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畸形性骨炎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畸形性骨炎是一罕见的骨肿瘤样病变 ,CT表现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多。我们得见 4例 ,资料完整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4例中 ,男 3例 ,女 1例。年龄 45~ 5 6岁 ,平均 48.5岁。病程 6个月~ 8年。局部疼痛及肢体活动障碍 4例。跛行 3例。查体 :患侧大腿及骨盆畸形 3例 ,1例无阳性体征。 2例碱性磷酸酶增高 ( 187~ 2 89U/L) ,血钙、磷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钙 2 .1~2 .7mmol/L、磷 1.1~ 1.5mmol/L)。使用GE公司MAX -6 40、ProspeedSFastCT ,层距、层厚 5~ 10mm ,平扫。 4例均摄有颅骨、胸部、脊柱、骨盆…  相似文献   

2.
Dandy-Walker 综合征的临床CT分析(附9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andy Walker综合征又称先天性第四脑室正中孔、外侧孔闭锁 ,是一种很少见的先天性菱脑发育畸形。 1914年Dandy首先尸解报告 ,195 4年Bendo首次以Dandy Walker综合征正式命名。国内至今报道不足 60例。本文分析了 9例Dandy Walker综合征的临床和CT表现 ,并探讨对该病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材料与方法本组 9例 ,男 5例 ,女 4例。年龄 1~ 5 2岁 ,平均 2 3岁 ,其中 14岁以上 6例。临床表现 :脑积水征 2例 ;癫痫 4例 ;智力发育迟缓 3例 ;行走不稳、四肢震颤、言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脾综合征(PS)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PS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PS的CT、MRI影像及临床资料,观察其并发内脏及心血管系统畸形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5例多脾综合征患者,全内脏转位3例,部分内脏翻转1例,短胰腺4例,中位肝脏1例,中位胆囊2例,小肠旋转不良3例,下腔静脉肝内段缺如、肝静脉直接汇入右心房2例,奇静脉或半奇静脉扩张与上腔静脉异常连接3例,肝总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1例。结论多脾综合征是一组多系统发育畸形,其影像学表现多样,熟悉多脾综合征伴有其他脏器异常的各种CT、MRI表现,有助于提高对多脾综合征的认识,减少漏误诊的发生。应用胸腹部CT增强扫描、腹部MRI增强扫描有助于多脾综合征的全面诊断。  相似文献   

4.
鲁登巴赫综合征(Lutembacher syndrome,简称LS)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我院1975年到1989年12月行心内直视手术800例,其中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110例,共发现鲁登巴赫综合征4例,术前均经超声准确诊断。 资料与方法:本组4例,男1例,女3例,年龄12~39岁。临床表现主要有运动性心慌气短、颈静脉怒张、胸廓畸形、口唇轻度紫绀、心界向右扩大、心尖区舒张期杂音、收缩期杂音、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采用仪器为SSD-800扇扫仪和Mark600双功能显像仪,探头频率3.0MHz,常规切面观察心内结构。 超声表现:(1)4例均示右室扩大,并左、右房扩大2例。(2)房间隔中部均有回声中断。缺损大小为3.2~4.7cm。(3)二尖瓣均示增厚,其中前后瓣同向  相似文献   

5.
卜振富  陶志宇 《人民军医》2000,43(10):569-570
1978~ 1 999年 ,我院共收治对称性额叶损伤 71例 ,现将诊断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4 8例 ,女 2 3例 ;年龄 4 0岁以上 50例 ,4 0岁以下 2 1例。均为后枕部着力 ,枕外粗隆处有头皮挫伤 ,前额无头皮、颅骨损伤。CT或脑电图(BEAM )均示额叶损伤。1 2 就诊时间 伤后 4h内就诊 2 3例 ,其余多在 1d内。清醒 2例 ,昏迷 <0 5h 6例 ,0 5~ 2 4h 32例 ,>2 4h 31例。1 3 辅助检查 本组均行头颅CT扫描 ,伤后 4h内就诊并行头颅CT扫描 2 3例 ,其中 1 8例发现额叶混杂密度影。于第 2天复查CT ,发现 3例额…  相似文献   

6.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的影像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是一种较少见的血管类型的疾病,自1962年国内最先由李鹤鸣报道3例病例之后,陆续有相关病例的个案报道及一些有关的病例分析[1~4] ,不少外科医师及放射科医生由于对于该病认识不足,易造成误诊。本文通过对证实为K -T综合征的6例病例的X线及血管造影影像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进行总结及分析。1 材料与方法对6例K -T综合征病例的X线及血管造影进行影像学分析,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16~40岁。发病部位均为下肢,发病于股骨2例,发病于胫骨4例,其中有1例患者其祖父亦有类似病变(已死亡…  相似文献   

7.
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螺旋CT诊断(附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MLS)的螺旋CT表现特征.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MLS术前螺旋CT资料.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4例,均为B细胞型.霍奇金病(HD)1例,为混合型. 结果脾肿大4例,其中3例为不规则隆起样增大,呈分叶状;脾大小正常1例.脾内占位的CT表现有3种类型(1)弥漫性细小结节型1例,脾大小正常,脾内弥漫性低密度小结节,大小为0.2~1.0cm;(2)多发结节型2例,其直径为>1.0cm圆形或类圆形的低密度结节;(3)巨块型2例,其直径为>3.0cm低密度肿块. 结论 PMLS在螺旋CT上多表现为脾肿大伴弥漫性或孤立的低密度占位,增强扫描无强化.  相似文献   

8.
脾结核罕见,临床及影象学表现没有特异性,常难与脾淋巴瘤或转移灶鉴别[1,2]。笔者遇见2例,报告如下。例1 男,36岁。低热、消瘦、乏力1个月。既往健康,无结核病史。体检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55×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28;血沉24mm/1h。胸片正常。腹部B超示:脾内多发性占位病变伴腹腔淋巴结肿大。上腹部CT表现:脾脏多发性低密度病灶,边缘不清,呈圆形及椭圆形,CT值30~50HU,大小不等,最大者4cm×3cm,脾增大,未见腹水征,肝脏无特殊,腹膜后见数块肿大淋巴结(图1);增强扫描见脾内病灶边缘轻度强化(图2)。C…  相似文献   

9.
Dandy-Walker畸形(中孔闭锁综合征)及Robinson综合征(颞叶发育不全综合征)均为先天性脑畸形疾病,对临床有症状者,治疗以手术为主。我科于1998-08对上述两征行手术切除囊肿,并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施行CSF循环重建术,术后随访9个月,疗效满意,现将病情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例1:患儿,男性,6岁。出生后1个月发现顶枕部有一隆起包块,未作处理。1998-07无诱因头痛,活动后呕吐,症状加重1个月。经头颅X线拍片、CT、MRI检查,报告后颅凹巨大蛛网膜囊肿,不全梗阻性脑积水并颅裂畸形,诊断为Dandy-Walk…  相似文献   

10.
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5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有关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CT表现的文献报道不多。笔者搜集 5例回顾性总结如下 ,以期提高对本病CT表现的认识。1 材料与方法本组 5例 ,男 1例 ,女 4例。年龄 2 5~ 6 1岁 ,平均 36岁。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Ⅱ~Ⅲ级。临床表现以头痛最常见 (3例 ) ,其次是肢体活动障碍 (2例 )和恶心呕吐 (2例 ) ,失明 (1例 )。病史最长 1年 ,最短 3天。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和团注增强扫描 ,层距和层厚均为10mm ,采用GE 980 0QuickCT机扫描。2 结果5例肿瘤都累及顶叶 ,其中 2例单独位于顶叶 ,颞枕顶区、额顶区…  相似文献   

11.
此综合症又称Laurence—Moon—Beidl三氏综合症(LMB)甚为少见,国内仅有三例报道,主要临床表现有五大主征:色素性视网膜退行性变;生殖腺发育不良;肥胖;智力发育迟缓;多指(趾)畸形等。多见近亲血缘结婚的子女,以男性居多,为常染色体缺陷所致。本文为姊弟二人,父母健康,无近亲婚史,其母共生子女4人,1、2胎各为女、男,发育正常,3、4胎也各为女、男,均为畸形,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2.
儿童椎间盘钙化(cervicaldisccalcificationinchildhood,CDCC)少见,近年来有增多趋势,但CT表现,国内报道不多。本文着重分析所收集3例的CT征象。1 病例报告例1 女,12岁。突然发生颈部疼痛,转动不便7天,无外伤或近期感染史,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血、尿等化验检查均未见异常。颈椎正、侧位片示颈4、5椎间隙内见有“蝌蚪”状条形钙化,椎体有轻度楔形变和边缘性骨硬化(图1)。2mm层厚CT图示圆形髓核钙化3块,直径0.3cm~0.6cm(图2)。例2 男,10岁。无诱因颈痛伴僵直感7天,无过量服用维生素…  相似文献   

13.
多脾综合征(polysplenia syndrome)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多系统畸形组成的综合征,主要为多脾、心血管及其他内脏发育异常的联合畸形.以往多在尸检或手术时发现,现在由影像检杳发现的报道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4.
多脾综合征(polysplenia syndrome)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多系统畸形组成的综合征,主要为多脾、心血管及其他内脏发育异常的联合畸形.以往多在尸检或手术时发现,现在由影像检杳发现的报道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5.
多脾综合征(polysplenia syndrome)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多系统畸形组成的综合征,主要为多脾、心血管及其他内脏发育异常的联合畸形.以往多在尸检或手术时发现,现在由影像检杳发现的报道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在肺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CT技术的发展使其成为无创性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多层螺旋CT更因其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显著提高 ,在大血管疾病的诊断方面更具优势。笔者介绍 6例肺动静脉畸形的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 (3D MSCTA) ,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进行对比观察 ,以评价 3D MSCTA在发现肺动静脉畸形并确定供血动脉大小及数目的能力。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对 6例临床怀疑有肺动静脉畸形的患者进行了 3D MSCTA检查 ,其中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2 8~ 6 6岁。 6例中3例与DSA进行对照 ,其中 2例接受了弹簧圈栓塞治…  相似文献   

17.
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简称ERS)的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段抬高,酷似心肌损伤型改变,以健康青年多见。现将3例所见报道如下。 3例均属男性,年龄分别为23、27、50岁。共同点有:(1)主诉,心前区痛或胸闷,均能坚持上班,因原单位查心电图示ST段抬高送院,其中1例骑自行车来诊。住院后按心肌梗死处理3~4天不等;(2)  相似文献   

18.
已往的文献报道已经证实柠檬征与脊髓脊膜膨出有关。作者拟证实柠檬征是否是脊髓脊膜膨出所特有的征象。研究组的对象为1988~1991年经超声发现有柠檬征的23例异常胎儿。超声检查时胎龄为15~26周,并经复习照片再次证实有头颅畸形存在。胎儿各种畸形均经尸检或出生后临床检查证实。其中18例有神经管缺陷;12例为脊髓脊膜膨出;6例为脑膨出,其中5例位于枕骨,1例位于额骨。余5例胎儿无神经管缺陷。16例胎儿经超声证实为Arnold—  相似文献   

19.
我院 2 0 0 0年 12月收治 1例肺动静脉瘘 ,现予报道。患者 ,女 ,46岁。乏力 ,行走缓慢 ,喜蹲踞 ,劳累后心慌 ,气短 ;口唇、手指青紫 4年 ,有时咳嗽 ,发热。查体 :心率 80次 /min ,呼吸 2 4次 /min ,血压 12 5 / 80mmHg ,躯干及四肢无毛细血管扩张 ,亦未见血管瘤征。听诊心界不扩大。肝脾不大 ,腹软 ,无腹水征。影像检查 :临床先行CT检查 ,左下肺有团块 3.7cm× 4.5cm ,CT值测定为液体 ,团块引向肺门有 2条管状影 ,意见为左下肺囊肿。X线胸片示左下肺近心缘旁膈顶部椭圆形块状影 ,密度均 ,边缘光滑 ,块状影左肺门间有2条…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或特发性肝血管畸形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血管畸形分为先天性和特发性两类 ,前者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hereditaryhemorrhagictelangiectasia,HHT)的肝血管异常表现的一部分 ,较为多见 ;后者仅为肝血管畸形 ,而无其他部位或脏器的血管畸形。肝血管畸形主要是指肝动脉畸形以及由此引起肝血管及其他继发改变等[1] 。近期笔者遇见 2例经作腹部多层螺旋CT和MRI发现的肝血管畸形 ,现予以报道 ,重点描述CT和MRI的表现和特征 ,同时结合文献复习 ,旨在了解和熟悉其影像学特点。1 病例报道例 1 女 ,6 7岁。常规体检B超发现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