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间胆红素血症 (简称高胆 )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 :对该院新生儿病房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 392例高胆病例按其病因分成五组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2例中高胆的病因依次为不明原因 136例 ,占34.6 9% ,围产因素 88例 ,占 2 2 .4 5 %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75例 ,占 19.13% ,感染性黄疸 5 5例 ,占 14 .0 3% ,母乳性黄疸 38例 ,占 9.6 9%。ABO血型不合溶血病黄疸出现时间最早 (P<0 .0 0 0 5 ) ,而黄疸消退时间最晚 (P<0 .0 0 0 5 )。母乳性黄疸总胆红素值较其他各组有差异 (P<0 .0 0 0 5 )。结论 :除不明原因的高胆外 ,围产因素是高胆的主要原因。不同原因的高胆的临床特点不同 ,应熟练掌握其特点 ,早诊断、早治疗 ,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五组胆红素均值均高于胆红素脑病的临界值 ,建议修改高胆的诊断和干预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1~9月收住的93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比依次为围生期因素27例(占29.03%)、母乳性黄疸及感染性疾病均23例(各占24.73%)、ABO溶血病11例(占11.83%)、原因不明5例(占5.38%)、肝炎3例(占3.22%)、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占1.08%)。②7天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围产期因素和ABO溶血病为主,7天后则以母乳性黄疸为主。结论:①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前4位病因依次为围生期因素、母乳性黄疸及感染性疾病、ABO溶血病。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随病程而异。  相似文献   

3.
李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9):100-10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间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对该院新生儿病房1998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392例高胆病例按其病因分成五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2例中高胆的病因依次为不明原因136例,占34.69%,围产因素88例,占22.45%,ABO血型不合溶血病75例,占19.13%,感染性黄疸55例,占14.03%,母乳性黄疸38例,占9.69%.ABO血型不合溶血病黄疸出现时间最早(P《0.000 5),而黄疸消退时间最晚(P《0.000 5).母乳性黄疸总胆红素值较其他各组有差异(P《0.000 5).结论除不明原因的高胆外,围产因素是高胆的主要原因.不同原因的高胆的l临床特点不同,应熟练掌握其特点,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五组胆红素均值均高于胆红素脑病的临界值,建议修改高胆的诊断和干预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本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的主要原因,为临床高胆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13例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病因分析,对未愈病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本地区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以感染性黄疸居首位,其后依次为ABO溶血,母乳性黄疽,窒息并HIE,头颅血肿,部分患儿病因不明。治愈205例,未愈8例,其中1例死亡。结论:加强宣教,使人们对高胆红素血症有足够认识,早发现和治疗,避免发生胆红素脑病,积极防治感染可以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产科因素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加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2月本院收住院治疗的19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资料进行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93例黄疸的发生因素依次为:围生期因素(28.0%),母乳性黄疸(16.6%),新生儿溶血病(15.0%),新生儿感染因素(14.5%),母孕期胎儿肝脏损伤(11.4%),先天因素以及其它因素等(14.5%)。治疗主要有蓝光照射,输用白蛋白;祛除病因如换血治疗,抗感染,母乳性黄疸暂停母乳等以及各种辅助治疗。19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治愈和好转184例。 结论 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多样,围生期因素、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是最常见因素,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重点分析本地区高胆的病因,宜及早干预黄疸从而避免高胆对患儿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方法 对吐鲁番市人民医院儿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两年来收治的收集年龄3d~28d新生儿黄疸193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高胆的病因依此为感染性因素114例(59%),非感染因素79例(40.9%)结论引起新生儿黄疸感染为主要因素,临床上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对自2002年1月~2004年11月该院收治的9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发现原因不明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占首位,其中阴道分娩儿占90%,考虑与围产因素有关;其次为开奶延迟或摄入不足,其中剖宫产占60%,说明与产妇心理因素有关;第三为感染,但合并感染对高胆血症的影响较大;溶血症较少见,需要早期发现,否则预后不良。结论:一旦确诊,早期给予干预,尤其注意观察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云浮市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布情况.方法对12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回顾性病因分析.结果围生因素占首位,为41.7%,其次为感染占32.5%,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占10.3%,ABO血型溶血占6.8%,消化道畸形占3.3%,其它占5.4%.结论云浮市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以围生因素为主,其次为感染因素,第三为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其他因素占极少比例.  相似文献   

9.
周贞学  钟海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9):4133-4134
目的:通过新生儿G6PD活性检测,了解该地区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新生儿G6PD缺乏情况,为高胆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美国Bio-Rad公司生产的新生儿G6PD微孔板测定系统,比色分析法定量测定高胆和非高胆的新生儿G6PD活性。结果:检测新生儿111例,其中60个高胆患者G6PD阳性率为10%,51个非高胆的新生儿G6PD阳性率为0%。患高胆的新生儿G6PD活性较低,阳性率明显高于非高胆的新生儿(u=2.78,P<0.05;χ2=5.39,P<0.05)。结论:G6PD缺乏为新生儿高胆的重要原因,对G6PD缺乏的高胆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减轻G6PD缺乏新生儿溶血的程度和避免发生核黄疸。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云浮市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布情况。方法:对12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回顾性病因分析。结果:围生因素占首位,为41.7%,其次为感染占32.5%,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占10.3%,ABO血型溶血占6.8%,消化道畸形占3.3%,其它占5.4%。结论:云浮市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以围生因素为主,其次为感染因素,第三为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其他因素占极少比例。  相似文献   

11.
陈德伟  谢火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0):1457-1458
目的:早期干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有效地预防胆红素脑病,避免神经系统疾病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对该院儿科2004~2005年度17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7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病因是围产因素引起66例,占37.93%;感染39例,占22.41%;母乳性黄疸33例,占18.96%;G-6-PD缺乏8例,占4.60%;ABO溶血6例,占3.45%;其他22例,占12.64%;神经系统疾病高胆红素脑病发生率为1.15%。结论:及早寻找病因,进行早期干预治疗,绝大多数新生儿治疗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早期足月新生儿黄疸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更好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了解早期足月新生儿黄疸发生、发展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48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的黄疸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为90.12%,出生24 h内出现黄疸占总数的19.63%;出生1~2 d内出现黄疸占总数的58.45%;高胆发生率12.55%;其中,由于喂养欠佳,热卡摄入不足或/和排便少引起的高胆占83.61%;新生儿高胆中男性婴儿高于女性婴儿.结论目前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高而且黄疸出现早,因此,加强围产保健尽量避免能引起黄疸的围产因素;加强喂养促进排便是减少新生儿黄疸预防高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早期新生儿可出现生理性黄疸,若同时伴有任何高危因素,黄疸程度超过生理性范围时,称为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而其中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并发胆红素脑病,可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因此,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时查明病因,并进行早期干预以达到降低高胆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是很重要的。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我院1995年收治新生儿498例,其中高胆患儿105例,占21.08%;2001年收治新生儿545例,高胆患儿126例,占23.12%;总231例高胆患儿中男129例,女102例,男女比例为1.26:1;足月儿182例,早产儿41例,过期产儿8例;自然分娩138例,剖宫产82例,产钳等其他异常分娩方式11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高间接胆红素血症(高胆)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1990年~1999年收治的不明原因高胆足月新生儿316例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不明原因高胆患儿占同期高胆住院患儿的20.5%(316/1 539),男女=1.61,轻度占20.6%(65/316),中度占61.7%(195/316),重度占17.7%(56/316).重度组母O型血所占比例和母子血型不合发生率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组胆红素值降到正常时间及光疗时间明显长于其它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母亲O型血型可能为新生儿高胆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轻度高胆组可能包含有生理性黄疸,重度组可能包括部分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相似文献   

15.
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发病年龄、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母乳性黄疸、感染因素及其它因素。应用蓝光照射是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光疗前胆红素平均值为(18.65±5.39)mg/dl、平均照射(4.83±2.57)天后降为(11.92±7.63)mg/dl。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以围产因素为主(32.0%),其次是母乳性黄疸(27.3%)、感染因素(26.0%)。至今为止,蓝光照射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首选方法,结合其发病的相关因素辅以中西药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及其相关因素以及早期合理治疗对防止胆红素脑病的积极意义。方法:对183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49.4%)、围产因素(16.4%)、母乳性因素(15.8%)、不明因素(10.2%)、溶血因素(4.4%)及先天性因素(3.8%)。治疗主要以双面蓝光照射为主,补碱补液,对因治疗等。结论: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加强围产期保健,正确指导母乳喂养,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可减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龙岗区住院新生儿贫血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龙岗区住院新生儿贫血的病因。【方法】对2006年1月1日~12月31日本院新生儿科收治并出现贫血的87例新生儿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导致新生儿贫血的病因。【结果】本组87例新生儿贫血中感染性贫血39例,占44.83%;溶血性贫血28例,占32.18%;失血性贫血16例,占18.39%;不明原因4例,占4.60%。【结论】新生儿贫血病因以感染占首位,溶血性贫血次之,失血性贫血占第3位;早期贫血(日龄≤7 d)病因排序为溶血、失血、感染,晚期贫血病因排序与早期贫血完全相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更好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了解早期足月新生儿黄疸发生、发展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48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的黄疸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为90.12%,出生24 h内出现黄疸占总数的19.63%;出生1-2 d内出现黄疸占总数的58.45%;高胆发生率12.55%;其中,由于喂养欠佳,热卡摄人不足或/和排便少引起的高胆占83.61%;新生儿高胆中男性婴儿高于女性婴儿。结论:目前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高而且黄疸出现早,因此,加强围产保健尽量避免能引起黄疸的围产因素;加强喂养促进排便是减少新生儿黄疸预防高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刘霞  黄磊  赵洪宁  亓建红  张莉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2):4587-4589
目的:研究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因素、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04年4月~2007年5月该院儿科收治的169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15%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时间为0.25(6h)~3天,53.85%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时间为4~7天。169例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因素依次为:感染因素(59.17%),ABO溶血(19.53%),围产因素(15.98%)和其他因素(5.32%)。治疗主要采取蓝光照射,同时消除导致胆红素升高的因素。169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无一例发生胆红素脑病,无一例死亡。结论:导致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要因素为感染,其次是ABO溶血、围产因素等。蓝光照射是安全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某医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探讨不同时期各种因素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及其干预措施。方法将70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Ⅰ组(母婴同室前)和Ⅱ组(母婴同室后),分析两组患儿的病因构成变化。结果Ⅰ组患儿病因以感染性黄疸为主,占46.1%;Ⅱ组患儿病因则以母乳性黄疸为主,占25.5%,而感染性黄疸下降为第2位病因,仅占22.5%。两组患儿病因构成比除ABO溶血病外,其余病因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Ⅱ组早发性母乳性黄疸所占比例(42.5%)较Ⅰ组(13.6%)明显增高。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发生了明显的变迁。提示改善环境因素、预防感染是降低感染性黄疸的主要措施,而对母乳喂养儿提倡出生后即应进行血微量胆红素监测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