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龙骨的基本成分与炮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骨主要为中生代、新生代哺乳类动物[1 ] ,如东方剑齿象、三趾马、高氏羚羊和犀类、牛类、鹿类等的骨骼化石。主产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内蒙、湖北、四川、云南、广西、青海等地。因其具有较好的镇静安神 ,敛汗固精 ,止血涩肠和生肌敛疮等功效 ,故为历代医家所常用。笔者就龙骨的成分、属性和炮制方法作一分析与探讨 ,愿与同道共同商榷。1 龙骨的基本成分龙骨属于矿物类中药的钙化合物类[2 ] ,也有把其归属于动物类中药的。就其药性来说 ,属于重镇安神药。龙骨主要含CaO、P2 O5 ,MgO、Fe2 O3 及少量的Al、Mg、…  相似文献   

2.
龙骨,牡蛎是临床应用中经常配伍使用的药对。龙骨优于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牡蛎擅于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煅后收敛固涩。临床两药配合使用,治疗多种疾病效果甚佳,本文浅谈该药对临床运用经验。  相似文献   

3.
龙骨与龙齿的功效讨论富同义浙江省衢州市药口检验所324002“龙”是古代神话的产物,龙骨、龙齿究竟是什么?古人是不清楚的。《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记载,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龙骨),或象类门齿的化石(五花...  相似文献   

4.
浅谈龙骨     
龙骨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材。几千年来,挖龙骨又不知毁了多少古生物化石,这是个矛盾。1899年,某学者在一个药店所售的龙骨上,发现了珍贵的、刻得很细的甲骨文,掀起了一股龙骨热。看起来,中药店中药房的工作人员要懂点化石和甲骨文才好。龙骨是常用中药材,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味甘涩,性平。具有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的功效。主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等症。龙骨  相似文献   

5.
浅析张锡纯运用龙骨之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张锡纯运用龙骨的经验包括以下7个方面:能开痰为治痰神品、质黏涩能收敛滑脱、清肝宁心安神定魂、镇敛冲气平肝息风、开通化滞流通血脉、但敛正气不敛邪气、常配牡蛎不宜煅用.  相似文献   

6.
章青青  熊卫标  杨文园 《光明中医》2022,(24):4557-4559
龙骨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肌敛疮的功效,是临床常用药。概览历代医家对龙骨的使用多以“龙”取类比象,认为“龙”为阳物,能统摄阳气,调控阳气出入升降,从龙的意象当中概括龙骨的功效,而非以其化学成分作为用药依据。此文结合人与天地相参思想,从龙意象角度出发,总结出龙骨效用多重意象而轻成分,主阳气周流而非重镇收敛,主脾肾而非心肝,以此思想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遗精4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遗精的疗效。方法:采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大枣、龙骨、牡蛎、)加减治疗遗精49例。结果:治愈45例,显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9%。结论:本方具有调和阴阳,固涩敛精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龙骨、牡蛎配伍为中医临床经典药对之一,总结李浩教授运用龙骨牡蛎药对的临床经验。即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借鉴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取其安魂镇惊、镇静止痒、潜镇肝阳、敛阳入阴、收敛固涩、强筋健骨之效,治疗多种相关疾病,并列举两则医案加以佐证,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内含碳酸钙、磷酸钙、铁、钾、钠等。性味甘、涩、平,入心、肝、肾经。有镇惊安神、平潜肝阳、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等功能。牡蛎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及同属动物的贝壳。内含碳酸钙、磷酸钙、镁、铝、硅及氧化铁等。性味咸、涩微寒。入肝、胆、肾经。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化痰等功能。两药合用,相得益彰。今将两药的运用,结合临床经验分述如下,以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0.
五花三层:指块状砒石,呈现白色,黄色及红色彩晕,俗称“五花三层”。五花龙骨:指龙骨中来源于象类门齿化石者,其全体有蓝、灰、黄、白、棕红色花纹,具狼强的吸湿性,习称“五花龙骨”。青龙齿、白龙齿:中药龙齿中呈青灰色者,习称“青龙齿”;而呈黄白色者,习称“白龙齿”。钉头:指中药赭石,其一面呈圆形乳头状,极似钉之头,故习称“钉头”。本色:是矿物的成分和内部构造所决定的颜色,如朱红色的辰砂,铜黄色的自然铜(黄铁矿)。  相似文献   

11.
龙骨与其伪品的鉴别余家奇龙骨系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象类、犀类、牛类、鹿类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具有镇惊安神,收敛涩精,外用生肌敛疮等功效,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最近我们在验收购买的龙骨时发现了伪品龙骨,现将它与正品进行区别,以供同道参考。1...  相似文献   

12.
<正>1.17收涩类以收敛固涩,治疗多汗、多尿、泄泻、遗精、崩漏、带下等病证为主要作用的一类药物。1.17.1收涩固涩收敛收敛固涩的作用。1.17.1.1收敛固涩收敛固涩以防止体内气血精津液无故流失的作用。1.17.2固表止汗固表敛汗固护肌表以治疗虚证汗出过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搜集中医古籍及检索现代名家临证经验,总结出龙骨有以下特点:1)临床用量多在6~120 g范围之内。2)结合疾病、证型、症状选择龙骨的最佳剂量,用于镇惊安神,如治疗心悸、失眠、癫痫、焦虑症等精神系统疾病,常用6~30 g;用于平肝潜阳,如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亢进综合征等内分泌系统疾病最常用30 g;用于收湿敛疮生肌,治疗湿疮痒疹、疮疡久溃不敛、顽固性瘙痒性皮肤病等,常用15~30 g;用于收敛固涩,治疗遗精、滑精等男科疾病及崩漏、带下等妇科疾病和遗尿、多汗、痔疮等正虚滑脱之证,常用12~120 g;3)根据疾病、证型、症状的需要,配伍相应中药,如平肝潜阳常配伍代赭石、牡蛎、白芍,收敛固涩常配伍芡实、沙苑子、五倍子等。  相似文献   

14.
龙骨、牡蛎是张氏最常用的对药之一,因二味能补能泻,能收能开,质皆重镇,性最粘涩,故用途甚广,凡心悸怔忡,多汗淋漓,吐血便血,遗精白浊,大便滑泄,小便不禁,女子崩带,痰饮咳喘等,皆能治之。尤对忽然中风肢体不遂之证,其脉甚弦硬者,“恒用龙骨同牡蛎加于所服药中以敛戢  相似文献   

15.
止汗方治疗糖尿病多汗症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茂玲 《光明中医》2009,24(2):269-269
糖尿病合并多汗症是糖尿并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笔者自2005-2007年,采用自拟止汗方,该方由黄芪、太子参、生地、麦冬、五味子、炒白芍、炒知母、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组成,具有益气养阴、固涩敛汗之功.  相似文献   

16.
牡蛎为海生介类药物,其质重,咸涩而凉,归肝、胆、肾三经。重可去怯,咸能软坚,涩可收敛,故功擅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海药本草》谓其:“主男子遗精,虚劳乏损,补肾正气,止盗汗,去烦热,治伤寒热痰,能补养安神,治孩子惊痫。”《伤寒论》中用牡蛎有6方(次)。该药在方中的配伍作用,除“同龙骨入  相似文献   

17.
以温通敛涩法为指导思想组方用于临床,并以单纯清利湿热药组方作对照,系统观察了129例发病一年以上的慢性子宫颈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温通敛涩法具有疗效高、疗程短、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其治疗子宫糜烂有效率达98.84%,治愈率为89.54%,统计学提示疗效明显高于单纯清利湿热组。温通敛涩法组方加味对有虚寒、脾虚、肝郁和湿热兼证者均有一定疗效,而且各型之间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五倍子外用收敛固涩有奇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倍子为漆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盐肤木叶上的干燥虫瘿。味酸、咸,性寒。功能敛肺涩肠,解毒消肿,敛疮止血。本品含70%~80%鞣质,因此有很强的收敛作用。外用作收敛固涩药、可治下列诸病。自汗、盗汗:历代医家多认为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但临床实践并不尽然,还应辨证论治,并且不论自汗、盗汗,均可配合外治。我们用五倍子未与煅龙骨末等分和匀,定名为“龙倍散”,用少许以水调如糊状,填满脐眼,上覆以肤疾宁贴膏,2天换药1次,一般2~6次均可收  相似文献   

19.
汗证是一种常见的汗出异常的证候。李浩教授认为阴阳失调、营卫不和是汗证的核心病机,据此提出燮理阴阳、调和营卫的主要治则。李教授临证注重从整体上把握阴阳的关系,明确气机与津液的状态。卫表失司者,予桂枝汤合玉屏风散、牡蛎散为主以固表敛汗、补益营阴;阳虚津伤者,予桂枝加附子汤加减以固护卫阳、益阳生津;阴不涵阳者,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以益营和卫、潜阳固阴;营卫倾移者,予二仙汤加减以阴阳双调、温阳敛汗;上焦郁热者,予栀子豉汤加减以开郁清热、宣通津液;少阳气郁者,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以疏利气机、固涩敛汗。附验案 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0.
蒋薇 《河北中医》2005,27(1):34-35
中药龙骨、牡蛎为临床常用药物,且常作为药对在方剂中出现。龙骨味甘涩,性平,归心、肝二经;牡蛎味咸涩,性微寒,归肝、肾二经。二者均有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之功效。龙骨尤善镇静安神,牡蛎长于软坚散结。笔者临床配合其它药物用于多种疾病,尤其在妇科疾病方面应用更为广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