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评价采用I期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眼后段异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1月,经I期玻璃体切割治疗眼后段异物72例,对手术前后视力、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时机进行分析。结果 I期玻璃体切割异物摘出率为100.00%。术前62.50%患者视力〈0.1,术后视力≥0.1者56例(77.78%),≥0.5者19例(26.39%),术前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视网膜脱离3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2例,玻璃体腔积血者1例;6例(8.33%)再次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视网膜均复位。结论 I期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眼后段异物具有异物取出率高、术后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除术在复杂性眼外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复杂性眼外伤患者中选取60例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19例为眼内异物,22例玻璃体积血,29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18例化脓性眼内炎,14例继发性青光眼,18例外伤性白内障,所有患者均合并至少2种眼组织损伤,对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经玻璃体切除术进行治疗后,19例眼内异物患者均成功摘出,摘出率100%。23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成功复位,复位率79.31%。其余患者眼内积血、炎症以及眼压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后视力53例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治愈率88.33%,其中33例最终视力≥0.05,占55.00%。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有效手段,能够有效及时有效地摘除异物、复位视网膜、清除积血、控制炎症及眼压,有效恢复患者视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在严重眼外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切口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晶体切除术,眼内异物摘除,视网膜复位术等治疗严重眼外伤23例(23只眼)。并对手术时机、处理要点及并发症等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术后视力增进者16只眼,占69.5%无增进或减退者7眼.占31.5%。术后随访3—12月,视力≥0.02者14只眼占60.8%。14例视网膜脱离者10例完全复位,2例部分复位,2例未复位,7例眼内异物均成功摘除。结论早期及时处理创口和并发症,适时进行玻璃体切除或联合手术可以使严重眼球穿通伤患者保留眼球并恢复一定视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显微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眼内异物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2年12月本科室行显微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眼内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眼内异物一次手术全部取出。术后3个月复查视网膜复位10眼。术中发现视网膜裂孔16个。术后全部患者的视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显微玻璃体切除术可以成功的取出眼内异物,具有直接、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除术及联合手术治疗复杂眼外伤65例(65眼)的临床资料。结果一次手术治愈63眼,失败2眼,治愈率为96.9%。术后随访2周~3个月,65眼中43眼视力提高,占66.1%,15眼视力无改变,占23.1%,7眼视力下降,占10.8%。25例眼内异物均成功摘出,20眼视网膜脱离中,18眼视网膜复位。结论严格掌握玻璃体手术在复杂眼外伤中的手术时机,能挽救大多数受伤眼球并恢复一定的视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眼铁锈症的临床表现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5例眼铁锈症,其中4例有陈旧性眼内异物,均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取出异物;另1例是40年前以外路磁吸术取出铁质异物1枚.结果 术后1只眼视力无改变,其余4只眼视力均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眼铁锈症如果得到及时诊断,尽快取出异物和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以保住眼球和挽救残存视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后段眼内异物的最佳手术时机和适宜的手术方案.方法 将后段眼内异物36例(36眼)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外路磁吸术,观察组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异物取出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结果 外路磁吸术组异物取出率89.29%,玻璃体切除术组异物取出率100%,两组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后段眼内异物,外路磁吸术和玻璃体切除联合异物取出术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玻璃体切除术取出异物的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5年4月~12月用国产流控式玻璃体注吸切割器,进行玻璃体、晶体切割术治疗穿孔性眼外伤并发的眼内炎、玻璃体积血、外伤性白内障共1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8例中男17例,女1例。年龄6~39岁。球内异物并发眼内炎3例;角巩膜裂伤并发玻璃体积血2例;外伤性白内障13例。术前准备同常规内眼手术,18例均采用颞上或颞下睫状体扁平部切口作玻璃体或晶体切割术,6例行玻璃体晶体联合切割木(以下简称玻切术)。球内有磁性异物并发眼内炎或白内障者,先作异物吸出,再行玻切术。1例非磁性异物,2例角巩膜裂伤先行伤口缝合,术后2周球内充满积血,行玻切术。选用的  相似文献   

9.
赵勇 《医药论坛杂志》2014,(11):110-111
目的 分析开放性眼外伤治疗时,进行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的疗效。方法 回顾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近4年收治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分析其中进行了玻璃体切除术,二期植入IOL的96例临床资料(1例病例均指1只眼)。包括眼内炎14例,眼球破裂或穿孔38例,眼内异物44例(其中磁性异物9例,玻璃异物8例,睫毛异物18例,其他异物9例)。术前测患侧视力光感~0.1,玻璃体切除术后38例采用硅油填充,58例采用C3F8填充。在IOL植入术前,分别检查视力、检眼镜、眼B超、角膜内皮镜等。符合植入标准后,39例行后房型IOL植入,57例行睫状沟IOL缝线周定术,术中行虹膜行缝合术11例。手术成功后,对比术前术后眼压的变化,进行12~18个月随访。结果 玻璃体切除术与IOL植入时间间隔为2~4个月(平均2.8个月)。IOL植入前,最佳矫正视力在0.1~0.5者64例,IOL植入后,0.1~0.5者53例,0.5~0.8者37例,0.8~1.0者6例。视力状况明显改善。围术期发生前房少量渗出5例,暂时性高眼压8例,视网膜脱离复发3例。结论 对开放性眼外伤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后疗效确实,二期植入IOL安全、有效。治愈的关键在于IOL植入的时机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眼内异物多伴有眼球多处损伤和内眼炎症,视力损伤严重。以往异物经后径摘出,虽然成功率可达989%以上,但其并发症不能同时得到恰当的治疗,结果往往不尽人意。而采用玻璃体显微手术于直视下取眼内异物,不仅安全、准确、损伤小,且可同时处理并发症,明显改善预后。现将用玻璃体切割手术取出眼内异物5例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1996年7月~1998年1月,我科收治5例眼外伤致眼内异物病例。其中,敲击伤3例,爆炸伤2例。经B超、X光摄片及CT检查证实眼内异物。单个异物3例,2个以上多发异物2例。磁性异物1例,非磁性异物4例。5例均合并有外伤性白内障,(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硅油在一期清创缝合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复杂性眼内异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对其所在医院收治的复杂眼内异物患者38例(38眼)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采用一期清创缝合联合玻璃体切割行异物取出硅油填充,随访3~37个月(平均19.3个月),观察术后效果。结果异物均一次成功取出。最佳矫正视力≤0.02者10眼,>0.02者8眼,≥0.05者7眼,≥0.1者13眼。结论使用硅油填充在一期清创缝合联合玻璃体切割治疗复杂性眼内异物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白内障摘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42眼)白内障摘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眼球穿孔伤外伤性白内障32眼,其中伴眼内异物13眼,伴玻璃体混浊19眼。老年性白内障伴视网膜脱离4眼,伴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混浊6眼。结果术后视力提高38眼(90.5%),不变4眼(9.5%)。保留晶体前囊的19眼术后囊膜明显混浊者4眼(21.1%),保留晶体后囊的23眼术后囊膜明显混浊者3眼(13.0%)。结论白内障摘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对经选择的玻璃体视网膜条件较好的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玻璃体切除治疗球内异物合并化脓性眼内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眼外伤球内异物合并化脓性眼内炎的临床治疗.方法 应用玻璃体切除术取出球内异物,清除玻璃体内脓液,术终球内注射抗生素加激素.结果 所有病例眼球都能保存,部分视力有所提高(66.7%).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加球内注药是目前治疗眼外伤球内异物合并化脓性眼内炎的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68例(96眼)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后1、30d的视力,术后视力与糖尿病病程的关系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5者69眼(71.88%),0.3~0.5者18眼(18.75%),0.1~0.25者6眼(6.25%),<0.1者3眼(3.13%);术后第30天裸眼视力>0.5者74眼(77.08),0.3~0.5者16眼(16.67%),0.1~0.25者4眼(4.17%),<0.1者2眼(2.08%)。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前房纤维素性渗出、虹膜粘连、继发青光眼。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术后视力的恢复与糖尿病病程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为 PDR的患者79例79眼纳入本研究。依据术前是否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40眼、对照组39例39眼。试验组术前3d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0.05mL(0.5mg),然后行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直接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眼压、术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术后视力明显提高,分别为0.25±0.18和0.15±0.12,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试验组为25.26±10.31min,而对照组为41.12±13.54min(P<0.05)。试验组术后3d眼压0眼升高,而对照组眼压Tn+1为5眼,占12.8%(P>0.05),术后随访期内,试验组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行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为1眼,而对照组再出血8眼,其中4眼出现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需要再手术。结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术前玻璃体腔注射0.5 mg康柏西普可以显著提高视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对术后腿压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沙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77-78
目的评价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86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24例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行前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中后囊膜破裂发生率为27.9%,全部行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术。其中2例囊袋内固定,8例睫状沟固定植入,14例行人工晶体双攀缝线固定法植入。随访时间1~24个月,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或缝线固定是小切口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一期植入人工晶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18例18眼,观察术后视力恢复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8个月),矫正视力<0.02者2眼,0.02~0.1者4眼,0.2~0.3者8眼,>0.3者4眼.术后主要并发症为眼前节葡萄膜反应、角膜反应、高眼压、玻璃体再出血、视网膜脱离.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影响视力恢复的主要原因为跟后节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51例51眼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除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行标准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除并联合巩膜外加压、眼内激光光凝、冷凝及眼内填充手术。结果术后视力提高37眼(72.55%),不变9眼(17.65%),下降5眼(9.80%)。手术并发症包括术中出血、医源裂孔、术后高眼压、低眼压和视网膜再脱离。结论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疗效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期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对儿童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影响。方法 56例106眼儿童白内障患儿行白内障吸出及后囊膜环形撕除,按是否一期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分为两组,Ⅰ组为非联合组47眼,Ⅱ组为联合组59眼,2岁以上儿童一期行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3~36个月。观察2组患儿术后视力,后发性白内障及其他并发症。结果两组后发障的发生率分别为:Ⅰ组14眼(29.8%),Ⅱ组5眼(8.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中一期行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19眼中后发障的发生率为5.55%(1眼),明显低于同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40眼中患儿后发障的发生率17.5%(7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前段玻璃体切割术能够减少或延迟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同期行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