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鉴定市场中的江边一碗水来源,为拟定质量标准和鉴别真伪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市场中6批江边一碗水进行比较鉴别。结果:江边一碗水分别为小檗科植物南方山荷叶Diphylleia sinensis Li.、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Hance.)M.Cheng及六角莲Dysosma pleiantha(Hance)Woods.的干燥根茎。根据其生药学特征,分别编制了三种江边一碗水的原植物、性状、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检索表。结论: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和编制检索表鉴别三种来源的江边一碗水,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2.
八角莲的性状与显微鉴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Hance.)M.cheng的根及根茎进行了性状和显微鉴别,为其药材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敏  施大文 《中药材》2001,24(2):89-92
本文报道了三种资源八角莲的生药性状、组织构造及粉末显微特征。  相似文献   

4.
八角莲的毒理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角莲别名鬼臼、江边一碗水等,系小檗科八角莲属(Dysosma)多种植物的根茎,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民间及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其治疗剂量及中毒剂量较接近,常有误服八角莲中毒致死的案例报道。通过复习文献,从植物来源及鉴别、化学成分、毒理作用、中毒症状等方面,对八角莲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金佛山濒危中草药胡豆莲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金佛山民间中草药胡豆莲进行了生药学研究,为鉴别胡豆莲提供生药学资料,为该药材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得出主要性状和显微鉴别的特征。结论胡豆莲在性状和显微上均有明显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6.
江边一碗水的生药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海涛  陈吉炎  安志斌  李元宏  叶方 《中药材》2005,28(11):986-988
本文详细描述了江边一碗水Diphylleia sinensis的生药性状、横切面组织构造及粉末显微特征.  相似文献   

7.
味牛膝具行瘀血、消肿痛、强筋骨、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止血的功效,为我省民间及土家族常用植物药,对其来源、药材性状鉴别、显微特征鉴别及理化鉴别进行了研究,为该品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田月琴  刘锐玲  李飞飞  赵正保 《光明中医》2014,29(12):2530-2533
目的 对三种不同来源的海桐皮(豆科植物刺桐、五加科植物刺楸和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进行生药学鉴别,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薄层色谱及显微鉴定的方法.结果 上述三种不同来源的海桐皮在性状、薄层及显微方面具有专属性特征.结论 本实验提供的鉴别方法能准确地将三种不同来源的海桐皮予以区别。  相似文献   

9.
王勤  侯铁军 《中药材》2008,31(3):365-367
目的对甘肃省小檗属植物(Berberis)小檗(Berberis amurensis Rupr.)、置疑小檗(Berberis dubia Schneid.)的茎皮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进行比较鉴别研究.方法观察茎皮性状特征、组织切面观特征、粉末显微特征.结果两种小檗属植物从药材性状、显微特征方面均有明显的区别.结论研究结果为小檗属植物药材的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火麻仁的性状、显微、理化特征进行研究,为火麻仁的生药学鉴别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火麻仁原植物以及药材进行性状观察,对火麻仁药材的纵切面以及粉末进行显微特征观察;研究火麻仁的理化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 全面的描述了中药材火麻仁的性状特征,粉末和纵切面的显微特征,以及其薄层色谱特征.结论 火麻仁的药材性状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山荷叶是虎耳草科大叶子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开展山荷叶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的研究,为虎耳草科大叶子属植物的显微特征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奥林巴斯显微镜结合其特有的OLYMPUS-BX50型成像系统对山荷叶叶片、叶柄与叶基的横切面、表面制片及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了详细观察与描述并对气孔密度、脉岛数等显微常数进行了测定。结果与结论 通过对山荷叶显微特征的观察,发现了具有鉴别意义的显微特征。通过对显微常数的测定,确定山荷叶的脉岛数为0.015,气孔密度为7.5,气孔指数为9.7~12.1。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民间药材川八角莲Dysosma veitchii (Hemsl.et wils.)Fu ex Ying的开发利用提供生药学资料,为该药材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性状鉴别、显微及理化鉴别的方法对川八角莲进行生药学研究:其中粉末鉴定和根茎组织结构详图为首次报导。结果:川八角莲根茎横切面主要显微鉴别特征:维管束16-25个:导管类多角形,排列不规则:束中形成层明显.束间形成层不明显。粉末特征:草酸钙簇晶于薄壁细胞中成纵行排列或散列:石细胞类圆形或方形,壁不甚厚.孔沟不明显。理化实验表明:川八角莲根茎含内酯类、甾体化合物和糖类等成分。结论:川八角莲是一味具有开发前景的民间药材.该研究为其深入研究提供了生药学资料。  相似文献   

13.
杠板归的形态组织和紫外吸收光谱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日宝  罗跃龙 《中药材》2001,24(4):251-254
对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n L.的药材性状、组织和粉末显微特征及紫外吸收光谱进行了鉴别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鉴别玛卡及其混淆品蔓菁的方法。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组织横切片、药材粉末)对玛卡与蔓菁的特征进行比较。结果:玛卡及蔓菁的性状、显微特征均具有一定差异。尤其可以通过显微特征中根横切面木质部的大小、纤维和导管的排列形状,粉末中淀粉粒的多少、薄壁细胞形状等作为鉴别要点进行区分。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作为玛卡与蔓菁药材及粉末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广西产4种甜茶的生药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宁  朱华  廖月葵 《中药材》2003,26(8):549-552
目的:为开发和利用甜茶系列药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结果:发现比较明显的鉴别特征。结论:4种甜茶来源不同科属,鉴别特征各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藏药小叶莲的生药学研究,为该药的临床应用、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开发利用提供资料。方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定相结合。结果: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了小叶莲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多民族常用的植物药儿茶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和薄层鉴别的方法 .结果 儿茶在原植物、性状、显微和薄层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的特征.结论 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鉴别和薄层能够很好地鉴定该药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多民族常用的植物药届招觅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 届招觅在原植物、性状、显微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的特征.结论 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鉴别能够很好地鉴定该药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生长在云南地区的常用民族药双参的生药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进行了研究,为该药的鉴定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完善五脉地椒的鉴别标准。方法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对山东产五脉地椒的形态、组织结构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叶、茎、花不同部位的山柰酚含量。结果明确并建立了五脉地椒药材的性状、各部位(根、根茎、茎、叶)组织构造特征,叶、花、茎部位中山柰酚含量分别为0.142 7、0.032 31、0.081 44 mg/g。结论建立了五脉地椒的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方法,为五脉地椒药材标准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