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贾文波 《海南医学》2003,14(12):44-45
目的 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寻找和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利用不同途径寻找到上颌窦开口后 ,根据窦口的形态和上颌本身的病变情况 ,决定扩大或不扩大开口。在不引起并发症的前提下 ,使扩大的窦口直径 >1cm。结果  42 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经术后 6个月的随访 ,窦口开放率为 86.4%闭锁率为13 .6%。结论 上颌窦口的开放与否是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的重要依据 ,术中正确处理窦口及术后定期随访是保证窦口长期开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上颌窦病变在鼻窦慢性疾病的发生中占首位,且目前治疗上颌窦病变的主要手段为手术开放并扩大自然窦口,解除中鼻道前、中筛区病变及扩大窦口、重建上颌窦的通气和引流是治疗上颌窦炎的关键[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上颌窦中鼻道开口的重要性及处理方法。方法配对研究56例双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比较同一患者术中扩大或不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术后情况。结果窦口的开放率在不扩大和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术侧中分别为92.9%和80.4%(随访6个月时)。回顾性观察51例施Caldwell—Luc术的患者,下鼻道造13的术后开放率仅为40.6%。分析38张单侧鼻窦炎或鼻息肉的鼻窦CT片,测量对照侧与病变侧的上颌窦口膜样部的上下径和前后径,差异无显著性。病变侧上颌窦口周围的中鼻甲气化、增生及钩突偏曲、筛泡骨性增生等解剖结构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侧(P〈0.05)。结论鼻内镜下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关键是窦口周围的解剖异常因素。  相似文献   

4.
结合普通上颌窦冲洗术,鼻窦镜下观察上颌窦冲洗液溢出位置定位上颌窦自然开口,对5例上颌窦开口定位困难的患者成功地进行了中鼻道上颌开窗术。该法适宜于鼻腔多次手术务腔外侧壁解剖结构不清,上颌窦口定位困难的患者,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联合上颌窦根治术的疗效及术后复发率生发情况。方法 对66例患实施鼻窦内窥镜手术,并对其中30例联合上颌窦根治术。结果 联合手术复发率明显下降。结论 对于合并有严重的上颌窦病变行联合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上颌窦自然口个体化处理对术后窦口开放情况和窦内分泌物引流的作用。方法根据上颌窦内病变的不同情况采取不扩大自然口和扩大自然口两种不同处理方式。结果 47例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治愈42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9%。结论术中对上颌窦自然口采取个体化处理方式对术后上颌窦通气引流功能的恢复起积极作用,体现了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微创理念。  相似文献   

7.
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开放上颌窦口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亿庆 《广东医学》2001,22(4):274-274
对上颌窦开口和窦内病变的处理是内窥镜鼻窦手术中的难点 ,也是较难掌握的技术。第一 ,上颌窦开口位置和病变的多样性 ;第二 ,窦内黏膜病变的多样性使医生对黏膜的去留难以取舍 ;第三 ,上颌窦前下壁角度大、位置深 ,观察及处理均不方便 ,非特殊器械不能到达 ;第四 ,上颌窦内出血较多 ,视野常不清楚 ;第五 ,上颌窦后壁黏膜容易剥脱 ,给手术造成困难。因此对上颌窦的处理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在此 ,根据上述五种比较常见的难点 ,浅述我们的经验。1 开放上颌窦自然口对上颌窦自然口的处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单纯上颌窦炎…  相似文献   

8.
鼻内窥镜鼻窦炎手术前后行上颌窦置管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组研究316例鼻窦炎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置管与不置管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未行上颌窦穿刺置管术后有效率为58.60%;术前、术后行置管有效率为94.60%。提示鼻内窥镜术前、术后均行上颌窦穿刺置管的治愈率远优于单纯术前、术后置管或术前术后均不置管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解决单纯行界内窥镜手术不能完全清除上颌窦筛窦病变组织的局限性。方法对29例上颌窦和筛窦均有广泛病变且反复发作的,或疑有恶性占位性病变患者采用传统的犬齿窝进路和界内窥镜手术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术后情况良好,无并发症。结论联合进路治疗上颌窦筛窦病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解剖结构,从而提高该类疾病的治愈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0.
测定68例(78侧)行功能性上颌窦手术的慢性上颌窦炎患者的自然口阻力,并以30侧正常上颌窦作对照,以探讨上颌窦自然口阻力对功能性上颌窦手术疗效的评估作用。1材料和方法1.1病例男41例(49侧),女27例(29侧),年龄19至65岁,平均41.2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上颌窦自然开口处理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82例采用不同途径寻找上颌窦开口并根据窦口的形态和上颌窦本身的病变情况,决定开口方式与处理方法。结果:随访6个月,发现窦口开发率为84.22%(574/682例),闭锁率为16.88%(106/682)。结论:上颌窦口的处理方法是鼻内窥镜手术重要步骤,也是影响疗效与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中扩大上颌窦自然口对上颌窦炎转归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上颌窦炎21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的手术范围是切除钩突、筛泡,开放前、中、后组筛窦,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切除部分肥厚明显的中鼻甲;B组手术范围是切除钩突、筛泡,开放前、中组筛窦,不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尽量保留中鼻甲,特别肥厚者也行部分切除。结果:218例均随访1年以上。按海口1997年疗效评定标准,A组治愈100例,治愈率92%,B组治愈99例,治愈率91%;A组好转9例,好转率8%,B组好转10例,好转率9%。结论:鼻内镜手术范围的关键是切除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变异,是否扩大上颌窦口并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上颌窦曲菌病的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方法:对12例上颌窦曲菌病人采用鼻内窥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手术。结果:所有病人经上述方法手术治疗治疗后随访18月以上无1例复发。结论:鼻内窥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手术治疗上颌窥曲菌病效果确切,但首先必须去除鼻腔阻塞因素。  相似文献   

14.
吕剑 《河北医学》2002,8(5):391-393
目的:探讨提高鼻内窥镜下鼻窦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31例鼻窦真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鼻内窥镜下治疗鼻窦真菌病的手术方式对疗效的影响。结果:经柯一陆氏术式进路术后愈合期为4.8周,而经上颌窦自然开口术式术后愈合期为8.4周,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访0.5-3年,无1例复发:结论: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是诊断和治疗鼻窦真菌病的有效方法,经柯一陆氏术式进路优于经上颌窦自然开口术式进移,术后加强术腔清洁处理,可以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处理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一种较好进路。方法 :采用经犬齿窝进路和扩大自然窦口的方法对双侧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进行治疗。结果 :经 3个月至 2年的术后随访 ,无 1例复发 ,自然窦口无闭锁。结论 :采用双进路治疗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 ,视野清楚 ,操作方便 ,效果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上颌窦引流支架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颌窦引流支架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在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后2~4周,平均3.5周,将上颌窦引流支架放置到上颌窦开口处,定期随访2周、4周、2个月、4个月、6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及筛窦腔和上颌窦口开放情况,本组治疗22例(26侧);另随机选择对照组24例(30侧),术后按常规定期随访换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6个月后,治疗组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鼻腔清洁,上颌窦口及筛窦腔开放良好,临床好转率100%。对照组鼻塞、流脓涕9侧,同时伴鼻息肉复发3侧,筛窦腔粘连闭锁4侧,上颌窦口狭窄<3mm4侧,闭锁1侧,有2例因再发头痛需行二次手术,临床好转率(21/30)70%。两组疗效相比,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鼻窦内窥镜鼻窦手术后安装上颌窦引流支架的治疗作用为①预防上颌窦开口及筛窦腔粘连和再闭锁;②保证筛窦腔和上颌窦开口手术区完好的上皮化;③术后延缓全愈病例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对中鼻甲息肉样变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对中鼻甲息内样变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而保留中鼻甲主体结构的可能性。方法: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对29例38侧伴有息内样变的中鼻甲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后通过鼻内窥镜观察中鼻甲的形态及其对术腔愈合的影响。结果:术后2—4个月中鼻甲的外观形态基本恢复正常,未发现因保留中鼻甲的主体结构而影响术腔的愈合。结论: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经过适当处理而保留息内样变中鼻甲的主体结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为总结影响功能性鼻内窥镜窦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对109例鼻内窥镜手术进行了临床探讨,计男59例,女50例,其中双侧54例,单侧55例(左31例,右24例)年龄最大6岁,最小10岁,病史最长42年,最短1年,有前期传统手术者16例,手术中最大出血量1000ml,最小出血量20ml,平均出血量74.87±2.62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占3.67%,术后随访2~14个月,临床治愈率占85.325,临床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与鼻内镜下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及特点。方法30例真菌性上颌窦炎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12例行鼻内镜下双径路手术(加行唇龈切口)。结果42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明显并发症,3、6个月复查均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双径路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相比,疗效相同,不增加并发症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找一种上颌窦手术更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方法:用Foley导管气囊为40例上颌窦手术患者行窦腔压迫止血。结果:术后引流和后期冲洗方便,术后面部反应轻,导管抽除方便,不易出血。结论:上颌窦手术中以Foley导管代替碘仿纱条填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