.3,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1~6个月,对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6眼患者术后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伴有晶体混浊的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