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医学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方法趋向于联合用药,虽然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大。从1998年7月至9月,本院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以下简称RA)中医辨证属湿热阻络型痹证患者,用中药复方“湿热痹冲剂”治疗,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且副作用小,现...  相似文献   

2.
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关节炎为主的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1] 。笔者采用自拟通痹汤治疗本病 4 0例 ,并与西药激素、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等治疗进行对照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8例患者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RA) 1987年修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2 ] 。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治疗组 4 0例 ,男性 14例 ,女性 2 6例 ;年龄最小者 17岁 ,最大者 6 4岁 ;病程 4个月~ 12年 ,平均病程 5 2年。对照组 2 8例 ,男性 9例 ,女性 19例 ;年龄最小者 15岁 ,最大者 6 6岁 ;病程 …  相似文献   

3.
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临床上缠绵而难治。笔者近期用通痹汤对其治疗,初步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31例,其中男10例,女21例,男女之比为1:2.1。发病年龄以38~50岁为最多,共13例(41.9%),...  相似文献   

4.
风湿性多肌痛(polyamyalgia rheumatica,PMR)常见于老年人,是以持续性颈、肩胛带、骨盆带、腰背及全身多肌群疼痛僵硬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症候群。1991年3月~1999年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18例,收到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黄烈生 《四川中医》2001,19(11):40-40
作者自拟除湿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活动期5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38%;同期设对照组22例,单纯西药治疗,总有效率为68.1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补通消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9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寿宁 《四川中医》1999,17(4):22-23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该病以患肢关节肿大、疼痛、畸形、僵硬、活动障碍及肌肉萎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扑通消痹场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活动期69例,并以西药治疗的38例进行对照,结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中药治疗组69例,其中男性对倒,女性40例;年龄16至68岁,平均39.4岁;病程7个月至31年,平均6.7年。西药对照组38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4例;年龄17至64岁,平均为40.3岁;病程6个月至25年,平均5.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经…  相似文献   

8.
复方通痹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对称性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常持久反复发作 ,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 ,关节强直、僵硬 ,功能障碍 ,甚至残废。由于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 ,至今仍无特效治疗方法而成为医学上的一大顽症。笔者 1997- 0 8~2 0 0 1- 0 5 ,以复方通痹片治疗本病 5 3例 ,取得满意疗效。兹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0 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复方通痹片组 )和对照组 (芬必得胶囊 +雷公藤多甙片组 )。治疗组 5 3例 ,男 19例 ,女 34例 ;门诊患者 35例 ,住院患者 18例 ;平均…  相似文献   

9.
10.
通痹汤内服配合熏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袁少先  史卫东 《中医正骨》1999,11(12):37-37
自1994~1998年6月,作者采用自拟通痹汤内服配合熏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4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4例.其中男20例,女54例。年龄14~58岁.平均36.7岁。病程7个月~21.4年,平均1.4年。发病原因有感受风寒史者21例,久居潮湿之地者18例.有慢性劳损史者8例,无明显原因发病者27例,按照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早期43例,占58.11%;中期29例,占39.19%;晚期2例,占2.71%。治疗时间1.5~4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时间6…  相似文献   

11.
瘀血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瘀血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瘀血痹阻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40例,对照组(正清风痛宁组)30例。治疗组服瘀血痹胶囊6片,3次/d;对照组服正清风痛宁片3片,3次/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沉、类风湿因子的变化,疗程2个月。结果:瘀血痹胶囊改善中医证候疗效为8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总有效率为75%,不良反应少。结论:瘀血痹胶囊是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瘀血痹阻型)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 ,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的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尚未阐明 ,中医学认为痹证的病因以风寒湿为外因 ,肾虚为内因。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 ,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阐释肾虚痹证的发病机理 ,对于认识和治疗RA ,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 肾虚是痹证发生的重要原因中医学认为 ,肾藏精 ,主骨生髓 ,只有当肾气充盛时 ,方能“筋骨坚” ,“筋骨劲强 ,肌肉满状”。若肾精亏虚 ,或先天不足 ,则…  相似文献   

13.
祛痹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祛痹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观察法 ,共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98例。观察组50例 ,口服祛痹胶囊 ,每次6片 ,每天3次 ;对照组48例 ,口服雷公藤多甙片 ,每次2片 ,每天3次 ,均6周为1个疗程。结果 :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治疗后2组各症状体征积分及ESR ,RF、CRP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6 0% ,对照组为25 0%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祛痹胶囊的有效性与雷公藤多甙片相似 ,但其副作用低于雷公藤多甙片。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分型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医学以及传统中医从不同的视角认识疾病,并有望在系统生物学的范畴内得到统一。本文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时间飞行质谱(UPLC-Q-TOF)的血浆代谢组学方法,运用多维数据分析来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疾病分型。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能够区分对照组和RA 疾病组。进一步采用正交滤噪(OSC)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可明显区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不同病程(稳定期与活动期)以及中医特定证候(寒证与热证)等疾病亚型。代谢组学在阐明传统中医理论,促进中医与现代医学的交流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痹合剂对雄性大鼠生殖器官的毒性影响。方法:27只成熟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9只:对照组喂服生理盐水10mL·kg^-1·d^-1,合剂1组喂服合剂30g·kg^-1·d^-1,合剂2组喂服合剂10g·kg^-1·d^-1,60天后处死。检测睾丸系数、精子密度、形态、活力等。光镜观察睾丸和附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合剂1组睾丸系数、精子密度显著下降(P〈0.01),合剂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组精子形态异常,活动力丧失。光镜下合剂1组睾丸组织严重损伤,合剂2组睾丸组织几乎无损伤。结论:通痹合剂具有明显的抗雄性生育作用,其影响程度呈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湿热痹冲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湿热痹冲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设治疗组用湿热痹冲剂治疗风湿热郁型类风关患者46例,对照组(正清风痛宁治疗)37例,结果:湿热痹冲剂能显著减轻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恢复关节功能,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总有效率为82.61%,对照组67.57%(P>0.05)。提示湿热痹冲剂是治疗风湿热郁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薄层扫描法测定通痹灵片中士的宁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通痹灵片中士的宁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测定波长λ5=254nm,参比波长λR=325nm;展开剂为甲苯-丙酮-乙醇-浓氨试液(16:12:1:4)的上层液。结果:士的宁的平均回收率为97.53%;RSD为1.2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因而我们应提高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足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淫羊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数据库收集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获取RA相关疾病靶点。取淫羊藿活性成分靶点与RA疾病靶点的交集基因(共同靶点),作为淫羊藿对RA作用的潜在关键靶点基因。将交集基因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淫羊藿活性成分与RA疾病的共同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并根据其度值筛选出核心靶点。借助DAVID分析平台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淫羊藿活性成分23个,共同靶蛋白即关键靶标72个。重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teolin)、山萘酚(Kaempferol)等;核心靶点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等;KEGG主要通路富集在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促乳素(Prolactin)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淫羊藿可能主要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从调节炎症、免疫等多方面发挥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胶囊对肾虚寒凝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脂代谢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口服补肾通督胶囊,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甙片,均服药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瘦素(Leptin,LP)、白细胞介素-6(IL-6)、血脂及血液动力学的情况。结果:补肾通督胶囊可以使肾虚寒凝型RA患者LP、IL-6、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RE)、红细胞变形指数(TK)显著降低(P〈0.01),载脂蛋白A1(Apo-A1)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LP、RE变化水平更为明显(P〈0.01),Apo-A1、HDL-C变化水平更为明显(P〈0.05)。结论:补肾通督胶囊对肾虚寒凝型RA患者血脂代谢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