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D)患者代谢及脂肪摄取特点,以期为正确指导该类患者科学合理饮食提供依据?方法:将238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T2DM伴NAFLD组118例)和B组(单纯T2DM组120例)?分析T2DM合并NAFLD与单纯T2DM患者的BMI?血压?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HOMA-IR?胰岛素?C肽等代谢特点;采用回顾法收集患者入院前3 d摄取的全部食物种类和数量,计算每组人均每天总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值,比较两组脂肪摄入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BMI?TG?TC?LDL-C?ALT?AST?HOMA-IR及基础胰岛素分泌值均明显高于B组(P < 0.05);而HDL-C则低于B组(P < 0.05)?A组总脂肪摄入量及占总能量比例明显高于B组(P < 0.05);且A组饱和脂肪酸供能比高于B组(P < 0.05),A组单不饱和脂肪酸低于B组(P < 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结构不合理,脂肪和饱和脂肪酸摄入偏高,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偏少,合并NAFLD患者此现象更明显,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在糖尿病饮食指导工作中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代谢特征及与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的关系?方法:收集新诊断的T2DM住院患者216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T2DM伴有NAFLD组144例和T2DM不伴NAFLD组72例?测量两组患者血压?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orol,LDL-C)?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uric acid,UA)?肝功能[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G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rninase,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rninase,AST)]及RBP4,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间有无差异,并对相关指标做Logistic回归或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新诊断的T2DM伴有NAFLD患者的BMI?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T2DM不伴NAFLD组,较正年龄?性别?BMI后,T2DM伴NAFLD患者的TG?TC?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γ-GGT?ALT?UA?RBP4显著高于T2DM不伴NAFLD组(P < 0.05)?2组FBG?HbA1c?HDL-C?LDL-C?Lp-a?AST在较正年龄?性别?BMI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BP4?BMI?ALT是新诊断的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T2DM合并NAFLD组的RBP4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bA1c?FINS?γ-GGT?UA显著相关(P < 0.05)?结论:新诊断的T2DM伴有NAFLD较不伴NAFLD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并与代谢综合征组分(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相伴发生;RBP4及BMI?ALT在预测T2DM合并NAFLD风险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子痫前期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5年1—5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无合并子痫前期的妊娠期糖尿病单胎孕妇98例为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子痫前期孕妇68例为研究组?收集两组孕妇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酸(UA)?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剖宫产?早产?胎窘?胎膜早破?产间发热?羊水量情况?胎儿宫内生长迟缓(FGR)及巨大儿的发生率?结果:①研究组的BMI?FBG?TG?TC?U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②研究组的产后出血?剖宫产?早产?胎窘?羊水过少?FGR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孕妇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控制不理想?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升高是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子痫前期的相关风险因素,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子痫前期将进一步增加母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7,(8):1037-104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功能与血糖、血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426例,空腹采肘静脉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激素(TT4),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功能与血糖、血脂代谢的相关性。结果:所研究对象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异常的比例占12.6%,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高达10.1%。HbA1c与甲状腺激素呈负相关,控制年龄、性别、病程、BMI后,这种相关性仍存在,而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四组,即HbA1c<7%、7%≤HbA1c<10%、10%≤HbA1c<13%、HbA1c≥13%。组间TSH、FT3、TT3的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A1c≥13%组FT3水平显著低于其余三组。组间FT4、T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甲状腺激素与血脂各组分之间未发现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控制年龄、性别、病程、BMI、HbA1c后仍未表现出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较高,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甲状腺疾病组。HbA1c水平升高组FT3的水平显著下降,提示FT3降低与血糖控制不佳及糖尿病病情程度有关,FT3可能是糖尿病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6例,健康体检60例为研究对象?测定体质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B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lb/UCr)等生化指标并行肝脏B超检查?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同时测定血清铁(SI)?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并分析铁代谢指标与胰岛素抵抗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2型糖尿病组BMI?ALT?AST?TC?LDL?FBG?FINS?HOMA IR?HbA1C?UAlb/UCr?SF均高于对照组;与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比较,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2型糖尿病组胰岛素抵抗及铁代谢异常程度更重;相关性研究表明FBG?HOMA IR?HbA1C与SF呈正相关,HbA1C与TRF呈负相关?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血清铁蛋白血症,且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降低胰岛素抵抗联合纠正铁代谢紊乱对防止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依折麦布联用辛伐他汀是否可以延缓空腹血糖受损(IFG)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进展为糖尿病.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IFG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分为3组:A组(辛伐他汀组)、B组(依折麦布组)及C组(辛伐他汀+依折麦布组),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随访指标为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TC和LDL-C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下降水平比A、B组明显(P<0.01),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FBG、2 h PG和HbA1c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间FBG、2 h PG和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FBG略高于B组和C组.结论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较两种药物单独使用更能有效降低IFG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TC、LDL-C水平,联合治疗对IFG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进展为糖尿病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及其与各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将211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分组,即TSH(μIU·mL-1)分为<0.3、0.3~、1.0~、2~和>5.5 μIU·mL-1组.检测各组患者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BMI水平随TSH水平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 0.3~ μIU·mL-1组与TSH 2~ μIU·mL-1组FGB水平均较TSH 1.0~ μIU·mL-1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 0.3~5.5 μIU·mL-1正常参考值范围内的患者,FT4上四分位组TSH水平明显低于下四分位组T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TSH水平与FT3、FT4、FGB、HbA1c呈负相关,其与FT3、FT4的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水平与年龄、病程、SBP、DBP、BMI、TC、TG呈正相关,其中与SBP、DBP、BMI水平的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的评估、预后判断和病情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和甲亢继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指标及胰岛素用量。方法:将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研究组)和甲亢继发糖尿患者4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血糖、血脂的水平和胰岛素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FT4、FT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TSH水平明显偏高,血脂和血糖的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合并甲亢前的胰岛素用量低于合并甲亢后。结论: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与甲亢继发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血糖、血脂和胰岛素的用量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阮华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203-5205
目的 观察规律性饮食及行为习惯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n=42例)和对照组(n=42例),2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药物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医院宣教,观察组患者进行饮食及行为方面的干预.干预半年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血脂含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BMI、FBG、PBG、HbA1c、TC、TG、HDL-C及LDL-C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者BMI、FBG、PBG、HbA1c、TC、TG及LDL-C较干预前明显降低,HDL-C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BMI、FBG、PBG、HbA1C、TC、TG及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干预组HDL-C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律性饮食及行为习惯干预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有效控制体重,缓解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Graves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94例Graves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依照简单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服用甲巯咪唑(赛治)抗甲亢治疗,对照组另予以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观察组则在使用常规胰岛素的基础上增用格列美脲控制血糖,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血糖、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甲亢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与对照组的89.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T3及FT4水平明显低于各组治疗前,但TSH水平明显高于各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HbA1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BG及2 hB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BG、2 hBG以及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Graves病合并糖尿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机体血糖代谢,有利于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且对甲亢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患者中血清脂联素(APN)的表达及与患者并发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取核工业四一七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单纯T2DM患者,35例T2DM合并SCH患者,另选择同期体检的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临床指标,并比较单纯T2DM患者与T2DM患者冠心病发病率及T2DM合并SCH患者发生CHD后不同冠状病变支数APN水平,Pearson检验分析APN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单纯T2DM组及T2DM合并SCH组年龄、性别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IMT、Hcy、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APN与单纯T2DM组及T2DM合并SC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T2DM组患者CHD的并发率为23.3%(14/60),显著低于T2DM合并SCH的45.7%(1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SCH不同冠状病变支数患者比较显示,冠状病变支数越多,APN水平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与TSH、IMT、Hcy存在负相关性,与T2DM合并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同样存在负相关性(P0.05),与FPG、HbA1c、BMI、WHR、LDL-C、HDL-C、TGAb、TPOAb、FT3、FT4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APN不仅与T2DM患者发生SCH有关,还与T2DM合并SCH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异常及并发冠心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3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彩色超声检查,将108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病例组,126例未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微量清蛋白(UMA)等因素,并对因素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FBG、2 hPBG、TG、HDL-C、HbA1c、LDL-C、FINS、U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FBG、LDL-C、HbA1c、UMA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防治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应同时进行多因素全面控制,尤其应注意血糖、血压、脂代谢和UMA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探讨长期血糖控制对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型糖尿病及健康对照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超敏促甲状腺素(S-TSH),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HbA1c,同时分析受试者空腹血糖(FBG)。结果 2型糖尿病组FT3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S-TSH高于对照组(P<0.01),FT4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2型糖尿病患者FBG与HbA1c量成正相关(P<0.01),HbA1c与FT3浓度成负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紊乱增多且与长期高血糖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CEA水平与血糖的关系。方法取38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CA199阳性组,CEA阳性组,CA199阴性组,CEA阴性组,检测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量身高、体质量、腹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血糖控制后复测CA199、CEA。结果 FBG和HbA1C在CA199、CEA阳性组较阴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在CA199、CEA阳性组血糖控制后复测CA199、CEA较初测时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CA199、CEA水平升高与血糖控制欠佳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其他血清指标水平,探讨血清HMGB1 与其他血清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该院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60 例作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糖尿病患者60 例作为糖尿病组,健康体检者60 例作为对照组,收集3 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HMGB1 及其他血清指标水平。结果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和糖尿病组患者血清HMGB1、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MGB1、hs-CRP、FBG、HbA1c、FINS、HOMA-IR、TG、TC、LDL-C 水平高于糖尿病组(P <0.05),血清HDL-C 水平低于糖尿病组(P <0.05)。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 与血清hs-CRP、FBG、HbA1c、FINS、HOMA-IR、TG、TC、LDL-C 水平呈正相关(P <0.05),与血清HDL-C 水平呈负相关(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INS、HOMA-IR、TG、TC、LDL-C 是血清HMGB1 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 水平升高,血清HMGB1 与hs-CRP、血糖、血脂指标有关,FINS、HOMA-IR、TG、TC、LDL-C 是血清HMGB1 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脂联素(ADPN)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76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A组),6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B组)及59例健康者(C组)的血清晚期AGEs及ADPN水平.结果 3组受检者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GEs、ADPN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C组相比,A组及B组ADPN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晚期AGEs、FPG、HbA1c、TG、LDL-C均明显升高(P<0.05);与B组相比,A组晚期AGEs水平升高(P<0.05),A组ADPN水平降低(P<0.05).AGEs与FPG、LDL-C、HbA1c均呈正相关(P<0.05);ADPN与BMI、FPG均呈负相关(P<0.05);ADPN与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晚期AGEs、ADPN与糖尿病及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相关.晚期AGEs、ADPN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预测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与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艾塞那肽加二甲双胍组(A组)70例、预混胰岛素加二甲双胍组(B组)78例,测治疗前后6个月体重、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结果两组FBG、P2hBG、HbA1c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体重、BMI较治疗前下降,而B组较治疗前上升(P<0.05)。两组TG、TC、HDL-C、LDL-C治疗前后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血糖发生较B组少(P<0.05)。结论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较好,低血糖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280例作为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80例作为糖尿病+脑梗死组,健康体检者2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和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结果 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脑梗死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糖尿病组+脑梗死组高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脑梗死组FBG、HbA1c、FINS、HOMA-IR、TG、TC、LDL-C高于对照组且糖尿病+脑梗死组高于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脑梗死组HDL-C低于对照组,且糖尿病组+脑梗死组低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与FBG、HbA1c、FINS、HOMA-IR、TG、TC、LDL-C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FINS、HOMA-IR、TG、TC、LDL-C、HDL-C是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升高,其水平受FINS、HOMA-IR、TG、TC、LDL-C、HDL-C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24 h 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影响因素?方法:110例未经治疗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行连续3 d动态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计算 MAGE;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及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 h血糖(postprandial 2 h blood glucose,PBG)?胰岛素?C肽?血脂?肾功能?肝功能?结果:HbA1c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MAGE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HbA1c<9.9%患者的MAGE显著低于HbA1c≥9.9%患者(5.97 mmol/L vs. 7.43 mmol/L,P < 0.05)?其中当HbA1c<8.5%时,HbA1c主要受PBG影响,但当HbA1c≥9.2%时,则FBG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HbA1c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01)?FBG<10.84 mmol/L患者的HbA1c显著低于FBG≥10.84 mmol/L患者(9.10% vs. 10.87%,P < 0.001)?结论:HbA1c 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MAGE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FBG与HbA1c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12-18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临床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161例T2DM患者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值分为SCH组78例和对照组83例,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间TC、LDL-C、UA、hs-CRP、Hcy、TSH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年龄、性别、BMI、SBP、DBP、HbA1c、TG、HDL-C、FT3、FT4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TSH与TC、LDL-C、UA、hs-CRP、Hcy呈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UA、hsCRP、Hcy是SC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SCH的T2DM患者更易发生血脂、UA、hs-CRP、Hcy等代谢及炎症指标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