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葛根素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测定心肌梗死范围、心肌TNF—α、IL-6。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葛根素与/或氟伐他汀预处理组心梗面积明显减少(P〈0.01),IL-6、TNF—α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兔急性心梗再灌注时非梗死区心肌IL-6、TNF—α浓度升高:葛根素短期预处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心梗体积比;氟伐他汀短期预处理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心梗体积比作用大于葛根素:葛根素联合氟伐他汀短期预处理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心梗体积比作用大于单用葛根素或氟伐他汀。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葛根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8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纳络酮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脂质过氧化物和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了纳络酮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心肌LPO和钙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再灌注心肌LPO含量和钙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心肌(P〈0.05,P〈0.01),而缺血,再灌注心肌SOD明显降低(P〈0.01);纳络酮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心肌LPO和钙含量(P〈0.05,P〈0.01)  相似文献   

4.
陈虹  邱彬彬 《贵州医药》2005,29(9):827-827
葛根素具有冠状动脉扩张、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我们观察了22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经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了纳络酮对缺血再藻注心肌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心肌LPO和钙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再灌注心肌LPO含量和钙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心肌(P<0.05,P<0.01),而缺血、再灌注心肌SOD明显降低(P<0.01);纳络用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心肌LPO和钙含量(P<0.05,P<001),但对SOD的影响不明显(P>0.05)。提示:纳络酮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的脂质过氧化物反应,部份阻止细胞外钙跨膜内流,对心肌只响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入选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索注射液治疗组(60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60例),逐日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33%)。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能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收缩功能,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7.
杨志健  马文珠 《江苏医药》1995,21(12):796-797
为研究成功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心肌灌注变化情况,对24例非心肌梗塞患者分别于PTCA前,PTCA后1个月及12个月内进行了潘生丁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共分析49个缺血节段,结果20例心肌灌注显像异常(40个节段)在1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4例在此时间内心肌灌注(9个节段)未能完全恢复正常,而在其后的随访中完全恢复正常(2例),呈现“延迟”的心肌灌注改善现象。表明PTCA后较短时间内异常的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并不总表示残余冠状动脉狭窄或早期再狭窄。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不稳定性斑块为基础特征,并引起急性心肌供血不足的一组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源性猝死,具有发病急、危险性大的特点。随着实验室技术的发展,新的心肌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cTn)检测日益受到关注,它们对心肌损伤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能预测心肌缺血患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泰嘉)对急性脉综合征(ACS)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泰嘉)50mg,Q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2粒,Qd,疗程1个月。评估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心功能、心肌灌注和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前两组心绞痛指标、心功能指标、心肌灌注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心绞痛疗效:治疗后发作频率、最长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心功能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E/A比值和降低BNP值(P〈0.05~0.01)。(4)心肌灌注:核素心肌显像治疗组疗效显著,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改善心肌灌注及心肌缺血。(5)不良反应:两组无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氯毗格雷(泰嘉)能够明显改善ACSPCI后心肌灌注和心肌缺血,有助于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葛根素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葛根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内皮功能影响。方法 92例患随机分为2组,葛根素组48例,常规组44例。葛根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50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7d为1疗程。同时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血浆一氧化氮(NO)等。结果 葛根素组临床总有效率87.50%,心肌耗氧量明显减少,ET下降、NO升高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有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冠状动脉痉挛等作用,抗心绞痛疗效显。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究葛根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MI/R)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60 min再灌注24 h制备大鼠MI/R损伤模型,于再灌注前20 min灌胃给予葛根素(10、30及100 mg·kg-1).考察葛根素对心功能、心肌梗...  相似文献   

12.
依布硒林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依布硒林(Eb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使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制成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前10min,腹腔注射Ebs。动态观察心电图(ECG)变化,同时监测心电图ST段的变化。再灌注结束时,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心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Ebs(1,2,4mg·kg^-1)能减轻心肌心电图ST段变化,降低血清CK、LDH活性,提高心肌SOD和GSH-Px活性,减少心肌MDA含量。结论:Ebs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和增加内源性抗自由基物质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葛根素用于临床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许多新的作用和用途被人们经过实践后发现,并加以应用犤1犦。本文着重汇总了葛根素在近几年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1有效成分葛根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根。葛根中含黄酮类化合物达12%,其中主要有葛根素(4,7-二羟基、8-β-D葡萄糖基异黄酮)、黄豆苷(大豆黄酮甙)、黄豆苷原(7,4-二羟基异黄酮,大豆黄酮甙原)。2药理研究2.1对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的保护作用江德文犤2犦通过建立大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葛根素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肌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9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组和对照组各46例,葛根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测定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心肌耗氧指数、心肌缺血总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左室形态学参数。结果治疗后葛根素组的MAP及心肌耗氧指数均小于对照组,心肌缺血总时间与总负荷均较自身治疗前有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室形态学参数水平均接近,治疗后的溶栓再通率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葛根素具有保护AMI患者缺血心肌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体内及体外实验观察了纳络酮对正常、缺血和再灌注心肌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的影响。其结果表明:静脉注射纳络因(1mg.kg-1)可以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心肌AC活性(P<0.01,P<0.05);但纳络酮在体外对正常、缺血和再灌注心肌组织匀浆AC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提示:纳络酮本身对AC活性无直接抑制作用,它降低缺血、再灌注心肌AC活性可能与酶前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6.
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的疗效评价福建省立医院核医学科何品玉,董惟誉,刘用华,林春燕,梁爱武近年来(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心肌显像)对冠心病(CHD)诊断的价值得到肯定[1]。本文32例CHD治?..  相似文献   

17.
葛根素预处理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葛根素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HIR)。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R组和HIR-葛根素预处理组。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分别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同时分析NO含量的改变。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与假手术组比较,肝组织中MDA活性及NO含量均显著增加,而SOD活性显著降低;经40mg/kg剂量的葛根素预处理7d后,与模型组相比,肝组织中MDA活性及NO含量显著降低,而SOD活性增高。结论葛根素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脏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葛根素治疗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多次、长期应用葛根素改善缺血心肌血氧供应的疗效。方法:应用葛根素500mg,iv gtt,qd,2wk作为一疗程,每年2次,连续3a治疗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停药后观察2a。结果: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耗氧量等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可增加缺血心肌的血流灌注量,远期效果佳。  相似文献   

19.
褪黑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褪黑素(MT)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的研究。证实了MT能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实验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观察了MT对此模型大鼠缺血期、再灌注期心律失常发生的抑制作用及再灌注结束后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的影响,同时用酶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改变。结果:表明MT能明显降低缺血和再灌注后室速(VT)和室颤(VF)的发生率,显著缩短其持续时间,明显提高心肌SOD活性,显著减少MDA含量,减少血浆LDH,CK的含量,明显减轻SDH损伤性反应,从而证实它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与增强机体内源性抗氧化能力,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以及保护线粒体有关。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温血持续灌注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初步评价体外循环含钾温血持续灌注心肌保护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温血组)实施室间隔缺损修补术,采用体外循环含钾温血持续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冷血组)实施室间隔缺损修补术,采用体外循环冷血间歇灌注心肌保护。观察两组心脏除颤率、开放主动脉后血钾、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心肌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温血组与冷血组比较,开放主动脉后心脏除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3.2%与26.7%,P〈0.01);心肌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时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术后心功能恢复快,无术后高血钾、低心排血量、严重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体外循环含钾温血持续灌注心肌保护方法可明显减轻心肌缺血与再灌注损伤,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温血持续灌注的心肌保护效果优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