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个性化出院指导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可行性与近期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8例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研究组实施针对性出院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分别于患者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调查依从性、生活质量量表(SF-36健康量表)问卷调查、代谢控制情况及复发率评定.结果 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研究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糖代谢明显改善,复发率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个性化的出院指导是改善患者近期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1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有无陪护情况分为两组.研究组90例(有陪护),对照组100例(无陪护).两组均接受精神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联合家庭护理干预.观察治疗全程.于治疗1个月末统计有效率,出院1个月末评定服药依从性(服药态度、服药情况),随访1 a统计复发率.结果 治疗1个月末,研究组有效率70.0%,对照组为63.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1.04,P>0.05);出院1个月末,研究组服药态度及服药情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6.10、5.68,P<0.01);随访1 a末,研究组复发率为32.2%,对照组为68.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24.26,P<0.01).结论 家庭干预能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沈洁 《当代护士》2014,(11):137-138
目的:探讨家属接受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本院精神科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对所有患者家属进行出院后的电话随访,比较出院1个月及6个月时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结果出院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短期内服药依从性,降低患者近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对性出院指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可行性与近期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按首次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实施针对性出院指导,对照组给与常规出院指导。分别于患者入院时和出院6个月时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进行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出院6个月时研究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患者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生活质量在社会功能、生理问题对日常活动的限制、心理问题对社会活动的限制、心理健康、活力、疼痛、总体健康评价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出院指导是改善患者近期效果、提高生活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多专业康复团队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防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多专业康复团队在预防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将临床"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出院后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精神药物维持治疗和一般的心理教育,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多专业合作式护理干预,于出院后定期上门评定疗效,纠正错误,随时调整康复训练方法,跟踪观察时间为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服药依从性量表,分别对患者于实施前、实施后4个月、6个月、10个月及1年后进行评定.结果:1年后,研究组患者BPRS总分、SDS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研究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研究组复发率(27.36%)低于对照组(41.5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多专业康复团队能够有效地延续医院治疗护理,对稳定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降低复发,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相对于长期住院接受康复治疗而言,对减轻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6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即将出院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除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外,给予6个月的延续护理指导,内容包括精神药物的服用和保管/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以及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恢复的康复指导。对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6个月后均采用服药依从性(Morisky)问卷及Mom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进行评估。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的Morisky问卷评分和MR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显著提高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总体康复水平,使其社会交往能力和活动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PDCA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对慢乙肝病人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32例出院的慢乙肝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研究组采用PDCA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家庭护理指导.分别于实施干预后3、6、9、12个月调查病人依从性,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病人在服药、饮食、休息、复诊四方面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对慢乙肝病人应用PDCA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病人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心理行为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病耻感的影响.方法 将开放病房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按随机抽样分为研究组(47例),对照组(45例),并选择了配对的家属9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并对研究组家属进行同步干预,疗程为6 w.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于干预前及随访后,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估.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双重干预后,患者的精神症状的复发率、心理康复、社会功能的康复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时,生活质量量表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方面,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病耻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的心理行为干预可以通过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疗效,并提高家属的应对能力、照料水平及家庭生活质量,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白知力以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并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时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白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康复状态量表(MRSS)及白编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评定。结果:治疗后BPRS及MRSS评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3及6个月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6个月时复发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自知力恢复,降低复发率。提高整体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子社区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经临床治疗痊愈出院的1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精神病治疗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电子社区管理,持续观察1年,采用用药依从性量表、Mom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康复状态及复发率情况。结果管理1年后,观察组患者MR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实施电子社区管理,可有效提高其用药依从性,改善其康复状态,减少复发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