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方法,对1994~2011年糖尿病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共收集合格文献304篇,其中中医治疗糖尿病140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164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文献进行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出现频率较多的证型依次为血瘀证(44.29%)、气阴两虚证(39.29%)、阴虚燥热证(25.00%)、肾阴虚证(11.43%)、脾气虚弱证(11.43%)、阴阳两虚证(9.29%)、肾气亏虚证(7.86%)、阴虚火旺证(7.14%)、痰湿证(5.00%),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出现频率较多的证型依次是血瘀证(53.05%)、气阴两虚证(31.10%)、阴虚燥热证(17.07%)、阴阳两虚证(10.37%)、气虚证(8.54%)、脾肾两虚证(7.93%)、痰湿证(5.49%),初步总结出糖尿病证候分布情况,即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燥热证为糖尿病的主要证型,治疗应益气养阴、清热润燥、活血化瘀为主。由于现代糖尿病血瘀证明显增多,在发病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其预防应注意调整身心状态、饮食清淡、保精养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为今后的相关证候标准确立与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要求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现代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提取各复合证型的证候要素,以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为纲,按照单因素、两因素、三因素、四因素将复合证型拆分为单独的证候要素,统计各证素的出现频次。结果:本病病位类证素为心、肾、肺、脾;病性类证素按频次由多到少依次为:气虚、血瘀、阳虚、阴虚、阳脱、水停、痰、饮、阴竭、热、血虚。虚证单因素以心气虚证最多见;虚证双因素多见气阴两虚证;实证单因素多见心血瘀阻证;实证双因素多见血瘀兼水停证;虚实夹杂证双因素多见气虚血瘀证;虚实夹杂证三因素以气虚血瘀兼水停证为多;虚实夹杂证四因素则多见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证。结论:从本病的证候要素入手,可以较全面地分析证候内部及证候之间的组合特点,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推动相关证型的标准化、规范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233篇糖尿病中医证候文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总结出糖尿病证候分布及证候组合特点。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方法,对1981-2004年糖尿病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统计描述和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合格文献233篇,出现频率较多的证型依次为:气阴两虚(60.5%)、阴阳俱虚(59.7%)、阴虚热盛(38.0%)、气虚血瘀(34.1%)、燥热伤津(25.6%)、肺胃燥热(19.9%)、湿热中阻(19.4%)、肾阴亏虚(16.3%)。结论:文献分析所总结出的糖尿病常见证型及各证型构成要素,能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心力衰竭(HF)中医证候学研究是实现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的关键。HF证候演变起于阴阳之变,终于阴阳衰竭,不离五脏,又以心肾为中心,就此提出阴阳五脏论的演变假说。HF证候规范化亟待解决,而方法学的应用将为证候标准的建立与使用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5.
赵明君  薛强  雷瑗琳 《陕西中医》2008,29(2):132-13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规律,揭示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入四个中医证型组,选20个健康人为对照组。测定其空腹血清瘦素水平、血脂、体重指数等值,记录并评价指标。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其中痰浊内阻证和阳气虚衰证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其他证型,前者尤为显著(P<0.01)。结论:血清瘦素水平增高与痰浊内阻型冠心病密切相关,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为冠心病(胸痹)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5,(6):701-703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CHF患者531例,对本病症的发病年龄、性别、心功能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并总结相关中医证候间的规律。结果: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心血瘀阻、气阴两虚、气滞血瘀三证中,女性尤多;不同中医证型,年龄分布有明显差异,以70岁以上患者较为多发;心功能Ⅰ级以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为主,心功能Ⅱ级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比例明显升高,心功能≥Ⅲ级阳虚水泛证比例最高。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分型与性别、年龄、心功能具有相关性,综合进行病情的诊断与分型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研究现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韩丽华  王振涛 《中医杂志》2004,45(11):860-861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心衰)是一个慢性、进行性及致命性的病理生理过程.随着抗高血压治疗日趋完善,溶栓、介入治疗在冠心病的应用,心血管病(Cardio vascular diseases,CVD)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已明显降低.然而,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CHF的患病率与发病率则明显上升,已成为CVD的主要死因.因此,心衰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将成为本世纪CVD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证候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量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方法 CHF中医证候量表包括9个维度,28个症状变量。收集多中心CHF住院患者450例用于量表的信度、效度评价,分别计算量表各维度的克朗巴赫α系数评价内部一致性;计算各维度的Kappa值评价重测信度;计算各条目与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评价量表的内容效度;应用因子分析评价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果总体克朗巴赫α系数为0.678,总体分半信度为0.569,各维度的重测信度Kappa值在0.659~0.769之间,各条目与其所属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90~0.965之间,因子分析中,条目提取维度信息的共同度为50.8%~92.2%。结论 CHF中医证候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行性良好,较大程度地包含了CHF常见证候的相关临床症状信息,符合临床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总结出慢阻肺证候分布及证候构成特点。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方法,对1981年-2004年慢阻肺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统计描述和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合格文献44篇,200条记录。出现频率较多的证型依次为:肺气虚(24.5%)、痰热壅肺(14.5%)、痰气互结(14%)、肾气虚(12.5%)、寒饮停肺(9.5%)、脾阳虚(9.5%)、肾阳虚(8.5%)、脾气虚(8%)、肺肾气虚(7%)、肺阴虚(5%)。结论:文献分析所总结出的慢阻肺常见证型及各证型构成要素,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HF)中医证候学研究是实现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的关键.HF证候演变起于阴阳之变,终于阴阳衰竭,不离五脏,又以心肾为中心,就此提出阴阳五脏论的演变假说.HF证候规范化亟待解决,而方法学的应用将为证候标准的建立与使用带采希望.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文献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总结出慢阻肺证候分布及证候构成特点.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方法,对1981年-2004年慢阻肺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统计描述和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合格文献44篇,200条记录.出现频率较多的证型依次为:肺气虚(24.5%)、痰热壅肺(14.5%)、痰气互结(14%)、肾气虚(12.5%)、寒饮停肺(9.5%)、脾阳虚(9.5%)、肾阳虚(8.5%)、脾气虚(8%)、肺肾气虚(7%)、肺阴虚(5%).结论:文献分析所总结出的慢阻肺常见证型及各证型构成要素,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中医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疗效确切,但目前辨证分型尚不统一。为探讨CHF中医证型的客观化依据,现将CHF客观化指标的变化与CHF证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国内利用客观指标研究CHF的辨证分型现状综述如下。1 CHF病机及中医辨证分型现状中医认为CHF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心气不足、  相似文献   

13.
张慧  闫咏梅 《陕西中医》2008,29(2):174-176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中医证候及CT特点。方法:对50例糖尿病性脑梗死与50例非糖尿病性脑梗塞的中医证候、CT特点进行比较。结果:50例糖尿病性脑梗死中,以痰、瘀、阴虚阳亢三证出现的最多,出现率依次为64%、56%、44%,其中有40例腔隙性脑梗死,38例为多发性梗死病灶;50例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中,以风、火、瘀三证出现的最多,出现率依次为70%、58%、48%,其中有36例腔隙性脑梗死,21例为多发性梗死病灶,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性脑梗死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各证型之间比较,糖尿病性脑梗死痰证出现率较非糖尿病性脑梗死高(P<0.01)。非糖尿病性脑梗死较糖尿病性脑梗死风证、火热证的出现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糖尿病性脑梗死常见痰、瘀、阴虚阳亢三证,以多发性腔隙性梗死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治规律研究的思路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治规律的研究历经10年,目前仍在继续进行当中,作为一项系统研究,有一条清晰的研究思路是至关重要的。现将笔者的工作思路及所进行研究工作的特点总结如下,以期为开展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同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导致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的一组复杂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外周水肿)等[1].中医学中并无心力衰竭之名,但根据其临床致病特点可将其归为心水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  相似文献   

16.
黄春英  曾琛 《陕西中医》2011,32(2):131-132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类中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参附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70.8%(P<0.01)。结论:参附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陈洁  冼绍祥 《光明中医》2008,23(10):1623-1624
随着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不断增加,慢性心力衰竭(CHF,chronic heart failure)作为多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其治疗成为中西医的热点、难点。  相似文献   

18.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见证候证候要素及治法方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证候分布特点和证候内部特征,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以及临床治法、方药,为今后临床诊治充血性心力衰竭提供依据.方法 分回顾性和前瞻性两部分,对符合条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整理其治法和方药的应用,运用Excel软件进行频率统计.结果 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证候依次为心血瘀阻证、心气亏虚证、痰阻心脉证、心阳亏虚证、心肾阳虚证;病位类证候要素在回顾性和前瞻性病例中分布一致,从高到低依次为心、肾、肺、脾、肝;病性类证候要素中,回顾性病例中前5位的依次是血瘀、气虚、痰浊、阳虚、阴虚,前瞻性病例中前5位的依次是气虚、阴虚、痰浊、血瘀、阳虚.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温阳、补脾、补肾、养阴、化痰是临床上常用的治法.常用中药有甘草、茯苓、黄芪、白术、白芍、半夏、当归、桂枝、丹参、附子、党参、柴胡、大枣、陈皮、川芎、杏仁、麦冬、葶苈子等.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主要在心,与其他各脏密切相关;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本虚以阳虚、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水停为主.该研究结果也显示,从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入手,结合相应治法、方药的研究能够对中医辨证论治充血性心力衰竭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9.
心力衰竭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的证候分布特点和证候内部特征,分析心力衰竭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以及分布规律,为今后的证候规范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要求的心力衰竭的文献中涉及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运用SPSS13.0进行频次统计。结果: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证候依次是气阴两虚证、心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心肾阳虚证、水气凌心证、心气虚证、心脉瘀阻证。证候要素中,病位为心、肾、肺、脾、脑、肝、大肠,其中出现频率在2%以上者为心、肾、肺、脾;病性为阳虚、气虚、血瘀、水停、阴虚、痰、气逆、湿、饮、亡阳、亡阴、血虚、气滞、热、气不固、寒,其中频率在6%以上者主要有阳虚、气虚、血瘀、水停、阴虚。结论:心力衰竭的发病主要在心,与肺、脾、肾密切相关;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以阳虚、气虚、阴虚为主,血瘀、水停为标。本研究结果也提示,从证候要素入手对证候进行研究,无疑能为中医证候的规范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140例中医证候特点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汪再舫 《江苏中医》1996,17(11):44-45
对1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分析,发现气虚痰湿为本病基本病理。其中气虚痰浊为左心衰竭的主要证型,阳虚水瘀搏结为右心衰竭的主要证型,阳虚欲脱水湿瘀阻塞凝为全心衰竭的主要证型,阳虚欲脱寒凝内生为心力衰竭的危重证型。心力衰竭临床常见的演变顺序为气虚→气阴两虚→阳虚→阳虚欲脱,并由虚致实,心力衰竭程度除本虚外与标实所占比重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