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蒙脱石散联合普鲁卡因混合液对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首程单纯放疗的鼻咽癌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照射剂量达20 Gy时,对照组30例常规使用1%普鲁卡因混合液饭前含服,饭后温开水漱口;治疗组30例用1%普鲁卡因混合液含服及漱口后,用喉头喷粉器将蒙脱石散均匀喷洒到口腔黏膜表面,形成黏膜保护膜,1~2 h后再饮水、进食.结果 照射总量分别达50 Gy和70 Gy时,Ⅲ、Ⅳ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例数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放疗结束后对照组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愈合时间为(12.67±6.61)d,治疗组为(6.60±6.5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普鲁卡因混合液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使用普鲁卡因混合液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口咽部真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调查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并发口咽部真菌感染及相关因素,探讨行之有效的预防对策,指导临床护理。方法 对1999~2001年鼻咽癌行放射治疗住院患者的出院病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8例中经咽拭子培养证实,发生口咽部真菌感染31例,占24.2%;检出致病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鼻咽癌放射治疗并口咽部真菌感染与肿瘤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放疗导致放射性口腔粘膜损伤、机体屏障破坏、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等因素有关,并且随着住院时间延长,真菌感染发生率增加。结论 应明确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改善病房环境、合理应用抗生素和激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治疗放射性口腔炎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7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于放疗开始后1wk(Dt10Gy)时给药,治疗组予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溶液含漱,对照组予以复方硼酸液含漱。根据RTOG急性放射性黏膜炎的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Ⅲ、Ⅳ级口腔炎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放射性口腔炎的治疗,治疗组有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是40%、57.14%和97.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漱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放射性口腔炎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维生素B12混合液与苯扎氯铵溶液用于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对80例放疗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维生素B12混合液含漱;而对照组采用苯扎氯铵溶液。在放射治疗第2周末、第5周末及结束后1周期间观察口腔炎的效果。结果两组口腔炎在放疗至5周末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口咽部微生物学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维生素B12混合液含漱能更有效地减轻放射性口腔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辅酶Q10氯化钠注射液在食管癌放疗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2月~2011年8月笔者所在科放疗的30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3例,两组患者均在模拟定位机下定位,采用XHA600直线加速器体外常规分割照射,治疗组153例在常规放疗基础上加用辅酶Q10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滴,1次/d,直至放疗结束。对照组行常规放疗。结果经过放疗后,对照组完全缓解(CR)3例,占2.0%;部分缓解(PR)39例,占25.5%;无缓解(NR)111例,占72.5%;(CR+PR)42例,占27.5%。治疗组完全缓解(CR)9例,占5.9%;部分缓解(PR)87例,占56.9%;无缓解(NR)57例,占37.2%;(CR+PR)96例,占6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酶Q10氯化钠注射液在食管癌放疗中增敏作用良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腔涂抹药物局部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疱疹性口腔炎的小儿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予以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31%,显效率52%,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率10%,显效率10%,总有效率73%,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程平均3~5d痊愈,对照组病程平均7-12d痊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涂抹药物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咽炎极为少见,现将我院妇科所见梅毒性咽炎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症状 患者女,20岁,待业,未婚。20d前出现咽部疼痛、流涎、口腔有异味伴轻度吞咽困难,低热、干咳、声音嘶哑,全身略感乏力,无明显消瘦,外院诊断“上感”;口服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片、先锋霉素(Cefradine)片、草珊瑚含片治疗10d,症状无明显改善。咽部感染1个月后,外阴出现搔痒,2001年4月来我院妇科就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冰黛散防治放射性口腔炎观察及护理。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放疗过程中治疗组冰黛散,对照组含漱由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等混合而成的口腔粘膜剂。结果 口腔粘膜反应减轻,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冰黛散较口腔粘膜保护剂预防和治疗放射性口腔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防治急性放射性黏膜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急性放射性黏膜炎患者,并随机抽取同期未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的30例急性放射性黏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生理盐水80 ml+地塞米松5 mg+庆大霉素8万u+利多卡因400 mg(三餐后+睡前)每次20ml含漱。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予生理盐水80 ml+欣粒生300 μg。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后急性放射性黏膜炎疗效及转归。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黏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秩和检验显示,在放疗结束时,观察组3,4级放射性粘膜炎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口腔、咽部疼痛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放疗第35天,放疗结束时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能推迟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时间,降低3,4级放射性黏膜炎的发生率,并能促进放射性黏膜炎的愈合,缓解患者口咽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鼻咽癌行放疗治疗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化原则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每组37例;其中对照组采取鼻咽癌患者放疗常规护理,而观察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间口腔炎的严重程度和出现口腔炎时组织吸收剂量差异。结果对照组共发生放射性口腔炎22例,发生率59.46%,观察组中发生人数19例,占51.35%,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美国放射治疗肿瘤协助组(RTOG)评分标准,对照组中放射性口腔炎严重程度分级Ⅰ级1例,Ⅱ级7例,Ⅲ级13例,Ⅳ级1例;而观察组中Ⅰ级4例,Ⅱ级12例,Ⅲ级3例,Ⅳ级0例,观察组总体严重程度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口腔炎时组织吸收剂量29.06±6.83Gy,高于对照组的21.55±5.29Gy,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虽然难以降低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炎总体发生率,但对降低口腔炎的严重程度,延迟口腔炎发生时间有显著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放射性口腔炎护理路径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8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照放射性口腔炎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放射剂量时严重反射性口腔炎的发生例数和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在放射剂量达30Gy(第3周末)时,两组严重放射性口腔炎发生例数差异无显著性;在放射剂量50Gy(第5周末)和放疗结束时,对照组发生严重放射性口腔炎的例数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口腔炎护理路径的实施能有效降低鼻咽癌放疗患者严重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放疗计划顺利完成,提高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后毒性反应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9月期间在本院行调强放疗的7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采用固定野调强放疗技术,单次分割剂量均为2 Gy,5次/周,所有患者均行6~8个周期的治疗,观察患者放疗期间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依据美国癌症研究所的CTCAE3.0常见毒性分级标准评估患者不良反应情况,采用RTOG分级标准评估患者放射性食管炎或放射性肺损伤,并统计分析发生时间及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患者放疗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68.57%,发生时间为放疗5~49 d,中位时间为27 d。2级放射性食管炎占比最高(58.57%),显著高于1级(2.86%)和3级(7.14%)占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级放射性食管炎占比(2.86%)显著少于3级(7.1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为36.62%,发生时间为放疗后10~77 d,中位时间为44 d。2级放射性肺损伤占比最高(21.43%)显著高于1级(14.29%)和3级(8.57%)占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中出现白细胞降低(14.29%),血小板降低(16.90%),放射性皮炎(15.71%),三者均低于放射性肺损伤(36.62%)和放射性食管炎(68.57%)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后毒性反应以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损伤为主,应合理调整放疗剂量,及时做好两者监测及防控干预,进而保证调强放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MAC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三氧化二砷(As2O3)10mg/d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周连续用5d,停2d,连续用4周,马法兰(Melphalan)0.1mg/(d.kg)于化疗第1、8、15和第22天口服。维生素C注射液3g/d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天在As2O3滴注完后15min左右使用。每周亦连续用5d,停2d,疗程共4周。MAC方案总疗程4周。结果20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中,2例骨髓(BM)完全缓解(CR),CR率为10%;部分缓解(PR)8例,PR率为40%;4例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骨髓未达CR及PR指标,但病情稳定,此类患者所占比例为20%,总有效率为70%。结论MAC方案为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三维适形放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临床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治疗中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5例LSCLC患者。一组采用化疗序贯(3D-CRT)31例综合治疗,放疗靶区只包括CT可见的原发和淋巴结转移病变。单次剂量为3-4GY,每周5次,12~15次,中位生物学效应剂量为60GY。另一组采用化疗序贯普通外照射放疗34例,放疗靶区包括原发灶、同侧肺门、全纵隔和双侧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常规放疗200CGY/F,5F/W,DT50-60GY。两组病例放疗旨在化疗两周期后进行,化疗方案为EP或CE方案,4~6个周期。结果:3D-CRT组有效率为79.41%,其中完全缓解率32.35%,部分缓解率47.06%;普通放疗组有效率为54.84%,其中完全缓解率22.58%,部分缓解率32.26%。1、2年总生存率3D-CRT组70.59%、38.24%;普通放疗组61.29%、32.26%。中位生存时间3D-CRT组为19个月,普通放疗组为15个月。1、2年无局部进展生存率3D-CRT组为90.59%、58.83%;普通放疗组83.88%、52.26%。1、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3D-CRT组8.82%;普通放疗组为22.58%。1、2级晚期放射性肺损伤3D-CRT组为12.90%;普通放疗组为25.80%。1、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3D-CRT组为12.90%;普通放疗组为29.03%,3D-CRT组无3级以上放射性肺和食管损伤发生:普通放疗组3级放射性肺炎为12.90%,3级放射性食管炎为16.13%。结论:3D-CRT治疗KCLC疗效好,副反应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肺癌溶骨性骨转移近期疗效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5例经CT、MRI、PET-CT诊断肺癌伴溶骨性骨转移患者,共20个病灶;处方剂量(priscribed dose,PD)110Gy,肿瘤靶区接受的照射剂量(159±12)Gy,D90(116.5±14)Gy,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术后6个月复查CT判定瘤体直径变化,疼痛缓解情况,随访6~29个月。结果15例患者共20个病灶顺利植入,无并发症及放射性损伤发生,CR占35%(7/20),PR占65%(13/20),有效率100%;疼痛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7例,1例轻度缓解;生存期:10~29个月,中位生存期:19个月。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肺癌溶骨性骨转移是一种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肝移植受体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肝移植受体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调查193例肝移植病例,以发生与未发生医院感染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感染危险因素的筛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发生医院感染49例,感染率25.4%,医院感染死亡率20.41%,发生2次或3次医院感染者15例,占30.61%;感染中位时间为术后14d,术后4周内感染35例,占71.43%;前3位感染部位为肺部、切口、腹腔感染,构成比分别为32.84%、31.34%、23.90%;分离病原菌693株,革兰阴性(G^-)杆菌占42.14%、革兰阳性(G^+)球菌占35.30%、真菌占22.66%;年龄≥60岁、住ICU≥10d和联合用抗菌药物与医院感染明显相关(P〈0.01)。结论对特殊群体的医院感染实行重点防范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永康 《中国卫生产业》2013,(35):133-133,135
目的探讨用口腔根管治疗技术治疗牙髓及根尖周类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为了使120例有牙髓及根尖周类疾病者得以康复.通过根管治疗技术对120例牙口腔牙髓及根尖周疾病患者,共164颗患牙进行治疗,分析用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例如:治疗成效、根管填充水准。结果在根管治疗15d后,有134颗患牙治疗成功,概率:81.71%;有30颗患牙治疗失败,概率:18.29%。在治疗365d后,有133颗患牙治疗成功,概率:81.20%;有31颗患牙治疗失败,概率:18.90%。治疗15d和治疗365d的成果相比,并无统计性的差异.P〉0.05,因此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口腔根管治疗技术治疗牙髓及根尖周类口腔疾病的临床效果不仅好,而且成功率高,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将6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及对照组(n=34).放疗开始后,观察组用鱼腥草、丹参注射液雾化吸入,3次/d,30min/次,至放疗结束;对照组用思密达调成糊状均匀涂于口腔黏膜,3次/d,至放疗结束.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x2=61.85,P<0.01).结论鱼腥草、丹参注射液雾化吸入可用于预防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  相似文献   

19.
郭松岭 《现代保健》2010,(12):43-44
目的观察康妇栓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妊娠患者由专科医护人员用2%~4%小苏打液擦洗外阴及阴道,将1枚栓剂置入后穹隆处,连续7d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临床表现,并进行妇产科检查及阴道分泌物镜检。结果治愈49例,占81.7%;显效7例,占11.7%;有效3例,占5.0%;无效1例,占1.7%。后期治愈51例,占85.0%;显效6例,占10.0%;有效2例,占3.3%;无效1例,占1.7%。无致畸现象。结论康妇栓治疗孕妇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徐芳  滕海荣  王月霞  何艳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2):1476-1478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提高放疗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6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将其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运用单因素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因素。 结果 166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全部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100%,将0~1级归为对照组,共33例,2~4级归为病例组,共133例。单因素分析发现,病例组患者中超重者、吸烟史、饮酒史、化疗史、口腔pH值≤7.0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中口腔卫生状况较好者、应用抗生素及口腔黏膜保护剂者比例高于病例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166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有吸烟史(OR=2.147,P=0.044)、化疗史(OR=5.220,P=0.000)、口腔卫生状况较差(OR=2.477,P=0.023)、口腔pH值≤7.0(OR=2.300,P=0.013),保护因素有应用抗生素(OR=0.372,P=0.013)及应用口腔黏膜保护剂(OR=0.341,P=0.012)。 结论 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吸烟、化疗、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口腔pH值≤7.0,保护因素有应用抗生素和口腔黏膜保护剂。针对不同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个体化的预防方案,对于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