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围术期处理措施应用于腹部创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解放军59医院腹部外科中心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58例以单脏器或组织损伤为主的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FTS组,n=141)和对照组(n=117),FTS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围术期处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比较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5天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后乳酸清除率、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58例均治愈,与对照组相比,FTS组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缩短,术后第1天及第5天CRP水平降低,术后乳酸清除率增高,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P<0.01).两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部创伤围术期处理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可加速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创伤性肝脾破裂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麻醉期管理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3例创伤性肝脾破裂并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FTS组(n=16)和对照组(n=7),记录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第1、第5天血清CRP水平、排气排便时间、术后镇痛评分、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TS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第1、第3天血清CRP水平,住院天数减少(P<0.05),两组术后镇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理念在创伤性肝脾破裂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麻醉期管理中应用安全、有效,可减轻术后应激、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彦俊  汤东  傅文杰  王道荣 《武警医学》2008,19(12):1090-1093
 目的 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效果.方法 7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其中34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40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补液量、肝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住院费用,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者性意义(P<0.05);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胆漏、腹腔引流时间,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 FTS)理念在急诊外伤性脾破裂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接受急诊手术的脾破裂患者随机分为FTS组( n=44)和对照组(传统方法处理,n=42)。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FTS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胃肠功能恢复早( t=6.527 P<0.05),住院天数少( t=2.847 P<0.05),住院费用低( t=3.208 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χ2=4.835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急诊外伤性脾破裂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可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比较。方法:选择行子宫肌瘤剔除术215例,随机分为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105例(开腹组)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10例(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围术期情况。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均非常显著短于或低于腹腔镜组(P〈0.01);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非常显著少于开腹组(P〈0.01),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非常显著短于开腹组(P〈0.01)。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式选择,应根据患者肌瘤的大小、多少和发生部位,盆腔有无粘连和病变,较适合的术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的经济状况、是否有妊娠需要等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加速康复外科在腹部手术围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腹部手术140例随机分为加速康复外科组(观察组)71例和常规手术组(对照组)69例。比较两组术后第2和第7天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恶心、腹胀、腹痛、吻合口漏等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结果:观察组术后第2天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7天CPR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显著提前(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术后住院费用显著减少(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加快,住院时间缩短和住院费用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高龄患者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01~2012-03年龄大于65岁、患有结直肠疾病、并行部分结肠或直肠切除的患者,采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FTS护理措施及传统护理方法。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结果:FTS组与对照组的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FTS护理可以有效促进高龄患者结直肠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总并发症发生率,节省住院总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快速康复理念为基础制定适用于输尿管镜手术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并通过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来保障患者术后的康复质量,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双重快速康复,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降低住院成本,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住院满意度;方法:收集2020年1~7月在我院行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2021年1~7月在我院行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作为快速康复组,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快速康复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指标、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快速康复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拔除尿管的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快速康复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快速康复组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患者采用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能促进科室单病种护理质量管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方法优于传统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异位妊娠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5.4±9.1)min,术中出血量(33.7±18.6)ml,术后排气时间(37.2±12.1)h、下床时间(18.4±6.5)h、住院天数(4.3±0.5)天;对照组手术时间(64.8±22.9)min,术中出血量(126.1±62.1)ml,术后排气时间(49.0±14.5)h、下床时间(47.3±12.1)h、住院天数(7.1±0.4)天;两组比较,均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快速、安全、有效、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限制性输液对老年结直肠癌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将老年结直肠癌97例,随机分为限制性输液组49例和非限制性输液组48例。限制性输液组术后3天平均每天输液量≤33 ml/(kg.d),非限制性输液组〉34 ml/(kg.d),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清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尿素、肌酐、钙及镁等水平变化,以及术后首次排气、首次排便、首次进食、首次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限制性输液组术后第1~6天每天平均输液量显著少于非限制性输液组(P〈0.05),术后第7天两组每天平均输液量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首次排气、首次排便、首次进食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非限制性输液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非限制输液组(P〈0.05);两组术后生化及血常规检查结果与术前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术后限制性输液可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立足于基层医院的固有条件,尝试将快通道外科技术应用于围手术期(胃肠道手术)护理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以2011年1~12月行胃肠手术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快通道组,Frs),围手术期进行快速通道治疗和护理。以2009年5月.2010年12月5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热、误吸、切口感染、吻合口瘘、急性胃扩张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热、切口感染减少,肛门排气快,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误吸、吻合1:3瘘、急性胃扩张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基层医院尝试应用快通道外科技术在围手术期(胃肠道手术)护理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肠癌手术前后肠道粘膜免疫功能的变化,评估常规大肠癌手术对患者肠道粘膜免疫功能的影响.了解术后使用肠道益生菌制剂治疗肠道粘膜免疫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将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实施大肠癌根治术;实验组:患者常规实施大肠癌根治术,并于手术后可以进食起开始补充肠道益生菌制剂。两组均于术前,术后第一次排便,排便后5天,术后1月,4次抽静脉血检测血清CRP及TNF-α的含量,同时留取粪便检测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含量。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粪便SIgA含量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第二次粪便SIgA含量较术后第一次并未明显增多(P〉0.05),实验组术后1月粪便SIgA含量较术后第一、二次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愀0.05);②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血清TNF-α含量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二次较术后第一次血清TNF-α含量有所降低(P〈0.05),术后第三次血清TNF-α含量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③两组患者血清CRP术后第一次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二次较第一次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三次较第二次也明显降低(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④大肠癌患者手术后肠道粘膜免疫功能明显降低。②大肠癌患者术后粪便SIgA水平下降,应用肠道益生菌制剂短期内对升高SIgA效果不明显,但长期应用可显著升高SIgA水平。③大肠癌患者术后血清TNF-α和CRP水平显著升高,应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后可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64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2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修补术治疗,开腹组采用开腹单纯胃十二指肠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平均时间无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有2例患者需要镇痛,明显少于开腹组的17例(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8%,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8.13%(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快速康复的理念在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的应用,评估其康复效果.方法 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30例,被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15例、传统方法对照组15例.术后14 d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比较其康复指标(胃肠道恢复情况、营养状况、并发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快速康复组的胃肠道恢复时间缩短、营养状况改善、住院时间缩短、费用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半结肠切除术采用快速康复的理念进行治疗安全可行,可以在不增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情况下加快患者的康复、降低花费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胡海娟 《西南国防医药》2014,(11):1207-1210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行TLH的患者50例(TLH组)和行LAVH的患者50例(LAVH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最高体温、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TL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均低于LAVH组(P〈0.05),而两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情况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LH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反应轻,手术安全、可行,但必须熟练掌握镜下缝合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电容场(HCPT)联合痔切闭术(Excision—closed hemorrhoidectomy)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6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HCPT联合痔切闭术治疗107例)和对照组(HCPT治疗109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术中及术后的治疗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高频电容场联合痔切闭术组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肛缘水肿,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高频电容场组。结论:高频电容场联合痔切闭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是一种有效方法,手术安全,近期疗效确切,手术和住院时间短、缩短了疗程,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罗哌卡因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随机分为FTS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在FTS理论指导下行LC,术后缝合戳口时给予0.50%罗哌卡因切口注射处理; FTS组在FTS理论指导下行 LC术[1],且在术后缝合戳口时,使用0.50%罗哌卡因+0.50 μg/kg右美托咪定行切口注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6、8、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A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睡中痛醒人数,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FTS组术后6、8、12 h的 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2、4、24 h的VA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FTS组睡中痛醒2例,对照组睡中痛醒7例,无法睡眠2例,两组数据差距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FTS 组均未出现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以及加快患者术后康复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无痛胃镜和常规胃镜检查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在我院胃镜中心行无痛胃镜(S组)及常规胃镜(C组)检查的患者各120例,比较两组检查操作时间、患者满意度、医生操作的顺利程度及检查成功率.结果 和C组比较,S组操作时间明显缩短(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增加(P〈0.01),检查时中止操作的次数明显减少(P〈0.01),检查成功率明显增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痛胃镜具有患者耐受性好、医生操作顺利、检查成功率高等优点,不良反应少见,是一项有效及安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