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院自1989年7月~2005年10月收治以复视为主诉并确诊为眼肌麻痹的病人中,有35例无自述糖尿病史,经全面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40~45岁7例,51~60岁14例,60岁以上14例。临床表现:动眼神经麻痹25例,表现较为复杂;其中4例4眼为完全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外下斜位、向内、向上、向下运动均受限,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和(或)消失,近点反射存在;  相似文献   

2.
复方樟柳碱治疗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20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外伤是造成动眼神经麻痹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目前交通事故等外伤的增多,该类病患亦有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头、眼部外伤后患眼上睑下垂,眼球处下外斜位,内转、上转、下转受限及瞳孔开大,对光反射消失。我们自2000年1月至今应用复方樟柳碱治疗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35例(35眼),均为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被动牵拉试验阴性,且不伴神经综合征。根据治疗方案随机分为2组:A组:应用复方樟柳碱组,共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6~68岁,平均(32.5±3.31)岁;眼部外伤7例,头部外伤13…  相似文献   

3.
95例单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单侧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治疗方法、效果以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5月-2005年5月诊断为单侧动眼神经麻痹的95例住院患者。结果单侧动眼神经麻痹的主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49.5%),进一步分析表明绝大多数(87%)患者动脉瘤位于基底节或是后交通动脉附近;其次为糖尿病性外周神经麻痹(26.3%);虽然经一系列的检查(如:DSA、MRI、颈内血管超声等)仍有11.5%的患者不能明确致病原因。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预后不佳,有26.3%的患者虽然经过多种治疗方案(如: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糖或血脂等)病情仍然没有改变,51.5%患者经过一定周期治疗后病情好转,但是治愈率仅22.2%。收入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最多的三个科室依次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以及内分泌科;而眼科只占到了9.5%,其中绝大多数是外伤患者(5例)。结论引起单侧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多样,而预后除糖尿病性麻痹外一般不佳;仍需临床资料的不断积累才能确定各种病因引起的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眼科医生临床遇单侧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应该充分考虑颅内动脉瘤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动眼神经麻痹是一种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眼球运动异常、上睑下垂及瞳孔受损的疾病,是非共同性斜视的重要病因之一。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上转、内转、下转受限、患眼瞳孔散大及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常见病因有脑血管疾病、头部外伤、肿瘤、炎症及内分泌代谢疾病等。本文着重从动眼神经的解剖路径、定位诊断、常见病因及治疗等方面,对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特征及处理原则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动眼神经不全麻痹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1例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及转归。结果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通常以复视、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为主要表现,但临床上以眼痛及同侧额部疼痛为首发症状的也并不少见,少数病例有瞳孔受累。经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全部患者在8~12周内治愈。随访观察6~48个月。结论糖尿病是后天性动眼神经麻痹较常见病因,诊断正确、及时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国内文献迄今仅有8例报道[1,2],现将我们诊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任××,男性,5岁。主诉从床上坠地后出现左眼上睑下垂、睑裂及瞳孔时大时小3年。患儿为第一胎,足月顺产。发育史及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全身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1-0,左0-1(不能矫正)。双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单眼运动:右眼球运动无受限,左眼内转、上转、下转均有不同程度受限。麻痹期:左眼上睑下垂,睑裂宽度右眼7-5mm,左眼2-5mm;左瞳孔约6-5~8mm,对光反应消失。33cm…  相似文献   

7.
赵春宁  秦宏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8):1528-1530
目的:探讨10 g/L阿托品联合短时遮盖治疗小儿弱视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011-02/2014-02入住我院的88例88眼弱视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4眼)与观察组(44眼),对照组仅采用短时遮盖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10 g/L阿托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视力、弱视眼球矫正球镜度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2/44),显著高于对照组(80%,35/44,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95%(42/44),显著高于对照组(82%,36/44, P<0.05);两组患儿初诊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患儿视力提高行数与弱视眼球矫正球镜度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4/44),显著低于对照组(23%,10/44,P<0.05)。结论:10 g/L阿托品联合短时遮盖治疗小儿弱视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眼肌调节训练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儿童高度远视性弱视的疗效以及对远视屈光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度远视性弱视儿童101例(202眼),其中使用眼肌调节训练联合综合治疗的研究组49例(98眼),常规综合治疗的对照组52例(104眼)。两组分别治疗1年以上,治疗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矫正视力为0.75±0.22,基本治愈率为62.24%(61/98),与对照组的0.54±0.20及23.07%(24/104)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两组3—4岁、5—6岁、〉6岁各年龄层进行分别比较后,发现6岁以下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远视等效球镜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眼肌调节训练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高度远视性弱视能有效降低远视屈光度,提高弱视疗效,需要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naringenin滴眼对碘酸钠诱导的大鼠视网模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变性以及对激光诱导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作用。方法:10g/L naringenin滴眼液预先处理1wk(3次/d),1wk后予35mg/kg碘酸钠舌下静脉注射诱导大鼠RPE变性,在2wk和4wk末,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测量C波。另预处理1wk(3次/d),在2wk和4wk末用荧光素血管造影(fluoreseein angiography,FA)和荧光显微镜测量CNV面积。结果:碘酸钠注射后2wk,碘酸钠组ERG的C波下降至对照组的53%(P〈0.01)。而naringenin+碘酸钠组则无明显变化。4wk后,碘酸钠组下降至对照组的37%(P〈0.01),而naringenin+碘酸钠组下降至对照组的57%(P〈0.01)。与碘酸钠组比较,naringenin+碘酸钠组控制了66%的C波下降(P〈0.05)。35mg/kg naringenin组FA测量的CNV面积2,4wk末分别是对照组的53%和49%(P〈0.01)。4wk后naringenin组荧光显微镜测量的CNV面积是对照组的47%(P〈0.01)。结论:10g/L naringenin可以显著保护碘酸钠诱导的RPE变性,也能减小CNV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球后、合谷穴改善后天性单纯性外展神经麻痹眼球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眼科门诊2012-03/2015-03确诊为后天性单纯性外展神经麻痹的患者48例48眼,分为治疗组26例26眼和对照组22例22眼。治疗组采用电针患侧球后、合谷穴,配合体针加眼周诸穴; 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0.5mg,3次/d)加患侧颞浅静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1次/d,每日2mL)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遮盖患眼,疗程1mo,观察患者眼球运动度的改善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前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经过1mo治疗后,电针球后、合谷穴治疗组眼球运动度改善明显,由治疗前13.06±2.31mm增加到治疗后19.35±3.21mm,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5.43,P<0.01)。电针球后、合谷穴治疗组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有效率为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P=0.04)。

结论:电针球后、合谷穴对治疗后天单纯性外展神经麻痹所引起的眼球运动障碍具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杨钊  李凤媚  何文静  陈琦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1):1992-1996

目的: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氟米龙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干燥综合征型干眼患者中央角膜前弹力层神经纤维的改善。

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2017-01/2020-07在我院诊断为干燥综合征型干眼患者52例104眼,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52眼使用0.1%氟米龙滴眼液联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26例52眼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12wk的中央角膜前弹力层神经纤维直径、串珠数和弯曲度评分以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和眼压。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央角膜前弹力层神经纤维直径、串珠数和弯曲度评分、BUT、SⅠt和眼压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2、4和12wk后,试验组患者BUT均比对照组延长(P<0.05),治疗12wk,试验组比对照组SⅠt增加、神经纤维直径增粗、串珠数减少、弯曲度评分降低(均P<0.05),治疗12wk两组患者眼压无差异(P>0.05)。

结论:氟米龙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燥综合征型干眼患者安全有效,有助角膜神经恢复。  相似文献   


12.
沈磊  秦书艳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9):1723-1725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在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角膜异物104例104眼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治疗组55例55眼、对照组49例49眼.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洛美沙星滴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结果:治疗后1、2wk,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5%、96.4%,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症状体征综合积分在治疗后1、2wk分别为4.82±2.18、1.65±2.21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可加快上皮修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李菲菲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0):1979-1981
目的:分析眼轴长度与屈光度数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儿童远视屈光参差弱视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01/2017-01在本院接受治疗被诊断为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103例,均为单眼发病,发病眼设为试验组(103眼),另一正常眼为对照组(103眼);检测患儿眼轴长度、屈光度数、黄斑中心凹厚度、矫正视力、屈光度和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的平均厚度.结果:两组对象在眼轴、屈光度和矫正视力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在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矫正视力、眼轴与黄斑中心凹、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屈光度与黄斑中心凹、视盘周围的神经纤维层的厚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远视屈光参差弱视患儿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厚度比正常眼要厚,弱视眼视盘周围的神经纤维层厚度和对侧眼无显著差异,屈光度和眼轴与视盘的周围神经纤维层和黄斑的中心凹厚度没有显著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氯替泼诺滴眼液对比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在临床治疗干眼患儿时的作用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4-08/2016-08于本院接受人工泪液治疗的水液缺乏型干眼儿童共128例256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4例128眼,联合组给予玻璃酸钠联合氯替泼诺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的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6wk行眼表综合分析系统(Keratograph 5M)检查,测定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泪河高度、睑板腺红外线照相,裂隙灯下观察角膜荧光素染色,对各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治疗2wk后两组患儿的泪河高度和BU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睑板腺评分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6wk后,两组患儿的泪河高度和BU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和治疗2wk后,睑板腺评分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2wk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2、6wk后,联合组患儿的泪河高度和BUT水平均高于同时期对照组,而睑板腺评分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低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儿用药前后眼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玻璃酸钠联合氯替泼诺滴眼液较单纯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在临床治疗干眼儿童时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视知觉感知训练联合全营养餐序贯疗法治疗近视性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3例135眼近视性弱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67眼)和治疗组(37例68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镜遮盖联合精细目力和光栅训练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视知觉感知训练联合全营养餐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3、6mo,1a的视力、屈光度及年均屈光度变化值;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a的疗效,并对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比较两组患儿中基本治愈的患儿随访1a期间弱视的复发率.结果:治疗3mo,两组患儿的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mo,1a,治疗组的BCVA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6mo,1a后的屈光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的年均屈光度变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随访1a,治疗组基本治愈患儿的弱视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知觉感知训练联合全营养餐序贯疗法治疗近视性弱视能显著改善视力,降低年均屈光度变化值,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弱视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丸合明目五子治疗蒸发过强型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阳性药物对照、前瞻性研究、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65例门诊确诊为蒸发过强型干眼症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64眼和对照组33例66眼.治疗组口服补肾丸合明目五子汤剂治疗,联合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照组单纯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两组患者均以4wk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膜稳定性、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泪膜稳定性增加,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下降.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49,P<0.05).结论:补肾丸合明目五子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蒸发过强型干眼症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地夸磷索钠滴眼液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及睑板腺形态的变化。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01/2022-05在我院确诊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141例282眼,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146眼,给予0.3%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及观察组(68例136眼,给予3%地夸磷索钠滴眼液联合强脉冲光治疗)。结束治疗后2wk对两组主观症状评分、体征评分、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泪膜脂质层厚度、睑板腺密度情况等进行比较及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性。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主观症状评分、体征评分、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泪膜脂质层厚度、睑板腺密度等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2wk两组患者眼部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均持续降低,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泪膜脂质层厚度均持续升高,睑板腺密度均增加,观察组泪河高度升高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

结论:地夸磷索钠联合强脉冲光在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中相互协同,疗效显著且能促进睑板腺修复,明显优于单纯强脉冲光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联合益气通络针刺、热敷及按摩综合治疗眼睑痉挛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收治的眼睑痉挛病例60例78眼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39眼,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联合益气通络针刺治疗,并辅以热敷及按摩,对照组仅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38眼,无效1眼,愈显35眼,总有效率分别为97%,愈显率90%;对照组临床有效32眼,无效7眼,愈显23眼,总有效率82%,愈显率59%;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复发率分别为5%、34%,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联合益气通络针刺、热敷及按摩综合治疗眼睑痉挛,较复方樟柳碱单独治疗效果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愈显率,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06/1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141眼DME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7例68眼(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对照组47例73眼(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macular 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黄斑总体积(total macular volume,TMV)、黄斑水肿分级.结果:治疗2、6、12wk联合组的BCVA平均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6、12wk联合组的CRT、TMV平均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wk后,联合组黄斑水肿轻度80.9%、中度17.7%、重度1.5%,对照组轻度60.0%、中度31.5%、重度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联合激光治疗DME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用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渗漏及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1/2015-1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86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雷珠单抗联合光动力疗法)39例42眼、对照组(单用雷珠单抗治疗)39例44眼,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CNV渗漏情况变化.结果:治疗后第6、12wk,联合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测定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retinal thick,CRT)测定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wk后,联合组的CNV渗漏治疗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对CNV渗漏、视力及CRT均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