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季强  沈桂芳 《中原医刊》2003,30(22):44-4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急性期、重度极重度患儿 ,由于血小板数低 ,易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故在短期内提高血小板数 ,迅速控制出血症状是治疗本病关键。我科于 2 0 0 0年 9月~ 2 0 0 1年 8月收治 3 6例ITP患儿 ,在抗感染、止血等综合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 (HDIVG)联合进塞米松治疗 ;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疗产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 6例患儿均符合 1986年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全栓与学术会议修正的ITP诊断标准[1] 。其中男 2 4例 ,女 1…  相似文献   

2.
王彧 《当代医学》2022,(5):51-53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HD-IVIG)治疗小儿中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参数及细胞因子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中重症ITP患儿57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大剂量HD-IVIG+地塞米松组、中剂量HD-IVIG+地塞米松组和地塞米松组,各19例.比较3组临床疗...  相似文献   

3.
张延义 《中原医刊》2005,32(9):9-10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IT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止血、防治感染、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对照组用强的松2mg/kg·d,分3次口服;治疗组用地塞米松1mg/kg,溶于1%GS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d,后口服强的松渐减量维持治疗。二组在血小板上升到70×109/L或用药4周无效时渐停药。结果对照组48例,恢复24例,好转14例,无效10例。治疗组30例,恢复24例,好转5例,无效1例。两组病人恢复人数和有效人数,经统计学处理分别为P<0.01和P<0.05,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和显著性意义。结论地塞米松冲击疗法在治疗ITP中疗效优于强的松组。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目前一般认为本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我院1995年1月-1997年2月对住院ITP病例用静脉注射人血丙种蛋白(IVIG)治疗26例,并与同期用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病例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第二届全国血液学术会议所定ITP诊断标准。共52例,男30例,女22例。急性43例,慢性9例,年龄3月-9岁。按治疗方法将病例分为2组,Ⅰ组为人血丙种球蛋白(丙球组),治疗组26例,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6):105-107
目的 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首次临床确诊的ITP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0.25 mg/(kg·d)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大剂量1 mg/(kg·d)地塞米松治疗。比较患儿临床治疗疗效,观察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时的血小板计数(PLT)水平,随访4个月统计患儿疾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9,P0.05),治疗1周、2周、4周时,观察组的PL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85、88.963、105.553,P0.05);随访4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8.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6,P0.05)。结论 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ITP疾病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PLT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0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2例小儿ITP患儿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患儿CMV感染情况、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结果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42例临床确诊为ITP患儿的血清CMV-IgM,20例患儿合并CMV感染,感染率为47.6%;所有患儿接受地塞米松(Dex)+静脉用人丙种球蛋白(IVIG)常规治疗,其中16例CMV感染患儿加用更昔洛韦(GCV)治疗,疗程14 d,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后患儿病程明显缩短,且无复发.结论小儿CMV感染与ITP密切相关,对CMV感染的ITP患儿加用更昔洛韦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uTPO)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序贯泼尼松治疗小儿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2例ITP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地塞米松序贯泼尼松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3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29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129例ITP患者中位发病年龄39岁,男女比例为1∶2.69;新诊断患者87例(67.4%),持续性ITP者7例(5.4%),慢性ITP者35例(27.1%)。其中重症ITP者81例(62.79%)。抗核抗体(ANA)阳性率25.74%(26/101),ANA阳性与ANA阴性患者、Hp阳性与Hp阴性患者总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剂量地塞米松联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组的完全缓解(CR)率高于常规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组;与大剂量地塞米松、常规剂量地塞米松、常规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白细胞介素11(IL‐11)相比,常规剂量地塞米松联合IVIg治疗组血小板(PLT)升至高峰的时间最短。结论ITP患者以育龄期女性多见,常规剂量地塞米松联合IVIg治疗起效时间短,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地塞米松以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三种方法治疗重度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疗效。方法将93例重度ITP患儿随机分成地塞米松组(28例)、丙种球蛋白组(31例)和丙种球蛋白加地塞米松联合组(34例)治疗,连续监测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与丙种球蛋白组比较治疗后止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达到正常时间差异有显著性;联合组与地塞米松组、丙种球蛋白组与地塞米松组比较,治疗后止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达到正常时间、达峰值时间及血小板计数达到的峰值数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冲击治疗重度ITP比单用其中任何一种药物升高血小板的作用更迅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104例ITP患儿以及22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根据治疗结果分为完全反应组、有效组与无效组,所有儿童均进行PA-Ig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104例患儿中,有85例(81.73%)患儿治疗后为完全反应(完全反应组),11例(10.58%)为有效(有效组),其余8例(7.69%)为无效(无效组);观察组PA-IgG、PA-IgM、PA-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反应组PA-IgG、PA-IgM、PA-IgA水平低于有效组与无效组,有效组PA-IgG、PA-IgM、PA-IgA水平低于无效组,不同治疗效果的三组ITP患儿PA-IgG、PA-IgM、PA-Ig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TP患儿PA-Ig水平进行检测有利于临床针对患儿情况进行治疗与早期疗效评估,降低患儿治疗风险,在ITP患儿治疗效果评估中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急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纳入急重症ITP患儿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单用地塞米松治疗.治疗5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PLT计数、MPV、PDW和P-L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重症ITP,能明显提高血小板计数,改善血小板参数,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慢性型临床上病程迁延、反复发作 ,治疗效果不佳 ,发病机制亦未完全清楚。近年来有人观察到有些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的临床惟一症状就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 。我们通过检测慢性ITP患儿血白细胞中CMV -DNA、血浆CMV -IgM水平 ,以探讨CMV感染与慢性ITP间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慢性ITP组共 6 2例 ,其中男 33例 ,女 2 9例 ,年龄 4~ 14岁 ,病程 6个月~ 1年以上 ,所有病例均为经临床及血液学检测确诊为慢性ITP的患儿。对照组为正常体检儿童 ,共 5 0例 ,男 2 7例 ,女 2 3例 ,年龄 3~…  相似文献   

13.
黄世华 《重庆医学》2008,37(21):2476-2476
目的 比较丙种球蛋白(IVIG)或地塞米松治疗急性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疗效.方法 急性重症ITP自愿选择IVIG或地塞米松治疗,记录有效率和有效病例1年内复发率.结果 IVIG和地塞米松治疗急性重症ITP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效病例1年内复发率地塞米松组高于IVIG组.结论 IVIG治疗急性重症ITP疗效优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14.
李云 《华夏医学》2009,22(6):1023-1024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选取32例ITP患者分为两组,地塞米松组(17例)用地塞米松20mg/d静脉滴注,共5d;IVIG组(15例)用IVIG静脉滴注400mg.kg-1.d-1,共5d,两组治疗5d后均予口服强的松1mg·kg-1·d-1(3个月内).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及随访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总反应率分别为94.1%和100%,随访6个月后长期反应率分别为58.5%和60%,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及IVIG治疗ITP总反应率高,并均可获得持续缓解,但IVIG治疗组血小板上升更迅速.地塞米松可考虑作为初治ITP患者的一线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丙种球蛋白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作用。方法:41例ITP患儿分成两组,观察组22例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d)联合地塞米松1mg/(kg.d)静滴,连用5天后,改用强的松1.5mg/(kg·d)分次口服。对照组19例用地塞米松1mg/(kg·d)静滴,连用5天后,改强的松1.5mg/(kg·d)分次口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时的显效率分别为77.3%和6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第5天血小板恢复正常的例数分别为17例(77.3%)和8例(4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ITP可使血小板上升至安全水平的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6.
我科于2004年9月—2005年5月,采用干扰素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2004年9月至2005年5月住院的患儿80例,年龄6个月~3岁。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粪便性状改变,呈稀便,水样便,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长短、大便次数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饮食疗法,减少胃肠道负担,预防感染及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相同…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近年来的免疫学研究提示其发病与免疫作用有关。既往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以口服强的松为主,时间长,疗效差,且副作用大。我们自1990年2月起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21例ITP患儿,获得满意效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根据全国小儿血液病专题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大剂量地塞米松与传统泼尼松治疗成人初治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初治ITP病人73例,随机分为两组,地塞米松组37例,给予地塞米松40mg/d分2次口服,连用4d,停药后第7天再重复一个周期,以后不再维持治疗;泼尼松组36例,给予泼尼松1.0~1.5mg/(kg·d)口服治疗,连用4周后逐渐减量至最小维持剂量或停药。观察并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近期疗效:治疗后第1、2周地塞米松组有效率明显高于泼尼松组,差异有显著性(χ2=7.21、4.30,P<0.05);治疗后第3周地塞米松组有效率仍高于泼尼松组,但差异无显著性(χ2=1.56,P>0.05)。远期疗效:随访3个月,第1个月地塞米松组复发率与泼尼松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11,P>0.05),第2、3个月地塞米松组复发率明显低于泼尼松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49、4.80,P<0.05)。地塞米松组不良反应轻微,无并发感染及出现柯兴综合征者;而泼尼松组多数病人出现柯兴综合征表现,部分病人并发感染。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成人初治ITP的近期、远效果均优于常规剂量泼尼松,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240-242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安全性及对患儿病程的影响。方法:初治ITP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大剂量地塞米松组25例,给予地塞米松0.6 mg/(kg·d)静滴,对照地塞米松组25例,给予地塞米松0.3 mg/(kg·d)静滴,连用3 d后血小板值>100×10~9/L,改为等剂量强的松口服,逐渐减量至最小维持剂量或停药,若3 d后血小板值<100×10~9//L,继续原剂量治疗3 d,复查血小板值>100×10~9//L,改为等剂量强的松口服,逐渐减量至最小维持剂量或停药,否则换用其他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住院时间长短及不良反应。结果:大剂量地塞米松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无并发严重感染及应激性溃疡者。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小儿初治ITP疗效确切,且能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2例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地塞米松治疗组27例,地塞米松40mg/日,连用4天,2周后重复1周期,以后不再进行维持治疗;泼尼松治疗组25例,泼尼松1ing/(kg·日)口服,连用4周后逐渐减量.结果:地塞米松组总反应率87%,泼尼松组总反应率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组随访病例27例,长期反应率58%,泼尼松组随访病例23例,长期反应率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组不良反应轻微,无1例发生感染;泼尼松组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库欣综合征表现.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ITP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可成为治疗成人1TP治疗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