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应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探讨对早产儿NRDS的理想治疗与护理方式。方法将128例极低体重早产儿NRDS依据治疗方式分组,其中65例采用机械通气联合PS治疗,设为观察组,其余63例仅行机械通气治疗,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高、最大吸气峰压(PIP)时间、高平均气道压(MAP)时间、高吸入氧浓度(FiO2)时间及上机时间;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死亡与致残率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P、MAP、FiO2、上机与住院时间、死亡率与致残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各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机械通气联合PS治疗极低体重早产儿NRDS,可明显改善其呼吸机条件,有利于缩短上机与住院时间,对并发症降低与预后的改善均具显著作用,该法值得临床采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INSURE策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确诊NRDS并同意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患儿5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采用INSURE策略治疗(观察组)和给予PS后常频通气治疗(对照组)每组各28例.比较治疗后两组呼吸功能、上机时间、用氧时间、并发症及转归.结果 治疗后48 h观察组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疗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机时间、气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SURE策略能较好地改善NRDS患儿氧合功能及通气,减少VAP的发生,缩短用氧时间.  相似文献   

3.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高频振荡通气 (HFV)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治疗效果。 方法 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NRDS患儿 2 5例 ,并与同期一般常规通气治疗的 2 5例 NRDS患儿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 结果 察组存活 2 0例 ,并发肺炎 12例 ,脑室内出血 (IVH ) 3例 ,肺出血4例 ,动脉导管未闭 (PDA) 4例 ,支气管 -肺发育不良 (BPD) 2例 ,无气漏发生 ;死亡 5例。存活儿使用呼吸机平均时间 88.6 h。对照组存活 14例 ,并发肺炎 12例 ,IVH 3例 ,肺出血 11例 ,PDA 8例 ,BPD6例 ,气漏 3例 ,死亡 11例。存活儿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为 15 4.7h。 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可有效地减少了气压伤 ,缩短了使用呼吸机的时间 ,较常频呼吸机使用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法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适宜范围。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需机械通气治疗的NRDS患者共90例,分3组,每组30例。对照组:PaCO2维持在35~45 mmHg(1 mmHg = 0.133 kPa) ;观察Ⅰ组:PaCO2维持在46~60 mmHg;观察Ⅱ组:PaCO2维持在61~75 mmHg。对3组呼吸机参数设置、血气分析、并发症及疗效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Ⅰ组和Ⅱ组)呼吸机参数平均气道压(MAP)、吸气时间(Ti)、吸气峰压(PIP)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吸入氧浓度(FiO2)低于对照组(P < 0.05),呼吸频率(RR)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pH值低于对照组(P < 0.05),PaCO2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Ⅰ组PaCO2显著低于观察Ⅱ组(P < 0.01);而观察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ALI)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 ,机械通气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 < 0.01),疗效高于对照组(P < 0.05)。3组住院时间和脑室内出血(IVH)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对照组和观察Ⅱ组IVH程度严重。结论 应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法治疗NRDS,可降低VALI的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不影响氧合、心率、血压及循环灌注状况,不增加IVH和PVL的发生率,疗效可能更优于传统通气策略,PaCO2 维持中等水平增高范围(46~60 mmHg),发生颅内出血的程度轻,是较适宜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生儿急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机械通气在NICU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同时又不可避免出现各种不同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 associated lung injury,VALI)、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影响患儿日后生存质量。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是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现就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SP)、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对13例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取HFOV治疗并予以严密疗效观察。结果 13例患儿使用高频呼吸机治疗后疾病好转9例,4例家长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选择HFOV通气模式及设置合理的参数是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Insure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NRDS患儿36例为对照组,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NRDS患儿42例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Insure技术进行抢救治疗;对照组采用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后持续有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情况、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及胸部X线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5、10hPa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aCO2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5、10h两组患儿的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现肺气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38%(1/42),9.52%(4/42),均低于对照组16.67%(6/36),27.78%(10/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机上机时长为(3.29±1.08)d,显著短于对照组(5.45±0.8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h肺野透亮度改善率为90.5%(38/42),对照组为91.7%(33/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Insure技术治疗NRDS疗效满意,可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长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高频通气(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 HFV)是应用小于或等于解剖死腔的潮气量,高的通气频率(通气频率≥正常4倍以上),在较低的气道压力下进行通气的一种特殊的通气方法。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将高频通气定义为频率〉150次/min或2.5Hz(1Hz=60次/min)的辅助通气。高频通气基于呼吸机在气道内产生的高频压力/气流变化及呼气是主动还是被动等特点而分为高频喷射通气(high frequency iet ventilation, HFJV)、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HFOV)、高频气流阻断通气 (high frequency flow interruption, HFFI)和高频正压通气(high frequency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HFPPV)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患儿的治疗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84例氧合指数(OI) ≥ 15的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25例患儿采用高频振荡 (HFOV)模式治疗;B组29例患儿采用同步间歇正压联合容量保证 (SIPPV+VG)模式治疗;C组30例采用间歇指令通气(IMV)模式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各时间点OI、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的变化,并对3组患儿的氧暴露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肺气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Ⅲ度以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与B组在机械通气24 h后OI和a/APO2值均与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C组直到72 h方与0 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与B组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相比,氧暴露时间和上呼吸机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但是A组与C组、B组与C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仅如此,A组与C组、B组与C组相比,肺气漏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Ⅲ度以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HFOV、SIPPV+VG通气模式与IMV比较,可以较快改善MAS的氧合,缩短氧暴露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降低肺气漏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可作为更有效、更安全的抢救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配比对机械通气(MV)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ICU中2009年9月至2013年7月间8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治疗组n=40)与肠外营养组PN(对照组n=40)。EN和PN组患者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营养指标变化、撤机、入住ICU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情况。结果:EN组的三头肌皮褶、上臂肌围长、PaO2、PaCO2、淋巴细胞计数、肌酐身高指数这些指标改善,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得以缩短,同时降低了VAP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与PN组比较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为脱机提供条件,对于胃肠功能正常的机械通气的患者,应尽可能尽早采用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珂立苏(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7例确诊为NRDS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给予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并均给予气管内注入牛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100mg/kg 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mg/(kg&#183;d),分4次,每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 mL静脉缓慢泵入,连续用药5d.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各项血气指标及临床疗效而进行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儿用药后血气分析pH、PaO2、PaCO2好转较对照组快;用氧时间、CPAP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珂立苏联合氨溴索治疗NRDS的临床效果更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分析56例NRDS新生儿的病例资料,同时选择未发生NRDS的新生儿60例作为对照。结果 56例NRDS患儿中,治愈39例,好转15例,死亡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胎膜早破、出生窒息、羊水吸入、宫内窘迫、重症感染、低血糖、低1分钟Apgar评分、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和产后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因素与NRDS发病呈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宫内窘迫(OR=3.300)、出生窒息(OR=3.293)、剖宫产(OR=3.000)、羊水吸入(OR=2.568)为NRDS发病的危险因素,而胎膜早破(OR=0.333)、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OR=0.326)和产后应用PS(OR=0.310)是NRDS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新生儿发生NRDS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各种危险因素,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降低新生儿NRDS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麻醉科(116011)吴崇天机械通气是以机械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的方法。它可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维持一定血氧浓度,在心肺复苏、呼吸衰竭及重危病人抢救中日益得到普遍应用、机械通气主要指呼吸机的应用,现将有关呼吸...  相似文献   

14.
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替代治疗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采用单剂 Exosurf气管内治疗 2 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NRDS)患儿 ,并与同期未用 PS治疗的 2 5例 NRDS患儿进行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 ,统计 BPD的发生情况。 结果  PS运用组机械通气及氧疗时间较未用 PS组明显缩短 ,机械通气的天数由 (13± 9) d下降为 (6± 4) d,氧疗天数由(2 1± 9) d下降为 (9± 6 ) 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PD的发生率由 40 %下降至 2 0 %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PS治疗 NRDS患儿能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及氧疗天数 ,但是否减少 BPD的发生率 ,尚需进一步操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分析应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儿采取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呼吸机的使用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PO2、PCO2及pH值等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O2、PCO2、pH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患有呼吸衰竭症状的新生儿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呼吸状态,降低血氧及二氧化碳分压,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治疗及预后情况,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防治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1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对不同胎龄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并发症主要有呼吸暂停、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贫血、败血症等,治疗措施主要有吸氧治疗、抗生素治疗、输血治疗、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氨茶碱治疗、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全胃肠外营养、布洛芬治疗、第3代S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机械通气等.11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治愈出院96例(82.76%),放弃9例(7.76%),死亡4例(3.45%),转院7例(6.03%).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多,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及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存活率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2006~2010年收治132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结果:132例患儿中11例患儿应用NCPAP治疗失败,改用呼吸机通气,余121例未使用呼吸机通气,均治愈出院。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机械辅助通气是临床抢救治疗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我院各科医疗飞速发展的诊疗和需求,呼吸机运用频率增加,呼吸机管路清洗不彻底,造成呼吸道感染已被我院感染科高度重视。目前国内呼吸机管路系统管理和消毒尚无统一规范、呼吸管路更换时间及消毒方法不尽相同,但我们主张7小时更换消毒一次,以自动清洗机清洗热力消毒,保证呼吸管路清洗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重症监护室内行机械通气患者170例,其中符合VAP诊断标准51例,男性30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83岁,最短通气时间4小时,最长同通气时间1512小时.对其进行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结果:重症监护室VAP发生率33.53%,病原菌的阳性率100%,其中G-菌占96.05%。结论:积极做好重症监护室内常规护理的同时,应严格掌握有创机械通气指征,提倡早期无创机械通气及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是减少重症监护室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呼吸支持与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ELBWI)的生存率有关。由于肺保护通气策略的广泛应用,使ELBWI呼吸衰竭死亡率显著下降;随着肺表面活性物质(PS)时代的到来,常规的机械通气呼吸支持手段显得不如20世纪80年代那么重要,但通气模式对于这些非常微小的ELBWI的治疗成功率关系仍然非常密切。新的呼吸模式如无创机械通气、患者触发呼吸模式(PTV)、高频通气(high-frequency ventilation,HFV)、神经调节的呼吸支持等技术的出现,为ELBWI的呼吸救治提供了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