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苏毅 《农垦医学》1998,20(2):105-106
子宫下段剖宫产是临床常见的急诊手术,这类病人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要比一般的下腹部手术大,因此,这就要我们正确认识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因素,以采取对策加以防治。现将我科就催产素对创宫产病人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5例ASAI~I病人,年龄24~32岁,因胎儿宫内窘迫或胎位异常而急诊剖宫产。麻醉均采用L。-3连续硬膜外阻滞,局麻药为1.5%利多卡因(含1:20万u肾上腺素),麻醉平面上界控制在T。左右。试验方法:将45例病人分为三组,每组15例。1组:胎儿娩出时,给予催产素20U子宫肌内注射;!组…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术中常规使用催产素以促进宫缩止血。本文对20例剖宫产妇术中静注催产素后心率变化进行观察,以了解催产素对产妇心率的影响,探讨催产素的安全使用范围。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例产妇均无心脏病史,心电图正常,无其它合并症,无药物过敏史,均为初产妇。1-2 方法 硬膜外麻醉,选L1~2或L2~3椎间隙穿刺,向头侧置管3~4cm,首次用药2%利多卡因15~18ml,阻滞平面控制在T6~8至L3~4。静脉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1000ml。MEC—509A多参数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静注不同剂量的催产素对心输出量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并评估子宫张力,以选择最优的催产素剂量。方法 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的择期剖宫产术产妇(n=160),随机分为4组,P1、P2、P3组(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1、2、3IU催产素)和P0组(注射生理盐水)。采用无创心排量监测仪(NICOM)观察心指数(cardiac index, CI)、每搏输出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 SVI)、心率(heart rate, HR)、血压(blood pressure, BP)、总外周血管阻力(total peripheral resistance, TPR)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并记录产妇子宫张力评分、额外宫缩药物的使用、术中总出血量。结果 胎儿娩出推注试验药物后,4组产妇的HR、CI、SVI和BP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P3组BP、TPR用药后1.5min较其他3组明显降低(P<0.01);P3组产妇的子宫张力评分明显高于其他3组,术中出血总量也明显减少(P<0.01)。结论 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静注3IU催产素,对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但可达到满意的子宫张力,减少术中出血量和额外宫缩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徐从瑞  缪秀华 《河北医学》2000,6(3):200-201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择期剖宫产产妇静注催产素的最低有效剂量,以期降低其副作用。方法:选择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实施剖宫产的产妇200例,以随机双盲法分为4组,在钳夹脐带后分别静注催产素5、10、15、20U。以线性模拟评分法(LAS)评估子宫紧张度,每5min评分1次,共4次。结果:四组患者子宫紧张度L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择期剖宫产病人静注催产素不必超过5U。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不同麻醉平面应用不同剂量催产素对产妇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120例ASAI~II级产妇,随将其分成3组,每组各40例。在椎管内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调整麻醉平面上界,使各组不同,I组T10以下,II组T6~T8,III组T4~T6,每组根据催产素不同用量随机分成3组:a组(5U),b组(10U),c组(20U)。结果:当麻醉平面上界在T6~T8范围时,给予3组患者催产素5U,患者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及血氧饱和度均维持在相对平稳的1个范围,术中恶心呕吐、寒颤及腹部牵拉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最少,同时对子宫的收缩也满意。3组患者中静注催产素后,心率增快和血压下降幅度随剂量增加呈递增局势,而对产妇的子宫收缩作用没有显著性差异。以平面上界在T4~T6时更为明显和突出,常常需要使用麻黄碱维持;平面在T10时心率和血压的下降不明显,但对患者的麻醉效果欠佳。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调整麻醉平面上界在T6~T8水平时,5u缩宫素静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轻,避免加重心血管副作用,不会对产妇的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贤红 《当代医学》2013,(13):116-117
目的探讨催产素给药方法对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平煤神马集团职业病防治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160例产妇随机分为稀释药物组和常规药物组,每组80例。稀释药物组缓慢静脉推注20mL的0.9%氯化钠溶液与10U催产素制成的混合溶液,常规药物组利用墨菲氏壶静脉滴注10单位的催产素,滴速为60滴/min对比两组产妇血液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产妇切皮时和给药15min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2min后(872.5±32.3dynsecvs955.2±43.2dynsec)和给药5min后(793.0±24.1dynsecvs894.5±56.4dynsec)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催产素不同给药方法会对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常规的给药方法相比,稀释药物给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程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我们选择性对30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时,胎儿娩出后以不同途径和速度应用催产素对产妇血流动力学改变、临床反应及子宫收缩效果进行了观察和比较,旨在探讨:①不同途径和速度使用催产素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临床反应;②不同途径、同等剂量对产妇子宫收缩的效果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比较剖宫产时催产素不同方式静脉给药对产妇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全组3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2~35岁、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催产素静脉推注组(静推组)和催产素静脉输注组(静输组),每组15例。静推组以55~60s内静脉单次推注5%葡萄糖溶液5ml含5IU催产素;静输组以≥5min静脉匀速输注5%葡萄糖溶液20ml含5IU催产素。比较两组给药后血液动力学变化和产妇失血量。结果:静推组在给催产素后60s时HR快速平均增长(10.5±5.2)次/min,90s时HR恢复到基础线水平,随后在180s时明显出现反弹HR下降10次/min左右。而静输组HR平均缓慢增加4次/min左右;静推组在给催产素后30s时MAP减少(14.5±4.9)mmHg(1mmHg=0.133kPa),在110s时恢复到基线水平。静输组在整个观察期间MAP平均缓慢下降(3.2±2.6)mmHg,上述两组的心血管变化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心血管不稳定伴有心肌缺血或有心脏疾患的产妇剖宫产时,催产素给药方式值得慎重考虑,建议稀释慢注,以策安全。  相似文献   

9.
王恒  但阳  谢学鸥 《重庆医学》1999,28(4):278-279
剖宫产术中常静注催产素以达到加强宫缩,减少产后出血的目的。但由于短时间、高浓度、快速静脉注入可引起心血管激惹反应。本文报道单次用催产素静脉快速注入,对心血管引起的激惹反应。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同时期随机选择年龄25岁、体健、ASAI~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实施剖宫产孕妇60例,分为两组,一组用催产素5,另一组用催产素10。1.2方法本文病例均采用腰段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为1.6%碱化利多卡因,麻醉平面控制在T6~8以下,麻醉诱导后均无血压下降等情况。在胎头娩出后立即从莫菲氏管快速满人催产索5u…  相似文献   

10.
缩宫素因其具有促进子宫收缩、减少手术失血的作用,一直在剖宫产术中广泛应用。但静脉注射常会引起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如何应用缩宫素,既保留其收缩子宫作用,又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心血管不良反应,也是提高麻醉安全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剂量缩宫素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产妇子宫收缩度的影响以及给产妇带来的不良反应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35例胎儿娩出前大剂量静滴催产素的剖宫产术与未用催产素的剖宫产35例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催产素组术中平均出血量(219ml)明显少于对照组(306ml),两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1minApgar评分差别无显著性(P>0.05).认为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前大剂量静滴催产素不仅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而且对胎儿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分析缩宫素不同应用方法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初产妇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缩宫素10 IU于断脐后宫体注射,另10 IU溶于0.9%氯化钠溶液50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20 IU溶于0.9%氯化钠溶液500 mL静脉滴注。观察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2 h及产后 24 h出血量、总出血量、其他宫缩剂的应用、血压、心率的变化、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总出血量较对照组有减少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下降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观察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缩宫素宫体注射联合静滴缩宫素可以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及总失血量,对产妇无风险增加,在单胎妊娠初产妇剖宫产手术中可以有效的替代断脐后单纯静脉滴注缩宫素。  相似文献   

13.
探讨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出血量与缩宫素受体及宫颈评分等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社会因素进行剖宫产病例100例,记录基本资料,进行宫颈评分,计算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并采集子宫肌层组织标本,进行缩宫素受体含量分析。结果观察的11个因素中,与产后出血直接相关的因素有宫颈评分、新生儿体重以及缩宫素受体含量,与产后出血间接相关的因素有孕妇体重、孕妇体重指数及胎先露的高低。结论选择适当手术时机,控制孕妇及新生儿体重,降低剖宫产率等对降低产后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择期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择期剖宫产患者2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10例.对照组传统康复模式,研究组采用ERAS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排尿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及缩宫素对剖宫产患者的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40例无妊娠合并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n=20),分别于娩出胎儿后A组立即给予催产素10U缓慢静脉注射加催产素20U子宫肌注射,B组催产素20U子宫肌注射,两组均于术后给予米索前列醇25μg纳肛.应用CFD-Ⅱ型心血管功能检诊仪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胎儿娩出后及应用缩宫素后监测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两组在硬膜外麻醉后每搏功指数、大循环血容量及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下降(分别为P<0.05或P<0.01),娩出胎儿后每搏血量、心输出量、每搏功指数、大循环血容量及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下降,总血管阻抗升高(分别P<0.05或P<0.01).两组血液动力学参数分别于娩出胎儿后(2.1±0.4)min及(3.0±0.6)min回复至基线水平.两组间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对患者血液动力学产生显著影响,术中联合应用缩宫素是安全的,并有利于血液动力学变化的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P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行剖宫产分娩的7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即刻切口上方子宫壁肌注缩宫素20 IU,再予缩宫素20 IU +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后以缩宫素20 IU +5%葡萄糖500 mL,1次/ d 静脉滴注,连续用3 d;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即刻切口上方子宫壁肌注益母草注射液40 mg,缩宫素20 IU +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后以缩宫素20 IU +5%葡萄糖静脉滴注,益母草注射液20 mg /次肌肉注射,1次/ d,连续用药3 d;观察2组出血情况(产时出血量、产后2 h 出血量、产后24 h 出血量),观察术后1、3、5 d 子宫复旧情况,检测产后24 h 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观察组产时出血量、产后2 h 出血量、产后24 h 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少(P <0.05);产后第1、3、5 d 观察组子宫底下降高度优于对照组(P <0.05);产后24 h PT、APTT、FIB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性治疗剖宫产 PPH,可有效减少出血量,促进子宫复旧,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剖宫产分娩的1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2组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单纯缩宫素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2组产妇术中和术后0~2、2~24、24~48 h 出血量,术后1~5 d 子宫复旧情况,术前、术后24 h 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计数(RBC),观察2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术中和术后0~2、2~24、24~48 h 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术后1~5 d 子宫下降高度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术后24 h Hb、RBC 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能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其起效快、止血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中切除不同大小的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为研究组,共64例(小肌瘤组34例,大肌瘤组30例);同期剖宫产无子宫肌瘤的患者为对照组,共60例。比较其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24h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恶露干净时间。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选择合适病例,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同时可免除二次手术的可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杨淑引  陈伟红  金荷照 《浙江医学》2014,(12):1085-1087,1090
目的:探讨缩宫素在剖宫产手术中防治产后出血的应用策略。方法选择剖宫产手术150例,分成A、B两组,A组(72例):钳夹脐带时行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20 U(负荷剂量),随后继以40 U缩宫素缓慢静脉滴注;B组(78例):在钳夹脐带时仅以40 U缩宫素缓慢静脉滴注(无负荷剂量)。比较两组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状况(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子宫收缩情况、出血量、手术时间、缩宫素用量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及头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一般状况(年龄、体重、孕龄及孕次)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产妇在给予负荷剂量缩宫素后出现子宫收缩明显加强(5~10 min)、心率增快(5~20min)、收缩压(5~15min)及舒张压(10~15min)下降(均P<0.05);A组缩宫素总用量增加(P<0.05)。两组产妇的手术持续时间、总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给予负荷剂量的缩宫素虽可提早子宫收缩时间,但对产妇转归无明显影响,反而可影响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无负荷剂量的缩宫素静脉输注可对产后出血起到相同的临床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