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显带技术已成为细胞遗传学的常规手段,但由于它所制备的染色体较短,显示的带纹数在320条带左右,无法检出更微小的染色体异常,由此人们注意到该技术染色体显带分辨率急待提高,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1976年Yunis等借鉴前人设计的细  相似文献   

2.
三例Prader-Willi综合征的微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分辨染色体显带技术,对门诊筛选的3例Prader-Willi综合征进行了微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其中2例15号染色体长臂发生了微小的中间缺失,另1例核型正常。从而进一步证明高分辨染色体显带技术在临床诊断及优生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三例Prader—Willi综合征的微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分辨染色体显带技术,对门诊筛选的3例Prader-Willi综合征进行了微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其中2例15号染色体长臂发生了微小的中间缺失,另1例核型正常,从而进一步证明高分辨染色体显带技术在临床诊断及优生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一例两性畸形患者标记染色体来源的确定王新李潍肖乐林力淡海英刘鸿鹤微小的标记染色体是一种结构上异常的染色体,用普通细胞遗传学的G显带甚至高分辨染色体显带技术常常不能查明这种标记染色体的来源。我室最近在遗传咨询者染色体检查中,发现一例含标记染色体的嵌合型...  相似文献   

5.
1970年将显带技术用于研究人类中期染色体(320条带的时期),使得在许多先天性畸形和新生物病人中描述以往未查出的染色体异常。把显带技术和体细胞杂交相配合有助于发展人类基因绘图,对于染色体结构和演化的研究也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 1976年,我们实验室以氨甲喋呤使细胞同步化,再使细胞短时间暴露于秋水酰胺中,从而提出了对400、550、850和1,200条带时期的染色体进行常规研究的技术,高分辨染色体(HRC)一词也就应运而生。这一技术,及其改良方法为更深入地研究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手段。以往漏查的染色  相似文献   

6.
常用的高分辨率染色体技术是按Yunis介绍的方法进行的,主要是用氨甲喋呤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进行细胞同步化以获得前期染色体。但是,这个方法的缺点是要延长培养时间22.5小时。同样,Shafer提供的显带技术是在细胞培养中加入放线菌素D,可以得到较长的染色体,虽然这个方法比较简单,但在作者们的实验中主要得到的是中期  相似文献   

7.
中期染色体显带分析,同时结合测定放射自显影颗粒,便于使放射性探针定位。但是,当用氚化放线菌素D(~3H actinomy-cin-D)进行人类中期染色体G显带研究时,Giemsa染色的染色体同由银粒组成的核轨迹乳胶之间的反应,给分辨G-带造成困难。所以,许多研究者常采用放射自显影后G-显带。其中方法之一是Chandler和Yunis(1978)提出的瑞氏染色(Wrightstain)。但瑞氏染色法操作程序繁杂,重复性较差。为了防止Giemsa染料与感光乳胶化学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G-11技术用于血液病,首先是白血病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对具有9号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可确定其异染色质区及一些其它的畸变。进行血液和骨髓的培养,按照Morse 等(1977)和Yunis(1981)的同步法,制备标本。对Giemsa-胰酶显带疑有9号染色体异常者,将标本用甲醇:醋酸(3:1)退色,蒸馏水漂洗,再在60℃蒸馏水中温育  相似文献   

9.
Drou.  R  徐鸣 《国际遗传学杂志》1989,12(4):205-207
高分辨技术使人类用光镜观察染色体结构的手段达到了极限,如今,应用电镜却使它又前进了一步。令人惊讶的是,电镜研究染色体的企图已持续了25年,但细胞遗传学家却一直没有采用这种方法。困难之一是缺乏将选择出的有丝分裂细胞转移到网格上的简便方法。其二是缺乏特殊的显带技术。电镜学家依靠光镜技术建立起的方法,改变了染色质的紧密程度和影响亚带观察的因素。近来,发展了将选择的有丝分裂标本简便地转移到网格上的方法(Messier等,1986)。本文现介绍电镜显带特征的染色体金标记的程序。 1983年Rich等将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置于1640培养基中培养,在收获细胞前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1例5条染色体发生复杂易位的胎儿作出产前诊断,评价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显带分析羊水细胞染色体及夫妇双方外周血染色体,应用array—CGH技术对羊水细胞进行全基因组高分辨扫描分析,了解是否有微小缺失和重复。结果羊水细胞染色体结果为46,XX,t(5;7;12),t(14;21),夫妻双方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正常,羊水细胞array—CGH结果显示胎儿染色体未发生微缺失或微重复。结论array—CGH技术与传统细胞学技术相结合,大大提升产前诊断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染色体异常引起的众多疾病中,除数目异常外,由染色体重排引起的更为多见,如缺失、重复和易位,其中相当一部分,难以用普通细胞遗传学技术发现。随着高分辨染色体显带技术的建立,已能识别更多的极微小改变,而光学显微镜下能识别的DNA片段多在4500kb以上,故有些疾病仍无法辨认。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结合高分辨显带可以解决这方面的困难。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显微切割及微克隆技术使人们有可能对这一类疾病做更深入的研究,使以前认为的某些单基因病,进而定为由某些微小染色体改变所引起,因此应用细胞遗传学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结合,填补了细胞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之间的鸿沟,形成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微细胞遗传学。本文主要综述了微细胞遗传学在邻近基因综合征、逆向遗传学、肿瘤病因学及基因定位和微克隆技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结合G-显带核型分析诊断染色体易位,并对G显带技术难以鉴定的微小易位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生物素标记的显微切割备的X、Y、14q,10号染色体特异性探针,与患者外周血培养淋巴细胞中期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 室温存放近10年的标本,-80℃冻存标本及新鲜标本均可看到清晰的杂交信号,染色体结构异常很清楚。结论 染色体涂染技术结合G显带核型分析,可以准确识别G显带技术难以鉴定的染色体微小易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综合应用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对1例染色体微小易位的病例进行检测.方法 按常规制备染色体,G显带进行核型分析,并先后进行光谱核型分析(spectral karyotyping,SKY),染色体涂染,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sation,FISH)检测,亚端粒探针F...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告一例微小额外标记染色体(sSMC)病例,探讨传统细胞遗传学技术联合芯片技术运用在sSMC来源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为患者提供可靠的遗传咨询。方法常规G显带对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针对发现的sSMC,应用C显带技术判断sSMC是否为异染色质,排除异染色质的可能进一步采用N带银染技术和基因芯片确定sSMC片段的来源和组成。结果结合患者C带和N带结果提示sSMC为双随体双着丝粒结构,芯片检测结果显示未见染色体拷贝数的增加/缺失。结论传统细胞学检测技术联合基因芯片技术的运用,能准确分析sSMC的片段来源和组成,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G显带技术在识别中期染色体和染色体结构重排方面得到广泛地应用。然而,对非常小的结构畸变和标记染色体的特征分析仍常有困难。因此,用流式分离的单个染色体的λDNA文库做为探针的染色体原位抑制(CISS)杂交法,已作为一种辅助研究方法应用于临床细胞遗传学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X与Y染色体不平衡易位患者的遗传效应及其临床特征,并比较各种染色体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高分辨染色体G显带技术、染色体C显带技术以及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GH)对因身材矮小、语言发育迟缓来我院就诊的1例患儿进行染色体检查,并对其家系成员通过G显带核型分析或array-CGH检测分析系谱。结果 患儿染色体G显带结果为46,X,der(X)t(X;Y)(p22.3;q11.21)pat;C显带结果提示异常X染色体末端为异染色质;array-CGH结果提示在X染色体Xp22.33→pter位置发生杂合缺失,片段大小约2.7 Mb,Y染色体Yq11.21→qter位置片段存在,片段大小约14.2Mb。结论 X与Y染色体不平衡易位的患者临床表型具有一定的异质性,X染色体缺失或重复片段较大时可引起女性生长发育迟缓、性腺发育异常及不良妊娠等。高分辨染色体G显带联合array-CGH技术,可提供染色体平衡或不平衡易位的遗传机制、染色体片段来源、大小、所含基因数量及其相应的编码功能信息,对疾病的干预治疗和再发风险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1例少弱精子患者G显带和C发现Yq末端缺失病例的核型,探讨YYq12缺失与表型关系。方法应用实验室常规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进行G显带和C显带,并应用Yq12区DYZ1探针和Yp11.1-q11.1区DYZ3探针与病例的中期分裂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同时应用PCR技术对患者进行了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结果G显带、C显带和FISH检测结果一致,均显示为Yq12区的缺失;Yq11区生精基因微缺失检测未发现该患者存在缺失。结论FISH结合细胞遗传学检测可以明确诊断染色体微小结构异常,Yq12区缺失可能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幼儿视网膜肿瘤,其遗传病因学有两类:(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不全);(2)13q~-的人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性高。新近关于13q~-病例的文献报道表明:缺失部位都在13q14区带。Yunis等应用早中期和晚前期显带技术,在一个患者中证明缺失亚带包括13q14.12,q14.13,q14.2,及部分13q14.11,q14.3。本文报告一例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重荧光原位杂交(multiplex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及全染色体涂抹(whole chromosome painting,WCP)技术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复杂核型异常检测中的价值。方法对7例常规R显带具有复杂染色体异常的MDS患者应用M-FISH技术确定复杂染色体的重排及标记染色体的组成,识别微小易位。并进一步采用双色WCP技术验证M-FISH检测的结果。结果M-FISH不仅证实了R显带的结果,而且确定了R带核型分析没有确定的6种标记染色体、9种有不明来源的额外物质增加的染色体、5种衍生染色体的组成和来源及4种被忽略的微小易位。涉及17号染色体的异常及-5/5q-是MDS最为常见的两种染色体异常。WCP技术纠正了一些M-FISH漏检及误检的异常。结论M-FISH是明确复杂染色体异常的很有用的分子生物学工具,WCP是M-FISH技术的重要补充,R带核型分析结合分子细胞遗传学工具M-FISH和WCP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复杂染色体异常。  相似文献   

20.
一般说来,人类遗传学依靠家系调查制定连锁图并依靠细胞遗传学鉴别染色体结构异常。最近,由于引用了下列技术而得到了改进,比如,提供一种新的连锁标记来源的重组DNA技术,染色体高分辨显带技术和应用克隆的DNA顺序在染色体上精确定位的原位杂交。虽然有了这些进展,家系调查和细胞遗传学研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这些研究不能解决百万碱基对(Mb)或较短的DNA片段的分辨能力。因此,对人类遗传学家来说,在现有的常规技术的分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