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血浆硫化氢(H2s)浓度变化。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重度NAFLD模型组(重度组)、轻度NAFLD模型组(轻度组)、空白对照组(对照组)。重度组给予高脂饲料约20g/d;轻度组高脂饲料量为重度组的50%,总重量与重度组相同;对照组给予重度组相同重量的普通饲料。12W后每周处死1只重度组大鼠,观察脂肪肝程度;至16W时,重度组达到重度脂肪肝,终止实验。腹主动脉采集血液,离心取血浆,检测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2S及肝组织匀浆TG浓度。结果 (1)Tc、TG:实验结束时,重度组Tc、TG分别为(8.45±1.19)、(2.43±0.38)mmol/L,轻度组分别为(5.89±1.24)、(1.825±0.41)mmol/L,对照组分别为(1.98±O.14)、(0.84±0.22)mmol/L,3组间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2)肝组织TG:重度组(0.82±0.13)mmol/L,轻度组(0.62±0.14)mmol/L,对照组(0.42±O.10)mmol/L,3组间也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3)血浆H2S浓度:与对照组比较,重度组和轻度组H2s明显下降(P〈0.01),重度组比轻度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NAFLD大鼠血浆H2s浓度下降,与脂肪肝程度相关;H2S下降是由于消耗过多。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兔胰岛素水平变化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兔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变化,探讨变化机理。方法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标准NAFLD模型组(A组)、半量NAFLD模型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A组给予高脂饲料160g/(兔·d),B组给予高脂饲料80g/(兔·d)+普通饲料80g/(兔·d),C组给予普通饲料160g/(兔·d)。饲养周期13W。实验前后采集血浆标本,常规检测实验前后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糖(Bs)水平;肝脏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1)Ins:C组饲养前后无差异;B组饲养后Ins升高(P〈0.05);A组饲养后Ins水平升高(P〈0.01),且高于B组(P〈0.05)。(2)BS:饲养后A组、B组血糖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A组高于B组(P〈0.05)。(3)TC、TG:饲养后A组、B组与饲养前比较升高(P〈0.05或P〈0.01),且A组高于B组(P〈0.05)。(4)肝脏病理学:A组重度NAFLD,B组轻度~中度NAFLD,C组正常肝脏组织。结论高脂血症致NAFLD兔Ins水平升高,且与NAFLD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人参总皂甙抗动脉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微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1):1968-1970
目的:探索人参总皂甙对大鼠降血脂作用。方法:建立大鼠高脂模型,采用人参总皂苷(高、中、低剂量)进行治疗,测定血清中TG、TC、HDL-c、LDL-c、NO、NOS及血清、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人参总皂甙中剂量和低剂量组TG、TC均明显升高(P〈0.05);各人参总皂甙组TG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人参总皂甙高、中剂量组TC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各剂量组NO水平和NOS活性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相比均有一定差异(P〈0.05);②人参总皂甙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SOD、GSH-Px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人参总皂甙高剂量组SOD、GSH活性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1)。人参总皂甙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SOD、GSH-Px的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人参皂甙能明显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TG、TC、HDL-c,表明人参皂甙具有阻滞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的作用,而且人参总皂甙还能增加高血脂大鼠血中GSH-Px含量、增强SOD活性,使冠状动脉病变分级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葡激酶对高脂饲料喂养所致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喂养(NC)组、高脂喂养模型(FL)组、高脂喂养治疗(TFL)组.后两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模型,TFL组在高脂饲养90d后.在继续高脂饲养的同时隔天尾静脉注射葡激酶0.5mg/kg,20d后处死大鼠.测定各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丙二醛(MD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计算肝脏指数(肝湿重/体重),测定肝组织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α(PPAR-α)mRNA表达情况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FL组肝脏指数(3.77±0.27)明显高于TFL组(3.48±0.29,P<0.05)和NC组(2.57±0.14,P<0.01),TFL组明显高于NC组(P<0.01).与NC组比较,FL组大鼠血清TG、TC、LDL、AST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肝组织PPAR-α 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FL组比较,TFL组大鼠血清TG、TC、LDL、MDA、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PPAR-α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TFL组肝脏指数为3.48±0.29,明显高于FL组(3.77±0.27,P<0.05)和NC组(2.57±0.14,P<0.01),FL组明显高于NC组(P<0.01).结论 葡激酶能够缓解高脂饲养大鼠的脂肪肝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肝脏PPAR-α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高糖高脂肪饲料喂养大鼠,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方法SD大鼠20只,适应3d,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各半。实验前2组大鼠的体质量、血清生化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大鼠用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的大鼠用高糖高脂肪饲料喂养。连续喂养30d,取血检测血清中生化指标;取肝脏检测肝组织中生化指标,并对肝脏作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大鼠摄食高糖高脂肪饲料30d,血清中TG、TC含量增加,ALT、AST活性升高(P〈0.05);肝组织中TG、TC、MDA含量增加,SOD活力降低(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正常组肝细胞无脂肪变,模型组肝细胞有明显的脂肪变。结论用高糖高脂肪饲料喂养大鼠,成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束缚应激后大鼠血甘油三脂(TG)、血糖和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β/δmRNA和蛋白的变化,初步探讨应激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发生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束缚1 w组(R1)、束缚2 w组(R2)和束缚4 w组(R4),分别不给予应激及给予束缚应激1、2和4 w。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血清及肝组织,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TG和血糖水平,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PPARβ/δ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1、R2、R4组大鼠血清TG分别为(0.97±0.28)、(0.88±0.16)、(0.94±0.23)mmol/L,均明显高于C组的(0.59±0.09 mmol/L(P〈0.01);血糖分别为(6.25±0.69)、(6.30±1.10)、(6.12±0.85)mmol/L,均明显高于C组的(5.18±0.54)mmol/L)(P〈0.01)。与C组相比,R1、R2、R4组肝脏PPARβ/δ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或P〈0.01)。结论束缚应激后,大鼠血清TG、血糖水平升高,这种变化可能与肝脏PPARβ/δ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脂及凝血指标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妊娠妇女96例,分为正常妊娠组44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0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32例。比较3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结果:3组血脂及凝血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重度子痫前期组TC、TG及LDL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HDL水平显著低于与正常妊娠组(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T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TC、HDL及LDL水平两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PT、APTT,均较正常妊娠组显著降低(P〈0.05);FIB较正常妊娠组显著或非常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血脂及凝血指标变化对于子痫前期早期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形成过程中,肝组织Perilipin(脂滴包被蛋白)和ADRP(脂肪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建立大鼠高脂饮食NAFLD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时间点为建模后4w、8w和12w,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浆游离脂肪酸及甘油三酯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中Perilipin和ADRP蛋白水平。结果:成功制作大鼠NAFLD实验模型,与正常组相比,NAFLD组大鼠血浆FFA水平和TG水平从第4w起显著升高(P〈0.01),NAFLD组大鼠肝组织Perilip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ADR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同期正常组(P〈0.01)。Perilipin及ADRP表达与FFA及TG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高脂饮食可制作NAFLD大鼠模型,Perilipin和ADRP与NAFLD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和红细胞滤过指数在不同海拔的变化,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和一氧化氮的海拔性变化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方法:对不同海拔高度(西宁2 260m A组、刚察县3 300m B组、甘德县4 800m C组)320例健康人检测了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 NOS)、一氧化氮(NO)和红细胞滤过指数(EFI)。结果:随着海拔的升高,健康人HIF-1α水平和EFI上升,而i NOS和NO随之降低;甘德组HIF-1α水平(7.65±1.36)μg/L明显高于刚察组(5.39±1.02)μg/L和西宁组(4.18±1.14)μg/L(均P〈0.01),刚察组HIF-1α水平明显高于西宁组;甘德组血清i NOS和NO(5.86±1.43)μmol/L、(38.53±4.23)μmol/L明显低于刚察组(9.44±2.13)μmol/L、(47.85±3.77)μmol/L和西宁组(12.23±2.07)μmol/L、(59.23±4.01)μmol/L(均P〈0.01),同时刚察组i NOS和NO水平明显低于西宁组(P〈0.01);EFI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西宁组:(4.67±0.49)μmol/L、刚察组:(7.05±1.51)μmol/L、甘德组:(11.45±1.78)μmol/L],各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相关分析表明:EFI与HIF-1α水平呈正相关(P〈0.01);而与i NOS和NO呈负相关。结论:HIF-1α、i NOS和NO海拔差异性的形成在红细胞变形能力异常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随海拔高度升高机体i NOS和NO水平的生物学特性进一步降低是导致海拔差异健康人红细胞流变形异常加重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超声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形成情况,探讨NAFLD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NAFLD患者70例(轻度脂肪肝及中度脂肪肝患者各25例,重度脂肪肝患者20例)和健康对照者40例。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脂肪肝进行诊断并测量CIMT,CIMT≥1.2mm者判定为斑块形成。结果 ALT、AST、GGT、DBIL、IBIL、CIMT在健康对照组、轻度脂肪肝组、中度脂肪肝组及重度脂肪肝组中逐渐升高,4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70例患者中,CIMT分别与ALT、AST、GGT、TBIL、IBIL、DBIL显著相关(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斑块形成率与NAFLD患者脂肪肝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 NAFLD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与CIMT存在正相关;NAFLD患者更易发生AS和形成粥样斑块,脂肪肝的严重程度与斑块形成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TBP-2)与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AFLD)的关系,并观察降脂益肝冲剂的疗效,探讨其对肝组织TBP-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N组)、实验对照组(M组),实验干预组(D组),每组24只,分别设9、13、17周三个时相点。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实验对照组和实验干预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实验干预组分别于0周、9周、13周末开始给予降脂益肝冲剂,同时空白对照组和实验对照组分别给予等量的生活饮用水灌胃,分别于9周、13周、17周末处死各组大鼠。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各组大鼠肝细胞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TBP-2)mRNA的表达;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RT-PCR结果发现在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期(M1组)TBP-2的mRNA表达(0.63±0.12)较N1组(1.02±0.10)下降明显(P〈0.01),可能为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应激,以减少TBP-2对Trx的抑制作用,间接增加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当疾病继续进展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期(M2组和M3组),这种保护性应激能力逐渐减少,TBP-2的mRNA表达增加,但仍然少于同期的正常组即空白对照组(N2,N3)(P〈0.01),提示机体仍可通过下调TBP-2的表达以增加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N1,N2,N3组相比TBP-2的mRNA表达统计学上无差异;D2组(0.66±0.79)与M2组(0.89±0.10),D3组(0.73±0.12)与M3组(0.90±0.88)相比TBP-2的mRNA表达均有所下降(P〈0.01)。药物干预后,肝脏病理改变较实验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结论TBP-2在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期表达下调,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应激,参与NAFLD的发生、发展。降脂益肝冲剂对NASLD有很好的防治作用,TBP-2是其可能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2.
MR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MRI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价值。方法:45例肥胖患者行MR T1dual和1H-MRS检查,评价这两种方法计算NAFLD含量临界值的意义,并与CT检查作对照。结果:MR T1dual HFF、RSID及1H-MRS等方法与CT评价脂肪肝程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1、-0.935、-0.659(P〈0.01)。且各种评价方法分别与TG、GGT指标显著相关,其中RSID与TG、GGT相关性最好(r=0.406、0.457,P〈0.01),而1H-MRS所评价的肝内脂质含量分别与ALT、TG及GGT之间有对数的线性关系。结论:MRI T1dual是一种方便、快速、安全的定量检查NAFLD方法,HFF9%、RSID 20%可作为有无肝内脂肪浸润的指标。MR T1dual中RSID及^1H-MRS可以很好的评价肝内TG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 选取152例NAFLD患者和146例未患脂肪肝人员,收集血液样本检测血脂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线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SREBP-1c基因18号外显子54G/C多态性.结果 NAFLD病例组TC、TG和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SREBP-1c18号外显子54G/C单核苷酸多态性均以GG型的比例最高,两组基因型频率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χ2=6.1096,P<0.05),NAFLD病例组中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2520,P<0.05).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NAFLD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的1.6484倍(OR=1.6484,95%CI:1.3233~10.0984).结论 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异常与NAFLD的患病有显著相关性,参与糖代谢、脂代谢的SREBP-1c基因18号外显子54G/C呈现多态性,其C等位基因可能会使个体的NAFLD发病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糖高脂喂养妊娠大鼠肝脏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85α(PI3KP85α)mRNA的表达及其对妊娠期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健康6周龄雌性SD大鼠40只,分为4组:高糖高脂饮食-孕鼠组(SFP)、高糖高脂饮食-未孕组(SFV)、普通饮食组-孕鼠组(NP)及普通饮食组-未孕鼠(NV),每组各10只。SFP、NV组大鼠与雄性大鼠配对受孕,在妊娠第20天禁食水12小时后测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应用RT-PCR测定肝脏组织PI3KP85αmRNA的表达。结果 SFP组胰岛素抵抗指数(11.29±0.28)肝脏组织P13KP85αmRNA的表达量(1.04±0.16)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67,P〈0.01;F=36.70,P〈0.01);SFV组P13KP85αmRNA的表达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F=0.81,P〈0.01)。结论高糖高脂喂养妊娠大鼠,肝脏组织PI3KP85αmRNA明显升高,P13KP85α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妊娠期胰岛素抵抗进而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微泡肝内渡越时间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可行性。方法根据Scheuer评分将83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无纤维化组(S0期)、轻度肝纤维化组(S1~S2期)、中度肝纤维化组(S3期)和重度肝纤维化组(S4期),分别行CEUS检查,计算对比剂肝动脉-肝静脉渡越时间(HA-HVTT)、门静脉-肝静脉渡越时间(PV-HVTT)及肝实质-肝静脉渡越时间(PA-HVTT),比较各组渡越时间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无纤维化组HA-HVTT、PV-HVTT、PA-HVTT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轻度肝纤维化组、中度肝纤维化组、重度肝纤维化组HA-HVTT、PV-HVTT、PA-HVTT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PV-HVTT在无纤维化组、轻度肝纤维化组、中度肝纤维化组、重度肝纤维化组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HA-HVTT、PA-HVTT在无纤维化组与轻度肝纤维化组之间、轻度肝纤维化组与重度肝纤维化组之间有差异(P<0.05)。HA-HVTT、PV-HVTT和PA-HVTT与纤维化程度均呈负相关(r=-0.53,r=-0.71,r=-0.48,P<0.01)。结论 CEUS获取的肝内渡越时间是无创性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的水平变化。方法检测血清肌酐浓度正常的61例慢性肝炎,22例重型肝炎,43例肝炎肝硬化,26例原发性肝癌及5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CysC、丙氨酸氨基移换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分析血清Cys C与ALT、AST、TBIL、GGT的相互关系,观察肝病治疗前后血清CysC变化。结果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和对照组血清CysC分别为(1.12±0.26)mg/L、(1.32±0.36)mg/L、(1.54±0.24)mg/L、(1.38±0.30)mg/L和(0.76±0.15)mg/L。各肝病组血清Cys 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均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P<0.05),肝硬化组显著高于重型肝炎组(P<0.05),肝硬化组与肝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CysC与ALT、AST、TBIL、GGT呈正相关(P<0.05)。肝病患者治疗后血清Cys C无明显变化。结论肝病患者血清CysC水平明显增高,血清CysC可作为肝功能评价指标,对监测肝病病情进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