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 LC)是一群位于表皮内呈树突状形态的细胞。许多因素如糖皮质激素、X线、致癌原、环孢素A、维A酸等可以影响LC的形态、数目及功能。黄芪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主要有:增强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黄芪多糖(Astragalus monghohcus polysaccharide)是黄芪的提纯物,有研究表明黄芪多糖通过提高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促进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从而促进淋巴细胞再循环,发挥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
常规提取黄芪、枸杞、当归、香菇、地黄、蒲公英、板蓝根、柴胡等8味中药的多糖组份,体外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同孵育,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TNF-α、IL-1β、IL-6、IL-8等细胞因子的含量,并与巨噬细胞对照组比较,借以观察黄芪等中药的多糖对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探索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在中药多糖免疫干预效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黄芪、枸杞、当归、香菇和蒲公英等5味中药多糖组份一定浓度组TNF-α、IL-1β、IL-6、IL-8中一个或多个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具有浓度差异性(P<0.05或P<0.01)。提示黄芪等5味中药多糖组分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是他们干预机体免疫功能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3.
香菇多糖和黄芪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爱  李波  李润成  喻凯  余兴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28(11):999-1001,1005
目的:研究香菇和黄芪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检测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程度(DTH,足跖增厚法)、脏器指数、NK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淋巴细胞增殖能力(MTT试验)以及IL-2、IL-4、IL-10、IFN-γ水平变化(ELISA试剂盒)来评价香菇和黄芪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实验表明,环磷酰胺能显著抑制正常小鼠DTH程度、NK细胞活性及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均为P<0.05);香菇和黄芪两种多糖能显著恢复DTH程度(P<0.05),极显著增高NK细胞包活性(P<0.01),同时能提高血清中IL-2、IL-4、IL-10、IFN-γ的含量。结论:香菇及黄芪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具有显著的免疫功能恢复效果;香菇多糖的免疫调节效应明显优于黄芪多糖。  相似文献   

4.
黄芪多糖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及功能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通过体外试验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mongholicus, ASP) 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功能调节的机制,为进一步阐明黄芪多糖的免疫学活性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扫描电镜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DC表型和功能的各种指标。结果 本实验应用小鼠骨髓来源的DC,通过体外试验证明了黄芪多糖能够提高DC表面分子CD11c和MHCⅡ的表达,并且呈黄芪多糖浓度依赖性;空白组DC的吞噬功能很强,LPS组DC和黄芪多糖处理组DC吞噬功能都明显下降;黄芪多糖能够促进DC白细胞介素-12(IL-12)的表达;电镜观察DC的超微结构,可见黄芪多糖处理组DC突起增多,形态上更加成熟。结论 本实验结果证实了黄芪多糖能促进小鼠骨髓来源的DC表型及功能的成熟。  相似文献   

5.
红芪多糖和黄芪多糖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h)Bge]是祖国医学中最常用的补益药之一,红芪(Radix Hedysari)与黄芪系同科异属,盛产于甘肃等地。中医用药红芪、黄芪不分,在西北地区尤为普遍。关于黄芪的免疫药理研究报道较多,而对红芪的研究尚在初始阶段。现已证明,红芪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E-花环形成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文主要研究了红芪多糖和黄芪多糖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将二者平行实验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流产大鼠子宫巨噬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36 只妊娠大鼠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PS 处理组)和黄芪多糖组(LPS+黄芪多糖处理组),每组12 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各组大鼠子宫CD14+巨噬细胞,采用酶组织化学法测定子宫非特异性酯酶阳性(α-NAE+ )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子宫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多糖组大鼠胚胎吸收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黄芪多糖组大鼠胚胎吸收率和流产率高于对照组,黄芪多糖组大鼠胚胎吸收率和流产率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和黄芪多糖组大鼠环肌外层、环肌内层和功能层CD14+ 巨噬细胞和α-NAE+巨噬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黄芪多糖组大鼠环肌外层、环肌内层和功能层CD14+ 巨噬细胞和α-NAE+ 巨噬细胞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黄芪多糖组大鼠MCP-1、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黄芪多糖组大鼠MCP-1、TNF-α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黄芪多糖通过影响子宫巨噬细胞对LPS 诱导的大鼠流产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黄芪多糖抑制MCP-1 生成,MCP-1 调节巨噬细胞的分布和数量,阻止TNF-α过量生成,从而对子宫局部免疫微环境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生菌FGM 发酵黄芪多糖对脑损伤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益生菌FGM 菌株发酵黄芪药材,所得发酵黄芪粉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发酵黄芪多糖,发酵黄芪多糖高、中、低浓度给药组小鼠在造模前7 天每天分别腹腔注射剂量为200、100、50 mg/ kg 的发酵黄芪多糖,于末次给药1 h 后采用线栓法建立小鼠脑损伤模型。称重法测定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采用MMT 法评价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验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发酵黄芪多糖高浓度给药组中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5);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升高(P<0.05);TNF-α和IL-1β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益生菌FGM 发酵黄芪多糖对脑损伤小鼠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周耐力训练及补充多糖提取物对大鼠血清中3种细胞因子水平和PBMC分泌3种细胞因子能力的影响。方法: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耐力训练+黄芪多糖组、耐力训练+牛膝多糖组、单纯耐力训练组、安静+黄芪多糖组、安静+牛膝多糖组、安静对照组。大鼠进行6周递增负荷游泳训练后,观察大鼠血清中IL-2、IL-4、IL-10水平的改变以及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分泌IL-2、IL-4、IL-10能力的变化。结果-K期耐力训练后可造成大鼠血清IL-2下降、IL-4、IL-10升高,PBMC分泌IL-4能力增高,表明长期耐力训练后Th1和Th2两型细胞的功能失衡。6周耐力训练同时补充黄芪多糖和牛膝多糖提取物能防止大鼠血清IL-2的明显下降及IL-4、IL-10升高;防止大鼠PBMC分泌IL-4的明显增高。结论:长期耐力训练能引起辅助T细胞(Th)两个亚型Th1和Th2两型细胞功能失衡,这可能是长期耐力训练引起运动性免疫低下的原因之一。牛膝多糖和黄芪多糖提取物对耐力训练大鼠Th1和Th2型细胞平衡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黄芪多糖是由黄芪茎部或干根提取的中心活性成分,具备抗肿瘤、改善记忆力、抗骨质疏松、调节血糖、调节免疫等功能。研究显示,黄芪多糖可以通过影响牙周组织重建来调整牙齿矫正的移动速度,并且在矫正过程中可能会抑制牙根的吸收,减少牙齿矫正复发的概率,局部西药治疗加用黄芪注射液静滴可促进口腔溃疡患者的溃疡愈合并延缓复发。目的:结合国内外文献对黄芪多糖在正畸过程中对牙移动、牙根吸收、正畸术后复发以及联合西药治疗口腔溃疡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为其更好地应用于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文章第一作者使用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查找近15年有关黄芪多糖在正畸过程中对牙移动、牙周组织改建、牙根吸收、正畸性口腔溃疡以及正畸术后复发等影响的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黄芪、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改建、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正畸诱导性炎性牙根吸收、正畸术后复发、正畸性口腔溃疡”,英文检索词为“astragalus membranaceus,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periodontium remodeling,osteoblast,osteoclast...  相似文献   

10.
黄芪多糖对荷瘤小鼠IL-2、IL-6、IL-12和TNF-α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肝癌H22和小鼠肉瘤S180移植性肿瘤模型,检测黄芪多糖的体内抗肿瘤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黄芪多糖对荷瘤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黄芪多糖在50,100mg·kg^-1时,对小鼠肝癌H22的抑瘤率分别为32.84%,45.09%,对小鼠肉瘤S180的押瘤率分别为36.55%,50.35%,且能提高荷瘤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黄芪多糖能提高荷瘤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6、IL-12和TNF-α的水平。结论:黄芪多糖具有明显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从IL—2水平探讨黄芪及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报道了黄芪及其多糖对正常小鼠和大黄脾虚模型小鼠体内、体外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的影响。大黄脾虚模型小鼠IL—2活性比正常小鼠明显降低;25~200%黄芪水煎剂以及50~200mg/ml黄芪多糖均能使大黄脾虚模型小鼠低下的IL—2活性提高;但对正常小鼠则无影响。提示IL—2产生增加可能是黄芪“扶正”的重要机制之一,也是其调节免疫功能的分子免疫学基础之一;IL—2活性有可能是“脾气”的内涵之一。  相似文献   

12.
黄芪及黄芪多糖对隐孢子虫感染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及黄芪多糖对隐孢子虫感染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论 20日龄Balb/c小鼠连续8d灌服醋酸地赛米松后,于第9天经口接种1×106个隐孢子虫卵囊1次,建立隐孢子虫感染模型,再经黄芪水煎剂及黄芪多糖灌胃治疗10d,并设正常对照、模型对照和西药对照组。每日计数粪便隐孢子虫卵囊数量,组织切片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肠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IL-2、IL-4、IFN-γ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水煎剂组、黄芪多糖组和西药组小鼠卵囊排出数量减少,肠组织病理学改变较轻,免疫学检测发现CD4、CD4/CD8及IL-2、IL-4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黄芪水煎剂及黄芪多糖通过增强免疫功能促进隐孢子虫感染小鼠恢复。  相似文献   

13.
黄芪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黄芪是一类补虚药,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药。主要产于甘肃、内蒙古、陕西、河北西藏及东北等地[1]。中医认为“黄芪性甘,味微温,入脾,归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和利水退肿之功效(《本草纲目》),另有“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日华子本草》)及“定肺气、安五脏”(《别录》)等功能。因此,黄芪是许多复方和中成药的重要成分。一些研究表明[2,5],黄芪还具有免疫功能。我们采用 4种不同的试验研究方法[6],证实了黄芪对小鼠的免疫增效功能。l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试验所用黄苗为内蒙古黄芪(A…  相似文献   

14.
黄芪多糖对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功能及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pDC)功能及成熟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黄芪多糖的免疫学活性提供依据。方法: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分选pDC,加入0、50、100、200mg/L的黄芪多糖共孵育,24小时后收集上清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DC分泌的IFN-α、TNF-α、IL-6量,5天后收集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表型CD11c、CD80、CD86阳性率、光镜观察DC的形态、扫描电镜观察DC的超微结构。结果:黄芪多糖显著提高pDC分泌的IFN-α、TNF-α、IL-6量,并且呈黄芪多糖浓度依赖性(P0.05);黄芪多糖可促进pDC向DC的分化和成熟,并呈黄芪多糖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黄芪多糖能够增强pDC的功能,并促进其向DC的分化和成熟。  相似文献   

15.
黄芪多糖对抗环磷酰胺免疫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摘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芪多糖对抗环磷酰胺免疫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摘要)潘惠娟宋涛(武警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39)本文应用溶血空斑形成试验(PFC)观察了口服不同剂量(250、500和1000mg/kg体重)的黄芪多糖(APS)对皮下注射50mg/kg体重环磷酰胺(...  相似文献   

16.
黄芪多糖诱导的树突状细胞增强CIK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并和同源CIK(Cytokine induced killer)细胞共培养,观察DC-CIK和黄芪多糖诱导DC-CIK细胞杀伤A549肺腺癌细胞的活性.方法:提取健康供血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常规诱导出DC与CIK细胞后,将其共培养,观察黄芪多糖对DC表型变化的影响,定量检测DC-CIK和黄芪多糖诱导DC-CIK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FN-γ和IL-12;并用MTT法测定其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黄芪多糖能提高DC表面分子CD40、CD80、HLA-DR的表达,经黄芪多糖诱导的DC活化的CIK,对A549肺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单纯DC-CIK细胞,差异显著(P<0.05).结论:黄芪多糖能增强DC的抗原提呈功能,证实黄芪多糖诱导的DC能明显提高CIK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树突状细胞(DC)是迄今所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是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和纽带,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和T细胞依赖的体液免疫反应,在免疫反应中处于中心位置.多糖作为一种生物免疫应答调节剂,对DC功能的影响近年来有所报道,主要包括多糖对DC表面分子的表达、细胞因子的分泌、吞噬功能、抗肿瘤免疫、多糖受体以及信号转导途径等方面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证明黄芪多糖对氧化应激皮肤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在过氧化氢0.5 mmol/L中,孵育30 min造成急性氧化损伤的模型。MTT法测黄芪多糖的剂量反应,DAPI染色法检测黄芪多糖对细胞死亡的作用;激光共聚焦法检测黄芪多糖对线粒体、线粒体膜电位以及溶酶体稳定性的保护作用。结果: 经过黄芪多糖的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其作用浓度从0.5 mg/L开始,到1 mg/L达最大效果,呈剂量依赖性。而且,黄芪多糖能够抑制线粒体膜电位崩解保护线粒体形态,保护溶酶体膜。结论: 这些结果证明了黄芪多糖在线粒体和溶酶体水平存在1个新的调节凋亡的途径。这个途径可以成为一些氧化应激以及溶酶体缺陷疾病的1个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多糖对地塞米松诱导的糖脂代谢紊乱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DEX模型组和蒙古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 mg/kg)建立糖脂代谢紊乱模型,蒙古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50、100和200 mg/kg蒙古黄芪多糖溶液灌胃。14 d后采集血清和肝脏组织,检测血清ALT、AST、ALP和TG等水平,HE染色观察蒙古黄芪多糖对肝损伤的影响。qPCR检测Nrf-2、GCLC、HO-1和CAT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GCLC的表达情况。结果:蒙古黄芪多糖显著降低了DEX诱导的大鼠血清中ALT、AST、ALP和TG等水平;HE染色观察显示,蒙古黄芪多糖明显减轻肝脏脂肪沉积;qPCR检测表明,蒙古黄芪多糖能显著提高Nrf-2、GCLC、HO-1和CAT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蒙古黄芪多糖能显著提高GCLC的表达水平。结论:蒙古黄芪多糖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对地塞米松诱导的糖脂代谢紊乱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漆多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武汉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武汉430071)富天玲,陈露华,刘善良,汤森元武汉大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杜予民,孔振武生漆多糖是一种水溶性酸性植物多糖,对机体的生物活性,国内外未见报道。根据某些植物(如人参等)多糖对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