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中医杂志》2020,(3):13-13,53
新冠病毒侵袭人体肺部,造成患者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更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因此顾护肺气尤为重要。肺经是人体十二经脉的起始经脉,肺为华盖,主气,司呼吸。肺卫是人体第一道屏障,肺气虚,则防御功能减弱,邪气也就有了可乘之机。1)寅时醒来寻太渊。肺经的经气旺在寅时,也就是在早上3~5时。肺部有问题者经常会在寅时醒来,这是肺气亏虚、气血不足的表现,按"五脏有疾当取之原"的理论,肺有疾当取肺经原穴即太渊穴。太渊穴是肺经元气聚集最多的地方,刺激这个穴位可以使肺气源源不断地涌出。因此经常按揉太渊穴可有效改善肺气,对于肺气亏虚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呃逆针治三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临床用下列三法治疗呃逆效甚佳,介绍如下:1.深刺翳风法例:吴××,女,47岁.一星期前发生呃逆,曾针刺中脘、足三里、内关、膻中等穴无好转.现每3~5分钟即发作一次.治疗给予深刺翳风.因咽喉舌根部麻胀等针感反应强烈,故针后立即起针.呃逆停止,一月后患者告之未再复发.按:深刺翳风能疏调三焦气机以治呃逆.针时一般单取一侧即可,针尖朝向咽喉部,深刺约两寸五分左右,常能产生咽喉舌根部麻胀感,一般留针20分钟左右,如针感强烈则不留针.2.点按攒竹法例:何×,男,22岁.一天前吃饭时因呛咳而出现呃逆不止,频频发作,无法进食.肌注胃复安10mg无效.治疗:令患者仰卧,双手点按其双侧攒竹穴约5秒钟,呃逆停止,未再发作.  相似文献   

3.
<正> 时间性病证是指在固定时间内发作或加重的病证。对此,笔者运用子午流注理论进行针治,每获佳效。 1 丑时胃痛案纪某,男,24岁。1987年10月初诊。患者每于半夜丑时(1~3点)胃脘部疼痛,已2年。痛不甚剧,喜温喜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曾做钡透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服中西药物及针灸内关、中脘、足三里等穴效不佳。证属肝寒犯胃,治疗独取曲泉穴,针用热补法,留针30分钟。针后当晚疼痛未作,继针5次痊愈,随访1年内未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太渊穴天灸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 a的临床疗效。方法:在门诊急性扁桃体炎患者中筛选出化脓性扁桃体炎5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25例采用太渊穴天灸治疗,治愈1 a后电话回访其复发及感冒例数,总结评价疗效。结果:对照组回访病例30例,治疗组回访病例23例。对照组总复发次数56(占186.67%),治疗组总复发次数14(占60.87%);对照组总感冒次数121(占366.67%),治疗组总感冒次数15(占65.22%)。结论:太渊穴天灸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可降低复发,预防感冒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尚亚婷 《新中医》2006,38(11):76-76
1留针引发剧烈咳嗽王某,女,65岁,2001年5月11日初诊。患者因患面神经炎在本院住院20余天,出院后继续门诊针刺治疗其轻度口眼歪斜。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多年,平素服复方罗布麻片,诊时BP17/12kPa(130/90mmHg),无头晕不适。患者仰卧位,针刺取右侧(面瘫侧)阳白、攒竹、四白、颧髎、承浆、牵正、合谷(双侧)、足三里、太冲等穴,并用透刺法以太阳透下关、下关透颊车、地仓透颊车穴,皆用1.5寸毫针施治。针入皮肤,患者觉针下酸胀时留针,中等刺激强度。约5分钟,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咳嗽,连续不止,面部、颈部、下肢皆随咳嗽抖动,无法继续留针。遂取针,搀扶其坐位,但仍剧烈咳嗽,约2分钟后,咳嗽减慢、渐止,患者平素无支气管炎及哮喘病史。同室其余治疗者,均未闻及有刺激性气味,亦无出现咳嗽。  相似文献   

6.
太渊穴天灸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太渊穴天灸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6个月的临床疗效。方法:在门诊急性扁桃体炎患者中筛选出化脓性扁桃体炎5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25例采用太渊穴天灸治疗,治愈后6个月电话回访复发及感冒例数,总结评价疗效。结果:对照组复发24例(占72.73%),治疗组复发2例(占8.00%);对照组感冒27例(占81.82%),治疗组感冒5例(占20.00%)。结论:太渊穴天灸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可降低复发,预防感冒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尚亚婷 《新中医》2006,38(11):76-76
1留针引发剧烈咳嗽 王某,女,65岁,2001年5月11日初诊。患者因患面神经炎在本院住院20余天,出院后继续门诊针刺治疗其轻度口眼歪斜。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多年,平素服复方罗布麻片。诊时BP17/12kPa(130/90mmHg),无头晕不适。患者仰卧位,针刺取右侧(面瘫侧)阳白、攒竹、四白、颧髂、承浆、牵正、合谷(双侧)、足三里、太冲等穴,并用透刺法以太阳透下关、下关透颊车、地仓透颊车穴,皆用1.5寸毫针施治。针入皮肤,患者觉针下酸胀时留针,中等刺激强度。约5分钟,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咳嗽,连续不止,面部、颈部、下肢皆随咳嗽抖动,无法继续留针。遂取针,搀扶其坐位,但仍剧烈咳嗽,约2分钟后,咳嗽减慢、渐止,患者平素无支气管炎及哮喘病史。同室其余治疗者,均未闻及有刺激性气味,亦无出现咳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同位素治疗前后太渊穴伏安特性变化。方法应用智能型穴位伏安特性检测系统,检测25例甲亢患者和40例健康志愿者双侧太渊穴增、减双程伏安曲线,比较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及患者同位素治疗前后伏安特性的差异。结果同位素治疗前甲亢患者双侧太渊穴增、减双程伏安面积均小于健康志愿者,其中两组减程伏安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同位素治疗后甲亢患者除右太渊穴减程伏安面积基本无变化外,太渊穴左、右增程和左减程伏安面积均得到明显恢复,与健康志愿者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太渊穴伏安特性能较灵敏地反映甲亢患者能量代谢的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9.
<正> 治疗方药:治标取穴:定喘、列缺、合谷、膻中、尺泽,用捻转泻法。治本取穴:肺俞、灵台、肾俞、足三里、太渊、天突,用捻转平补平泻法。肺俞穴禁忌深刺,以免发生意外,成年人可用1寸毫针缓刺五分。使患者感到沉胀感为度。留针20分钟。儿童可用5分长毫针缓刺3分,留针10分钟。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休息5天,再继续下1疗程。有的病  相似文献   

10.
针刺太渊穴治疗偏头痛2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4年始,我们采用针刺太渊穴治疗偏头痛,疗效极好,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27例中,男19例,女8例;年龄28~30岁4例,31~60岁20例;61~70岁3例;病程最长8年,最短1年。2 治疗方法 取穴:太渊穴,一侧穴位即可。病人取坐位或卧位,选准穴位,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2寸毫针,直刺进针,得气后令患者吸气,同时行捻转提插泻法.使针感向上传导,随即慢慢出针,针尖退至皮下消停,出针后不按针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通过针刺肺大肠经穴治疗持续期中度支气管哮喘,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的变化,研究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从表里脏腑经穴互治作用的角度,研究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选穴规律。方法本课题将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度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度患者,按1∶1∶1∶1的比例分入肺经穴组、大肠经穴组、肺大肠经穴组、对照组,每组13例,对照组按需吸入万托林1喷/次,4次/天,疗程为12周。前3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肺经穴组穴取尺泽、孔最、列缺等,大肠经穴组穴取曲池、合谷、天枢等,肺大肠经穴组取尺泽、孔最、列缺、曲池、合谷等,隔日针刺1次,每周3次治疗,12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共12周。各组患者在接受研究期间,除给予万托林按需吸入外,不给予有关支气管哮喘其他中西医治疗。结果结束治疗后,针刺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后ACT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经穴组、大肠经穴组、肺大肠经穴组疗前疗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针刺该组经穴可改善哮喘控制情况。结论应用肺与大肠相表里之脏腑经络表里相结合理论指导针刺治疗哮喘,确有宣肺通肠宽胸、降气止咳平喘之功。  相似文献   

12.
听宫穴针刺并外敷麝香治疗面神经麻痹8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 996年开始用针刺听宫穴配合外敷麝香、饮水发汗的方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87例中男性 52例 ,女性 3 5例 ;年龄 1 3~ 67岁 ;病程 1~ 2 5天 ;其中左侧 4 9例 ,右侧 3 8例。治疗方法患者侧卧位 ,患侧向上 ,取患侧听宫穴 ,嘱患者张口 ,用3 0号 2 .5寸毫针直刺听宫穴 2寸 ,进行提插、捻转强刺激手法 ,持续 1~ 2 min(使患侧面部有牵拉感者效果最佳 )。停针5min后继续行针 ,连续 3~ 4次。拔针后捏挤针穴 ,使之出血 2~ 3滴 ,然后于听宫穴处外敷麝香 0 .1 g左右 ,用消毒纱布固定。嘱患者饮…  相似文献   

13.
哮喘是临床常见的病症。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哮喘的报道很多。本文仅就笔者掌握的文献资料,作一扼要介绍。一、针刺何氏以膻中、内关、列缺、足三里、风池为主穴,肺气虚加太渊、太白,脾气虚加太白、三阴交,肾虚加太渊或照海,痰多加丰隆。每次留针20分钟,治疗62例支哮患者,总有效率达87.1%。将氏通过对支哮病人进行系统的过敏点检查,同时对检出的  相似文献   

14.
手-口综合征表现为以口周为中心的半侧面部及上肢远端独特分布的感觉障碍,是局限性感觉障碍的一种特殊症候群。环绕针法是一种以患部为中心多针环绕浅刺的针法,此种针法对恢复感觉障碍的皮肤区域(指出现疼痛、麻木的皮肤区域)的正常感觉疗效显著。跟随孙申田导师出诊数年收集了数十例运用环绕针法治疗手-口综合征患者取得显著疗效的病例,总结其经验,现将所得体会报道如下。1典型病例张某,男,65岁。初诊日期:2007年3月5日。主诉:左侧口周面部和左手麻木1个月。现病史:该患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口周面部和左手发麻,以拇指为著,在当地医院静脉滴注及口服药物治疗(药物不详)15日未见明显好转出院。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查体:血压160/90mmHg,左侧口周面部和左手痛,温觉减低,触觉、肌力正常,病理反射(-)。头CT示:右侧丘脑0.2cm&#215;0.3cm低密度影。诊断:手-口综合征。立即运用环绕针法对该患者进行治疗。2治疗方法患侧面部以口角地仓穴为中心沿口周环绕针刺,上、下止点分别为人中穴、承浆穴,隔0.5~1cm左右一针,浅刺入皮肤内2~3毫米可刺7~9根针。患侧上肢于腕环刺取阳溪穴、阳池穴、腕骨穴、太渊穴、神门穴、大陵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肺经腧穴、大肠经腧穴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5月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度患者71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肺经穴组18例、大肠经穴组19例、肺大肠经穴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肺经穴组:主穴:尺泽、孔最、列缺、肺俞;配穴:太渊、鱼际、中府。大肠经穴组:主穴:曲池、合谷、天枢、上巨虚;配穴:偏历、温溜、大肠俞。肺大肠经穴组:主穴:尺泽、孔最、列缺、肺俞;配穴:曲池、合谷、天枢、上巨虚。对照组根据哮喘病情加重情况,按需吸入万托林。肺经穴组、大肠经穴组、肺大肠经穴组均给予针刺治疗。各组患者均可根据哮喘病情加重情况,按需吸入万托林,并及时记录吸入的次数。治疗3个月后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后FVC、FVE1、MMFF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大肠经穴组、肺经穴组和肺大肠经穴组PEF变异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治疗后FVC、FVE1、MMFF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经穴组、肺经穴组和肺大肠经穴组治疗后FEF变异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经穴组、肺经穴组和肺大肠经穴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经和大肠经穴位均可有效控制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病情,肺经穴与大肠经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子午流注针法的配穴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子午流注针法是子午流注学说在针灸学术上的具体运用,是按时间选穴施治的一种方法。 (一)时穴配病穴法时穴就是根据气血流注盛衰的规律,按时寻得气血当盛的开穴。病穴就是病经之穴和专治某种疾病的特效穴。针刺时穴调整全身之气血;针刺病穴以泻病经之邪气,或补正气之不足。临床施治,如果除按时针刺其气血当盛的开穴以外,再根据辨证而采用循经取穴,配针适当的病穴,整体与局部双管齐下,效果就较单一针法为好。如头痛病人于壬日寅时来就诊。《徐氏逐日按时定穴歌》谓:“壬日寅时起至阴”,壬日的寅时至阴穴当开,就首先针刺至阴穴,然后再根据头痛的部位,循经取穴。前额头痛取阳明经的穴位,因足阳明之脉,循发际至额颅;颅顶及后头痛则取太阳  相似文献   

17.
幻肢痛案     
患者,男,57岁,于2011年3月23日就诊.病史:10年前因工伤导致右臂截肢,术后10年来,始终感觉肢体尚在,且呈屈曲状置于胸前,行走时有肢体摆动感,同时感觉幻肢自手腕部致肘部有撕裂样疼痛,每日疼痛数十次,每次持续数秒至十几分钟.西医曾给予氯胺酮治疗,但效果不显.近日疼痛感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夜间尤重,有时痛不能眠.诊断:幻肢痛.根据患者情况,导师王耀光教授采用眼针配合体针的治疗方法.眼针选取上、中、下三焦区穴、心区穴、肝区穴(按照彭静山眼针取穴方案取穴),以左手指压住眼球使眼眶内皮肤绷紧,右手持针在所选穴区沿皮轻轻平刺2 mm或与眼球呈40°斜刺1~1.5 mm,不用提插捻转补泻;穴取印堂、神庭、百会,以及幻肢对侧肢体手阳明大肠经的三间、合谷、阳溪,手少阳三焦经的阳池和手太阳小肠经的后溪,以上诸穴留针20 min,行针时患者自觉幻肢疼痛即消.二诊时即告知针后疼痛频数明显减少,痛势明显减轻.针之有效,治法不变.前4天每天针刺1次,以后2天治疗1次,经1个月治疗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2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相传孙真人十三鬼穴为人中、少商、隐白、大陵、申脉、风府、颊车、承浆、劳宫、上星、会阴、曲池及舌下中缝。笔者尝以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例 ,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对双侧穴的针刺顺序为男子先针左侧 ,后针右侧 ,女子则反之。穴位局部常规消毒。人中穴 ,针尖向上斜刺 0 .3寸 ,强刺激 ,捻转行针 1 0秒 ,不留针 ;少商穴浅刺0 .1寸 ,强刺激 ,捻转行针 5秒 ,不留针 ;隐白穴浅刺0 .1寸 ,强刺激 ,捻转行针 5秒 ,不留针 ;大陵穴直刺0 .5寸 ,中等刺激 ,捻转行针 ,留针 3min;申脉穴直刺 0 .3寸 ,中等刺激 ,捻转行针 ,留针 3min;风府穴…  相似文献   

19.
笔者采用针刺治疗阳萎 56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6例患者年龄 2 2岁~ 52岁 ;病程 <3个月者3例 ,3~ 6个月者 2 2例 ,6个月~ 1年者 2 5例 ,>1年者 6例。均曾经多方治疗无效。全部患者经泌尿生殖系检查均排除了器质性病变 ,其中 2例有中风病史。治疗方法取中极、阳陵泉为主穴 ,病程较长者配用足三里、太溪。患者仰卧位 ,穴位消毒后 ,中极穴直刺 0 .8~ 1 .2寸 ,捻转法运针 ,加中弱刺激量 ,使针感直达龟头部 ,留针 30 min,出针后揉按针孔。阳陵泉穴直刺 1~ 1 .5寸 ,中等刺激量 ,待觉针下沉紧后留针30 min,出针后揉按针孔。每日…  相似文献   

20.
笔者跟随杨牧祥教授临证侍诊 ,感悟吾师诊病察疾 ,审舌辨脉 ,多有精妙之处 ,此举医案数则 ,以飨同道。1 望舌色 ,审“面黑”案 王某 ,男 ,43岁 ,工人 ,1 998年 3月 1 8日初诊。因近 2 0天来家人及同事察觉其面色渐变黯黑 ,擦用“美容增白之剂”无明显改善而慕名求治。望其面色黯黑 ,如罩黑色 ,均匀无斑。舌色瘀暗少津 ,脉象沉缓 ,余无它症。询问病史 ,患者自述两年前曾患“糖尿病Ⅱ型” ,经服用“优降糖”等药物治疗后 ,“三消”症状逐渐消失 ,3个月前查空腹血糖为 6 2mmol/L ,尿糖阴性 ,即已停药。停药后病情未再复作。吾师认为 ,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