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细胞瘤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例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胃肠道间质细胞瘤临床上比较少见,多发生于胃和小肠,术后的确诊主要依靠免疫组化和病理切片,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治愈方法。结论完整的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细胞瘤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例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肠道间质细胞瘤临床上比较少见,多发生于胃和小肠,术后的确诊主要依靠免疫组化和病理切片,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治愈方法.结论 完整的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附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4年收治的36例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表现以腹痛及消化道出血为主,发生部位以小肠及胃最为常见,术后均经病理学诊断为恶性。术后复发14例,死亡4例。结论:肿瘤的大小、位置、核分裂像及免疫组化指标是判断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加强对胃肠道恶性间质瘤临床及病理特征的认识,正确的诊断及合理的手术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4年收治的27例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表现以腹痛及消化道出血为主,发生部位以小肠及胃最为常见,术后均经病理学诊断为恶性.术后复发10例,死亡3例.结论 肿瘤的大小、位置、核分裂像及免疫组化指标是判断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正确地诊断及合理地手术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对其诊断、良恶性的判定和治疗的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07年9月我院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13例胃肠间质瘤病例,肿瘤直径〉10cm 2例均为恶性,5—10cm 5例(恶性4例,潜在恶性1例,),〈5cm 6例(潜在恶性2例,良性4例),核分裂≤5/50HPF 4例,〉5/50HPF 9例。结果免疫组化检测CD117阳性12例(92.3%),CD34阳性10例(76.9%),SMA阳性7例(53.8%),S-100阳性6例(46.2%)。结论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化结果,良恶性的判断同肿瘤的大小、核分裂密切相关,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6.
朱少问  武健  黄鹤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30(4):300-302,31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2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良性GIST18例,交界性6例,恶性4例。在26例获随访0.5~5年的当中,有2例术后复发。其余病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GIST术前诊断较为困难,确诊要依赖于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药物分子靶向治疗也具有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亮  易其林  周业江  付华 《四川医学》2004,25(4):395-396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我院近12年36例GIST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发生部位:胃16例,小肠18例,结肠2例。肿瘤直径2~18cm(平均7cm),肿瘤大小与良恶性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和腹部肿块。术后随访1~5年,病死率17%(恶性为44%)。结论 GIST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光镜下不易与平滑肌性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鉴别,免疫组化有重要诊断价值,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收集12例GI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平均发病年龄48.6岁.本组病例术前均未能确诊.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和腹胀,消化道出血,12例均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良性6例,恶性5例,交界2例,肿瘤的大小与良恶性相关.术后随访:良性GIST 6例,平均随访时14.3个月,4例无局部复发、转移,3例术后1年内复发再手术;恶性GIST 5例,平均随访16.2个月,2例局部复发再手术,2例肝肺转移,1例死亡.2例恶性GIST术后辅以不规则化疗,但生存期未见明显变化.结论:①GIST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②肿瘤的大小是判断良恶性GIST的重要指标;③目前间质瘤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对复发或远处转移者应积极再次手术,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分析16例胃肠道间质细胞瘤临床资料,16例均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结果 患者以腹胀、腹部不适、腹痛、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症状,肿瘤多发生于胃、小肠.结论 内镜、影像学和免疫组织学结合检查是确诊胃肠间质细胞瘤的方法,手术彻底切除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朱新峰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2):1022-102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及手术资料。结果患者主要症状为上腹部隐痛不适、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消化道不全梗阻等,术前患者均行上、下消化道钡剂对比检查、内镜或内镜超声、CT、肠系膜血管造影等多项检查。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标本切缘经病理证实无瘤残留,术后病理显示C-Kit阳性37例(90.2%),CD34阳性33例(8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早期表现为消化道出血,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腹部不适、腹痛及腹部包块。肿瘤是否浸润邻近组织器官、远处脏器有无转移是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重要临床指标,病理形态学检查是确诊间质瘤的惟一方法。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为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2006~2011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和CT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良恶性,分析CT影像学改变与良恶性的关系。结果病理结果良性5例,交界性7例,恶性9例。CT结果显示恶性肿瘤直径多≥5 cm,易出现囊性坏死样改变。出现转移的患者共5例,均为恶性。结论 CT显示肿瘤的大小、是否出现囊性坏死变及是否转移对判断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具有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耀初  吴华超  陈俏倩  陈珊红 《吉林医学》2013,34(18):3531-3534
目的: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消化道钡餐和MSCT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临床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患者32例,对其在术前行消化道钡餐和多层螺旋CT检查,而后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32例患者中,经临床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者19例,肠道间质瘤者12例,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病者1例;经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为胃间质瘤者10例,肠道间质瘤者6例,良性者12例,恶性4例;经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为胃间质瘤者17例,肠道间质瘤者11例,良性18例,恶性10例。消化道钡餐诊断符合率为50.00%,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7.50%。显然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较消化道钡餐检查高(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消化道钡餐与多层螺旋CT诊断均存在明显特征,然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较消化道钡餐检查高,能够对胃肠道间质瘤同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显像,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忠毅 《当代医学》2010,16(9):14-15
目的分析45例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点,探讨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良恶性诊断。方法回顾分析45例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45例QIST中,恶性26例,良性19例。发生于胃28例(良性17例,恶性11例),小肠13例(良性2例,恶性11例),结肠2例(恶性2例),肠系膜2例(恶性2例)。肿块直径大于5cm的23例(恶性20例,良性3例),肿块直径小于5cm有22例(恶性6例,良性16例)。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明显强化者19例(良性17例,恶性2例);周边实质明显强化,中央坏死无强化者20例(恶性20例),不均匀强化5例(良性1例,恶性4例),1例未见明显强化(良性1例)。有16例瘤内和瘤旁见有线状或成簇状排列的小血管影(恶性16例)。肿块边缘清晰24例(良性19例,恶性5例)。肿块边缘不清21例(均为恶性)。17例发现转移,其中CT发现转移有13例,肝转移9例,肠系膜转移伴腹水3例,后腹膜转移1例,有4例肠系膜转移CT未能发现,未见明显淋巴结转移。结论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术前定性诊断较正确,但有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与病理对照,分析胃肠道间质瘤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经手术病例证实的4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MSCT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诊断良性间质瘤12例,恶性或潜在恶性间质瘤36例。良性间质瘤与恶性或潜在恶性间质瘤在病灶大小、部位、形态、边界、密度、强化及周边器官侵犯MSCT表现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病灶大小、部位、内部结构及与周边器官关系能有效显示,且对肿瘤良恶性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以积累临床经验,提高诊治率。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从临床特点、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表达的角度对60例GIST进行分析。结果:良性、交界性、恶性间质瘤三组之间肿瘤的直径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CD117、CD34的阳性率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CD117与CD34可能是诊断GIST的特异性抗体,具有比较重要的诊断意义,但CD117和CD34的阳性率并不能对判断间质瘤的良恶性起决定性作用,间质瘤的良恶性与其直径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波市镇海第二医院45例GIST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中消化道出血25例,腹胀、腹痛20例,不完全肠梗阻7例,贫血2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25例良性,13例交界性,7例恶性.均随访2~4年,3例肿瘤复发转移死亡,1例术后24个月复发行二次手术治疗.结论 GIST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目前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分子靶向治疗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MS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的MSCT资料,并将CT表现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结果 18例患者共18个间质瘤,发生部位依次为胃8例、十二指肠2例、小肠5例、肠系膜3例;良性6例,交界性或潜在恶性7例,恶性5例;肿瘤大小2~18cm,小于或等于5cm者多为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大于5cm者多为不规则分叶状,密度不均,中心可见小片或大片状低密度区,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胃部间质瘤可见黏膜溃疡形成,肿块内伴发气体者1例,伴有钙化1例,2例伴有转移。结论 MSCT能显示更多的诊断信息,在GIST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共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30例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在胃16例,十二指肠5例,空肠5例,回肠4例;良性5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21例;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良性GIST密度均匀,强化均匀;恶性者密度不均匀,强化不均匀。结论CT能准确显示GIST的部位、形态和大小,并可初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MRI影像表现。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1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MRI检查,以病理结果为基准,总结患者临床特点及良性与恶性肿瘤MRI影像表现的差异。结果 116例患者中,14例为良性、29例为潜在恶性、73例为恶性。CD117阳性表达为98.3%、CD34阳性表达率为59.0%。14例良性病灶平扫示信号均匀22例,73例恶性患者信号不均,潜在恶性患者信号可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良性多为均匀中等强化,恶性为不均匀强化。结论 GIST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患者多出现腹部胀痛不适、呕血与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良性瘤病理表现为少见囊性变、出血、坏死,难见核分裂象;潜在恶性瘤可见囊性变或出血,但无肿瘤性坏死;恶性瘤可见囊性变、出血外、肿瘤性坏死,部分肌层浸润、血管浸润,核分裂象多在10个/50HPF以上。良性瘤的MRI平扫多为均匀信号;恶性为不均匀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常州市肿瘤医院就诊的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30例进行多排螺旋CT诊断,并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经多排螺旋CT检测,胃肠道间质肿瘤中良性18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8例;强化均匀21例、强化非均匀9例。结论多排螺旋CT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率高,且判断良、恶性较准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