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江华瑶族自治县1990~2002年伤寒流行情况,伤寒(含副伤寒)是江华县发病较多的肠道传染病,疫情波动较大,13年共报告病例1091例,年平均发病率19.41/10万,发病率在9.60/10万~34.37/10万,仍为地方局限性流行。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1990~1994年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省1990~1994年伤寒流行病学分析江苏省卫生防疫站周伟忠,倪大新,李孝风,杨华富,王志高伤寒(含副伤寒)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多年来,我省一直是全国流行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为进一步探索流行规律,更好地制订防治对策。现将近五年来的伤寒...  相似文献   

3.
1990~1999年全州县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是我县主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近10年来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排在我县法定传染病之前3位.为探讨伤寒在我县的流行规律,以便制订更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对策,现将我县1990~1999年伤寒的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伤寒(含副伤寒)是盐城市郊区(盐都县)严重流行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为进一步探索流行规律,更好地制定防治对策,对郊区1988~1996年伤寒流行病学资料和防治工作情况进行分析.1 材料和方法流行病学资料及防治工作情况来源于本站历年档案;人口资料来源于历年《盐城市郊区统计年鉴》及1996年各乡镇人口报表.2 结果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自1989年起,我省伤寒(含副伤寒)发病率开始回升,1994年起又呈逐年下降趋势,但部分市伤寒发病率仍较高,局部地区时有伤寒爆发疫情发生,显示我省仍应加强伤寒的防治工作。现将我省lgu-IWe年伤寒的流行病学分析如下:1流行病学特征互.l流行强度三年全省共报告伤寒病例9232例,年平均发病率4.43/十万;病死3例,年平均病死率0.03%,3年发病率分别为5.33/十万、4.23/十万、370/十万,病死率在0.03-0.07%之间。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表1)。l.2地区分布全省各市均有病例报告。发病主要集中在东芜市、惠州市、中山市、…  相似文献   

6.
1994~1996年广东省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9年起,我省伤寒(含副伤寒)发病率开始回升.1994年起又呈逐年下降趋势.但部分市伤寒发病率仍较高.局部地区时有伤寒爆发疫情发生,显示我省仍应加强伤寒的防治工作。现将我省1994~1996年伤寒的流行病学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广东省1990~2000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5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明确广东省登革热流行因素。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调查分析1990-2000年登革热病例的分布特征和流行因素,测定登革Ⅰ型病毒地方分离株E/NS1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结果 1990-2000年间,广东省共报告登革热病例9747例,死亡3例。年发病率在0/10万-9.75/10万之间,平均为1.27/10万。流行多呈爆发,疫情涉及13个市(占全省21个市的61.9%)。主要集中在广州,潮州,肇庆和佛山市,呈现高度集中而相对分散特点,敏月均有登革热病例报告,其中1-6月份为散发输入病例,7-12月份为流行期,男性:女性为1.04:1,所有年龄组均易感,四个型别的登革病毒均发生过流行,同一地区不同年份可流行不同型别病毒,同一年份不同地区也可流行不同型别病毒,广东省12株登革Ⅰ型病毒地方分离株E/NS1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显示广东省登革Ⅰ型代表毒株可分为两个基因亚型。临床表现以典型登革热为主,广东省存在有利于登革热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结论 广东省登革热疫情同国外登革热流行程度相关联。流行呈输入性流行的特征,至今仍无证据表明已成为地方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1990~1999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东省细菌性痢疾 (菌痢 )流行因素 ,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根据广东省疫情统计资料 ,对该省 1 990~ 1 999年菌痢流行概况进行分析。结果  1 990~ 1 999年全省共报告菌痢 1 4 61 1 0例 ,年均发病率 2 1 2 3/十万 ,死亡 79例 ,年均死亡率 0 0 1 2 /十万 ,病死率 0 0 5%。其中 1 990~1 992年平均发病率在 2 6 1 1 /十万~ 2 7 2 1 /十万之间 ,1 993~ 1 998年为 1 8 85/十万~ 2 2 1 5/十万 ,1 999年降至 1 5 53/十万 ;2 1个地级市平均发病率最高的是粤北山区的清远和珠江三角洲的珠海市 ,分别为 54 57/十万和 52 30 /十万 ,粤北的韶关和三角洲的深圳、江门、东莞、中山、广州、佛山、惠州和粤西的湛江、茂名的平均发病率亦较高 ,在 1 8 33/十万~ 4 1 81 /十万之间 ;病例以儿童为主 ,1 0岁以下儿童病例数占病例总数 4 8 37%。结论 广东省 1 990~ 1 999年菌痢流行强度呈平缓下降趋势 ,粤北山区及珠江三角洲发病率较高 ;1 0岁以下儿童是重点保护对象。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对重点人群开展痢疾菌苗的免疫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0.
1990~1993年广州市越秀区伤寒流行病学分析肖晓玲越秀区伤寒、副伤寒(以下统称伤寒)发病率位于急性肠道传染病的第三位.为了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现对本区近四年64例伤寒病人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伤寒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表。临...  相似文献   

11.
伤寒是我县主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 ,近10年来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 ,排在我县法定传染病之前3位。为探讨伤寒在我县的流行规律 ,以便制订更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对策 ,现将我县1990~1999年伤寒的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县防疫站疫情档案中法定报告传染病登记、法定传染病报表和个案、暴发疫情调查资料以及实验室资料。2流行概况2.1流行强度1990~1999年我县伤寒累计报告伤寒发病4500例 ,年平均发病率59.21/10万 ,死亡2例 ,病死率0.04 %。发病率最高的是1995年78.16/1…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1988~199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广东省 1988~ 1997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是 :流行强度明显减弱 ,年报告平均发病率为 4 0 3 /10万 ;流行季节仍较明显 ,但比过去 10年推迟 1个月 ;发病年龄变化不大 ,<10岁病例占 88 5 2 % ;经济欠发达地区因工作难度较大 ,发病率明显高于经济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麻疹病例以流动人口为主 ;全省 9 1%的县 (市、区 )报告麻疹病例占全省报告病例总数的5 1 80 %。预防麻疹暴发是当前我省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1988年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1988年5月~1990年5月对湛江地区疫点和非疫点的登革热监测,结果从该地区发热待查患者和蚊媒均未能分离出登革热病毒,Breteau指数远远超过有效控制指标5,健康人群抗体水平基于零。表明该地区存在登革热爆发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进入90年代以来,上海市职业病发病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1990年发病1818例,死亡8例,1991年发病1467例,死亡16例;1992年发病932例,死亡5例;1993年发病653例,死亡2例。1991年发病数比1990年下降19.31%,1992年比1991年下降36.47%,1993年比1992年下降29.94%。  相似文献   

16.
对1988~1997年广东省新发生的各种职业病进行了分析,10年间广东省共发生各类职业病4314例,其中左肺病2527例,急性职业中毒754例,慢性职业中毒611例,职业性皮肤病322例,物理因素职业病 26例,其它 74例。高发病种为尘肺病,占 58.58%.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属系统。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1992年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东省1992年伤寒流行病学分析彭国文,莫美仪,谭海玲伤寒是我省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1989、1990、1991年我省伤寒发病率分别为3.02.十万、5.23/十万和5.92/十万,1992年达6.61/十万且发生多起局部暴发,严重地影响人民身体...  相似文献   

18.
刘龙亚 《职业与健康》2001,17(12):88-88
为探讨伤寒流行规律,改进防治对策,现将我市1988~1997年的发病情况整理分析如下。1 流行强度 1988~1997年伤寒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最高为1988年313.43/10万,最低为1997年14.22/10万,平均发病率为92.65/10万。病死率也不断下降,至1990年已无死亡病例发生。伤寒在主要传染病中所占比重由1988年的55.28%下降至1997年的6.60%,见表1。1988~1997年共发生伤寒爆发疫情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是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死因之一,目前已位居全死因第三位。本文用自贡市1988年~1990年的恶性肿瘤死亡资料,分析自贡市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表明:自贡市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58.79/十万。城市男女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12.58/十万和64.21/十万,农村男女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5.02/十万和33.21/十万。全市前五位死因是肝癌、食道癌、肺癌、胃癌和肠癌。城市肺癌居首位,农村肝癌居首位。去恶性肿瘤全市居民人均寿命可提高1.57岁。  相似文献   

20.
1990~2000年桂林市伤寒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探讨广西伤寒流行特点、流行因素、研究防治对策 ,选择伤寒监测点。方法1999年底至2000年初对桂林市及辖区县进行了详细的流行病学专题调查。结果桂林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率从1990年的15.84/10万上升到2000年91.88/10万 ,上升了480.06 %,83.11 %的乡 (镇 )有病例报告,学生发病比例从1995年的21.27 %上升到1999年的32.34%。甲型副伤寒杆菌所占比例逐年增高 ,2000年上升到98.41 %,变为主要流行菌型 ,药敏试验对氟哌酸、氯霉素、庆大霉素等常用抗生素敏感 ,但有82.40 %对磺胺甲基异f唑耐药。22所学校饮用水源监测合格率仅为22.72 %。结论加强重点地区的伤寒监测 ,及时发现、治疗病人以及政府部门加大投入 ,完善、建设基础卫生设施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